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陕西鼓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组图)

陕西鼓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组图)


陕北腰鼓



   “这里﹙陕西﹚还保存着大量的原生态文化,如锣鼓﹙鼓舞﹚艺术,这种原汁原味的文艺,在东部很难见到。在陕西这片古老的大地上展现着我们先祖的生存状态,我和朋友们一样,是怀着一种欣喜、一种惊奇来聆听和观看的。用我们的力量唤起人们对中华文化的珍视,开掘列祖列宗恩赐给我们的博大的文化遗产。”2005年10月,在第三届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上,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的许嘉璐先生语重心长的讲到。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当前举国上下非常重视的一项工作。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发祥地之一的陕西省,以民间鼓舞为代表的非遗项目,经过非遗工作者的普查、挖掘、利用,已成为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重要成果和带动文化事业发展的“软实力”。


陕西鼓舞43项进入非遗名录



略阳羌族羊皮鼓舞 近日列入陕西省级非遗




  
  2008年9月,《陕西民间鼓舞研究》课题获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立项,课题组遵守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的有关规定,以保护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原则,从历史学、社会学、论理学等角度出发,用现代审美观念对传统鼓舞文化内涵进行系统深入的剖析,按照不同地域、不同形式,进行分类和梳理,最终以课题研究专著《陕西民间鼓舞博览》﹙谷玉梅、李开方、梁挺著﹚的形式顺利完成了课题预期目标,《陕西民间鼓舞博览》选取了陕西关中地区蛟龙转鼓等鼓舞品种进行分析、探究,其中,6个项目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作,37个项目分别被陕西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第一批、第二批、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作。
  
  中国文化报报道称:“该项成果首次把民间鼓舞上升到研究和推广的高度,填补了我国民间鼓舞研究专项的空白。”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专门印发了“成果要报”《关于对陕西民间鼓舞进行挖掘和保护的建议》,上报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和中宣部社科办。
  
  《陕西民间鼓舞博览》继承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陕西卷》、《中华舞蹈志·陕西卷》﹙李开方主编﹚、《陕西民间舞蹈概览》﹙李开方编著﹚、《舞蹈的生命》﹙李开方著﹚等有关研究成果,也凝结了集体的智慧。该项成果将进一步传播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促进民间文化产业发展,扩大陕西民间鼓舞在国内外影响,引导全社会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陕西鼓舞体现周秦汉唐文明




蛟龙转鼓为第三届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开幕式演出



  
  鼓是精神的象征,舞是力量的表现。鼓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乐器,《山海经》记载黄帝杀夔,用夔的皮制鼓,声振五百里。“以鼓作舞,鼓之舞之”。它真切地表述了人们以鼓相伴,翩翩起舞的活动,这种活动被称之为“鼓舞”。鼓舞的活动形式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自古以来人们曾将鼓用于祭祀、征战、庆典、操练、报时、巡更,包括婚丧嫁娶和喜庆丰收,以及乐舞、戏剧表演等方面,已成为民族传统文化和历代人民群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活动内容,深受陕西人民喜爱。
  
  《博览》综述到:“陕西民间鼓舞的产生及其发展,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演变。民间鼓舞,是鼓乐、舞蹈艺术的结合、是人们思想情感的升华、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遗存、是古代乐舞在当今民间流传和得以保存的活形象。气势恢弘、形式多样浩大的舞队、磅礴的阵容、铿锵的节奏、刚劲的动律,具有秦汉盛唐泱泱大国的王气、霸气特色,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劳动人民强悍、直爽、坦诚、质朴、倔强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风貌。”
  
  陕西鼓舞是陕西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影响较大、流传深远的陕北腰鼓、洛川蹩鼓、华阴素鼓、富平老鼓、勉县对鼓、渭南八仙鼓、乾县蛟龙转鼓、宝鸡刁鼓、陕南羊皮鼓、咸阳牛拉鼓、以及韩城的五支梅花鼓(又称五圆鼓)和气势磅礴的百面锣鼓,还有跑鼓、抬鼓、背花鼓、抬神楼、蹦鼓、胸鼓、转鼓、花苫鼓、月牙鼓、踢鼓、打丧鼓、陕南锣鼓操等。真可谓丰富多彩、琳琅满目。在陕西各地出土的历史文物中有不少古代乐舞、百戏表演的场面和形象。如陕北绥德、米脂等地出土的乐舞俑;唐李寿墓棺椁石刻等大量历史文物,栩栩如生的再现了汉唐乐舞百戏的风姿容貌。迄今陕西关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传统和民族艺术宝藏,经常可以看到类似我国古代的鼓舞形式的表演和许多珍贵的有关鼓舞的文物资料,如凤翔县的十面石鼓(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就是先秦时代遗留下的,虽说是种石刻艺术,但它却生动地反映出二千多年前陕西有关鼓的生动形象。三原县城有明洪武八年建造的城堭庙照壁上雕刻着“鲤鱼跳龙门”、“苍龙训子”、“鱼龙变心”砖刻浮雕;旬邑县子午岭岖发现有一座明万历年间建造的大王庙,庙中壁画上绘有敲锣打鼓迎接征战胜利归来的庆典场景,画面生动活波、人物动态逼真。结合文史资料可以看出陕西民间鼓舞和我国古代周、秦、汉、唐文明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是一脉相承的发展下来的,也是历史上有关我国古代乐舞的重要依据。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鼓舞



斗鼓



  
  陕西民间鼓舞见证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腰鼓、行鼓、转鼓等项目活动活跃,国内外影响深远,犹如一束绚丽的花朵,耐人寻味,时代相传,丰富了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深受推崇,对构建和谐社会,加速新农村文化发展,建设陕西文化强省将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陕西民间鼓舞同时也出现了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鼓舞文化赖以滋生的社会土壤和人文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剧变与挑战。鼓舞表演者多为45岁以上人的中老年群体,鼓舞表演套路落伍,缺乏专门从事鼓舞创作和表演的专业人才进行指导。加之经费短缺,造成鼓舞队伍和专业创作机构之间严重脱节,导致陕西鼓舞水平的发展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文化委员、西安交通大学艺术系谷玉梅教授说:“陕西民间鼓舞的发展和研究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但由于政府职能部门存在着急功近利的思想,导致其在研究民间鼓舞问题上重视不够,致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只是停留在形式上。”
  
  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著名鼓舞专家李开方研究员说:“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的形态,鼓舞对我们中华民族有着特殊的地位和意义。从远古到现在,我们的生活已离不开鼓舞。不同的民间鼓舞表现出了不同的文化内涵,抒发人们内心的情感,陕西民间鼓舞所体现出的共同文化特征,作为不同地域民间文化的重要内容,又在民间活动中不断融入了其它民间艺术,民间鼓舞可以促进姊妹非遗产项目的共同发展。”
  
  河北省沧州市政协副主席、作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何香久说:“陕西的鼓舞,是中华大血脉的律动,是原生态的民族文化瑰宝。这部专著把陕西民间鼓舞置于文化语境之下,进行史的考察与辨析,可谓洋洋乎大观,郁郁乎文哉!为读者打开了一幅陕西民间鼓舞的“文化地图”,从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到革命圣地陕北、秦巴山地陕南,一路花团锦簇,一路鼓声鼎沸。在这一座声情并茂的艺术长廊里,展现着中国最为波澜壮阔的艺术大景观。”
  
  民间鼓舞,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遗存,也是古代乐舞在当今民间流传和得以保存的生动、珍贵的活形象,对研究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历史变迁、构成、发展,以及民俗学、社会学等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陕西省民协名誉主席、民间锣鼓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傅功振教授说:“陕西节庆、庙会、庆典活动中,只有鼓舞,最足以宣泄陕西秦人喜庆欢快的情感、表达宽厚仁爱的心态,展示豪爽强悍的个性,体现威武勇猛的精神,成为人民群众节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文化活动形式。”


陕西鼓舞亟待发掘保护和利用


  


民间鼓舞艺术家司东军在中国杨凌农高会开幕式上指挥




  
  目前陕西鼓舞保护迫在眉睫,已经到了非常时期,由于生活和疾病的困惑,人亡艺绝时有发生。2010年仅三个月内陕西一项鼓舞项目就有两位传承人离世,大部分鼓舞项目平时活动较少,活动经费紧缺,逢年过节靠民间热情维持生存。
  
  鉴于陕西鼓舞的价值和作用,政府和文化职能部门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加大引导,搭建平台,让鼓舞艺术瑰宝从偏僻的山区走向城市展示,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保护机制。鼓舞的发展还要与时代同步,坚持民族风格同时,也要与现代人的审美意识相得益彰,注入新的生命力,这不仅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广大群众的一种愿望。当前,鼓舞已经成了陕西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形式,基本上是村村有鼓队,家家有鼓手,但如何对这些自发的鼓舞队伍进行专业理论和表演技能上的辅导,使之在鼓舞表演艺术上与人们的现代审美意识接轨,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就是一个很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此现状要求我们鼓舞研究要与时代同步,要在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中求新求变,不断壮大自身,多出精品,创造自己辉煌的未来。应该在鼓舞的表现上彰显出“新颖、急促、强烈、刺激”的艺术特色,创作出与时代同步的、撞击人们心灵的鼓舞艺术作品。陕西旅游资源开发的潜力很大,民间鼓舞作为一种文化资源,要开发利用,与当地旅游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为陕西旅游和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还应在陕西艺术类高校设立相应专业,开设陕西民间鼓舞类的艺术专业,全面、系统、深入、广泛、长期地对民间鼓舞进行挖掘研究,为鼓舞的内容赋予新的文化思想内涵,结合当代文化语境,对其既肯定又发展,既继承又创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创出新的精神空间。傅功振教授说:“近年来,陕西鼓舞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使鼓舞文化成为服务社会、服务大众、促进健康娱乐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陕西一批独具特色的鼓舞纷纷被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受到保护。鼓舞与中国民众生活的联系是那样的紧,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是那样的深,鼓舞文化的独特性,正是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色。如果条件成熟陕西鼓舞可以‘打包’整体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陕西鼓舞鲜活地扎根生存于民族民间,是民族的生命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是人类创造力、想象力、智慧和劳动的结晶,是文化多样性的生动显示。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新农村的关键时期,作为人民群众喜爱的民间鼓舞,将会不断地发展、不断地提高。它将以非凡的气势、强烈的感染、精湛的技艺、丰富的内容,再现华夏民族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洪流中,意气风发、勇于拼搏的时代气息和精神风貌。

    (作者 梁挺 陕西咸阳人,中华文化促进会会员,陕西省民协民间锣鼓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 本帖最后由 张朝敏 于 2012-5-4 16:31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