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城市化挑战“非遗”的本真性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城市化挑战“非遗”的本真性

城市化挑战“非遗”的本真性
□马知遥
      
      现今,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进入公众的视线,经过媒体的包装和推介,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得到广大群众,尤其是城市消费者的喜爱。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当众多的“非遗”从本土走出来,走进灯火辉煌的舞台,成为大众文化消费的对象时,它就脱离了原生态的历史土壤和具体的乡村生活场域。在此情况下,“非遗”是否还具有真正的“本真性”?

      “非遗”主体的城市化。我们对“非遗”的保护,除了包括原生态艺术本身,还有传承人,以及原生态艺术所具有的精神内核。我们很难对一个只有技巧而没有艺术精神的表演者予以更多的认可。艺术表演者表达的情感深度,取决于表演者对艺术的理解和体认。随着生活空间出现的从乡村到城市的转移,“非遗”传承人的精神空间也从过去淳朴自然的农业文明向城市文明转化,“非遗”主体城市化也成为必然。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随着商业化的操作,“非遗”常在改编中变得面目全非,原生态的民间文化也发生了变异。

      商业化的包装。“非遗”进入公众视野,必然接受媒体文化的影响,成为媒体文化的一部分。原生态艺术不断被各类媒体包装打造,登上了舞台,或进行表演。媒体文化具有的快餐性质、商业化性质以及生产的重复性,使“非遗”的艺术生态受到直接的破坏。多元文化的参与和媒体的炒作,必然导致“空壳”艺术生态的产生。脱离了具体生态的“非遗”怎么继续生存,成为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空壳化”或脱离原初“本真性”的“非遗”在商业利润的追逐下将成为新的文化产品。而流行文化的“速朽性”很快就会使“非遗”因保护而走向消亡。
      
      文化空间的城市化冲击。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中,提到很多“文化空间”也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指出“文化空间”既可定义为“一个可集中举行流行和传统文化活动的场所”,也可以定义为“一段通常定期举行特定活动的时间”。保护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关键在于传承者的文化自觉。存在于乡村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民俗学者研究的对象,而民俗研究不能够脱离民俗产生的具体语境。但是,当“生活空间”和“精神空间”都在纷纷改变时,“文化空间”也将成为空中楼阁。
       “非遗”在保护和“侵犯”中悖论性地并存着。在城市商业化的影响下,传统的手艺或者技艺大多数面临退出历史舞台的尴尬。商业化的打造使得“非遗”原生态艺术可能风光一时,但“非遗”本真性保护的艰难可想而知。
(《中国社会科学报》7-14)

TOP

3年来,我愈加感到马老师的锐利与睿智。我要修正我以前的看法,而且愈加觉得 “非遗”保护,不提便罢,一提就会陷入速朽的必然途径。对此,我感受太深了。但是,不提,有很多“遗产”也将面临速朽的尴尬境地。
中国啊,何时才能理性的认知和对待这一问题?

TOP

,“保护”一处,即破坏一处也!

“非遗”在保护和“侵犯”中悖论性地并存着。在城市商业化的影响下,传统的手艺或者技艺大多数面临退出历史舞台的尴尬。商业化的打造使得“非遗”原生态艺术可能风光一时,但“非遗”本真性保护很难兑现。现在是发现一处,“保护”一处,即破坏一处也!

TOP

谢谢两位,所以我们要说真话啊

TOP

商业化打造,又是打造,再打,都要碎了。
狂狷之徒,儒以文乱法
闾巷之徒,侠以武犯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