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2011端午杂谈:观点汇集帖

2011端午杂谈:观点汇集帖

rt

TOP

吾忱:端午文化之魂

中国新闻网 2011年06月02日 14:19 来源:北京日报


  端午何时成为节日的,尽管有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似乎还是没有确切的答案;但自公元前约278年阴历5月5日屈原抱石自沉汨罗江之后,端午从此不再是一个普通的民俗节日,而演变为一个含有特殊文化内涵的全民族盛大祭典节日,却有着大体确切的两千多年的历史了。端午节因屈原而平添和丰富了它的人文内涵;进而细究这人文内涵,原来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脉,特别是我们民族精神文化的灵魂。苏轼诗云:“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一个人的精魂能活在人民心中两千多年,足见他的伟大影响!

  孔子早于屈原二百多年,使得儒家思想影响屈原成为可能。屈原的远大政治理想源于儒家的“仁政爱民”、“匡时济世”,他尊崇着古代圣王,力主举贤授能,力图建立正常的法度,以便使国家长治久安,并由强大楚国去统一中国。于是,从这位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知“名”诗人屈原开始,就形成了一个“忧国忧民”的情结。在这个情结中,中国主流知识分子,以饱满的政治热情追求着自己的政治理想,并且为了它的实现,他们在“儒文化”的熏陶下,修炼自己的道德操守和人格情怀。他们愤世嫉俗、坚持正义、刚正不阿,揭露抨击昏庸政治,对奸佞小人切齿痛恨,对国家和人民的命运深切忧念。他们之中那些杰出代表人物,从“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屈原,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诗圣杜甫,再到“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先进文化的伟大旗手鲁迅,从未停歇过放飞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并用自己的生命去坚守。

  如果问中国知识分子,甚至更广义些——中国人的特色是什么,我以为最显著的是:和政治关系亲近。勿庸讳言,在非常化政治结束后的三十多年里,在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影响下,思想方法又步入另一个极致——离政治远些,甚至说“与政治无关”。其实,政治是个极为宽泛的概念,凡国家、民族,乃至全球,涉及人类生存状态的问题,哪有不与政治相关联的!这是人人都无法脱离开和回避掉的,否则就有“自欺欺人”的荒诞味道了。

  写到这里,猛然想起萧伯纳的一句话,虽具调侃意味,却又道破了实质:“聪明人适应世界,傻瓜却力求世界适应自己,所以傻瓜在改变世界和创造历史。”的确,一部中国历史,记诵了千千万万个这样推动历史前进的“傻瓜”!正是他们积淀下一代代知识分子的文化心理结构,彰显着“伟大而崇高”,并影响、形成、传承着他们的人生价值观和做人处世哲学。这就是他们的思想精神能够穿越历史,流传后世的根本缘由。当然,外国亦然,只不过没有我们中国更突出,因此,我仍想从与政治的关系上将其视为“中国特色”。

  当然,人民纪念这些志士仁人,还因为他们命运具有了悲剧性而更加缅怀。恩格斯给“悲剧性”的定义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这就告诉我们:悲剧性是无尽的,因为客观的社会矛盾是无尽的,人类主观情感愿望诉求是无尽的,于是,二者之间的平衡始终是相对的,所以源于主客观矛盾造成的悲剧性冲突也是无尽的。人类社会发展历程,总是面对困惑,总是由相对合理取代绝对的不合理,在这个进程中,与假丑恶抗争,为着真善美理想信念而奋斗不息,就具有了永恒性。没有他们带有悲剧性的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甚至是悲剧的最高形式——英雄牺牲生命,一部中国史书将是黯淡无光的!他们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之瑰宝。

  真正有意义的生活是有梦想的生活。从“忧国忧民”情结中焕发出来的政治理想和人文理想的光芒以及为理想献身的志士仁人的道德指向,我想就是端午文化之魂。有了这个诗意的灵魂支撑,端午才能成为我国最富文化意蕴的节日。

  为人民的人,人民永不忘记。屈原投江后,楚国百姓纷纷划船争先恐后地去拯救,于是才有振奋感的端午赛龙舟的民俗,以显示群体性的凝聚力;于是才有将饭团、鸡蛋投入江里的民俗,喂饱江里的鱼虾鳖蟹,以免伤及屈原的遗体。人们端午食粽,以祭奠英魂。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忽略和忘记了端午节其实是德育的“特别课堂”,它可以教我们追寻历史、感悟文明、接受熏陶。让我们记住它,千万别只知道这一天赛龙舟、吃粽子……

  端午节还有追寻文化和人文精神的意义,并且在追寻中也使自己高尚起来,也有了意义!

    吾 忱

TOP

专家解读“端午节之惑”:还原一个被误读的屈原

中国新闻网 2011年06月05日 14:40 来源:半岛都市报


  文化解读"端午节之惑" 还原一个被误读的屈原

  “湘水悠悠无数的水鬼/冤缠荇藻怎洗涤得清?/千年的水鬼惟你成江神/非湘水净你,是你净湘水/你奋身一跃,所有的波涛/汀芷浦兰流芳到现今”,诗人余光中如此写道。屈原在公元前278年就葬身汨罗江,但他的精神、文化和品格却至今影响深远。不过,围绕屈原也存在颇多争议,有人认为他对君王是愚忠,有人认为他投江是不够坚强、不尊重生命,日前青年作家张一一就公开表示屈原“内心太脆弱、工作能力差”,就此,记者采访了曾在《百家讲坛》主讲屈原的武汉大学教授李敬一,请他揭开层层误读的面纱,还原一个真实的屈原。

  ■屈原不是真姓名

  他本姓“熊”名“平”

  端午节来临之际,湖南卫视著名节目主持人汪涵在他主持的姓氏文化脱口秀节目《非常靠谱》中,专门为观众解读了屈原的姓氏。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屈原不是简单地“姓屈名原”,他本姓“熊”,名“平”。

  根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李敬一告诉记者:“屈原的祖先屈瑕是楚武王熊通的儿子,受封在屈这个地方,也就是说他本应是姓熊,而以屈为氏。在古代一个本族有一个共姓叫姓,某一个支派叫氏,后来姓、氏不分了,所以称屈原姓屈。”

  屈原的本名叫“平”,原是他的字,在《离骚》中他专门介绍了自己的名字,“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东汉王逸在《章句》中解释屈原的名字时说:“正,平也;则法也”,“灵,神也;均,调也。言正平可法者莫过于天,养物均调者,莫神于地。”所以屈原的名“平以法天”,字“原以法地”。

  屈原的生辰也很特别,《离骚》中的“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说的就是屈原的生辰,这一天是公元前340年的正月初七,恰逢寅年寅月寅日,据李敬一介绍:“按照古人的意思,这是非常吉利的,所以屈原在《离骚》中称‘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即上天给他很美好的禀赋,他要不断加强自己的修养。”

  ■自杀不够坚强?

  为理想赴死终不悔

  围绕着屈原,一个最大的争议就是“屈原为什么要自杀,他的死是否值得?”西汉时期的文学家杨雄认为,“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遇不遇,命也,何必沉身哉?”日前青年作家张一一也表示屈原“抗击打能力太差、内心过于脆弱,心智不够健全,存在性格上的明显缺陷”。

  对此,李敬一认为,屈原是一个坚强的追求真理的斗士,有着“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精神。“屈、景、昭”是当时楚国的三大贵族姓氏,所以,屈原是个既得利益者,他在23岁就当上了左徒,职位仅次于令尹即后世的宰相。但屈原并不安于既得利益,不与腐朽的旧贵族集团同流合污,而是毕生坚持改革的理想,追求美政,希望通过实行法治、举贤授能来振兴楚国,屈原在《离骚》中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他一生两次被流放,第一次有四五年的时间,第二次则长达18年,即便如此屈原都从未动摇或放弃过自己的政治理想,最后屈原怀石投江是因为公元前278年秦国攻下了楚国的郢都,李敬一认为这是“ 一种悲愤、一种抗议”,他的政治理想彻底破灭,而他高洁的心灵又与混浊的世俗之间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这就是屈原的心灵独白,宁可投入大江葬身鱼腹,也不去蒙受世俗的玷污。余光中在《淡水河边吊屈原》一诗中写道:“江鱼吞食了两千多年,吞不下你的一根傲骨……你的死就是你的不死:你一直活到千秋万世!”

  ■忠君是种愚忠?

  以文学家的气质从政

  后人对屈原的另一大争议,就是他不是生活在一个大一统的国家,而是生逢大分裂的战国时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为什么非要在楚王这样“一棵树上吊死”,何不另投明君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呢?上世纪40年代,学者孙次舟就认为“屈原是楚怀王的弄臣”,是一个文学仆从。

  李敬一则表示,在那个人才大流动的时代,深受命运煎熬之苦的屈原也曾有过离开楚国的想法,但是“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太阳东升照着故乡,想到要离别仆从悲伤马也怀念,都不能前行了,终其一生,屈原都没有离开过楚国,他对自己的故土、国家爱得深沉,而在那个时代,人们把对祖国的忠诚变为对国君的忠诚。

  对于孙次舟对屈原的质疑,闻一多在长文《屈原问题——敬质孙次舟先生》中回应道:“一个孤高激烈的奴隶,决不是一个好的奴隶,所以名士爱他,腐儒恨他。可是一个不好的奴隶,正是一个好的‘人’。”闻一多先生认为屈原挣脱枷锁值得尊敬。

  屈原一直是以诗人的真诚和浪漫来从政的,而不是像张仪、苏秦这样纯粹地做个政客,他的理想和终极关怀都深深地扎根于他所热爱的那片土地,特别是国家陷入灾难之中时,诗人的真诚不容他逃避。同为诗人的余光中很理解屈原,他在《淡水河边吊屈原》中写道,“太史公为你的投水太息,怪你为什么不游宦他国?他怎知你若是做了张仪,你不过流为先秦一说客 !”

  ■有浪漫的爱情?

  用爱情比兴君臣关系

  屈原的楚辞有着奇特的想象,奔放的情感,华美的词章,展现了独特的浪漫主义色彩,有人认为屈原有着很多段浪漫而刻骨铭心的爱情,因为他写了很多“情诗”,香草美人是他很多诗歌的主题。张一一则认为屈原有“ 同性恋的倾向”。

  张一一表示,在屈原的《离骚》《九歌》《九思》《远游》《渔父》等诗作中,就隐晦地讲述了屈原与楚怀王之间爱情由亲到疏的心路历程,而在这段关系中,以“美人”自况的屈原是女方,楚怀王是男方。

  对此,李敬一则解释说,屈原的诗只是用了文学的“比兴”手法,比、兴手法的运用,在《离骚》中是非常多见的,如他以香草比喻诗人品质的高洁,以男女关系比喻君臣关系,以驾车马比喻治理国家等,是政治抒情诗。至于屈原本人的爱情、婚姻状况如何,有无子女这些在相关典籍中均无记载。

  记者 王法艳

TOP

郦波解析端午文化渊源:闻一多认为源自吴越民族

中国新闻网 2011年06月03日 08:22 来源:扬子晚报

  听郦波解析端午的文化渊源

  从赛龙舟到图腾崇拜,这位爱笑的学者给我们带来一篇“水龙吟”

  郦波其人

  郦波,1972年4月17日出生,祖籍江苏省丹阳市。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学与文化专业博士,汉语言文学博士后。2007年走进江苏城市频道《万家灯火》节目,开创了该节目收视率的第二新高。此后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大明名臣:风雨张居正》、《大明名臣:抗倭英雄戚继光》、《大明名臣:于谦》和《大明名臣:海瑞》。《曾国藩家书》近期热播。

  民间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有多种说法,哪一种最可信?端午节的五月初五包含着怎样的含义?人们喜欢在端午这天划龙舟,这其中有什么特殊的寓意?端午这个我们熟悉的节日,其中似乎又有很多我们感觉陌生甚至神秘的事物。为揭开这些疑惑,本报特邀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国古典文学与文化专业博士,汉语言文学博士后、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郦波,给我们说说端午那些事。

  ——编者

  在中国南方,尤其是水网密布的水乡,当地人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泛舟情结。要不,朱自清与俞平伯两位大文豪,也就不会相约各写一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了。那秦淮河固然美,但若不在“欸乃”的桨声里,它的美也就打了折扣。连四川人苏轼,在憧憬未来的生活时,都说要“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难道不划船下半辈子就不过了吗?说不定还真是这样,所以传说中范蠡与西施的美满归宿是驾着小船“泛舟五湖”去了。这些,都可以看出来,中国人是多么喜欢划船的了。

  那么中国人为什么这么喜欢划船呢?这可以从一个传统运动项目中看出些究竟来。这个传统项目就是划龙舟,而奥运会的划艇项目不过是它的微缩版而已。

  关于龙舟起源

  在中国,划龙舟是和端午节联系在一起的,而最流行说法是说为了纪念楚国的大夫屈原。传说,屈原在五月五日这天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就跳汨罗江而死。当时楚国的百姓纷纷划船去救屈原,但可惜没能救上人来。有一个老翁把本来为屈大夫准备的饭团和鸡蛋扔进江中,其他人便纷纷效仿,后来又怕水中鲛龙吞吃,就包上粽叶,这就是端午节划龙舟和吃粽子的来历。

  但在江浙等地,又有不同的说法。比如在吴地,即现在的苏州一带,就认为划龙舟是为了纪念伍子胥的。因为吴王夫差误杀了忠良,且是在五月五日这天把伍子胥的尸体装入袋中沉江的,所以吴地百姓在这一天划龙舟,就是为了纪念忠臣伍子胥的。而在浙江的一些地方,又说划龙舟是为了纪念古代著名的孝女曹娥的。传说曹娥的父亲在江边落水后,曹娥边哭边找,沿江求索十七日之后,在五月五日这天投江殉父。当地人为了纪念她,才有了划龙舟的习俗。

  在浙江,甚至还有一种说法,说划龙舟是为了纪念鉴湖女侠秋瑾的。我们知道,秋瑾已是清末时人,而划龙舟早在战国之前就已出现。这样,我们便渐渐地明白了——只要有需要,用划龙舟这一形式来纪念哪一位先贤,是可以商量的。

  除了纪念某人之说,还有起源于纪念远古夏至的节日活动之说。

  除了纪念节日之说,更有说五月五日这天属恶月恶日,因为要驱邪避邪,所以划龙舟的说法。

  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一文中主张划龙舟最早出现在远古的吴越民族,认为这是他们在祭祀部落图腾时进行的一种祭祀活动。

  那么,在这些“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众多说法中,哪一种比较切合实际呢?

  关于“端午”两字

  我觉得要找到一个比较妥帖的答案,首先应该从“端午”这两个字看起。

  我们知道,端午之“午”其实是个通假字,它本通数字之“五”。而端午这一天正在农历五月五日,所以可以肯定,这个“午”字就是“五”字的通假。所以古代端午节有时又被称做“重五节”。另外,因为“五”在五行中属阳,所以“端午”又被称为“端阳”。

  那么,“端”字又是什么意思呢?

  古代两本重要的字典里是这样解释的,《说文解字》里说:“端,直也。”《广雅》里面说:“端,正也。”

  你看,“正”和“直”放在一起不就是“正直”吗?什么地方说正、说直呢?衙门的公堂上往往悬四个大字“正大光明”,在《易经》里最正、最直的位置是第一卦乾卦的位置。那么乾这个位置往往由谁来坐呢?当然是皇帝。你去故宫,就会发现皇帝住的地主叫“乾清宫”。所以《礼记》里又说“以端其位”,也就是以正其位的意思,对于皇帝来说守住乾位才是真的既“端其位”又“正其位”了。守住乾位,君临天下时的尺度仪容也就显得端正了。

  但这个乾位,也就是乾卦,又自下而上分为六爻,在这六爻里皇帝的位置又在哪一爻呢?

  一般人会以为,最高的第六爻当然最尊贵,所以皇帝的位置应该在这儿。其实错了。中国的易学博大精深,最讲究辩证法,等事物发展到顶端反而物极必反。我们常说皇帝是“九五之尊”,其实,这个到达顶点之前的第五爻才是皇帝所属的位置。

  至于“九五之尊”的“九”是指阳卦。在易经的数字系列里,“九”泛指阳数,“六”泛指阴数。所以金庸先生在他的武侠小说里写了一部《九阳真经》,这是合乎道理的,但他说还有一本《九阴真经》,就这个名字而言,基本不太符合中国古代文化的阴阳道理,要叫也只能叫“六阴真经”。

  皇帝的位置在纯阳的乾卦中,又属于第五爻,所以才叫九五之尊。而在古代,皇帝又被称为真龙天子,龙就是帝王的象征。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在十二生肖中,辰龙是排在第五位了。一般人以为老鼠排第一,所以是老大,其实错了,第五位的龙才是老大,因为龙在九五之尊,所以排第五,这才叫“以端其位”。这样,农历五月五日,其实就是龙月龙日,所以是端五之日,故又称端阳之日。

  其实,按道理它还可以被称为重阳之日,两个五嘛。但两个九也可以叫重阳,在中国的数字文化里只有两个五和两个九可以算作是重阳。因为九月九日叫重阳了,所以五月五日就叫端阳了。

  因为九五之尊是皇帝位,也是龙位,所以这一天划的船就被叫做是龙舟。

  总的来说,我比较同意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中的说法,他认为划龙舟的端午节最早源自于战国之前的吴越民族。当时,龙已是吴越民族的图腾,而闻一多先生认为,就是这个龙图腾,后来演化成了全民族的图腾崇拜;就是在祭龙的仪式中,才逐渐有了划龙舟的习惯。可惜的只是,闻一多先生并没有从易学的角度进行分析,若与易学中乾卦的九五爻联系起来看,我觉得这种观点就更能站得住脚了。

  关于端午辟邪说

  这样一来,还可以解释端午辟邪说。

  端午之所以被称为恶日,是因为古代一些典籍,如东汉《风俗通义》中,常有“五月五日生子害父”的说法。据《史记》记载,孟尝君田文生于五月初五,其父曾命其母遗弃田文,理由就是这一天生的孩子易克父。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就被寄养在宫外。

  这样的例子很多,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按端午从龙的说法就容易解释了。因为古人向来有“二龙不相遇”的说法,皇帝是真龙天子,但总有被另外一条龙取代的时候,“老龙”不愿“小龙”取代自己,哪怕是自己的儿子也不行。所以明嘉靖皇帝长达十几年不愿见儿子一面,临死也不愿立太子,就是这种心理。

  这种皇权心理演化到民间,自然也就被放大了,所以民间端午时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以辟邪,还有就是喝雄黄酒。因为雄黄酒专克蛇类,而蛇在生辰文化里又被称为是小龙,相对于真龙天子而言,他的儿子不就是小龙吗?所以民间附会,渐成风俗,再加上龙图腾崇拜的泛化和盛行,这种端午的祭祀仪式在适用范围上就变得越来越广,不论是祭神还是祭人,甚至是祭不同的人,也就入乡随俗,各自演化了。

  关于龙文化与水文化

  好了,我们现在可以回答中国人为什么这么喜欢划船了。从端午节划龙舟的习俗就可以知道,我们的祖先认为他们的祖先来自于水中,而水的一种集合性的、生物性的象征就是龙。它是我们民族实际上的精神主宰,所以我们都叫做“龙的传人”。所以,我个人一直认为,龙文化其实就是水文化的象征。所以,老子说“上善若水”,之所以会把水当作最高境界,其实是要向文化的本源进行回归。

  说到中国文化本质上具有水文化的特征,很多人可能要问,为什么我们没有发展出海洋文明来?事实上我们的国土也有着广袤的海岸线啊?

  我个人以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虽然我们也有广袤的海岸线,但中国的内陆地区有大量的江河湖泊,这使得人们接触到的水主要是内陆水,而不是海洋。另一方面,你看欧洲率先引领海洋文明发展的国家,一般而言,都是内陆面积狭小,濒海面积突出,而我们中国内陆面积巨大,土地与海洋可以形成一种平衡。中国人讲阴阳,最喜欢平衡。所以,我们当然会关注具有平衡特质的内陆水,而非极端、失衡的海洋水了。

  所以,我们在面对水和划船运动的时候,表现出的更多的是驾驭的欣喜与满足。所以,曹操在赤壁居然会想出了铁锁连船的办法,简直不拿长江当长江!其实,我总觉得曹操这主意可惜了,他已经想到了铁锁连船,却只是顺着江面,一字排开,要是能把它横过来,连上两岸,那不就是最早的舟桥部队嘛。

  话说回头,我们的祖先就算是造大船也不全是讲究实用的。你看郑和下西洋的所谓“宝船”,虽然极尽豪华与威武,却并不像欧洲海盗的战舰,那么讲究实用。

  如今,我就住在“郑和宝船公园”的旁边。闲时,也常去看看历史的陈迹,静默地选择与时光作伴……

  郦波

TOP

专家:端午节食粽风俗体现忠孝价值观

中国新闻网 2011年06月05日 16:31 来源:光明日报

  今天你还会包粽子吗?

  “玉粒量米水次淘,裹将箬叶芋丝韬。炊余胀满崚嶒角,剥出凝成细纤膏。”清朝诗人谢墉曾如此细致地描写过粽子。又到端午节,家家户户吃粽子,是最普遍的节日风俗。

  在北京国华商场,一位张先生正考虑购买一个由纯金制成的粽子,他觉得“端午节到了,摆在家里作装饰很好看,又能保值。”当被问及是否会自己包粽子时,张先生说:“超市里有包好的粽子卖,很方便,自己倒不会包了。”在北京大慧寺路东口沿街的菜市场里,因为端午节临近,凡是卖粮油的摊位都卖粽子叶。普通的干粽叶每斤12元,挑选过的规整粽叶1.5元20张,真空保湿包装的3元一袋。一个姓谭的摊主介绍,自2000年在这里摆摊起,每年都能卖出几箱粽叶,而且近两年销量更多些。“因为自己包的粽子更卫生,也更好吃。”她说。

  粽子是历史传承悠久的一种食品。《广韵》上记载,粽是糉的俗字。《说文新附·米部》谓“糉,芦叶裹米也,从米,糉声”。《集韵·道韵》说“糉,角黍也,或作粽”。《太平御览》引晋周处《风土记》记载:俗以荪叶裹黏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糉”,一名角黍。明清以后,粽子多用糯米包裹,改角黍而称粽子。

  根据一些历史文献的记载,粽子的做法古今有所不同:汉代的粽子是“芦叶裹米”;西晋的粽子是“菰叶裹黏米,杂以粟”。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用果品入粽,苏东坡就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糉,俗作粽。古人以菰芦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糉榈叶心之形,故曰糉,曰角黍。近世多用糯米矣。”

  说起端午节的食粽风俗,北京市文联副主席、民俗专家赵书认为,粽子的食材广,口味全,烹饪技巧多样,体现了中医医食同源的道理,可称是一种美食。包粽子本身也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比如北方常包的蜜枣粽,包三颗枣代表“三星照户”,包四颗枣代表“四季平安”,包五颗枣代表“五子登科”,各有吉祥含意。如果说春节是调和家庭关系,清明节是调和家族关系,那么端午节就是调和社区关系。在北京地区,过去端午节要祭祀于谦、袁崇焕这样为当地百姓作出贡献的人;一些地方还会组织“金盘射粽”这种富有特色的体育比赛。

  赵书说,端午节食粽风俗的起源,无论是纪念屈原、纪念伍子胥还是纪念曹娥,其实都体现了忠孝的价值观,体现了对人的价值的关心,体现了人际关系的和谐相处。包粽子所体现出的端午节传统文化的内涵,该被视为如黄金一样宝贵。(记者 殷燕召)

TOP

端午节:中国节日中叫法最多

中国新闻网 2011年06月05日 19:19 来源:新华网

  聚焦端午节: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中国节日中叫法最多

  (记者周润健)6月6日迎来端午节。民俗专家说,端午节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是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的节日。

  天津社科院教授王来华介绍说,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2008年被国家设定为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

  王来华说,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20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如端午节、端五节、端阳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蒲节、龙舟节、解粽节、粽子节、诗人节、女儿节、浴兰节、龙日、地腊等名称。

  “有些名称由于不经常使用,很少被人们知道。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各地人们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王来华说。

  王来华表示,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史籍资料中有许多不同的说法,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孝女曹娥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等,其中,当属纪念屈原说最深入人心。

  民俗专家表示,中国民间过端午节较为隆重,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插艾草,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一些习俗已难觅踪影,如饮雄黄酒等。目前比较普遍的习俗活动是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和插艾叶菖蒲,其中,吃粽子最为普遍。

TOP

专家:端午节最早是祛除病疫、驱邪禳灾的节日

中国新闻网 2011年06月05日 19:21 来源:新华网

  专家:端午节最早是作为祛除病疫、驱邪禳灾的节日流传

  (记者周润健、蔡玉高)6月6日迎来端午佳节。民俗专家说,在古代,五月俗称“恶月”、“毒月”,五日又称“恶日”、“毒日”。五月初五为恶月恶日,这是人们最忌讳的。因此,这个节日最早一直是作为祛除病疫、躲避兵鬼、驱邪禳灾的节日流传下来的。

  天津社科院教授王来华介绍说,端午在古时被认为是毒日和恶日,因此,旧时过端午节以保健、避疫为主要原则,形成了插蒲草、艾叶,喝雄黄酒,拴五色丝线等驱邪避疫的特殊习俗。

  艾草、菖蒲和蒜被称为“端午三友”。端午节这天,人们以菖蒲作剑,以艾作鞭,以蒜作锤,又称“三种武器”,认为可以退蛇虫、灭病菌、斩妖除魔、驱毒避邪。

  王来华表示,端午期间,时近夏至,正是寒气、暑气交互转换之时,多雨潮湿,毒虫滋生,人最容易生病。因此,古人在端午节悬挂艾草、菖蒲和蒜头的做法并非完全出于盲目崇信,确实可以避毒虫、消病毒、除恶气。

  王来华介绍说,雄黄,其色橙红,有解毒杀虫的功效,可治痛疮肿毒,虫蛇咬伤。俗信端午节时有“五毒”之说,所谓“五毒”,指的是蛇、蝎、蜈蚣、壁虎和蟾蜍。民间认为,饮了雄黄酒便可以杀“五毒”。神话传说《白蛇传》中,白娘子饮雄黄酒,现出蛇身的原形。因此,民间便认为蛇、蝎、蜈蚣等毒虫可由雄黄酒破解。

  五色丝线,古俗名称避兵缯、朱索等。早在东汉应劭著《风俗演义》中就已经记载,把它系在臂上可避除兵鬼、不染病疫。因此,每年端午节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上五色丝线。

  王来华表示,在今天看来,古人的这些防病防疫措施和方法显得落后和原始,甚至还带有迷信色彩,但它却体现出了古人驱邪禳灾的美好心愿。

TOP

千年端午民俗在传承中创新突破

中国新闻网 2011年06月05日 19:25 来源:新华网

  中国千年端午民俗在传承中创新突破

  (记者 刘巍巍 孙彬 程静)陈浩一家住在苏州市的一套普通民房里。临近端午,家里老、中、青三代的过节方式各不相同。

  年届七旬的奶奶清晨起来忙着洗晒粽叶,准备亲手包粽子给全家吃,陈家的房门前奶奶早已插好艾叶,祈福家人平安;已过不惑之年的陈浩计划约上几位有车的朋友,一起到周边的“农家乐”转转;刚上大学的儿子小陈则摩拳擦掌,准备参加某网络社区端午节当天举行的在线“赛龙舟”接歌大赛。

  陈家三代人各不相同的过节方式是当代中国社会的缩影。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民众在传承古老端午民俗的同时,也为这一千年传统佳节注入更多的现代生活元素。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是中国较古老的节日之一。相传22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秦军攻破楚都,屈原投江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去吃他的身体。这天正是中国农历五月初五,从此民间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等习俗,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近年来,随着中国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端午佳节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中华传统文化意识等方面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不断显现。2006年,端午民俗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年后,“中国端午节”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随着人们对历史节日的重新认识,传统端午民俗也历久弥香。在江苏昆山的阳澄湖水上公园,急促粗犷的鼓声在晨风中敲响,13只龙舟如同离弦的箭,在湖面上荡起阵阵浪花。2011年中国龙舟公开赛昆山巴城站日前已拉开帷幕,海内外300余名选手参与了较量。

  中国龙舟协会秘书长余汉桥说,赛龙舟这项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体育项目将继续向全球推广,中国龙舟公开赛的举办也将逐步扩展到东南亚乃至全球,让8000多万海外华人华侨共享其中。

  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让中国的非遗保护工作进入有法可依的新阶段。浙江省嘉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王鸣霞表示,“非遗法”颁布后,国家会在经费上给予更多支持。“我们将部分费用用于端午民俗文化传承人继承培养等方面。”

  传承为根,创新是魂。随着政府将“端午节”列为正式节日,民众在对端午文化和历史习俗的传播推广中做了很多大胆的尝试,不断谋新图变。

  通过网络了解端午文化、感受传统氛围已成为众多年轻人的“新民俗”。记者在互联网上看到,有的网民自发在微博上对端午节的源头和风俗进行知识普及,有的网民分享自己制作粽子的过程。腾讯网发起了首届中国“微博诗歌节”,以“微诗接力”的方式表达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思念,吸引了近万名网友加入。

  参与接诗活动的网民“风雨潇”在博客中写道,“纵身汨罗世代传,端午时节忆屈原。《离骚》《九歌》伴粽香,青青艾叶更离殇”,生动阐释了端午的历史渊源、传统民俗和文化精髓。

  社交网站人人网举办的“幸福厨房端午节活动”,吸引了众多网民的参与,活动通过端午知识问答过关的方式来依次实现领菜谱、取食材、赢道具等步骤,最终完成虚拟粽子的制作;而在网站上,一款名为“赛龙舟”的游戏仅4日一天就有9000多人试玩,迅速攀升到该网站游戏排行榜的前5位。

  这种将传统民俗与网络科技结合的全新尝试,既能体现传统节日时尚、亲民的一面,又低碳环保。复旦大学教授、社会研究专家高国希认为,“在一些年轻人对端午概念渐渐模糊,甚至有人只知‘吃粽子、系彩绳、插艾叶’,而不知其意义为何的当下,通过年轻人感兴趣的网络方式,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有助于将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现代人的生活。”

TOP

拿什么拯救渐行渐远的端午文化

中国新闻网 2011年06月05日 19:27 来源:新华网

  渐行渐远的端午文化:我们拿什么来拯救?

  (记者赵叶苹、夏冠男)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即将来临,大家打算怎么过节?面对这一疑问,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休闲、出游、聚餐、睡大觉,除了吃粽子外,人们似乎淡忘了端午节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更对这一节日的文化内涵知之甚少。

  民俗专家认为,年轻人淡忘传统文化内涵的现象应引起全社会的重视,端午节是我国十分重要的传统文化节日,它所承载的精神内涵十分丰富。专家建议,通过举办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实现文化传承,让节日的传统气息更深、更浓。

  多种端午活动已成儿时记忆

  老家在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的聂先生回忆说,儿时的端午节特别有意思,每家都会用艾草做囊,制作各种形状的粽子香包,端午节前后几天,小孩子身上都挂满了香包,走在路上供小朋友们抢,要是没人抢,就说明你人品不行,或者香包做得不好。

  “现在已经很少有人戴香包了。”聂先生说,一方面因为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多数时间都忙于工作、应酬、交际,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情做香包,而市场上卖的香包模样相似、做工粗糙,渐渐地也就没人戴了,这种传统民俗已经渐行渐远,只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了。

  孙女士是个“80后”,她对老家安徽芜湖儿时的端午节也记忆深刻,“每年五月初一,妈妈都用砵子或脸盆装满土,种一盆艾草和菖蒲,还用红纸折成粽子状,挂在绿色的艾草上,放在大门口,一方面可以用于装饰,另一方面可以驱邪避凶。待到端午节当天的正午时刻,母亲就砍下艾草煮水熏脚,据说这样能防治百病。”

  孙女士还说,她记得每年端午节都要去外婆家,家乡有个传统,在端午节这一天,外嫁的女儿必须戴上绿豆糕等礼物给长辈们“送节”,小孩子要在身上抹雄黄,据说,这样夏天就不会长痱子,端午节中午要砍艾草、晒干,用于秋冬季节熏脚、洗澡之用。

  “我父母常埋怨我们远离老家,传统节日都不能在家度过,他们也就过得随意了,都‘不依古’了。”孙女士认为,“80后”、“90后”对这些传统文化元素大多不熟悉,他们只能在父辈的回忆中,感受端午的传统文化。一些同龄的都市青年的端午意识就更加淡漠了。

  端午文化被淡忘 有“形”无“神”

  在北京一公司工作的王文轩大学刚刚毕业,他认为,端午节和朋友一道出游是最好的过节方式,既可以释放工作压力,也可以和朋友交流感情。“端午节就是吃粽子、赛龙舟,别的就不知道了。”

  当被问及是否知道端午节应该怎么过时,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大一会计专业学生谢朕说,他端午节决定和女友到江西南昌游玩,只知道这个节日和屈原有关,不知道为什么吃粽子,其他的就不清楚了。

  记者采访发现,类似的青年人越来越多,他们大多远离父母,独自一人在都市打拼,在他们心中,这个节日和其他很多节日一样,是一个休闲、娱乐、放松、出游、吃大餐、睡大觉的好时机。

  “这正说明了现代人传统文化节日知识的缺乏,意识的淡薄,很多人甚至曲解了它的内涵。”吉林大学历史系研究生张运然说,严格地说端午节是纪念先贤屈原的,从我国春秋以来至今已有2000多年了,端午既是是民间防疫祛病、避瘟驱邪、祈求健康的节日,更是精神层面的节日,寄托了人们平安和顺的美好心愿。很多现代人却把这个传统节日过成一个吃喝玩乐的节日,说明现在的传统节日已经逐渐脱离其“神”。

  不少老一辈人认为,传承传统节庆文化,不能仅靠凭空想象,而应该认识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传统节日饱含着人文精神,大多反映了天人和谐共处、尊重自然传统的内涵,积淀了中华文化的亲情、和善传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精神和情感,通过节日里的各种文化娱乐活动,中华文化得到传承、延续和发展。

  拯救传统文化还需全民参与

  记者采访发现,年轻人大多不在乎或不懂得传统习惯的现象,已经引起了民俗学研究专家的关注,他们强烈地感觉到,抢救这些濒临消亡的节日文化或习俗如今已十分迫切。

  海南大学旅游学院教授赵全鹏建议,国内旅游大省或旅游胜地可结合本地特色,在旅游景区和旅游产品中融入端午元素,发扬和传承古老的文化习俗。这至少可以产生多种积极效果:向大量外国游客展示中华传统文化;让国内游客在外地也能浸染端午文化,消除不能在家过节的遗憾;而且由政府部门或行业协会组织牵头挖掘地方特色文化,投入有保障,文化精髓不易被误解或歪曲;展示当地传统文化习俗,既能丰富当地民众的文化娱乐生活,也可取得经济效益,形成文化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也有学者认为,传统文化得不到传承与目前的社会环境有关。吉林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孙丽萍说,实现文化传承,社会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一些民间组织和媒体应更多地关注传统文化,精心举办一些活动,制作一些好的节目,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大家都来关注传统文化,参与传统文化。

  “全民参与是保护的最好办法。”赵全鹏说,看龙舟时,岸边孩子兴奋得大喊大叫;画彩蛋时,孩子们兴致勃勃。“他们长大后,会把这些教给下一代,因为他们曾经从中获得快乐。节日记录着我们祖先的生活痕迹,让老百姓参与到传统节日中,是文化遗产保护的最好办法。”

TOP

中国端午文化保护有法可依 传承人培养受扶持

2011年06月04日 21:3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嘉兴6月4日电 (记者 汪恩民)《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6月1日起施行。浙江省嘉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王鸣霞今天告诉记者,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使中国端午文化保护进入有法可依阶段。“国家将在传承人继承培养方面给予一定扶持。”

  “今年,嘉兴正式被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端午文化是嘉兴传承和弘扬历史文化的重要内容。”嘉兴市委书记李卫宁表示,端午这个传统节日象征着忠孝爱国和团结拼搏的精神,经过人民群众世世代代地传承和演绎,已经融入了嘉兴的历史文脉,成为南湖儿女的共同财富。

  扔沙包、踢毽子、跳房子、抽陀螺、游戏棒、滚铁环……记者在嘉兴市举行的端午民俗童玩节现场看到,童玩节现场分为“ 70、80经典游戏亲子区”、传统玩具现场制作区、非遗文化展示区和现场民俗表演区。在传统玩具现场制作区,海内外游客可以亲手制作风筝、香囊,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一起来体验。现场表演区内,连续3天每天都有多场儿童皮影戏、川剧变脸等民间传统艺术节目表演,还会安排现场抽奖。

  记者了解到,子胥庙会将贯穿整个端午假期。在祭龙坛有戏曲票友会,将上演以端午民俗、伍子胥故事为主的各类戏曲选段,如京剧《伍子胥》、《白蛇传》,还有越剧、沪剧、黄梅戏等传统戏曲。

  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让中国的非遗保护工作进入了有法可依的阶段。嘉兴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王鸣霞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之后,国家会在经费上给予更多支持。“我们将部分用于端午民俗文化传承人继承培养方面。”(完)

TOP

端午节是中国叫法最多的节日 文化渐行渐远?

中国新闻网 2011年06月06日 03:53 来源:扬子晚报

  端午文化渐行渐远?

  6月6日迎来端午节。民俗专家说,端午节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是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的节日。

  天津社科院教授王来华介绍说,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王来华说,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20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如端午节、端五节、端阳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蒲节、龙舟节、解粽节、粽子节、诗人节、女儿节、浴兰节、龙日、地腊等名称。

  “有些名称由于不经常使用,很少被人们知道。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各地人们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王来华说。王来华表示,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史籍资料中有许多不同的说法,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孝女曹娥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等,其中,当属纪念屈原说最深入人心。

  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是在晋代

  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和东南亚诸国。天津社科院教授王来华介绍说,粽子最初是用作祭祖及神灵。从粽子的古称“角黍”可溯其源。“黍”原为中国北方的一种农作物,五月成熟。古人用菰叶包上黍米,成为类似祭坛上牛头的形状,作为祭品,称“角黍”、“角粽”。

  民俗专家表示,粽子作为祭祀用品,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但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则是在晋代,这一时期,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了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到了唐代,粽子已成为节日和民间四季出现于市场的美味食品。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元代时,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出现豆沙、松子仁、枣子、核桃等,品种更加丰富。

  明清两代,粽子更是作为一种吉祥食品。相传,那时凡参加科举考试的秀才,在赴考场前,要吃家中特意给他们包的细长像毛笔的粽子,称“笔粽”,取其谐音“必中”,为讨吉言口彩。另一说法,这种“笔粽”吃到肚里,考场答卷,可妙笔生花。

  王来华表示,如今,粽子与正月的元宵、中秋的月饼一起,被称为中国的三大节令食品。每年五月初,很多家庭都要浸泡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繁多。

TOP

成为“非遗”的端午如何传承?

中国新闻网 2011年06月06日 03:54 来源:扬子晚报

  “千载悠悠,成习俗,天中端午。”从古至今,端午节承载了人们对生活的各种情感:思念、感恩、憧憬、祈愿。

  说起端午,人们便联想到吃粽子、划龙舟、插艾草、戴香袋,吃“五黄”、熏“五毒”的传统,可是到了今天,端午等传统节日却大有演变成为“送礼节”、“吃喝节”、“消费节”之势,原本充满诗意的节日少了些人文氛围。

  记者在论坛和微博上看到,选择“去划船,还要包粽子”过端午的网民为数不少,但也有不少网民选择了端午节给自己放一个假,“宅在家里上网”,更有不少网民准备好了小长假出行的计划,拥抱大自然。网民“19lou股东”感叹:现在的人对民俗传统节日都已淡忘,而是对洋节趋之若鹜了。

  2005年,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传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韩端午之争”瞬间成为炙手可热的焦点。  

  四年之后,中国端午节终于成功登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式跻身“世界遗产”。当端午节已经成为“世界遗产”,我们又该如何更好地传扬这一传统文化,使其以更加自信的面貌展现在世界面前?

  网民“天纵七星”认为,韩国的“端午祭”经过当地人们的传承发扬,才会有今天在世界遗产里的重要地位。我们的两千年来的端午节,内涵其实更为丰富,“一个端午三次过”,五月初五小端午挂菖蒲、艾蒿,饮雄黄酒;五月十五大端午龙舟竞渡;五月二十五末端午送瘟船,亲友团聚,需要今人更好地发扬传承。

  新华社 综合

TOP

苑利:端午节的八种文化传统

中国新闻网 2011年06月06日 07:58 来源:光明日报

  端午节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对中华民族来说,端午节是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近年来,保护和传承包括端午节在内的传统节日文化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保护端午节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迅速崛起的东方大国来说究竟具有怎样的价值?为什么我们一定要举全国之力来保护端午节呢?

  包粽子—饮食文化

  端午是传承中国南方优秀饮食文化的重要载体。端午节起源于南方,其食俗以粽子为代表,这一点与以传承北方食俗为主要内容的立春、中秋、除夕等传统节日有着本质的区别。而各地根据自己特产与习俗的不同,生产出的形形色色的粽子——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以及按惯例在端午期间饮用的具有杀菌驱虫解五毒功效的雄黄酒,具有避邪禳毒、祛病强身功能的菖蒲酒,都极大地丰富了中华饮食文化的谱系,在保护中国饮食文化的独特性,进而保护人类饮食文化的多样性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避邪衣—服饰文化

  端午是传承中华服饰文化的重要载体。因为端午是“恶日”,这就产生了为躲避这个“恶日”而特别制作出来的节日服装服饰。这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绣有蝎子、蛇、蜈蚣、蜘蛛、蟾蜍这五种毒虫的形形色色的五毒衣。在饰物方面,妇女发髻上佩戴的金银丝做成的健人,系在臂膀、挂于项颈、饰于胸前的长命缕,系在腰间的香囊等,都具有很重要的审美价值。

  “躲端五”—沟通人际

  端午节是沟通人际关系的重要桥梁。因端午性“恶”,历史上,这天也是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娘家“躲端五”的日子。这些民俗在歧视出嫁女子的封建宗法制社会中,对于重构出嫁女子与娘家关系方面,显然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实,端午所重构的远远不止是这一种关系,盛大的划龙舟仪式在构建村落地缘关系、邻里关系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对于以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来说,不能不说也是一种启迪。

  雕龙凤—手工技艺

  端午是传承传统手工技艺的重要载体。每当端午到来之时,人们都会请上各业匠师,雕龙刻凤,描金涂银,为自己的龙舟打扮一番。可以说,龙舟是民间体育活动中造型最为复杂、用色最为丰富的道具之一,它不但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同时也为我们保留下了许多神秘的驱邪避瘟符号,对我们解读中国远古文化具有重要帮助。而这些古老技艺的传承,也为中国民间社会彩扎业、搭棚业、木雕业、描金业、印染业的发展提供了用武之地。

  救诗人—中华道德

  端午同时也是传承中华传统道德、传统伦理的重要载体。端午虽脱胎于仪式,但在后来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也附会上了许多时代精神。这些时代精神通过传说故事传承,并最终转化为整个民族或是整个地域的集体意识。如东汉时流传的曹娥救父传说,南朝时流传的划龙舟救屈原传说,吴越时期流传的划龙舟营救伍子胥传说等等,显然都与历代统治者试图通过某种民俗活动来推行传统教化政治意图有关。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今天,通过传统节日来弘扬传统道德,张扬民族正气,显然有它的现实意义。

  赛龙舟—体育文化

  端午是传承中华体育文化的重要载体。赛龙舟原本只是一个典型的宗教仪式活动,但到后来,人们又不断地赋予了它以更多新的功能,体育竞技成分不断攀升,并最终成为中国民间社会一年一度的传统体育庆典。除划龙舟外,射箭、打马球、打石仗、抢鸭子等民俗赛事活动,也为端午节的竞技性增添了几笔亮色。

  赛歌场—表演艺术

  端午是传承中华传统表演艺术的重要载体。在我国南方,划龙舟同时还是一个全民赛歌的重要舞台。历史上,无论是湖北秭归,还是广东南雄,赛场即歌场,民间所传《龙舟歌》正是在这样一种大的文化背景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除此之外,为驱邪禳灾,一些地方在这一天还要举行跳钟馗、闹钟馗等迎神赛会,传统舞蹈艺术在这不经意间,也获得了有效传承。

  驱瘟疫—中华医药

  端午还是传承中华医药学知识的重要载体。为驱瘟避疫,端午还为我们保留下了许多诸如通过兰汤沐浴(特指菊科中的佩兰,此外还有用蒲、艾、柏等香料)以治病驱瘟的知识,保留下了通过饮用、涂抹菖蒲酒、雄黄酒或是朱砂酒以驱毒虫的知识等等。这些千百年来传承并积淀下来的医学知识,即使在今天也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历史上民间还有“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的说法。据说,这天采来的中草药既可燃烟灸病,也可悬户禳毒;既可香汤沐浴,也可酿酒小酌;既可内服,也可外用。由于中国人深信端午药的灵验,所以,一些国内大型中草药市场还常常以此为卖点,在端午这天举办大型药市活动。

    苑利(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TOP

如何重拾端午传统?发展成公共卫生节或诗人节?

2011年06月06日 09: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资料图:6月4日,北京市民来到龙潭湖公园放河灯感受端午文化。6月4日至6日,龙潭湖公园将举办祭祀表演、赛龙舟、放河灯等端午节纪念活动。中新社发 陆欣 摄  

  中新网6月6日电  6日是端午节,该如何重拾这个古老节日的传统精神?多位专家纷纷从“辟邪除瘟”的角度进行解读,亦有人建议,将端午发展成为“诗人节”。

  现实的端午节:年轻人不识传统 类似于“加长版周末”

  提起端午习俗,多数年轻人首先会想到的是“吃粽子”。粽子的形象如此深入人心,以至于有人曾调侃称端午变成了“粽子节”。这一方面表现出年轻人对传统习俗的陌生,同时也点出了当下民俗的一个尴尬:节日正变成“吃节”,食物之外丰富的内容则慢慢被淡忘。

  在如何过端午节的问题上,不少年轻人选择休闲、出游、聚餐、睡大觉,与其他节日过法并无区别,三天假期更像“加长版周末”。除了吃粽子外,人们似乎淡忘了端午节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更对这一节日的文化内涵知之甚少。

  专家指出,这其实是一种误解,以端午节而言,其精神内涵远不只是吃。2000多年来,端午一直是民间防疫祛病、避瘟驱邪、祈求健康的节日,它更是精神层面的节日,寄寓了人们平安和顺的美好心愿。

  另有专家认为,年轻人淡忘传统文化内涵的现象应引起全社会的重视,端午节是我国十分重要的传统文化节日,它所承载的精神内涵十分丰富。专家建议,通过举办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实现文化传承,让节日的传统气息更深、更浓。

  专家解读端午习俗:堪称是中国最早的“医药保健节”

  据新华网报道,民俗专家表示,从端午节的采药、沐兰汤、饮雄黄酒等习俗来看,端午节堪称是中国最早的“医药保健节”。

  天津社科院教授王来华介绍说,端午时节,多雨潮湿,人易生病,再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因此,在我国民间就形成了种种节俗,如采药、沐兰汤,以雄黄酒洒墙壁门窗等,看似迷信,但是有益于身体健康。

  专家表示,基于以上这些端午习俗,端午节可算是中国最早的医药保健节,是人民群众与疾病、毒虫做斗争的节日。

  对端午有着深入研究的北京大学中文系陈连山教授也认为,分析端午节各种习俗的核心内容,会发现它们具有惊人的内在一致性――辟邪除瘟。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不只是华人聚集区的传统节日,韩国、朝鲜、日本等地也在这一天进行相关民俗活动,在中国本土,辟邪除瘟说被学者普遍认为是最初的源头,而分析现存于日本、韩国等地端午的节俗也可找到类似的原生态文化元素。

  政府力促端午“非遗”保护 学者建议变成“诗人节”

  近年来,中国对端午节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越来越重视。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放一天假。2009年9月30日,“中国端午节”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每逢端午,各地组织的传统习俗活动亦可谓十分丰富。6月4日是小长假的第一天,北京推出划龙舟、包粽子、做香包、看展览、听讲座等百余项特色传统文化活动,向海内外游客展示旧时皇城中民族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

  央视体育频道将NBA总决赛让路给2011中华龙舟大赛,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端午活动愈来愈受关注。

  尽管从政府机构、民间组织、商家卖场等都在围绕端午民俗展开活动,但由于一些源自农耕时代的习俗对当下的年轻人来说已经非常陌生,民众对这样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的认知,依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在新时代,如何更好地传承端午文化精神的内核?

  有评论指出,20世纪前半叶,学术界已达成共识:端午节原本是一个“禳灾”或“逐疫”的节日,亦即一个公共卫生的节日。

  民俗文化专家就此表示,端午节这一天有插艾蒿、吃蒜头、饮雄黄酒等习俗,以此驱虫并预防传染病。因此,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整洁居家环境,更应该成为过端午节的主题。

  在专家看来,古人那种强烈的卫生防疫意识还是具有借鉴价值的。时值端午,公众应该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健身提高个人体质,并趁着小长假在家,找机会做一次全面的卫生扫除,清除屋内屋外的卫生死角,营造夏季生活健康环境。

  另有一些学者则从端午的人文传统出发,主张将这一节日重塑为“诗人节”。

  据《半岛都市报》报道,在挖掘、弘扬端午节的精神文化内涵方面,文化学者李敬一和宋文京都认同将端午节发展成诗歌节或诗人节。其实早在1940年6月10日的端午节,全国文艺界人士就在重庆举行了纪念屈原的诗歌朗诵会,会上有人提议以每年的阴历五月初五端午日为中国的“诗人节”,1941年端午节,在重庆举办了第一届诗人节,郭沫若作了有关屈原的考证,李可染作了屈原画像,安娥、高兰等作了诗朗诵,马思聪等人演奏了音乐。老舍与冰心、胡风、臧克家等53人,联名签署了《诗人节宣言》发表于《新华日报》,表示“我们决定诗人节是要效法屈原精神……诅咒侵略,讴歌创造,赞扬真理”。

  如今,在端午节举办诗歌吟诵等活动,宋文京认为更多的是为了提醒人们在这个快节奏、压力重重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中,别忘了尝试一下“诗意的栖居”,感受生活和文化的美,唤醒内心的幸福和宁静感。

  著名民俗专家冯骥才曾表示:“假日是公民的福利,想干什么都可以,而节日要按节日的方式过。”在他看来,节日退化成一个个普通的假日,便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不管是“公共卫生节”还是“诗人节”,都是对端午文化如何延续的一种探讨。端午的丰富传统内涵仍有待挖掘,以避免沦落到与周末假日无异的境地,扫除被称为“粽子节”的尴尬。

TOP

端午节贴近生活才有生命力

中国新闻网 2011年06月06日 10:04 来源:新京报

  端午的复兴不仅仅是传统的回归,也和这一天成为法定假日、忙碌的当代人需要更多修葺、娱乐有关。

  端午节这个曾沉寂已久的传统节日再度火爆,被普遍归结为传统和民俗的回归。

  这种说法也对也不对:人们的节日和传统情结,固然是端午等传统节庆复兴的重要因素,却并非全部。

  端午节的起源说法不一,有“避瘟疫说”、“屈原说”、“伍子胥说”等等,但这个节日源于夏季湿热多虫的江南,则是公认的,也正因如此,几乎所有记载中或流传下来的端午习俗,都和驱虫、辟邪、乞求风调雨顺等有关,如赛龙舟的含义一说是祭祀龙王后走亲访友,一说是争先抢救投江的屈原;插菖蒲、饮雄黄、佩香囊、挂钟馗像等,是为了辟邪驱瘟,毒虫不侵……可以说,这些习俗之所以产生,是和地域、气候、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认识水平息息相关的,是最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成分。

  也正因为此,当时代变迁,地域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认知水平也随之改变,一言以蔽之,当社会变了、生活也变了的时候,端午的习俗也随之悄然发生着变化:在夏季蚊虫不多、瘴气不盛的北方,雄黄酒并未随着端午节的传入而大行其道;在糯米罕见的山西许多地方,粽子被馏米(黍)饭所代替……就算最经典的粽子,从形制到含义,也都因时、因地而异,可谓千变万化。

  古代如此,今天也一样。端午的复兴不仅仅是传统的回归,也和这一天成为法定假日、忙碌的当代人需要更多修葺、娱乐有关;而同样是传统、同样是旧俗,那些和驱邪避虫有关的越来越罕见,而与乞求风调雨顺有关的则仍大行其道,也和如今居住条件变化、瘴疠瘟疫不再是人类大敌,及气候与收成、收成与民生依旧关系密切息息相关。

  不仅端午如此,春节、元宵、清明、中秋,众多传统节日和节日传统的兴衰存废,无不遵循一个自古颠扑不破的规律:贴近社会和生活的节日和传统才有生命力。

  说到这里不免要提一则新闻:在屈原投江的汨罗,由于干旱,传统的龙舟大赛难以举行,有关方面为“保传统”特意筑坝蓄水。这种心情固可理解,做法却有本末倒置之嫌:大旱时节,农忙之际,宝贵的水资源应留给龙舟还是农田,是为了节日还是为了生活,不是一目了然的吗?

  有些地方传统节日的“异化”,也是在一片传统复兴的热闹之中,所应该警惕的。

  □陈在田(学者)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