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峰]少数民族传统建筑类型及其形成原因 |
|
|
作者:石峰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5-09 | 点击数:296 |
|
|
|
中国少数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式样,其中建筑文化尤富特色,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用类型学的方法,对少数民族传统建筑作一个分类,并试探其形成原因。
一、建筑类型
(一)从实用功能分
1、居住建筑 居住建筑是起源最早的建筑之一。其功能在于居住、避风雨、却虫兽。各民族都经历了从穴居、巢居等简单的居住方式到较复杂的居住方式。傣族古歌《关门歌》中就有反映穴居生活的篇章:“山洞在野外/山洞在森林/野外有大蛇/林中有虎豹/孩子们,快进去/老人们,快进去/我要关门了/我要堵洞了 搬来干树枝/拉来绿树叶/拾来大石头/堆在洞门口/挡风又防冷/野兽进不来/我们才安全”。据人类学的研究,许多民族曾用“风篱”作为原始住宅。它结构简单,用树干或树枝插入土中,构成一面坡式的墙,其上覆盖树枝、树皮、茅草等材料。在我国,许多民族中也有“风篱”。如云南的苦聪人,在清代还过着“以叶构棚,无定居”的生活;摩梭人中,有一种用土块围筑的风篱,即用土块垒成一面墙,辅以木架,上覆树叶等物,中设火塘。比原始的风篱更进一步的居住形式是古老的帐蓬。因其容易建造和移动,几乎成了一切游牧、狩猎民族的文化特征。如东北地区的赫哲、鄂伦春、鄂温克等民族的“撮罗子”(又称“歇人柱”)就是一种圆锥形的帐蓬。它一般用上端有叉的木杆搭成一个三角支架作为基架,然后再加上二、三十根辅助杆,木架上面用桦树皮覆盖,下部围以布或兽皮,上面留通风、出烟口,朝日出方向开一门。蒙古族的“蒙古包”是在“撮罗子”的基础上形成的。随着农业社会的出现,人们开始定居生活,于是土木、砖石逐步用于房屋建筑。总体说来,少数民族居住样式大体有三种:①帐蓬型;②干栏型;③上栋下宇型。
2、宗教建筑 宗教信仰在少数民族中普遍存在。少数民族的宗教一般都是原始宗教,宗教建筑便是其宗教意识的一种物化形态。由于宗教内容、类别的不同,宗教建筑也不尽相同。
万物有灵的观念使这些民族对周围的山、水、树、石等自然物进行崇拜。宗教对象的泛化以及宗教内容的粗浅,往往使这些宗教建筑还处于低级阶段。如景颇族的社庙,一般位于村寨外边,是一座四周无壁的草棚,旁竖杀牛的鬼桩和奉献牺牲的竹架,社庙柱上挂着猪、牛头骨等物。这是一种极为简陋的宗教建筑。但也有个别信仰原始宗教的民族由于政治、经济、时代的原因,其宗教建筑的水平也较高。如满族过去信奉“萨满教”,清代满族曾修过一些与萨满教有关的建筑,如祭天的“堂子”,是清代皇族祭天的专门建筑。整个建筑分为南北两座相对的神殿。祭神殿方形南向,圜殿圆形北向。圜殿南院庭正中有皇帝致祭时立竿用的石座。除了皇族的专门宗教建筑外,满族普通人家院子东南角往往也有祭天还愿的“索罗杆子”。
少数民族宗教建筑比较典型的是那些比较高级、成熟的宗教的建筑。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的宗教建筑主要是清真寺。在内地的一些清真寺,如回族清真寺在建筑风格上受到汉族建筑风格影响较大,而新疆等地的清真寺阿拉伯风格和地方色彩较浓,如采用尖拱、穹隆顶、平顶、土材等。根据清真寺的规模,又分为行人清真寺、居住清真寺和主麻清真寺。一些宗教主、显贵和阿拉伯传教士的陵墓也是伊斯兰教民族崇拜的对象,称为“麻扎”。西藏、青海、内蒙等地的藏族、蒙古族等一些民族主要信仰藏传佛教。藏传佛教建筑也较为丰富,有宫殿、寺院、喇嘛塔等。布达拉宫是集政治、宗教一体的宗教建筑。寺院在西藏、青海等地尤为普遍。西藏的扎什伦布寺、青海的塔尔寺都是规模较大的寺院。喇嘛塔也较为常见,北京北海琼岛上的白塔就是一座著名的喇嘛塔。我国南方还有一些信仰小乘佛教的民族,云南的傣族过去几乎是全民信仰佛教,佛寺、佛塔几乎遍布村村寨寨,但是其建筑风格与藏传佛教建筑大异其趣,这主要同地方差异、宗教流派差异等原因有关。
从功能上分,大致可分为以上两类。但由于少数民族过去受经济、文化的限制,常常一座建筑有多种功能。如藏族社会过去是政、教合一,宗教建筑往往也是政治建筑,布达拉宫就是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建筑,傣族的佛寺常常又起到初级学校的作用。侗族鼓楼融娱乐、政治、军事的功能于一体,风雨桥还在交通的意义上突出了避雨、休憩、娱乐、社交等等功能。
1、楼 一般指体量较高、两层以上的建筑。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中流行的干栏式建筑一般都纳入楼式建筑。傣族的高脚竹楼,德昂族的矮脚竹楼,独龙族的矮脚井干式木楼,傈僳族的千脚落地房,黎族的船形屋,土家族、苗族、侗族的吊脚楼,皆是干栏式建筑及其变形。这些建筑的一个共同特征是桩柱底架高出地面,很可能是从原始的巢居演变而来的。
碉楼、碉房是羌族、藏族等民族的楼式建筑。碉房一般是居住建筑,以石砌成,多二层至三层。碉楼也以石砌成,有四角、六角、八角等形状,一般高六、七丈,高者可达十余丈,多为瞭敌、防御之用,平时也可作贮藏处。
鼓楼是侗族的传统建筑,木质结构,以木榫、木栓穿合,四边、六边、八边形较为常见,兼有塔、阁的特征。
2、房 是与楼相对而言的建筑样式,多为地面一层建筑。白族、纳西族、彝族等民族的房屋都较为精美。白族建筑在平面布置上形式多样,有一正两耳、三方一照、四合五天井、六合同春等方式。我国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如维吾尔族多用土墙平顶,朴素自然。我国东北的满族曾居住一种称为“口袋房”的民居,房屋纵向分布,房门开在东面的山墙之上,形似口袋。
3、帐蓬 属于移动式的简易建筑,易拆易建,便于搬迁。蒙古族的蒙古包就是一种圆顶帐蓬。藏族毡房有方形、圆形等形式,帐蓬顶部也富于变化。
4、塔 多是宗教意义的建筑。藏族、蒙古族的喇嘛塔就多是用来埋葬佛骨、作为高僧的陵墓的建筑。其形状据说起源于和尚打坐的姿势或说是象征和尚使用的一种叫“军持”的盛水器。傣族地区的佛塔大多为单塔,体量比喇嘛塔纤细挺拔,少量群塔装修精美,如西双版纳的曼飞龙塔、德宏地区的姐勒群塔等。
5、桥 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常见,为白族的木桥、侗族的风雨桥、羌族的索桥、独龙族的藤蔑桥等。
(三)从建筑材料分
1、石材建筑 如羌、藏等族的碉房、碉楼,布依族的石板房,高山族的船形石屋等。
2、竹材建筑 如南方一些民族的竹楼等。
3、木材建筑 如云南普米族、纳西族的井干式木楞房,彝族的木房等。
4、土材建筑 哈尼族的土掌房多夯土为墙,铺土为顶。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普通民房也多以土为主要建材。
5、草材建筑 草多用在屋顶,并成为建筑中的特色用材。朝鲜族民居多用稻草覆盖屋顶。
6、竹叶建筑 拉祜族有一种“竹叶房”,屋顶用竹叶、芭蕉叶等编铺而成。
7、毛毡建筑 蒙古族、藏族的帐蓬多以毛毡覆盖围护而成。
8、树皮、兽皮建筑 鄂伦春、鄂温克的帐蓬常以树干支成锥体,夏日围树皮,冬日围兽皮。
|
二,形成原因
1、自然原因 自然环境对民族传统建筑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气候(温度、湿度、风向、光照等)和地貌(高山、丘陵、平原、湖泊、河流等)
气候来看,由于我国疆域辽阔,南北气候相差很大,北方多寒冻,多霜雪,平均气温不高,所以北方建筑在布局上坐北朝南,便于阳光照射,结构普遍坚固,墙体厚重,空间封闭等。而南方平均气温较高,光照较强,雨量充沛,建筑重点在防潮、通风、避雨,防寒的意义不很突出。
民族建筑还往往顺应建筑环境的地形、地貌而建,不同的地形、地貌产生了不同的建筑形式。如同是干栏式建筑,在平坦河谷往往是整个底架高高离开地面,而在一些山区,其桩柱降低,变成矮脚干栏,还有的变异为吊脚楼形式。
2、经济生活的原因 我国东北的鄂温克、鄂伦春族长期生活在原始森林中,生产力水平低下,大多以狩猎、采集为生,逐兽而居,因季而迁,极不稳定。他们一般只有简陋的不固定的居住建筑“撮罗子”。同样,在草原上生活的蒙古族、藏族等游牧民族,他们过着逐水草而居的迁徙生活,但生产力水平比鄂温克和鄂伦春族要进步一点,他们的帐蓬在外观上也发生了变化,如蒙古包的顶部为圆锥形,周围作圆筒状,“此种尖顶圆身的建筑,大概是由纯圆锥形的帐蓬蜕变而来的。圆锥形的帐幕,系较原始的一种居住方式,与狩猎民族的文化相应,尖顶圆身的帐幕,则系较进化的一种居住方式。”(注:吴文藻:《蒙古包》,见《吴文藻人类学社会学研究文集》,民族出版社,1990年12月版,第78页。)尖顶圆身的蒙古包比起圆锥形的“撮罗子”,首先是内部空间的扩展,使用面积扩大,线与线的连接更自然,造型上更美观;其次,蒙古包的内外还进行装饰,装饰题材大多取材于生活,如云、花、蝴蝶、鸟等,还有含宗教意义的吉祥图案及一些几何抽象纹样。这些动人的装饰效果其基本条件就是经济水平的提高。
南方少数民族大多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方式。农业耕作使人们获得一种稳定的生活方式,从而使他们的建筑能够在一定的环境中固定下来,加上农业生产使经济水平又大大提高了一步,人们也就有更多的精力与兴趣去注意建筑的造型、布局、色彩、装饰等等方面。
3、物质材料的因素 少数民族建筑因为经济条件、自然条件的限制,往往就地取材,形成各地有特色的建筑类型。
如羌族的碉式建筑同傣族的竹楼在风格上的差异主要是建筑材料的不同。碉式建筑使用石材,石质坚硬、不透气,在建筑时使用垒砌的构筑方式,形成建筑厚重、朴实、坚挺的性格;而傣族竹楼主要使用竹材,竹子的弹性、韧性、透气性都较好,易于拼接编排,建筑形式也更为丰富,其性格有通透、灵活、轻盈等特点。
4、宗教因素 在民族建筑中宗教的影响是非常广泛的,在这种影响中,纯粹的宗教建筑和具有某些宗教因素的建筑是不尽相同的。在纯粹的宗教建筑中,宗教对建筑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强制性的。
西藏的桑鸢寺是藏族的喇嘛教建筑,它的布局形式就是典型的佛教宇宙观的象征。寺中央的乌孜大殿,象征世界的中心须弥山;南北的尼玛殿和达瓦殿分别象征日、月;大殿周围有白、青、红、绿四座舍利塔,象征四大天王;围绕大殿的十二座建筑物,象征须弥山的四方;威海中的四个大洲和八个小岛,圆形的外墙,隐喻世界外围的铁墙;几条沿着围墙转经朝拜的小径,表示法轮常转。虚幻的宇宙模式通过现实的建筑予以固定,完善地表达了佛教思想。
还有一些建筑不是很直接的宗教象征物,但却是在宗教精神熏陶下的产物,造型的细节也许各不相同,但总体上表现出某些共同的宗教精神及相近的造型风格。如藏族与傣族过去都全民信教,藏族信仰喇嘛教,傣族信仰小乘佛教。喇嘛教主张众生平等、救度一切众生,宗教的气魄很大,加上原始宗教及佛教密宗的一些神秘内容,这些宗教特点影响到藏族宗教建筑的造型风格,建筑多组群而建,形成规模恢宏的群体造型,线条刚直威严,整体建筑充满崇高的美感。而傣族的小乘佛教主要宣扬自我拯救的观念,强调以个人修行的方式脱离尘世苦海。小乘佛教的思想把傣族熏陶成性格温柔优雅的民族,这些特点与傣族宗教建筑形成一种内在的同构,其建筑一般体量不大,群体建筑不多,线条柔和,曲线优美,纤细挺拔,清丽脱俗。
宗教对建筑的色彩也有着明显的影响。藏族、蒙古族普遍喜爱在建筑中使用红、白、黄等色,这种喜爱同佛教教义有关。佛教认为世界所有事业包括在“息”(温和)、”“增”(发展)、“怀”(权力)、“伏”(狠)四种范畴内,其色彩表现为:息/白,增/黄、怀/红、伏/黑。所以他们喜爱白、黄、红色而讨厌黑色。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在建筑中常用青、白、蓝色,因为伊斯兰教认为建筑应该朴素简洁,青、蓝、白色给人以清新、洁净的感觉。另外,还有一些民族受原始宗教的影响。在羌族史诗《羌戈大战》中说,古代羌人同入侵的戈基人打仗,一时间不能获胜,后来在天神的指点下,用白石打击敌人,终于获胜。于是白石便成为天神的象征。羌族常常把白石供奉自己的屋顶、墙头,久而久之,白色的石英石便成为羌族喜爱的建筑装饰。
5、政治因素 在有的民族中政治与宗教合一,政治通过宗教来使其权势神圣化,宗教也通过政治来加强其威严,这样宗教因素影响建筑时,政治因素也渗透进来。如布达拉宫过去是西藏的政治中心和宗教中心,其巨大的组群,威严的气势,精美的装饰都是政治宗教共同作用的产物。
有的民族中政治因素直接表现为阶级因素,在建筑中表现出阶级的差异,“大奴隶主水普休惹的房屋巧妙地利用山势,借高耸的山头,使自己的住宅居险而就,气势不凡,象征等级身份的高贵与威严,建筑的雄伟显示出财产的雄厚和地位的优越。”(注:冯敏、陈志明:《凉山奴隶制民居的建筑艺术》,《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0年第6期。)
6、家族、亲族原因 在我国少数民族中,家族、亲族观念非常浓厚,往往影响到传统建筑的规模、结构和布局等。从村落布局来看,侗族的一个寨子常常是一个家族或亲族集团,以鼓楼作为这个集团的中心,先修鼓楼,后建民房,村落布局有一向心内聚的趋势。而彝族村落布局常是数户或数十户为一村落,数村或数十村形成血缘家族、亲族地域。解放前,彝族为了防御家支间的冤家械斗,常常在家族、亲族地域范围内修筑土围墙和碉楼群。
从单体建筑也可以看到家族、亲族制度的影响。如云南的独龙、德昂、基诺等民族中曾存在过一种“大房子”。基诺族的“大房子”一般是由男性家长掌握内部权力,按父系血缘继承的一种长方形干栏式住房,长约25m,宽约15m,房子内有10个左右的炉灶,以中央过道为中轴,对称布置,每对夫妇拥有一个。这种“大房子”巨大的体积、严谨的结构以及同外在环境的关系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打上了家族制度烙印的建筑特征。
影响我国少数民族传统建筑类型的原因还有很多,本文就几个主要的原因作了简单的梳理,还有待方家的补正。少数民族传统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中国大地上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包含其中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有待进一步的发掘和再论释,其中许多建筑类型及建筑理论具有丰富的“后现代”意义,如“人与自然的亲和”等等理念,在少数民族传统建筑中就有充分的反映。少数民族传统建筑告诉了我们怎样“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荷尔德林)。
(本文原载《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03期,第59~62页)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