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意,以青春的方式面对传统
──解放周末·文化遗产日特刊
作者:记者 刘璐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6-08 来源:解放日报 2012年6月8日
非遗学社的学生们在采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孙家香
非遗学社的学生在采访土家族歌手刘开南
左图:蛋雕艺人陈洪根向大学生现场授艺 右图:非遗学社的学生在学习汉绣
采写/本报记者 刘璐
牵挂“非遗”的,不只是写满沧桑的面孔。
荆楚大地上,便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跋山涉水,走村串户,为的是追寻与守护烙有民族记忆的文化方式--她可能是一段遥远的传说、一张灵动的剪纸,或是一方烂漫的刺绣、一句传唱了千年的山歌……
大学生的田野调查,也许并不周全,甚至还稍显稚嫩,成果也远非意义重大,但他们毕竟在流行文化喧嚣的当下,迈开了自己青春的脚步,以坚实的姿态向传统文化表达着他们的深深敬意。
一片 “故乡的云”,点燃了这些青春少年对古老“非遗”的热情
若不是孙老师的一道作业题,孝感女孩周倩从来不知道自己的家乡有一门如此神奇的民间绝活--雕花剪纸,更不知道它还是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年前,长江大学文学院教授孙正国在他开设的民间文学公共课上,给学生们布置了一道开放性的作业题:“调查一下,你的家乡有什么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好奇到讶异,再到惊叹和感慨,每个同学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几乎都经历了此番情感的转变。
同学们反馈上来的答案五花八门:襄阳花鼓戏、汉川善书、襄樊大头菜腌制技艺、松滋说鼓子、东北二人转……这是他们第一次认真打量近在身边的“非遗”。
为什么要用一片“故乡的云”来点燃年轻人对古老文化遗产的热情?因为在孙正国看来,家乡是一个温暖而有力的起点。
出生于湖北利川的孙正国因为求学,足迹从乡野到小城,再到省会,继而是上海。让他感同身受的是,相似的成长路径,使很多远离故土的年轻人与家乡渐行渐远,更别提对家乡文化精髓的了解和沿承。
让孙正国感到心里特别不是滋味的是,每当新一届学生介绍自己来自哪里的时候,他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我们那儿,其实都和你们刚才说的差不多……”
故乡,难道不应该是独特的吗?也许城市化进程让很多城镇长着雷同的面孔,但孙正国相信,每个地方肌体里的文化血液都是独一无二的。“关注‘非遗',可以先从故乡开始。这种天然的亲近感,会让同学们更有欲望去走近那些文化遗产。”
此后,孙正国自掏路费支持他的学生苏长鸿、刘慧、谭柳王魁、周倩等从荆州赶往武汉,聆听台湾著名民间文学研究学者金荣华在华中师范大学的演讲。他又协助同学们在著名的民俗学网站--“海上风民族民间文化论坛”开设专版,为年轻人获取相关信息提供方便。
在孙正国的牵线下,同学们与荆州市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著名剪纸艺人林世柏建立了联系,一场 “美在民间--林世柏先生剪纸艺术作品展”在长江大学三个校区引起了轰动。
感染,渐渐滋生成一种力量。
2009年4月24日,由一群志同道合的大学生组成的“长江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学社”应运而生,同学们简称它为“长江非遗学社”。
从自己的科研经费里,孙正国“省”出了1000元,正好来荆州参加学术研讨会的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田兆元获悉,也“捐”出1000元。
揣着2000元“启动资金”,第一届“非遗学社”社长苏长鸿走马上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