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阮西湖】对当前社会人类学几个术语的理解与观点

【阮西湖】对当前社会人类学几个术语的理解与观点

作者:阮西湖发表时间:2011-04-06 浏览次数:495



一、
人类有民族之分,但无种族之别
19世纪以来,人类被划分为不同人种,并常常被用来支持种族主义的意旨,且种族概念被一直认为是社会常规,从而助长了歧视制度的建立。遗憾的是,这些陈旧的资料反复地被使用着。为此,需要提出新的种族理论。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根据人类生物学、史前学和古生物学等学科的大量新资料并与新技术相结合,提出生活在现今的所有人类属于单一人种,即智人(homo sapiens),并发表《关于种族概念的声明》。
“关于种族概念的声明”专题会议于1995年4月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召开。议程首先是执委会讨论,我作为执委会委员参加了讨论,并投票赞成。执委会闭会后,我把执委会开会情况和内容向中国代表团团长杨侯第先生通报,杨侯第团长同意种族新概念。随后,在常务理事会讨论时,杨侯第发言赞同种族新概念。我很高兴,中国学者们在反对种族主义行动上走在前列,为世界安宁做出了贡献。
回国后,我很快就把《关于种族概念声明》译成中文,送交中国社科院外事局,外事局很快就以“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通过声明:呼吁纠正19世纪和20世纪以来的某些关于种族的概念”为题发表。此后,作为重要译文,发表在《人类学研究探索》(2002年出版)上。但是,学术界了解新种族概念很少,不断有人提出“不同种族”,的概念,但这种观点是何等陈旧!所以,今天我再次强调:人类没有种族区分。供读者参考。

二、
“部族”概念质疑
“部族”一词在上世纪50年代使用很广泛,原因是斯大林在1950年发表了《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这本书的中文本中出现了“部族”一词(从部落语言到部族语言,从部族语言到民族语言)。民族所牙含章同志(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任民族所所长)对“部族”一词有看法,于是向中央编译局提意见。经过反复研究,编译局同意了牙含章同志的建议,于是在1977年《斯大林文选》(第526页)中做了如下改动:“至于语言的发展,从氏族语言到部落语言,从部落语言到资本主义以前的民族……
从斯大林文选译文一词翻译的变动,说明“部族”一词在人们共同体演进过程中是不存在的。在马恩著作中,人们共同体发展的普遍规律是氏族——部落——民族。
在我国的人们共同体研究中,也不存在“部族”这个阶段。解放后,我国56个人们共同体均称为“民族”,这是正确的。尽管我国56个民族在建国初期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但一律称为民族。
虽然在我国历史上也曾有过“部族”一词,那不是指人们共同体,而是部落和氏族的简称,如《辽史·部族》:“部落曰部,氏族曰族。”这是我国历史上使用“部族”一词的情况。
至于苏联时期广泛使用的“部族”,还有社会主义时期“部族”等等,在苏联解体之后,也起了变化。1998年夏,在美国召开的第14届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会议上,俄罗斯科学院著名学者吉什科夫(所长)对我说:“在俄罗斯,所有民族均称为‘ethnicity’,只有‘俄罗斯民族’用‘people’”。由此可见,“部族”的故乡,即俄罗斯,现在也不用“部族”这个词了。那么,我们研究非洲和中亚地区的族体时,为什么还要坚持并使用“部族”呢?看来,的确应该改改了,不必再使用俄罗斯人都不用的“部族”了吧。

三、
“ethnicity”一词的错译与引起的纷乱
“ethnicity”一词就是“民族”,可是有人把它翻译成“族性”或“族群性”。“ethnicity”这个词是名词,但也可作形容词,如“ethnicity studies”(民族研究),若要计算有多少个民族,就必须从“ethnicity”这个词的词根“ethno”派生出形容词“ethnic”,在加上group(意为组、集团、团体、聚合体、群),如30个民族,就表述为“30 ethnic groups”,而不能用“30 ethnicity”。
“ethnicity”这个词是个古词,上世纪40年代人类学家开始用这个词来表述“民族”,但到上世纪80年代才传入我国。我国学术界对这个词比较生疏,开始翻译不准确是可以理解的。于是,“ethnicity”(名词)被翻译成“族群性”、“族性”,把“ethnic”(形容词)翻译成“族裔人口”(ethnic population),把 “ethnic group”(民族)翻译成“族群”,把民族冲突(ethnic conflict)翻译成“种族冲突”。结果,把“ethnicity”(民族)及其派生词(ethnic也是民族)翻译成“族群性”、“族性”、“族裔”、“族群”、“种族”等五个术语,从而引起了纷乱。还有人将“ethnicity”当成“新词”,当成人类学研究的“新成果”,误认为是“进步”的表现。于是,大量使用。
我在60余年的民族工作与民族研究过程中,没有在我国文献中发现“族群”一词。在20世纪50年代社会历史大调查和民族语言调查时,我国所有民族学家和年青学者共1000余人参加,也没有发现“族群”。但从20世纪80年代后,“ethnicity”传入我国后,突然“族群”出现了,而且大量使用,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有一位国务院老部长问我,为什么出现族群?我希望学术界同仁也像那位老部长一样问一问为什么突然出现族群?
我认为,世界族体类型演进是有规律性的,每一个阶段的演进都要经过漫长时间,如澳大利亚土著人经过60000年才发展到氏族阶段,北美印第安人在从亚洲移居到北美后,住了10000多年才发展到部落阶段。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的大调查,历时七年左右,费孝通、林耀华先生等老一辈人类学家和一千多个青年学者没有发现“族群”,不可能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族群”。为此,我再次建议学术界开会讨论,有没有“族群”阶段。

四、
不要把民族国家主义(ethno-nationalism)译成“种族民族主义”
ethno-nationalism”是一个重要词汇,也是世界民族研究经常遇到的词汇。有人说这个词是“种族民族主义”,而且在重要刊物上发表,影响很大。因此,有必要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这个复合词是由两个单词构成的。第一个单词是“ethno”,是“ethnicity”的词根;另一个词“nationalism”是从“nation”,即“国家”派生而来的,合在一起应该翻译为“民族国家主义”,那么“民族国家主义”又是什么意思呢?
人类学家用这个词表示:多民族国家里的民族为争取建立国家政权的斗争(或战争),如非洲尼日利亚几个民族为争夺国家政权,或加拿大魁北克人的分离运动。
由此可见,把ethno-nationalism”理解为“种族民族主义”是错误的。

五、
“Nation”一词与“社会人类学”的缘分
社会人类学研究与“nation”一词关系密切。16世纪,当欧洲人移居北美时,遇到土著居民,称他们为“nation”,即同文化的一群人。这也是“nation”一词最早的意义。但随着时间的转移,到了17世纪,随着民族国家的兴起,用“nation-state”来表示,这时“nation”已从表示一群同文化的人,转为表示“民族”,成为人类学研究的中心词汇。但到了20世纪40年代末,随着联合国的成立,联合国英文名称为“United Nations”。与此同时,社会人类学家建议用“ethnicity”来表示“民族”,这个词是个古词,原来也是表示同文化的一群人。二战后,“ethnicity”逐渐为人类学家接受。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传入我国。
尽管国际人类学界用“ethnicity”来表示民族,但“nation”与人类学的关系依然如故,如北美的印第安人依然使用“nation”来表示自己的人们共同体,因为他们已经习惯这样使用。于是,在研究北美印第安人的著作中仍然大量使用“nation”一词,如 “Canadian First Nations”(加拿大第一民族)。但值得重视的是,人类学家在使用“nation”一词时,同时也经常用“peoples”表示土著民族,如“aboriginal peoples”。用“peoples”表示民族也是很普遍的。俄罗斯人类学家在研究世界各国民族时用“peoples”表示本国“俄罗斯民族”,也用“people”,俄罗斯境内的其他民族用“ethnic groups”。
这一节说明的“nation”一词,随着时间的转移,其涵义上也有变化:从“表示一群同文化的人”到“民族”再到“国家”。但并非“nation”一词与人类学研究断了“缘分”,现在还是藕断丝连。“nation”一词尽管表示“国家”,但在北美地区依然用“nation”表示土著民族。

六、民族国家(nation-state)与多民族国家(multi-ethnic-state)
这两个词不但内容不同,而且还带有时代的特点。民族国家最早出现于17世纪中叶的西方。从字面上理解是一个民族建立的国家,因为“nation”是单数名词。这种单一民族国家到20世纪后半叶已经很少了。这是时代的特点。
随着时间的转移和经济的发展,地球上的氏族、部落也都向前发展了。正如恩格斯所说,从氏族发展到部落,又从部落发展到民族,目前世界上已经有3000——5000个民族。国家也只有183个。每个民族建立单一民族国家是绝对不能的,只有各民族共同居住。据1985年的资料,在164个自称为“民族国家”中,只有1/4的国家其主体民族人口达到95%以上。即使这样,这1/4的国家还有5%的居民为少数民族。由此可见,在20世纪后半叶,民族国家已经衰落了,代之而起的是多民族国家,其英文名称为“multi-ethnic-state”。21世纪是多民族国家为主的时代,多民族国家内的民族关系及政策将成为人类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

七、Diaspora(散居)不是一个中性词
“Diaspora” 这个词是一个争议词,它不是中性词,不是简单地介绍某一个民族的部分居民,分散地移居其他地区(国家),而是带有偏见,原因何在?
有人认为,“Diaspora”会使人陷入“孤独”,并令人回忆历史上的痛苦等等。
最早使用这个词的不是社会人类学家,而是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等领域的学者。
我认为,我国社会人类学家不需要在这个有争议、并带有偏见的词上劳神。外国学者有话语权,我国学者也有话语权,不使用这个词,依然可以研究人类学。
笔者在国际上参加两次会议遇到过“Diaspora”。第一次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散居华人、印度人和非洲人会议,这次会议在特列尼达和多巴哥召开,出席的有15个国家。
关于“Diaspora”一词论文有四篇:
1.
“散居”一词应旧词换新意
2.
从爱尔兰移民案例看“散居”一词的涵义
3.
一个危险的词
4.
“散居”一词的理想化和母国的理想化
会议期间,对这个词的内涵和使用引起了激烈争论,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但多数学者的观点是,“Diaspora”一词并非中性词,而是个有偏见的词。因为,“Diaspora”多数用在非洲人、华人、印度人或者其他民族,而不用在英格兰人、法兰西人等。因此,证明是一个有偏见的词,非中性词。

另一次是1998年在加拿大召开的加拿大研究国际理事会会议,会上为了编移居加拿大居民时,使用“Diaspora”。我反对用“Diaspora”一词,得到魁北克学者的支持。同年我出席在美国召开的民族关系研讨会就没有用“Diaspora”一词。我的感觉,在社会人类学界,使用“Diaspora”并不多,为此,外国使用的,对我国不一定适用。


八、人类学与民族学的关系和使用

人类学与民族学这两个学科都研究民族,在这个意义上,这两个学科研究的内容是相同的。为什么有两种名称呢?这是不同国家对研究民族这门学科使用不同的名称,如美国称人类学,苏联称民族学。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为吸收和团结各国学者,所以用两种名称,容易组织各国学者一起研究民族。这就是为什么联合会以两个学科名称命名的缘故。

但是,必须指出的是,这两个学科在研究民族方面相一致的,也存在研究范围的宽窄问题。因为,人类学除研究民族外,还从生物学角度研究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如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就是从事这方面的研究,而民族学不进行古人类研究。这就是说,这两门学科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人类学又分为社会人类学与生物人类学,社会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内容相同,如我国的民族研究所。生物人类学研究与我国的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内容相同。

根据以上分析,我国的研究民族机构应命名为民族学研究所或人类学研究所,不宜用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因为我国的民族研究机构不研究古人类内容,而古人类研究属于中国科学院承担。

目前,我国研究民族机构中有一些单位用民族学与人类学命名,从学科角度宜改为民族学所或人类学研究所。


九、“社会文化”是具有自身涵义的词,不宜作为人类学的冠词

“社会文化”是指社会上流行的语言、文化、风俗、行为准则、礼仪以及政治思想、法律制度等的统称。如《新的社会文化环境和华侨华人涵化问题》一文,是指华人移居海外,受到所在国的社会文化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变化。目前,有的单位采用美国“文化人类学”和英国“社会人类学”的前两个字组成“社会文化人类学”,如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社会文化人类学讲演集》,殊不知社会和文化两个词合在一起会成为另一个意义,就像我上面所说的。为此,我建议不要用“社会文化人类学”,而是用“社会人类学”或者“文化人类学”。

我认为,厘清上述概念并正确运用,对于推进人类学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为中国世界民族学会名誉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所世界民族研究室原主任、研究员。
本文转载自http://219.141.235.245/eaportal/content-detail-AA0910-20110406102304328612.ht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