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子面 武陵旧事之五
货场实际上是竹溪最大的交易市场,流动人口多聚会于此,肉食品副食品蔬菜市场城乡常用物品,都可见到。沿西城墙边东西向一条道,后来称西大街的,自西城门内直通西门外到高桥,这就是历经近五百年的西关街,两条道在货场这儿,构成十字形,算是城外的“十字街”了。
沿西城墙北行,数十步,见一豁口,实为旧城墙坍塌陷落而成。由此可进粮食局加工厂,进豁口,见场院,较之货场三四倍大,青石板密密扣紧,间杂黄泥石灰掺合夯实,是晒粮食的。若沿旧城墙北行,则是一留两排长房子,铁门常开,内留通道,这就是筒子面加工厂了。
几百年前,这儿俗称北较场的。
清朝同治年间的县志载:竹溪前明时期,兵防未设,惟募守城壮健,以司自闭而已。到了康熙四年,也就是1665年,郧阳镇标总兵郭义,始拨守备一员,兵300名,到竹溪驻防,于城内置守备署,也就是这儿,三年后,增兵480名,建游击署,俗称武衙门。位于县城之南,明清之际操练校阅士兵的叫较场。县城之北驻扎兵营的,就称之为北较场,四十岁左右的人,大多知道南较场,少有知道北较场的。
那是因为,1949年5月30日,农历五月初三,竹溪解放。次年春,北较场之南,县城西北角的城隍庙,成立中央粮库竹溪分库。过年元月,改名为竹溪粮食局。当时的竹溪县城内,有38家米坊,109家磨坊,16家面条加工作坊。1954年4月整合,属粮食局管辖,1957年7月,成立粮食加工厂,迁址于北较场。从此,竹溪再无北较场,只有加工厂。六零年代出生的人,爱好历史喜欢听古旧的,才可能略略知道,这儿在以前,驻扎兵营几百名,历时几百年。
当然,小时候喜欢玩耍的我们,是不知道这些故事的。只是从豁口断裂处,残留石条泥灰草丛间隙,抓紧小树竹根,踩牢脚下残墙,登临望远。回转头看货场,远处的烧田坝,近村民居稀疏,高高低低的果树依河靠堤,青黄条块年似杂乱而暗有序列,那是农田,远山雾蒙蒙,缠绕山腰如带,这就是竹溪八大景之一,西列画屏了。我们想看的,不是这些,而是面条加工厂。想看看筒子面,是怎么从面粉变成漂亮齐整的筒装面条。
筒子面,在当时似乎是最美味最高档的食品。
逢年过节,走亲戚访朋友拜访长辈,必带包,包中多半是筒子面两斤,白糖或冰糖一斤,这是很涨脸面的东西了。如果再隆重一些,可能有一斤点心,麻花麻籽饼干什么的,或者是一斤酒。麻花麻籽似乎三毛左右一袋,酒好象是五毛左右一瓶,都是一斤装。当时的人们似乎没有想到,几十年后,CS食品的店铺出推出七两六两装的,价钱便宜而不伤脸面,这是不是经济发展带来的狡黠呢?如果没有筒子面,实在要去亲友家门拜年回礼的,二斤米一袋洋芋也可,这样的事多半是孩子去,大人是不会到场了。其实,相对于筒子面,手擀面其实更有咬劲,厚实宽大,软绵韧滑,可没有精美包装漂亮的画儿呀。
有一户人家,正月十七时,拜毕了所有的家门亲友,看到最后回礼的两斤筒子面,笑着对妻儿老小说,今年咱也过个隆重年,吃一吃筒子面吧。还是留着走人家吧,家里人都这么说。那斤面条下在锅内,没有油花,没有葱丝蒜白,翻转滚动如花开怒绽,面条没有一点软化柔顺的样子,煮了好半天啊。捞起是还颤微微地,在筷子上抖动着。一家人想起腊月时忙碌的景象,这该不会自家做的面条吧?找到了完整无损的筒子面纸,细心削竹节去青衣,把白竹芯划破劈开,弄成如面条样的长短粗细,切断平整,装入筒子面纸内,两斤筒子面,一家人忙乱了整天咧。没想到最终竟然回到自己的家。
可是,这筒子面的纸,跟自己家的作的那个,完全不同啊?面条似乎也细腻光滑得多咧。
我们菜队吃的是贸易粮,都是在粮食局购买面条大米,却较城市人的商品粮,贵了两分钱。米,我们是九分钱他们却七分钱一斤,面粉一斤我们是一毛一他们是九分钱,筒子面呢,是一毛三分钱了。购买的比例也不同,贸易粮是九斤面才能够买一斤大米,他们的是七斤面粉就可买三斤大米的。农村种稻谷收大米的,吃得米却更少了。听说,在南山里,一年才供应18斤大米,一年到头吃的是洋芋玉米糁的。这也是筒子面贵,成为过年节时送礼最佳物品的原因之一吧?
我们只想看看筒子面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工场大门敞开,没人胆量走进一步。十几年后,筒子面不再是身份的标志,拜年过节也不再以它作为昂贵的礼物时,听说加工厂出了一件奇事:县一中看中装筒时断裂残存的面条,以极低的价格购回,给学生食堂,加工厂未答应。时任县一中校长一怒之下,把粮食局职工的孩子,在县一中就读的,全部赶回家。一周或半周后,粮食局长在职工强烈要求下,同意了县一中校长的购买合同。
我没有在县一就读,不知道那种筒子面,吃到嘴里,是何种滋味。
武陵旧事之一 龙王庙
武陵旧事之二 绿茵潭
武陵旧事之三 货场武陵旧事之四 交易所 武陵旧事之五 筒子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