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先贤,弘励学术——山曼先生民俗研究纪念会” 纪要(详见附件)
春雨杏花满清明,追思犹怨水烟轻。2007年3月26日11时25分,山东籍著名民俗学家、散文家、收藏家山曼先生悄然仙去,给我们留下无尽的遗憾。六年后的清明节,先生亲属、挚友与部分民俗学人在济南聚集一堂,缅怀先贤,寄托哀思。
4月4日清明节上午9时许,由山东省民俗学会筹办,“缅怀先贤,弘励学术——山曼先生民俗研究纪念会”在济南大学西校区山东省民俗文化陈列馆会议室举行。参加此次纪念会的有:山曼先生之女单雯女士,山东省民俗学会李万鹏、刘德龙、张士闪、姜忠沺、党明德、张从军、王丕琢、李新华、姜波、李浩、王加华、潘红春、张礼敏、牛亚慧、金岩等,以及山东大学、济南大学、山东艺术学院、齐鲁师范学院部分师生。
纪念会由山东省民俗学会副会长党明德主持,主要活动内容如下:
全体与会者集体起立,向山曼先生默哀致敬。
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山东省民俗学会会长刘德龙教授受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叶涛教授委托,转达了中国民俗学会对单雯女士和各位学人的问候,并代表中国民俗学会向山曼先生致以怀念和哀思。刘德龙教授就本次活动做了简短的讲话,希望大家在清明节这天纪念山曼先生,不忘先贤的同时也要薪火相传的旨归。
单雯女士在纪念会上致辞。她首先对山东省民俗学会举行此次纪念活动表示感谢,并认为山东民俗学同仁不论田野调查还是理论研究都有前辈们扎实严谨的学风传承,父亲如果能看到这些肯定会很欣慰。纪念会上,单雯女士还将山曼先生生前的部分著作、日记、采风本、书信、手稿等带至现场,供大家瞻仰和学习。刘德龙教授代表山东省民俗学会向远道而来的单雯女士赠送了纪念品。
为纪念山曼先生,与会师生代表还进行了深情的《山曼散文》及逝世后纪念文章选读。山东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何秀丽、刘旭旭、吴琛、周连华朗诵了山曼先生的散文《苏州四章》;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张兴宇、刘若轩;孔军、赵容分别朗诵了山曼先生的散文《叫天子》、《松柴老婆儿》;济南大学金岩、齐鲁师范学院朱振华两位老师诵读了纪念文章《魂系山曼》。会场屏幕上闪过的先生那一张张熟悉的身影、耳边萦绕的那一句句熟悉的话语,不时勾起与会者对先生的深深追忆和怀念。
纪念会上,山曼先生生前挚友,山东省民俗学会老会长李万鹏教授以《我的老友山曼》为题,从为人、治学、在民俗学界的影响等三个方面表达了对山曼先生的怀念之情。李新华教授的发言《与山曼先生交往二三事》,通过回忆与山曼先生交往故事,认为先生为人低调,没有架子,善于与人沟通和交流,在田野调查中往往能发现很多超越常人所能获得的知识。这种朴实的学术精神,值得我们进一步的体会和学习。姜波以《我的老师》为题,从自己亲身经历出发,谈到山曼先生关心学生、提携后人的种种感人事迹,以及山曼先生的学术眼界和对自己学习、成长的深刻影响。李浩以《亦师亦友 可为同道》为题做了发言,认为虽然山曼老师已经离开我们多年,但感觉他一直都在身边,不曾离去。我们应该化悲痛为力量,继续扛起民俗学研究的旗帜,如果先生能得知我们继续着民俗的事业,也一定会很欣慰。民俗收藏家姜忠沺老师的发言《印象中山曼讲过的几个小笑话》,以与山曼先生生前相处时讲过的几个民间小笑话为例,谈先生为人的幽默,并希望大家以此为榜样,从纪念会沉重、压抑的情绪中缓解过来。李丕宇教授的发言《感悟山曼先生点点滴滴》,通过对山曼先生生前语录的感悟,高度评价了他的治学方法和治学精神,并呼吁大家向山曼老师严谨细致的学风学习。张士闪教授的发言《俗语研究的意义──兼论山曼先生<齐鲁乡语谭>》,从对俗语的整体研究取向、对俗语的地方性与普适性的双重关注、俗语进入民众内心世界的捷径三个方面,对山曼先生在语言民俗学领域的造诣做了深刻的总结,认为山曼先生的俗语研究独树一帜,诸多意义仍旧值得我们深入的探讨。潘红春讲述了跟随山曼老师学习过程中的许多故事,并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切身感受。追思会上,大家发言踊跃,纷纷围绕山曼先生的治学态度、处世风范、学术造诣等方面表达了对先生的怀念之情,在凝重的气氛之中又不时联想和讨论起山曼老师生前在与大家的相处中,会议上,闲谈里的诸多幽默趣事。
山曼先生离开我们已有些年月,逝者长已矣!但他留给我们的学术思想、研究方法、治学精神等却永远不会褪去,激励着我们继续为民俗事业而奋斗,就像省民俗文化陈列馆馆长王丕琢老师的题词那样“筚路蓝缕传后世,薪火相传赖众贤”。山曼已逝,山东民俗乃至中国民俗不息!
(图-文 龙圣 朱振华)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