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魏崇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教育教学资源开发

魏崇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教育教学资源开发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教育教学资源开发
        魏崇周
        (河南教育学院  中文系,河南  郑州 450052)
        摘要:如何对学生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是当前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在高校,可以利用资源优势进行全方位的开发。在中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包括纯知识性的文章和文学性的文章诗词;语文课程的教学实践包括鉴赏课的涉及和学生自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实践;课题研究的方式异于课堂的实践,能给学生以更大的信息量和更深刻的体验。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资源开发
作者简介:魏崇周,男,河南洛阳人,文学博士,副教授。河南大学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河南教育学院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执行主任。
        *本文为2010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文化产业研究(2010GGJS-204)、2011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招标课题《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分类保护与利用对策研究》(2011B182)、2012省软科学项目《中原经济区的软实力建设——以高校与地方政府部门合作机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相互作用为例》阶段性成果。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确定文化特性,激发创造力,以及保护文化多样性的根本因素,已为国际所公认。从国际语境来说,评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旨在鼓励各国政府、非政府组织及各地方团体认定、拯救、振兴并推广其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激励个人、团体、机构及组织就管理、保存保护和推广该遗产做出贡献。而从中国语境来说,目的在于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与传承;加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提高对中华文化整体性和历史连续性的认识;尊重和彰显有关社区、群体及个人对中华文化的贡献,展示中国人文传统的丰富性。其措施是鼓励公民、企事业单位、文化教育科研机构、其他社会组织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履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学校教育的责任
   如果说1998 年10 月5 日至9 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会议”从培养高级人才、研究高深学问和服务社会的结合上阐述了高等学校在民族文化建设上的使命,那么2002 年10 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实施的动员大会,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进入中国教育体系的开端。
        此后,2005年国务院发表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其中第七条第三款指出:传承: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等途径,使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后继有人,能够继续作为活的文化传统在相关社区尤其是青少年当中得到继承和发扬。而 2011年2月25日出台并于2011年6月1日开始实施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四条则进一步指出:“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明确规定了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责任和教育的必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竞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十类,给教育教学提供了大量的资源和可行性;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是遭受破坏和濒临灭绝的优秀文化,急需传承下去,表现出教育的迫切性。中学生和大学生是知识、能力、学习方法逐步丰富、提高;个性、精神品格、人生态度、价值追求逐步发展、定型的阶段,此时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将产生更好的效果,这是重视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另一原因。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大学教育
        高校有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优势,如意识敏感的优势、学术理论研究的优势、人才队伍的优势、宣传和交流的优势[ 尹凌.高等院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探析J.理论导刊,2009(7).]。
        因此,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为大学的课程可以进一步沟通教学与科研,使老师和学生进入同一个关联体系。可以分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全面盘点本地区的非物质遗产。这个可以作为研究项目,对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总结。国家级、省级、市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大多都有明确的公布,但更多的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仍然是作为原始形态存在,这就需要在对已经收集上来的资料进行整理的同时,对原始资料进行收集、鉴别、考证、整理,最后形成文字、图片、录音等可用资料,这需要专家学者的努力,高校教师自然义不容辞。
        第二、编写本土教科书。对学生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必须要编写合适的教科书才行。编写教科书不但需组织专业老师,更重要的是要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参与和交流,这样可以保证教科书既具学术性又有真实、鲜活性。同时,应该分地区、分民族来进行编写,这样就突显了地域的特殊性,从而使之更具实效性和针对性。编写教科书的过程也是长期被忽视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入主流教育的过程。
        第三、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开发和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课程首先可以在课程形式上进行创新,比如可采用通识课、专业课、穿插式课程、附加式课程和渗透式课程等形式。建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科书内容体系;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师资队伍建设;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教育及实践教学等。
        课程分为课内、课外,可以创建不同的平台。如利用地缘优势和家乡资源进行调研、研究,培养学生田野考察能力和实践能力;逐步推进 “非遗进校园”活动进程,以专场的形式,如讲座、展示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进行普及,对其物质形态进行展示;利用网络资源和学报、校报刊发学生的文章和教师的论文,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
        第四、创立学科体系。通过学术研究和总结,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的“口传心授”的方式上升到理论层面, 从高层次理论水平上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科建设进行指导。尤其要创建并完善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研究为主旨的新学科,填补长期民间文化艺术认知教育的空白;建立以培养传承人为主旨的旅游学科,为非遗传承打下基础。推动多元化教育的改革发展,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规划管理的专门人才及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学科的建立,可以进一步促进教师转变教学方法和学术研究方法,开启另外一种活态历史观,即生生不息地延续、传承的文化发展观念,具有田野工作观念和体验式研究意识。如传统的中国文学研究实际上是汉族书面文学研究,存在着忽略多民族关系、忽略作家人生轨迹、忽略口传文学传统等问题。田野工作方法和体验式研究就是把研究方法和视野从书面文本经典拓展开来,用田野研究的方法对文学文本背后的空间关系和活的过程进行多维度的研究,以构成新的研究视野。借鉴这种研究态度,扬弃了“我注六经”式的章句考证或“六经注我”式的自由想象,或许有助于实现与研究者视域及作家视域的对话和融合。
        第五、高校、政府双向交流。在进行学校教育的同时,还可以建立高校、政府双向交流机制。积极协助政府,参与非遗的整理和申报工作;将专业知识与普查工作具体结合,将学术研究与政府需要相结合,实现研究成果的转化。而地方各级政府也可以积极建立与高校定点联系、定点培训机制;积极建立高校学者地方挂职制度。
        这些措施将促使高校的科研走出“象牙塔”,转向重视与实际的传承、发展、保护等相结合的“应用性”活态文化研究和促进高校科研机构加强在非遗保护的研究等方面起更大的作用,进而提升高校整体上教学和学术创新的水平。使教育成为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桥梁,进而充分发挥非遗保护中的信息职能、人才培养职能和文化创新作用;同时也将促使政府工作的高效益。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学语文教育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小学生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有利于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文化品位;增强其文化意识,使学生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学会用历史的眼光看待问题,培养其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民族自豪感。
    对中学生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异于高校。首先在于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教科书可选入一定数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给学生以定量的文化教育。可以更重视形象性的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物质文化遗产讲解非物质文化遗产。
        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方式可以有两种:(一)是纯知识性的文章。初中课程可以把文物古迹、风俗民情作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点。而高中课程中民族、氏族、宗教、婚姻、家庭、姓氏,天文、地理、历法、纪时、风俗,艺术、文教、汉字、文献,衣、食、住、行、用等以及社区文化都可以作为文化资源来开发。(二)重视文学性,让学生在欣赏文学之美的同时领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美。如2003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专设一个单元为“民俗风情”,选了鲁迅的《社戏》、沈从文的《端午节》、刘绍棠的《本命年的回想》、(唐)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宋)苏轼的《水调歌头》、(当代)艾青的《我的思念是圆的》等文章和诗词,这些选文都是课本常选的,但集中在一个单元,并冠之以“民俗风情”,则主题和用意就非常鲜明。同时,在课后题的设计上也颇具匠心,在鲁文之后探究·练习(共三题)的第二题,编者选取文中几句话,要求“说说下面几句话表现了平桥村怎样的民风。你能用几句话写出你家乡的好民风吗?”;在沈文之后探究·练习(共四题)的第三题,编者提出“你能说出除了赛龙船,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吗?你喜欢哪些习俗?为什么?问问长者,端午节赛龙船的习俗是从何而来的。”在刘文之后探究·练习(共四题)的第一题,编者要求“说说几十年前过年的风俗跟现在过年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想象我们民族过年的风俗,除了欢天喜地地饱享一年的劳动果实之外,还寄托着哪些期盼。”在三首中秋咏月诗词之后探究·练习(共四题)的第三题,编者指出“在中秋传统佳节,赏月吟诗别有情趣。邀请你的家人或朋友举办一个中秋赏月晚会。一边播放《月光曲》《二泉映月》等乐曲,一边朗诵中秋咏月诗词;如有兴趣,可以自己做诗。”目的都是在既兼顾课文的文学之美,同时要求搞清课文中表达的风俗民情,并进一步扩展到认识其他民俗。同时,编者还在单元后面选录我国独有的传统文学形式——对联,进一步扩大学生的视野[ 语文(七年级上册).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84-116.]。这种选文和题目设计方式对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是很有好处的。
         其次是语文课程的设置。在语文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和方法中,为了丰富学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和实践能力,可采取三种方式:
        (一)鉴赏课。提供符合学生生活和学生文化的教学情境,引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艺术形式,在增加课程信息量的同时,开拓学生的视野。多媒体辅助教学(师生制作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欣赏美、了解美、发现美、评价美和表现自我提供一种充满乐趣和信心的途径,从而使欣赏教学更为生动活泼。在进行鉴赏时,教师对课文的取舍要合理,主要应针对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和理解;切入点要巧妙,抓住学生最感兴趣的最富生活情趣的部分,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引导其自主意识和鉴赏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伊始就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状态,最有效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鉴赏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
        (二)课内实践课。让学生亲自收集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制作作品,进一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联系实际生活,重点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的演变和内在人文精神,让学生真切的感受课文,感悟生命。比如淮阳的泥泥狗、浚县的泥咕咕、朱仙镇的木板年画、灵宝的刺绣、汤阴的剪纸、濮阳的麦杆画等,这些都是价格便宜又很有民俗气息的艺术品,让学生观察、学习它们的工艺,了解它们表达的民俗感情,并指导学生仿作。这种实践课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手能力,在潜移默化中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个侧面。这就使语文教育和社会生活有了广泛的联系,而不只局限于教科书和课堂。
        (三)课外采风。鼓励学生课外采风,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可以在特定的区域展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搜集整理材料,对社区中市民或村民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思想观念、文化演变等进行分析讨论。在方法上,注意调查访问与书面学习相结合,现状调查与比较研究相结合。阅读有关书籍,了解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和资料;通过观察、访谈、问卷调查、开座谈会等方式,向社区干部、中小学生、市民或村民等进行调查,运用文字、口述访谈、录音、录像等手段收集的资料,实现“在民间发现历史”。并把收集到的资料陈列展示,邀请相关传承人或团体进行校园开展传承人宣传、传习活动。进一步,分析研究与参与传播、建设相结合,在有关部门的领导下,采用多种形式,开展文化交流和社区文化建设活动,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社区建设结合起来,提高参与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和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而在民族中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中,需要建立民族心理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共生机制,确定传承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标,合理选择教育内容和传承方式。同时应选择有差异性的教育评价[ 张学敏、王爱青.中小学教育传承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探微J.民族教育研究,2009(4).]。
                        四、课题研究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课题研究在高校和中学都是可行的,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加入进来。在进行非物资文化遗产教育实践中,课题研究的方式异于课堂的实践,能给学生以更大的信息量。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比如可以通过老师或老师和学生共同申报课题的方式对某一专门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对激发学生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能起到更大的作用。尤其是传说、神话、传统美术、音乐、舞蹈、风俗类的课题可以让学生领略到家乡大量的特色地方文化,丰富同学们的业余文化生活,让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得以传播、弘扬和传承。同时,在研究中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前人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有时甚至可以让若干学生独自承担某个部分的研究,一方面让他们有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本身的锻炼,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提高了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在课题研究中,应该让学生亲自收集各种实物和资料,并进行分析。他们的分析也许是不正确的,但也正是在老师答疑解惑的过程中,学生的各种能力在无形中得到了提高。通过改变方式、引导探究,从而减少控制,放飞心灵;尊重兴趣,培养爱好。养成研究型学习方式,增强学生鉴别、筛选、处理信息资源的能力,学会合作,体验探究,感受发现的愉悦与成就感,发展自己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总之,高校和中学对学生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可以采取多形式、多侧面的设计和引导。让学生从课内到课外都能在兴趣的鼓动下沉浸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氛围中,既提高了人文素养又提升了实践能力,还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进一步传播和继承奠定了基础。

TOP

关键是高考不考这东东!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

回复 2# 的帖子

何止是高考呢!大概只有学龄前的小朋友才有机会听听故事,高考后的大朋友才有时间了解非遗。。。
君不见,现在的小学生的寒假作业哟,培优课程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