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读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笔记

读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笔记

读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
一、《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的内容简介  
《民俗文化与民生生活》是高丙中先生于1990年所创作的博士学位论文。这篇论文主要论述了自民俗学发轫开始的两个重要研究对象和概念——“民”与“俗”的历史、界定和范畴,从这一基本理念出发,作者将中西民俗文化的认识进行了总结,即进入了生活视野的民俗。所以在接下来的论述中,作者重点论述了萨姆纳对民俗的相关理论。从对萨姆纳民俗和民俗学研究的各种理论的梳理总结中,作者认识到:民俗是文化的,民俗是生活的,民俗的研究需要整体的关照。从这一理论认识中,作者开始反思民俗学自形成以来,其研究对象的两种选择,即文化事项或民俗事项的研究和作为生活整体的民俗研究,并进一步对这两种倾向进行优劣分析,并举例予以说明,作者认为这两种倾向应当互补,才能发挥其最大效用,并为民俗学的明天打开新的一页。自民俗学创立以来,学者们大都以民俗事项作为研究对象,所以此种倾向的研究事例已十分丰富,因此作者认为对民俗生活的整体性研究是相当缺乏的,所以在接下来的论述中,作者便进入了生活世界的论述中,作者从德国现象学的创始人和领袖胡塞尔那里借鉴了其“生活世界”的概念,并将其运用到民俗学的研究中,以此提出了“民俗生活”才是民俗学研究的独特领域。进而作者将“民俗生活”作为民俗学研究的对象进行进一步的论述,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民俗模式”及其生活属性,同时认为“民俗生活是主体在民俗模式中的存在”。最后,作者对民俗生活世界的研究做以总结,提出“完整的研究对象和全面的学术取向”才是民俗学得以生存的关键。
二、《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的问题意识
高丙中先生在创作这一文章的时候,是带着对中国民俗学发展的重重忧心而进行写作的,并希望能通过这项研究为民俗学的独立地位找到基点。
由于民俗学从西到东发展的百年中,其地位和研究对象一直处于很尴尬境地,并且其劣势也一直阻碍着民俗学的正常发展,因此基于这种考虑,作者认为这种不利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理论主张与个案研究侧重不同对象的问题。二是事关民俗学理论建设的对象问题。
因此,作者基于民俗学理论和对象在民俗学发展道路上所遇到的困境,开始此文章的写作,并希求通过民俗学新理论和方法的探索,为民俗学的研究对象进行探讨,以求对民俗学的正常而快速的发展建立独有的空间。而这种问题的解决用作者的话说便是:“这些问题是在民俗学的历史发展中提出来的,现在,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重新回到学科的历史中去寻求答案或答案的线索与思路。除此,我们别无选择。”
三、《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的章节主体
这篇文章从主体上看,共有八个部分,我们将一一讲述其主要内容:
1、导言 正视关于民俗学对象的理论难题
这一部分提出了作者写作这篇论文的缘由——“民俗学遇上了一些不利于它进一步发展的问题”,即“理论主张与个案研究侧重不同对象的问题”和“事关民俗学理论建设的对象问题”。
对于理论主张和个案研究,作者从历史的追述中分析了中国民俗学自兴起开始的各种学术思想倾向,如80年“提倡民俗学的当代性,这是新时期的中国民俗学界在理论上的主导思想”,而对研究对象,作者认为当代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由大量个案研究所体现出来的,它侧重于历史民俗”,“另一种是关注民俗学的学科建设的专家所倡导的,它侧重存在于当代的民俗”,而第二种作者给予了极高的肯定:“民俗学的独特性质以及它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地位都建立在它的现代性上,丧失了这一点,也就等于丧失了它自己的独立存在。”
对于民俗学研究对象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民俗之“民”与“俗”的界定上,这也是民俗学作为独立学科的根本的问题。作者对“民”与“俗”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后提出要对过去认识的不足进行重新思考。而对于民俗学的学科独立的问题,作者认为“什么是民俗、什么是民俗的文化意义、社会意义和人生意义,这些才是最根本的民俗学理论问题,”因此作者提出有两个条件可以保证民俗学学科的对立,即“具有完备的知识体系”和“具有社会所认可的重要意义,尽管它尚不具有知识体系。”不过,作者的问题意识虽以此为基点,但是最为关键的则是“民俗学甚至被说成没有自己独立的和完整的研究对象”,正是这一问题的存在,作者才不遗余力的创作此文,并认为只能从民俗学学科史中才能找到答案。
2、第一章 民俗之“民”:学科史上的民俗学对象(上)
这一章集中论述了按照时间的发展顺序论述了民俗之“民”的中西不同的概念和范畴。
作者首先对英美学者眼中的“民”进行了梳理,首先是对提出民俗学(FOLKLORE)的汤姆斯的观点进行整理,作者认为他的“民”是指以乡民为主的国民。第二个论述了以缪勒为代表的神话学派的“民”的认识,即种族。再次,作者论述了以特勒为首的人类学派对“民”的观点:乡民和野蛮人。以及后来的人类学派代表纳特到弗斯的“农民”认识。而美国人多尔逊则认为“民”是乡下人和部分城市人,再后来的邓迪斯则将“民”视为任何人组成的任何“民群”。在对西方具有代表性的民俗学家民的认识进行梳理后,对西方“民”在缩小和扩大之间的转化,作者总结说要“认识‘人’与‘民’的关系”,并且认为,“民”的确定还需要“俗”的界定。
由于中国民俗学是从西方输入的,来到中国后,民俗学开始中国化,中国学者也开始对民俗学研究对象之一的“民”进行界定。作者首先总结了愈之的“民”之认识——不分阶层的民族全体,这是其讨论民间文学时所提出一种理解。其次是北大《歌谣周刊》“发刊词”中认为“民”是按自然属性分类的国民,这种认识说国民“不仅被标以地域性,还被标以性别和长幼”,而“在这个时候,政治性的阶级和阶层还没有被当作突出的标志。”而中大时期,《民俗周刊》认为“民”是突出社会阶级属性的平民或民众,这时便具有了阶级属性。解放后,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成立,并根据当时的政治条件提出了“民”是劳动人民。文革后,一批民俗研究老前辈开始为民俗学的中国复兴奔波,在此期间钟敬文先生提出“民”是以人民为主的全民族,此时“民”的范畴再次扩大。因而在此基础上作者对中国民俗学者们“民”的概念进行总结:在中国“民”由愈之“民”的民族全体的大范围,由于政治性的原因“民”的范围在不断缩小,但在改革开放后,中国“民”的范畴又在钟敬文先生那里扩大。基于这种变化,作者提出“全民族在什么意义上市‘民’”的问题。
3、第二章 民俗之“俗”:学科史上的民俗学对象(下)
由于在第一章中作者就已经讲到,民俗之“民”需要民俗之“俗”进行定性,因此在这一章中,作者开始对民俗之“俗”进行历史性的中西梳理。
对于西方“俗”的理解,作者说“英美民俗学史上讨论民俗之‘民’的篇章并不多见,而讨论民俗之‘俗’的篇幅却相当可观”,因此作者对这些论述进行整理,首先是从汤姆斯开始,他的“俗”是“民众的知识”与古俗的列举,这是从“FOLKLORE”这个复合名词出发,而且是与当时盛行的“古董”和“大众古俗”有着密切的联系。其次是泰勒为代表的英国人类学派认为“俗”是古代遗留物,这其实也是根据“古俗”转变而来的。而以巴斯寇姆为代表的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则认为“俗”是口头文学,将“俗”限定在口头表达中,而同一派的阿特利则稍稍扩大了其范围,包含了民间音乐和民间艺术,而作者认为这种认识还是源于汤姆斯,因为“FOLKLORE”中具有“大众文学”的意思。而多尔逊认为“俗”是传统民间文化,他反对民俗学的古董主义倾向,认为民俗是社会文化的特殊部分,因此他将其扩大为“传统民间文化”。而后来的邓迪斯认为“俗”是传统民俗形式,他的这一认识“为民俗的范围解除了‘口头传承’这一限定”;同时“为民俗的范围解除了阶级、阶层的限定”;并且“使民俗从有限的传统文化转而面向文化传统这一整体”。通过对西方这些代表性的说法分述,作者总结说西方的民俗之“俗”是“从古俗到传统民俗形式”的转变,但是他们却没有认识到民俗是基本生活之一构成的事实。
民俗学自从来到中国,中国学者的思路就在西方学术的影响下进行,因此西方“俗”的概念也在中国学者那里生发。首先是英国人类学派的影响,这一派“俗”的概念是愈之先生在1921年1月所写的《论民间文学》中进行了阐释,而这一影响最为强势的则是班恩女士的民俗学理念,它可以说影响了包括钟敬文先生在内的一大批老一辈民俗学者。再有欧洲大陆民俗学的影响,这里面主要以法国、德国等民俗学理论为主,并以江绍原、杨成志等最具代表性。而民俗学在中国渐渐发展起来后,尤其是80年代,以钟敬文为代表的中国民俗学者开始思考中国语境下的“俗”,他们认为“俗”是“民间文化”,是“生活文化”,从而为中国民俗学开启了一个“新的驿程”。因此作者对这三种认识进行总结中说中国的民俗之“俗”是从古俗到生活文化的转变。
4、第三章 注重生活和整体:萨姆纳关于民俗的理论
在这一章中,作者首先提出“我们对于民俗学理论体系的建设一直只有一些倡议和设想,并没有什么切实的、可观的建树。”不过作者对此还是从诸多民俗学家中筛选出一名被大家忽略的美国学者——萨姆纳的民俗学理论,也就是这一民俗学家的理论让作者提醒大家注重民俗生活及民俗的整体性研究。
作者首先论述了“萨姆纳关于民俗的概念体系”,其最基本的是“行为方式”,其次是“仪式”,而最高层次的则是“德范”。进一步说“个人对同一行为方式的反复形成习惯(habits),而群体对同一行为方式的反复形成风俗(customs)”,而“活动模式的不断反复形成了习惯和风俗,再进一步,如果活动模式不仅不断反复,而且它们的反复还遵循着严格的程序,那么,它们就形成了仪式(ritual)”,并且“仪式还有一个特征:它所涉及的情感和观念是隐含的,也就是说,它所蕴涵的思想并不被人们抽象地把握和明确地认识”,因此“在思想内容上比仪式比仪式更充实、更明确,因而处于民俗的最高层次的,是‘德范’(mores)”,并且“一个时代的民族精神的出现是由民俗整合的结果,而民俗的整合体现德范的整合”。
再次,作者论述了“萨姆纳关于民俗的基本理论”,这些理论包括:
(1)民俗的起源——生存活动。在萨姆纳看来“一个社会的民俗是生生不息的,因为各种民俗不是一次性同时出现的,而是日积月累的。也就是说,民俗不是诞生的,而是建构的。”而这种“民俗建构的起点是人从他们的动物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一些身心素质、本能和技艺,至少也是这些方面的一些倾向。”并且“民俗建构的动力是需求。”但是只有“经过经验优化选择的活动才有希望反复出现”,而只有“不断地重复演示最终将使活动方式成为民俗”,最后,萨姆纳强调“民俗的建构是不自觉的。人们并不是为了建构民俗才去活动的,而是在活动过程中不期而遇地造成了民俗。”不过“具体一项民俗的起源是非常复杂的,很多民俗的起点甚至是不可知的”。
(2)民俗与社会意识诸形态及社会结构的关系。在这里坐着主要论述了制度、法律、德范与民俗之间的关系。萨姆纳认为,制度、法律、德范均是来自民俗。
(3)民俗的变化。虽然“稳定是民俗的本性”,但是“萨姆纳相信民俗的变化是整个社会变革的一部分,它不是孤立的。”而“民俗的变化不仅受制于它们之下的生活条件,还受制于它们之上的‘哲学思想和伦理规范’。后一制约因素直接体现在德范之中。”而这两种因素“决定了民俗的变化是渐进的、缓慢的”,而这种“渐变方式明显地表现在代际关系之间”。另外,“民俗的渐变还归因于领导阶级的表现”,同时“还归因于群众对新事物和传统的保守态度”。虽然“民俗一般是渐变的,但也有突变的时候”,而这种突变很多时候是由革命引起的,但最终还是会稳定下来。
(4)民俗的生活功能。在萨姆纳认为,“民俗的功能就在于它们是生活的保障。”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民俗是“正确的”生活策略,赋予生活以规律;第二,民俗包含一系列习惯性共识,为人们提供了批评的立场;第三,民俗是一种保障群体利益的社会力量。
(5)民俗相对于主体的价值。萨姆纳开风气之先,在讨论民俗价值时,不以欧洲标准为唯一的标准,坚持认为每个群体的民俗都有不可怀疑的相对于它自己的价值。而“民俗的价值是相对于现实生活的,生活在变,民俗的价值也在变;不同时空范围内的生活条件和利益不同,民俗的价值也就不同。没有绝对的、抽象的生活,民俗的价值也就是相对的,要具体而论。”而“民俗的价值之所以是相对的,是因为衡量民俗的价值的标准就在特定的民俗之中。”
最后,作者评述了萨姆纳的理论贡献和启示。在这里作者对萨姆纳的理论进行了高度的评价,他超越了“对生活事件进行抽象,得到模式,或者对生活事件进行提炼,得出观念;然后,局限于探讨模式和观念的抽象”的思想方法。萨姆纳的随笔式论述对民俗学基本理论的贡献主要表现在:首先,他的理论为民俗研究提供了新的观察角度;其次,他为新的民俗研究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三,他的理论形态可以作为我们今后建设民俗学理论体系的参考。不过这一理论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一方面是因为他采取随笔式文体,因此其理论较为杂乱、零碎;一方面是他的理论是超前的,无法为当时之人所接受;一方面是因为他是因社会学而闻名,是与正宗英国民俗学无源的;第四是因为民俗学家们一直忙于民俗事象研究,而民俗理论却没被重视。因此作者希望我们应当对理论进行深入探讨。
5、第四章 文化事象和生活整体:民俗研究的两种学术取向
在这一章中,作者接续上文所论述的内容,论证了从哪些方面注重生活和整体的民俗研究。
作者首先追述了民俗学研究中的民俗事象研究,这是一种传统的研究方式。“所谓事象研究是指那种专注于纯粹的,排除了过程的现象的研究”,这种研究之所以得到普遍应用,是因为:“首先,它表现为一种学术取向,这种取向使研究针对民俗事象,而不是民俗事件;其次,民俗事象研究表现为一种占有资料的方式;最后,民俗事象研究的目的一是探讨文化问题,二是解释生活中的个别现象。”总之,“民俗事象研究最后达到的是文化知识的积累。”为了说明这种研究的普遍性,作者以英国人类学派民俗学家安德鲁•兰作为例证,并通过与神话学派的对比,予以证实了这种研究。
另一种研究取向是民俗的整体研究。作者认为“‘民俗整体研究’是我们对民俗学上的一种新趋向的理论概括。”作者总结了整体研究与事象研究的不同之处:第一,它看中的不是被挤干了生活液汁的民俗事象,而是活生生的民俗事件;不是作为文化现象的民俗,而是作为生活事实的民俗。第二,既然民俗整体研究以生活过程为取向,它就必须在理论上把被事象研究所遗留的民俗发生的情境找回来,把曾经备受冷落的活动主体邀请回来;第三,如果民俗学家的视野里只有文化而没有生活,那么他必然只会注意到民俗的历史性,因为文化的就意味着传统的、由历史积累的、已经完成的;如果民俗学家着眼于生活,那么他必然要关心民俗的现实性,因为生活的就意味着此时的、正在发生的;第四,要保证我们的研究面向生活、面向人的活动、面向当代,我们就必须通过田野作业去获得相应的资料;第五,整体研究特别关注民俗主体的问题。接下来作者对国外民俗整体研究做了简介,首先就是表演理论的代表人物鲍曼,还有M.J.贝尔、M.O.琼斯等。
最后,作者认为事象研究和整体研究应当互补,这样才能使得民俗研究更加完美。所以作者说:“整体研究需要和事象研究结合起来才能使民俗学兼顾民俗学的文化面和生活面,而且,即使是整体研究本身在很多时候也需要把事象研究吸取近来。”
6、第五章 生活世界:民俗学的领域和学科位置
此章从民俗学的学科位置问题讲起,作者首先论述了民俗学学科位置的奠定,他追述了以民族主义为起点的德国、芬兰、英国的民俗学为民俗学兴起奠定的基础,并且论述了民俗学在中国发起是源于“民主主义”,这从另一个层面又一次为民俗学的兴起奠定了基础。不过,作者看到“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并没有义务保证民俗学的位置不受侵犯”,所以民俗学学科的位置是动摇的,作者论述了民俗学与历史学的关系、民俗学与法学的关系、民俗学与社会学、民俗学与民族学、人类学之间的关系,而有些人将民俗学限定在民间文学,因此“民俗学的领域越来越多地被其他学科所分享。从上述事实出发,人们当然有理由认为民俗学没有独立的和独特的学术对象,因而,它作为一门学科的地位就大受怀疑了”。但作者认为“民俗学本来是有自己的稳定的位置的,它建立在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所发现的民间文化(Folklore)之上”,所以作者提出要对民俗学学科位置再认识。从而引入了“生活世界”的概念。
“生活世界”是由德国现象学创始人和领袖埃德蒙德•胡塞尔所提出的。在胡塞尔看来,生活世界是相对科学世界而言的,它是具体的、实际的、直观的,所以,可以说它是人周围的世界,是人们日常的世界。因此,它也就是被人经验到的或可以被人经验到的世界,在这一意义上说,它是经验的世界,在生活世界里,主体的活动处于自然过程中,它是人类社会本来的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基本领域。胡塞尔提出“生活世界”的主要目的是说明理论的和科学的世界是如何从人的基本活动中产生的。生活世界是前于科学的、真正直接直观的和原初直观的,它是科学的根基和意义源泉。首先,科学问题,科学动机是在生活世界的基础上产生的。第二,科学的理论归根到底源于最初在生活世界中所获得的质朴的和直接的观察。第三,科学家们得主体和客观性是在生活世界中构造的。
从事实上我们看到,生活世界也就是民俗的世界。生活世界首先是日常活动的世界。所谓日常活动,一方面是围绕日历的活动;另一方面,日常活动时围绕人生的活动;最后,日常活动时分类处理的活动。生活世界是一般意见的世界,是常识的世界。生活不仅有它的行为构成,而且有它的精神构成。不论是萨姆纳、胡塞尔还是以普列汉诺夫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对人类社会意识形态使用了不同的术语,但是,他们都认识到人类的精神现象属于两个不同的层次:一个是专家的,一个是普通人的;一个是高度概括的,一个是具体直观的;一个是理论性的,一个是生活性的。可是如果把科学世界凌驾于生活世界之上,生活的意义就会被遗忘或被质疑,然而现实是生活世界与人的关系被异化了,生活世界变得陌生了,所以,作者认为现代人是否能追求幸福,关键在于是否能建立与生活世界的和谐关系。因此作者接着论述到生活世界是民俗学的领域,而且“以生活世界为自己的研究领域,这已是民俗学的既成事实”,并且诸如萨姆纳等人早就已经对此进行过论述。因此作者肯定的说“有了‘生活世界’这个完整的概念,民俗学的领域再也不显得零碎了”,因此只要民俗学有了发展的基础,明确地目标,它必然有机会赢得自己应有的学术地位。这也是作者极力争取的和写作此文的目的所在。
7、第六章 民俗生活
这一章是这一文本的重中之重,它仅仅围绕着民俗生活的观念论述了三个方面的问题:
民俗生活:民俗学的重要对象。
这一点作者总结了我国学者研究民俗学时的对象问题,从“民间文化”到“生活文化”的转变讲起,追述了诸如钟敬文先生对“民俗文化”的建设性理念,从而回到原点有关“民”与“俗”的根本性问题上,从而将“民间文化”上升到“生活文化”,进一步认为:生活文化是“民族的基层文化”、基本文化。不过,它应被理解成生活世界意义上的基层文化,是经典文化或意识形态的基础。二是民俗:具有普遍模式的生活文化。对于这一点的论述,作者援引了钟敬文、乌丙安、张紫晨等前辈对这一点的相关论述。而作者认为“生活文化现象是否成其为民俗,根本的一点在于它们是否已经类型化或模式化”,因此高先生定义说:“民俗是具有普遍模式的生活文化”,只有那些体现着普遍模式的事象才是民俗,第一,这些事象是模式化的,也就是说,它们的形成。它们的结构作为一个相对稳定的统一体被人们完整地在生活中重复。第二,它们在社区生活中,在特定的群体中是普遍的,也就说,它们在群体中是共知共识,共同遵循的。所以,民俗是生活文化的基本构成。首先,民俗是生活文化的结晶。其次,民俗是社会教化的基本内容(成功的模式、被要求的模式)。第三,民俗是生活的武库,是生命活力循序奔流的既定渠道。三是,民俗生活:用普遍模式建构的活动过程。作者论述到以生活为中心的研究取向在民俗学史上曾经有人提过,不过“民间生活”的提法已经不合时宜:“民间”太狭窄,“生活”太笼统。而作者认为民俗生活是民俗主体把自己的生命投入民俗模式而构成的活动过程,它是人生的基本内容,是组成人生的活动基础,因此民俗生活是生活文化的基本表现,是社会成员按既定方式对生活文化的参与。生活文化是集体积累的精神财富,民俗生活是个人的现实存在。最后是可操作的研究对象:民俗和民俗生活。所谓研究对象的可操作性,首先表现为对象是可以观察、可以记录的,也就是说对象作为现实存在,是可以由研究者直观地把握的;其次表现为它们是可以重复观察、重复记录的,也就是说研究对象应该在重复中给研究者把握它们的规律和验证这些规律的机会。因此作者把民俗学的直接对象定位民俗和民俗生活,而把生活世界和生活文化作为民俗学的领域。这也是作者论述民俗文化和民俗生活的一个关键所在。
民俗模式:民俗研究的操作单位。
第一,作者论述了何为民俗模式,它是生活世界中的完整的表演程式(或程式化表演的剧本结构)。而民俗模式是由一定的文化因素组成,可以把它们称为“模素”,一定的模素呈现为一个稳定的结构。作者举例故事“小娃没腰”,证实了“我们对民俗的认知是与我们对民俗模式的把握密不可分”,而对于民俗模式和模素的认知,可从两种意义上着手:一种是实际的、生活世界中民俗模式和模素的认知。另一种是民俗学家们为了研究上的需要而对民俗模式和模素的分析。那么研究民俗模式,就应当有其概念体系,因此作者从历史范畴设定了一组观念即雏形、完型、原型、残型和首式、原式、仿式、变式、异式。同时作者从功能方面设定了流行式、遗式、废式,选择式和单行式。而从人们的情感出发,从民俗事象中作者又概括出范式(德范)和范素、弃式和弃素、忌式和忌素(禁忌)三类范畴。第三,作者论述了民俗模式的生活属性。作者认为“我们越是尽可能多的方面和角度审视民俗模式,就越有可能较全面地把握民俗模式的属性”,所以作者从民俗生活的角度分析了民俗模式的属性,作者认为(1)民俗模式是已经完成的。(2)民俗模式是重新开放的。(3)民俗模式是正在等待的。最后作者概括说民俗模式是超历史的形态。并进一步解释了“涵义”和“意义”,所谓涵义是从组织成一体的活动或符号中所阅读的内容,是英语中的“meaning”;所谓“意义”是活动或符号所发挥的作用,显示的重要性,是英语中的“significant”,并举例“锅生儿”的故事进行了说明。(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阅读体验)
民俗生活:主体在民俗模式中的存在。
作者首先认为“民俗学的历史基本上市民俗模式的研究史”,并提出,民俗模式的研究史民俗学的基础之一,但我们却不能仅仅限于一种形态的研究,而是要从各个方面进行整体性的研究。因此作者首先让大家从主体进入民俗模式的认知。“民俗生活是由民俗模式、情境、意向和生命所整合而成的活动,所整合而成的一个统一的过程”,而对民俗模式的认知,不仅是个人的行为,同时也是集体的行为,不过作者还是特别强调了个人的选择。因此这也导致了主体对民俗生活的建构,这主要是从个人作为主体的层面论述的,并提出几个概念性的说法:“所谓民俗生活是预先建构的,首先是说民俗生活是在社会的发展中逐渐丰富起来的,其次是说民俗生活是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一天天树立起来的。”“所谓民俗生说,也就是把历时的文化传统转化成共时的活动呈现出来。所以,当解析共时性的民俗生活时,我们能看到它的历史年轮。”“民俗生活作为人的活动,是指主体在民俗模式中的存在,也就是主体把自己投入到民俗模式中而构成的焦点。”并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个体对在民俗模式中的作用,第一,民俗生活是瞬间发生的,人能保留的仅仅是在认知过程中获得的民俗模式和模素。第二,情境已有所变化。第三,不仅在民俗生活向民俗模式转化的过程中需要主体发挥建设性,而且在民俗模式向民俗生活转化的过程中也需要主体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而这些都是一种生活经验累积的过程。
8、结语 完整的研究对象和全面的学术取向
在文章的最后,作者在基于对民俗文化和民俗生活的论述后,特别强调的对民俗学的整体研究,并且,他认为民俗呈现为两种存在形态:一种是文化的,一种是生活的,也就是呈现为民俗文化和民俗生活。民俗文化是人的活动的结果,又被用于新的活动中去,是人群所积累的生活范围的文化,是包含着活动模式的文化现象;而民俗生活是人的活动过程,是主体与民俗模式相互投入、相互契合所构成的文化生活。最后,作者再次强调“民俗学确实有自己的独特领域,这就是生活世界,是专家现象之前和专家现象之外的生活领域。”“我们在讨论中认识到,民俗学的对象是充分的、完整的,我们在研究中应该兼顾文化的和生活的两种学术取向。”
四、《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的结构分析
(一)各章的写作思路结构
1、导言 正视关于民俗学对象的理论难题
    导言共有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是这一部分的总起,带出民俗学发展的不利问题的话题。第二部分是第一个大问题——理论主张与个案研究侧重不同对象问题;第三部分是第二个大问题——事关民俗学理论建设的对象问题,而此部分同时分为“民”、“俗”和“学科地位”三个对象上的问题。从总体上讲这个总分的关系,两个问题是并列结构。而就各分问题的论述则是一种递进式的论述。这也是为后文的写作打下的基础。
2、第一章 民俗之“民”:学科史上的民俗学对象(上)
这一章是对民俗学问题之一的对象问题进行的分析,共分为两大部分,是并列性的历史时间性梳理。第一部分是英美学者眼中的“民”,开头有个总结性的前言,它是从时间的角度进行论述,即从汤姆斯写到邓迪斯,然后再对这一西方“民”的认识进行了总结,这也是总分总的论述。第二部分是中国学者眼中的民俗之“民”,同样具有一个前言式的总起,下面是以时间的顺序从愈之开始,一直到改革开放后的钟敬文“民”的认识,最后是一个总结,同样是总分总的结构。
而从总体上讲这一章是一个并列性的结构,但是这其中有非常明显的“编年体”和“国别体”的论述结构。(有点从西学东渐的意味)
3、第二章 民俗之“俗”:学科史上的民俗学对象(下)
此章与第一章的论述结构相同,同样是民俗学对象问题。也同样是两大部分,是并列性的历史时间性梳理。第一部分是英美学者眼中的民俗之“俗”,开头是总起性的前言,后从汤姆斯的“俗”到邓迪斯的历史论述,最后是一个总结,即总分总的写作结构。第二部分是中国学者眼中的民俗之“俗”,起先是总起的前言,后从早期英国影响下的“俗”到改革开放后钟敬文等的“俗”认识,最后是对中国“俗”认识的总结,同样也是总分总结构。
因此从整体上看,这两部分是并列的结构,但是这其中有非常明显的“编年体”和“国别体”的论述结构。(有点从西学东渐的意味)
4、第三章 注重生活和整体:萨姆纳关于民俗的理论
此章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前言,主要对所要论述的对象萨姆纳进行了说明,以引出要讨论的话题。第二部分是萨姆纳关于民俗的概念体系,这是对萨姆纳民俗研究的总体说明。第三部分是萨姆纳关于民俗的基本理论,这是这一章的一个核心,这一部分从其对民俗的起源论起,一直到这种民俗理念对主题的价值。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递进结构。第四部分是对萨姆纳民俗理论的贡献及其对后人启示的分析。
从总体上讲这一章从最初的介绍梳理,到后来的评价和启示,是层层深入、循序渐进的递进式分析。
5、第四章 文化事象和生活整体:民俗研究的两种学术取向
本章是对民俗研究史上的两种研究范式的论述,即事象研究和整体研究。本章开头,是对这两种研究范式概念的总体梳理,引出了要论述的主体,即两种研究范式的具体情形和优劣。首先作者论述了民俗事象研究,从事象研究的理解开始,然后举例进行论证。第二部分作者论述了整体研究,首先论述了整体研究为何,然后对国外整体研究进行了梳理。第三部分则是作者的一个期望,并且也是民俗学研究的一个前景,即把事象研究和整体研究相互补充。
从整体上看,这一章也是一个递进式的方式,即从概念讲起,然后落实到实际的研究。其实在事象研究和整体研究的论述有着并列的感觉,但是又由于事象研究的普遍性、先发性和单一性,而整体研究的狭隘性、后发性和多面性,使得这两部分的论述其实是递进式的,这也可从最后一部分的整合即可看出。
6、第五章 生活世界:民俗学的领域和学科位置
从标题中我们就能看到,这一章是仅仅围绕着“生活世界”作为民俗学研究的领域和学科位置的角度进行的论述。这一章共有三个主要内容,作者首先从民俗学学科位置讲起,第一是民俗学学科位置的历史奠定;但因民俗学发展中的不利,作者论述到民俗学学科位置的动摇;最后作者提出对这种不利地位的再认识,从而引入了胡塞尔“生活世界”的理论,为民俗学学科地位的巩固打下基础。第二部分则是对胡塞尔“生活世界”的论述。这一部分分为两块,一个是对“生活世界”概念的疏通,另一个则是对“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之间的关系。第三部分则是回归到民俗学的研究中,即民俗学的“生活世界”,此部分也分为两份,首先是从人的生活讲起,从而在第二部分中为民俗学的研究领域界定为生活世界。
从总体上看,这一章是以递进的方式进行论述的,作者首先从学科地位的不稳讲起,从而引进胡塞尔的“生活世界”,进而论述了“生活世界”是民俗学的领域既定事实的原因。
7、第六章 民俗生活
这一章回到原点,也就是对文章题目《民俗文化和民俗生活》的回归。本章从民俗学的重要对象:民俗生活开始论述,此部分有四个小部分,是从中国曾有的“民间文化”向“生活文化”的转变讲到民俗是具有普遍模式的生活文化,再论述到这种模式是怎样构建的,最后论述到民俗和民俗生活都是可操作的研究对象。既然民俗是一种模式,那么第二部分则是论述这种模式的概念及其形式,这一部分三大块,第一块是对民俗模式的解析,第二块是对民俗模式研究中的各组成形式的论述,最后一块则是论述了这种民俗模式的生活属性,即是回到民俗生活的论点上,这是一种递进方式的论述。第三部分则是论述了主体在民俗模式中的存在即民俗生活。这一部分共有两个部分,首先论述了主体的民俗模式的认知,其次则是主体的民俗生活建构。同样也是递进式的论述。
从整体上讲,作为中心论述点的第六章,作者采用了层层深入的递进式论述方式,将整个民俗生活的概念、主体认识和研究呈现出来。
8、结语 完整的研究对象和全面的学术取向
    这是对整个文章的总结,再次重申生活世界(民俗生活)作为民俗学研究对象是整体的而且也应当是民俗学摆脱困境的全面研究的学术取向。
(二)《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的总体结构分析
本论文共分八个部分,即导言、六章和结语,从这一安排,我们就能看出,这是一个总分总的整体结构。作者从总论的导言开始,就开始论述作为“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的中心。而后面从第一章到第六章,作者首先从民俗学的基本概念出发,即“民俗”之“民”和“俗”的论述打开民俗学所遇到的困境,从而为后文中解决这一不利打下基础。因此在接下来的第三章则是论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切入点,即从一直被我们忽略的民俗学者萨姆纳的民俗理论得到启发,得到了注重生活和整体研究才是解决民俗学困境的手段,所以在接下来的论述中作者接续上文,对民俗学中的两种研究取向进行了论述,这一论述其实也是借着萨姆纳整体研究和注重生活的启示下得来的,因为其中一个重要的论点就在于整体研究的提出。因此为了更好的阐释解决民俗学所面临的问题而需要用生活世界的理论进行完善,作者进一步在第五章阐释了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的理论,并将其定位为民俗学的研究领域,并以此作为重新定位民俗学学科位置的关键。所以为了进一步论述解决民俗学困境的问题,作者将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与民俗学研究相结合,提出了“民俗生活”的概念,并以此论述了相关的理念其中最重要的则是民俗模式在民俗生活中的作用。这也是全文中的核心所在。最后则是对这一为民俗学前景问题解决的总结。
总之这一文章是以问题为因因解决方案为果,层层深入、环环相扣、从概念的点到实际研究的面,可谓是递进式一气呵成论述的典型
五、《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的学习要点
(一)民俗学学科危机带来的问题意识
    民俗学自从建立起来的一百五六十年以来,就没有摆脱过其他学科的束缚,并且一直似乎就是一种附庸,因此,在最近的几年中,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这一学科危机的问题,但是这一问题究竟如可解决,却一直困扰着民俗学界的有识之士们。而高丙中先生对此有着相对独立的看法,他从这一问题出发,通过对民俗学学科研究的对象和范畴的理解,为民俗学的发展前途打开了些许希望,而这种学科危机意识是我们所有民俗学从业者都应当具备的。
(二)广泛知识的积累
    从这篇博士论文可以看出,作者在90年代初期所积累的学科知识就已相当丰富,从中国到西方,从现代到当代,民俗学中的基本理念在作者这里得到了很好的梳理,并且在这种梳理过程中让我们重新了解了中西民俗学家对民俗学基本问题的研究。这是广泛阅读所得到的,因此我们应该向前辈学习这种阅读的方法,并在阅读过程中发散思维,发现问题和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写作的思路结构
    一篇文章的写作,有很多种写作思路和结构可以选择,比如因果式的、并列式的、递进式的,还有综合式的。像这篇文章,我们从整体上看虽然是总分总的递进式书写,但是从局部和细节来看,其实是一个综合式的,这种写作方式需要很强的学术基础,这是常年积累和刻苦训练的结果,这是需要我们学习和坚持的。
(四)中西民俗学历史大梳理的知识体系
    这是一个综合性的知识体系,作者通过对中西民俗学史上的基本概念的生发,让我们了解到这种发展的脉络,是民俗学基本知识的展示,这让我们从中了解到民俗学史上对民俗学基本研究对象和范畴的不同理解,从而找出民俗学发展道路中所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这种困境的契机。这种历史性的知识体系给予我们另一个层面民俗学认识。
(五)民俗学新理论——生活世界的借鉴(跨学科理论借鉴)
    “民俗生活”理论,直到现在也应当是一个较为新颖的民俗学理论,尽管它的提出已经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不过,对它的重视却没有提到民俗学的理论探讨上来。一方面可能是事象研究所占据的空间太大,而整体研究所面临的困境;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一理论是借助于哲学的概念,对于研究民俗的人来说,哲学观念对于民俗学研究者来说,从接受上有些困难,更何况在当时的情况下,老一代民俗学家接受已有限度,而新一代的民俗学者在当时的情况下也很难接受,更何况是现在的年轻人,因此这种民俗学理论同样还处在幼年期,不过现在的情况有所改观,我们认为这已经使得“民俗生活”进入了青春期,但是它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深入探讨。不过从整体上看,这是民俗学与哲学的关联性研究。这种跨学科研究似乎是现在各类学科之间的一种趋势,而民俗学同样需要新鲜血液,一旦闭关锁国的仅仅进行自己的研究,那么终归会走向绝路。所以,目前民俗学的研究也处在这样一种新兴时期。而作者的这篇文章早在20多年前就已经走进了这个领域,虽然不是“前车”,却成为这种研究的一个范例。而现在,民俗学与历史学、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宗教学,早就互相借鉴,而诸如政治学、物理学、地理学、艺术学、化学、生物学都有了相关的借鉴。不过这仍然是一个长久的过程,这需要广泛知识的阅读以及学术的训练,尤其是跨大类的学科借鉴,这是需要我们尝试和警惕的地方。

TOP

小法读书如此细致,值得敬佩。赞一个!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

TOP

回复 2# 的帖子

谢谢!我觉得读书应当这样子!但是这样又觉得太慢,不过这种方法还是要坚持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孟令法 于 2011-8-9 00:21 发表
谢谢!我觉得读书应当这样子!但是这样又觉得太慢,不过这种方法还是要坚持的!
能这样读书的童鞋真是不多了。支持!

TOP

wow,amazing

TOP

我的级别怎么变来变去的?》

TOP

好认真啊,比我抄书有用多了

TOP

坚持好的学习方法

做详细的读书笔记有两大好处:1有助于理解作者的构思与论述方法(尤其是对学术著作);2有助于自己记忆与回顾
   我自己也是最近才认识到啊!以后要长期坚持!

TOP

吸取教训  好好学习

TOP

引用:
原帖由 齐鲁青未了 于 2011-8-8 19:18 发表
小法读书如此细致,值得敬佩。赞一个!

TOP

回复 6# 的帖子

超级版主是仅次于管理员的等级呀!!你升级了呀!!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