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好懂应该是每个人的具体感受,真实的表达出这种感受是没有错的,我第一次读这篇文章真的是如梦初醒的感觉,但是把它作为一个学术概念仔细思考并与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的时候,变得越累越迷惑了,我认为这是一个过程,并非个人态度有问题。到现在我都必须承认,吕微老师的文章我看不懂,特别是那篇讲外在的和内在民间文学,压根没读通过。但既然没读通,就不敢妄言文章中的东西,更不敢评价。我想这绝对是与读的书的多少有关的,所以马老师提醒的很对。
对一个新的学术词汇或学术概念的理解和接受是需要一个过程的。通常说隔行如隔山,其实就是在一个行当内,学术思想和研究路径的不同都会大大局限每个人的思维,特别是对于一个学生来说,他所接受的知识和所能领悟的道理有着很大的局限。而且由于经验的关系,所以很多时候年轻人言多必失,所以这么多“内幕”才被爆料出来(
玩笑),但是这可能又真正反映了做学生或做学术初期的真实状态,所谓无知者无谓的状态。
对新的概念的酝酿和提出一定是经过学者深思熟虑的考量了的。这方面的成果大量出现在民间信仰的研究中,很多时候我们的界定无法统一。就像上次探讨的给中国民间信仰取名的事,每个名称背后都有一套学者自己的材料来源。所以尽量从别人的思路上去理解会更好,就像现在说的比较多的叫“消化吸收再创新”,找到别人与自己切合的地方,这样对自己的研究很有帮助,无论是从别人的理论中长驱直入还是从用别人的思路旁敲侧击,都会为自己的思路打开更多口子。记得施老师曾经说过我们不太重视民俗学界新的理论的运用。这其实是一个不正常的现象,或许和研究者的心态有关,或许和批评素养有关。如果真的有一天我们能相互借用彼此的概念,运用别人的方法,共同切磋,那样的批评氛围也许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