农展馆上演传统技艺大展
文化传播网 发布时间:2009-02-13 09:09 来源: 北京文网
北京文网2月11日报道(记者 小武)立冬刚过,然而北京却没有丝毫春寒料峭的感觉,反而暖洋洋的像是进入了阳春三月。这样的好天气让人很想出门。北京文网特约记者2月11日早早赶到农展馆,免费领票参观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
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像是文化领域的大熊猫,因为稀少,所以弥足珍贵。像这样将天南海北的“大熊猫”们聚到北京的机会可是不多。展厅大门口有个白色的小亭子,游客到那里领票,凭票进入。有些游客想要提前领取明天的门票,工作人员解释说,展览将会持续到本月23日,保证每天都会有充足的票,不需要提前预定,展览从上午9:00一直持续到下午5:00。
一进展厅,一座红色的船非常引人注目,这船叫“首饰船”,前有龙头,后有龙尾,有5到7层高,每一层又制成了许多小隔间,每个小隔间里都在上演着一出戏。据介绍,船上共有300多位绸塑人物,组成80多出戏,故事大多取材于《三国演义》和《说岳全传》。每个人物都栩栩如生,表情丰富。这张灯结彩的喜庆龙舟,让人还没参观完展览就忍不住感叹制作者的匠心别具和巧夺天工。
展厅地面上铺着红色的地毯,上面用浅绿色的箭头提示着游客行进的方向。展厅大概承“n”字形布展,有剪纸、雕刻、泥塑、装潢、乐器、纺染等多种民间技艺的展示,还有技艺传承者现场操作,让游客了解制作过程。在装潢展区,有位艺人用画笔在木质的板上画精美的油画,还用铅笔小心的在厚厚的油彩上勾勒出花的纹路,再用深浅不一的颜色一点点晕染,大朵的白色栀子花和翠绿的叶子就躺在木板上。
四川泸州江阳分水的油纸伞技艺,吸引了众多的参展者。这是我国唯一保持桐油、石印传统工艺的而制成的伞,他们最具特色的是满穿油纸伞,即用五色彩线穿制而成,大概需渡二千多针。他们的展桌上,摆满了大大小小各种油纸伞,有红色、粉色、蓝色,也有黑色的。不禁让人联想到美丽的江南女子举伞回眸,巧笑倩兮,巧目盼兮,想起戴望舒的“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走近一闻,满鼻子却都是油纸的味道。一位头戴皮帽,帽上别了一枚闪闪的红星的老大爷对这油纸伞很感兴趣,缠着制作者非要购买,不过展厅规定展示的物品一律不准出售,制作者对老人的央求很是无奈,只好将多余的制好的桐油石印的伞面送给了他。
在传统医药展区,感触更多的是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和古人的智慧。一排排密密麻麻排列整齐的小银针,是不同阶段出土的文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针灸医术的历史见证。稍显笨拙的片刀和令人恐惧的锯子,见证了我国外科手术的发展。一个软软的类似小枕头的东西,表面已被岁月侵蚀了光彩的容颜,但“妙手回春”几个字很是清楚,这是古时中医把脉时用的垫枕。展区里还展出了原始人类石质的或是玉质的医疗用具。小小一个展区,几千年的文化。
展区中部有各种各样的小手工工艺品。有陶塑、泥塑,也有石雕、木雕。最吸引我的还是各种面雕。用日常食用的白面塑成各种造型,霸王别姬、武松打虎……大部分取材于大家熟知的故事。有一个面雕体积很小,在它上方还摆了架放大镜,在一个犹如桃核般大小的面制壳子里,塑了十八罗汉,借助放大镜,你会发现那小小的十八个人表情各异,姿态各异,真不敢想象在如此小的空间里,制作者是如何下刀的。另外还有用面食做成各种花或是动物的形状,有点像农村祭祀时摆的贡品。这种工艺品既能看又能吃,一举两得。这块感觉像是逛老北京的街头,不仅有捏面人的,还有捏糖人的,浓浓的粘稠状的糖经过艺术家几下的处理后就成了各具形象的工艺品。小孩子看完了忍不住流口水。
美和居山西老陈醋展区,还没走到,先有一股浓浓的酸味飘了过来。展区有上下两个大缸,中间有根导管相连,上面缸里的可乐般浓黑的液体源源不断的流到下面的缸里。据介绍,上面的大缸是山西陈醋老字号美和居起家时用的,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
展厅出口处是各种纺织和染料的民间技术。来自不同民族的纺织巧女们个个身手不凡,千万缕线丝在他们手中灵活的穿梭,不同特色的织品随着她们的动作而生成。黎族织锦以黑白两色为主色调,看上去既结识又耐用。土家织锦有几分像十字绣,颜色炫丽,花饰多样。不过工序看上去都是很繁琐和复杂的。一个熟练的纺织女,二十多天大概能织出两米多一点的布段。虽然与机器纺织比较起来,效率低了些,但这种传统的技艺织出的布匹,更美观而又耐用。
小小的展厅,各种民间技艺轮番上演,让人眼花缭乱。为了更好的让大家了解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未来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展厅每天都会有各种工艺品的展示和民间艺人的现场演绎。让我感到格外高兴的是,我发现有不少传统技艺的传承者是中青年人。只要有更多的年轻人来关注我们的传统文化和传统技艺,这些散落民间的珍宝才会永远发光。
小小的展厅,包容了大中国几千年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