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YNET.com 北青网 2013/01/25
主题:《话题2012》英雄成长史——从格萨尔王到韩寒
时间:1月19日
地点:字里行间三元桥店
嘉宾:
施爱东,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
杨早,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副研究员,《话题2012》主编,著有《纸墨勾当》《野史记-传说中的近代中国》等。
2012年的热门话题中,“倒韩”运动之炽烈令人印象深刻。在诸多批判者质疑韩寒神话如何建立的风潮中,学者施爱东冷眼旁观,从大量资料中解读出韩寒神话塑造过程的史诗模本,为此写下论文《寒太阳是如何升起的》。文章简化版被收入年度评论集《话题2012》,它借用史诗的形态,勾勒了韩寒的成长史,不失为观照韩寒现象的一个新鲜的角度。
施爱东(左)、杨早(右)摄影/卫纯
首先声明,我批判的不是韩寒,而是韩寒现象。甚至在韩寒走红、尚未发生倒韩运动的时期,我就对他的反智言论很反感。在韩寒与方舟子论战期间,基本上我没有参与这场论争。但冷眼旁观一段时间后,我和杨早说,其实我们可以站在另一个角度来写文章。
我要讲述的是韩寒如何从一个学不好功课的普通少年变成人们心目中的一个神,这个“神化”的过程是怎样的。其实,韩寒成神的过程非常好地契合了史诗英雄的成长史。媒体完全是按照民族英雄史诗所需要的各个母题要素来一步一步塑造韩寒神像的。
天之骄子
“代父”与神授少年英雄
我过去专门写过金庸小说的英雄形象与史诗人物关系的一篇论文。金庸塑造的英雄人物与少数民族的英雄史诗都用了非常一致的结构。首先,英雄的父亲也一定是英雄,主人公一出生就带有优秀的基因,是天之骄子,但是,主人公又不能在英雄父亲的庇护下成长,英雄父亲必须在英雄出生时退隐,或死或离开。大家或许不熟悉英雄史诗,但回顾金庸小说,有哪位英雄是和他真正的父亲一起长大的?没有!史诗英雄的第一步,即英雄必须是由平庸的、无能的“代父”抚养长大的,这样,英雄就会经受很多磨难。对于韩寒少年时期的叙事就是这样的,他的父亲非常无能,考上了大学都没办法读下去,父亲带着一家子住在乡下,连为韩寒找一个好学校的本领都没有。很显然,韩寒是天之骄子,韩仁均只是充当了英雄史诗中“代父”的角色。
第二步,英雄要少年得志。在中国传统的三大英雄史诗中,格萨尔在11岁时通过赛马得胜而夺得了王位。江格尔更是3岁攻克3个城堡,5岁活捉5个恶魔,7岁建立宝木巴国。韩寒正好符合了人们对少年英雄的期待。大家有没有注意,大凡灾难发生时,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谣言,在某地方某个小孩刚出生就能说话,预言天降灾难,告诉人们人们应该如何避免灾难。正因为刚出生的孩子不具备思想的能力,因此他是异常的,是神圣的,如果一个正常人来说这番话,自然就没有神圣的力量。在金庸小说中,英雄或是突然掉进一个神秘的山洞中,或是突然得到一本武功秘籍,这些英雄人物必须有奇遇,如此才能区别于常人。那些通过正常途径在武馆习武的人是肯定无法成为绝顶高手的,因为他们是正常的,不是神授的。
韩寒恰恰具备了被视作神授的所有这些条件。韩仁均在《儿子韩寒》中塑造了很多韩寒的神奇故事。比如他小时候不肯学走路、没有练过长跑、学不会游泳,却在一个偶然的情况下,突然就什么都会了,而且远过于常人。韩仁均在《儿子韩寒》中提到,韩寒长跑一直是不及格的,从来没有训练过,有一次运动会,因为偶然临时顶替他人,结果跑了个全校第一。在另一本类似韩寒传的《韩寒H档案》中,这个故事就更加“神化”了。据说韩寒一路领先跑完两圈之后,以为比赛结束,冲到同学面前相拥而庆,不料该校是250米跑道,两圈之后还剩300米,经同学提醒,韩寒只好重回跑道,所有人以为他必败,结果奇迹出现了,韩寒不仅拿了第一,还打破了800米的校纪录。这里可以告诉大家,史诗英雄格萨尔王也是这样赛马的。格萨尔王与对手赛马,远远跑在前面。中途遇上了美女,格萨尔下马向美女炫耀,被对手超过之后,又上马追赶,并获得了第一。类似的叙事还有很多,总而言之,这类带有神话色彩的叙述是为了塑造一个与众不同的韩寒。
征服同类、征服“魔界”与征服美女
第三,英雄要征服同类,征服“魔界”,还要征服美女。很多女性采访韩寒后就爱上了韩寒,对韩寒的描写也极尽赞美之词。男性韩粉最津津乐道的事情之一,就是韩寒有过多少位女友。这与史诗英雄人物的塑造环节是一致的。比如,格萨尔王几乎每一次征战都会纳入一个新妃。英雄身边美女成群,这才能迎合男性观众的口味。
韩寒打败同类,主要是韩粉和四粉之间的战争。韩寒与郭敬明的粉丝早期是势均力敌的,后来韩寒的粉丝团使用反间计,把郭敬明的粉丝团打得溃不成军,此后,韩寒在同类中就奠定了自己独一无二的位置。
在英雄史诗中,英雄还要进入地狱打败魔界。在韩寒史诗中,所谓的魔界是僵化的体制和腐败的政治,他反教育体制、反文坛,再到反社会政治。韩寒最早被塑造成应试教育的反叛者,但其实韩寒早期对老师是非常尊重的,他多次对老师表决心要好好学习。但当他成名后,报纸将他冠以反教育体制的英雄,这让他知道了媒体需要他的是什么。他也按照媒体的需求重新塑造自己的新形象。其次是反当代文坛。他打得最漂亮的一战就是对白烨的斗争。白烨的支持者都是体制内的人、是传统纸媒,而韩寒的支持者多是年轻的网民,这就注定了白烨网战的失败。韩寒作为反体制的英雄打败了在体制内的当代文坛的重量级人物,这是极其辉煌的一笔。至此,韩寒的英雄王国基本上已经建立起来了。
第四,英雄需要遭遇死亡威胁。虽然韩寒并没有受到体制内对他的迫害和打压,但作为英雄需要受到迫害,一些媒体就为韩寒生产一系列叙事:韩寒虽然没有受到迫害,但已经被有关部门盯上了,他随时都处于危险之中,我们一定要保卫韩寒,像保护我们自己一样保护他。
第五,关于韩寒的天才包装。媒体其实一直在生产“天才韩寒”的叙事。媒体或者直接把他称作“天才”,或者用另外一种包装方式,把韩寒塑造成为凡客,把他说成是一个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只不过,韩寒是一个不会犯错误的平常人。事实上,不会犯错的平常人,恰恰就是一个非常人。
我是荷马,是韩寒史诗的艺人
韩寒在商业领域很快就走到了顶峰,已经没有更大的发展前景了,于是试图转向进入社会政治领域。但玩政治一定是得低调的,而韩寒恰恰是高调之王,一不小心,他的韩三篇使得很多原来支持他的无形之手都反过来按住他,支持的人都往后撤,讨厌他的人就上来了。高调玩政治,这在历史上是没有成功先例的,这种情况只有出现在英雄史诗当中,那个最伟大、最突出、最高调的男人才能从辉煌走向辉煌。当然,这样伟大的英雄最终也是要被消灭的。比如,格萨尔王在他最鼎盛的时期,就被天父召唤走了。在玛纳斯史诗中,玛纳斯因高调而在事业鼎盛时期被他亲爱的兄弟用斧头劈死了,他的八代子孙大都死于高调、高傲。史诗英雄总是死得很难看,连萧峰都死得很难看,今天的韩寒也好不到哪里去。
最后,我要交代一下,我说的这些都是各种零碎资料的串联,英雄史诗的成型也都是这样的。如《荷马史诗》在早期就是一些片断的英雄故事,每一位艺人都只会唱自己的那部分,只有到公元前7世纪左右的荷马时代,才开始有荷马这样的艺人把这些片段串在一起。所以,在韩寒英雄史诗中,那些把韩寒吹得神乎玄乎的人就相当于零散的民间艺人,而我是则是荷马,我把前人讲唱的史诗串起来,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韩寒英雄史诗。我就是韩寒史诗的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