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清明节的由来、饮食习俗和诗词

清明节的由来、饮食习俗和诗词

清明节的由来、饮食习俗和诗词——百度文库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2000多年历史。
  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节的由来与传说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在春光明媚,桃红柳绿的三四月间,中国传统习俗中最重视的其一节日就是清明节了。清明节就是现在的民族埽墓节。按主日说,约在四月五日前后,按农历,则是在三月上半月。古人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以这种岁时历法来播种、收成,清明便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时在春分后十五天,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所以,“清明”本为节气名,后来加了寒食禁火及埽墓的习俗才形成清明节的。
  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拜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正碓的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此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了!
  在墓前祭祖埽墓,这个习俗在中国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时对墓葬就十分重视。东周战国时代孟子的齐人篇也曾提及一个为人所耻笑的齐国人,常到东郭坟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兄战国时代埽墓之风气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时,下韶定寒食埽墓为当时“五礼”之一,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与许京兆书》)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
  而在寒冷的冬天,又要禁火吃冷食,怕有些老弱妇孺耐不住寒冷,也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於是就定了踏青、郊游、荡秋千,踢足球、打马球、插柳,拔河,斗鸡等户外活动,让大家出来晒晒太扬,活动活动筋骨,增加抵抗力。因此,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之外,还有各项野外健身活动,使这个节日,除了有慎终追远的感伤,还融合了欢乐赏春的气氛;既有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到处是一派清新明丽的生动景象。真是一个极富特色,非常特别的节日。
  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清明祭扫坟茔是和丧葬礼俗有关的节俗。据载,古代“墓而不坟”,就是说只打墓坑,不筑坟丘,所以祭扫就不见于载籍。后来墓而且坟,祭扫之俗便有了依托。秦汉时代,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
  《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就中国人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发达、强固来看,严延年的举动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后世把上古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五礼之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得到官方的肯定,墓祭之风必然大盛。
  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基于上述意义,清明节因此成为华人的重要节日。
  清明节是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扫墓活动通常是在清明节的前10天或后10天。有些籍贯人士的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
  纪念方式
  清明节纪念祖先有多种形式:
  扫墓是清明节最早的一种习俗,这种习俗延续到今天,已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逐渐简化。扫墓当天,子孙们先将先人的坟墓及周围的杂草修整和清理,然后供上食品鲜花等。
  由于火化遗体越来越普遍,其结果是,前往骨灰置放所拜祭先人的方式逐渐取代扫墓的习俗。
  新加坡华人也在庙宇里为死者立神主牌,庙宇因此也成了清明祭祖的地方。
  清明节当天有些人家也在家里拜祭祖先。
  在清明节这一天,可到先人坟地、骨灰放置所或寺庙的灵位前静默鞠躬。
  不论以何种形式纪念,清明节最基本的仪式是到坟前、骨灰放置处或灵位前追念祖先。为了使纪念祖先的仪式更有意义,我们应让年轻一代的家庭成员了解先人过去的奋斗历史。
  【清明节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
  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茔地去举行,但由于每家经济条件和其它条件不一样,所以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烧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谓“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过去,南纸店有卖所谓“包袱皮”,即用白纸糊一大口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木刻版,把周围印上梵文音译的《往生咒》,中间印一莲座牌位,用来写上收钱亡人的名讳,如:“已故张府君讳云山老大人”字样,既是邮包又是牌位。另一种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图案,中间只贴一蓝签,写上亡人名讳即可。亦做主牌用。关于包袱里的冥钱,种类很多。一、大烧纸,九K白纸,砸上四行圆钱,每行五枚;二、冥钞,这是人间有了洋钱票之后仿制的,上书“天堂银行”、“冥国银行”、“地府阴曹银行”等字样,并有□都城的图案,多系巨额票面,背后印有佛教《往生咒》;三、假洋钱,用硬纸作心,外包银箔,压上与当时通行的银元一样的图案;四、用红色印在黄表纸上的《往生咒》,成一圆钱状,故又叫“往生钱”;五、用金银箔叠成的元宝、锞子,有的还要用线穿成串,下边缀一彩纸穗。旧时,不拘贫富均有烧包袱的举动。是日,在祠堂或家宅正屋设供案,将包袱放于正中,前设水饺、糕点、水果等供品,烧香秉烛。全家依尊卑长幼行礼后,即可于门外焚化。焚化时,划一大圈,按坟地方向留一缺口。在圈外烧三五张纸,谓之“打发外祟”。
  有的富户要携家带眷乘车坐轿,亲到坟茔去祭扫。届时要修整坟墓,或象征性地给坟头上添添土,还要在上边压些纸钱,让他人看了,知道此坟尚有后人。祭罢,有的围坐聚餐饮酒;有的则放起风筝,甚至互相比赛,进行娱乐活动。妇女和小孩们还要就近折些杨柳枝,将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条穿起来。有的则把柳条编成箩圈状,戴在头上,谓“清明不戴柳,来生变黄狗”。此即是扫墓又是郊游,兴尽方归。
  插柳
  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
  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汉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李白有词云:“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堤长十里,一步一柳,由长安东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别,折柳枝赠别亲人,因“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这种习俗最早起源于《诗经。小雅。采薇》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离别赠柳来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中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就蕴含着“春常在”的祝愿。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喻意亲人离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它是一种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古人的诗词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赠别之事。唐代权德舆诗:“新知折柳赠”,宋代姜白石诗:“别路恐无青柳枝”,明代郭登诗:“年年长自送行人,折尽边城路旁柳。”清代陈维崧词:“柳条今剩几?待折赠。”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曲,也会触动离绪。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其实,柳树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征意义,古人又赋予柳树种种感情,于是借柳寄情便是情理中之事了。
  【国外的“清明节”】
  5月6日叙利亚烈士节。当晚政府要员设宴款待烈士亲属。
  5月30日美国大多数州的“阵亡将士纪念日”。
  8月份日本农历七八月间有个盂兰节,机关、企业放假3天,城里人返回乡下祭扫先人墓地。
  9月1日突尼斯全国扫墓日,又叫英雄节,用以纪念在独立斗争中殉国的烈士。
  10月31日墨西哥亡灵节(也译作万灵节),晚上人们穿着奇装异服,戴上祖辈相传的假面具,对着先人的亡灵又唱又跳。相传这源自印第安人的风俗。
  11月1日法国万灵节。人们除祭扫先人陵墓,还到巴黎公社纪念碑献花。

清明“食”节清明最好吃春菜
  清明——含有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明洁、逐渐转暖、草木繁茂之意。
  清明【释义】:
  ①清澈明净:月夜清明。
  ②清醒明白:神志清明。
  ③政治开明,有法度有条理:天下清明|生于清明之世。
  ④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四月四或五、六日,民俗于此日扫墓:清明时节雨纷纷。
  清明节食俗
  每年的阳历4月5日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清明节除扫墓祭祖外,其食俗也是丰富多彩的。
  吃青团子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这便大功告成了。青团子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青团子还是江南一带人用来祭祀祖先必备食品,正因为如此,青团子在江南一带的民间食俗中显得格外重要。
  吃馓子
  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的喜爱。现在流行于汉族地区的馓子有南北方的差异:北方馓子大方洒脱,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在少数民族地区,馓子的品种繁多,风味各异,尤以维吾尔族、东乡族和纳西族以及宁夏回族的馓子最为有名。
  吃清明螺
  清明时节,正是采食螺蛳的最佳时令,因这个时节螺蛳还未繁殖,最为丰满、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鹅”之说。螺蛳食法颇多,可与葱、姜、酱油、料酒、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炝,无不适宜。若食法得当,真可称得上“一味螺蛳千般趣,美味佳酿均不及”了。
  此外,我国南北各地在清明佳节时还有食鸡蛋、蛋糕、夹心饼、清明粽、馍糍、清明粑、干粥等多种多样富有营养食品的习俗。
  一个关于青团的典故清明缘何吃青团
  上海人在清明前后有吃青团的食俗,这种风俗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周朝。据《周礼》记载,当时有“仲春以木铎循火禁于国中”的法规,于是百姓熄炊,“寒食三日”。在寒食期间,即渭明前一、二日,还特定为”寒日节”。
  古代寒食节的传统食品有糯米酪、麦酪、杏仁酪扬,这些食品都可事前制就,供寒日节充饥,不必举火为炊。
  现在,青团有的是采用青艾,有的以雀麦草汁和糯米粉捣制再以豆沙为馅而成,流传百余年,仍旧一只老面孔。人们用它扫墓祭祖,但更多的是应令尝新,青团作为祭祀的功能日益淡化。
  “追忆食品”重返百姓餐桌
  做法:用艾(一种野草)、大米、糯米磨成粉后做成皮子,白色的米粉加上艾的绿色立刻就变成了碧绿色,然后包入豆沙馅,上锅蒸好后的清明果是碧绿的像馅饼一样的东西,底下会垫着一张圆形的竹叶(俺家用松针,更香健康),小小的点心透着股清香,看上去到更像一件精美的玉器,吃在嘴里更是清香滑糯。
  专家教你吃青团
  瑞金医院内科丁学屏教授告诉记者,吃青团时也有门道,如果吃的方法不当,还可能影响健康。
  四类人群忌吃青团一、老年人和小孩绝对不适宜吃青团。因为制作青团的主要材料--糯米是一种极难消化的食品。老年人和小孩的消化功能都不好,吃青团对他们来说,无疑是让消化系统“雪上加霜”;二、胰腺炎和胃炎患者严格禁止食用青团,因为青团中的糯米会导致这些炎症的复发或病情恶化;三、糖尿病人禁食青团,青团中含有大量的糖分,现在商家推出的新品青团所含糖分“与日俱增”,糖尿病人食用青团无疑会使病情恶化;四、有胆囊炎、胆结石的患者不宜食用青团,可能会因为消化不良而加重病情。
  吃青团时四注意一、务必先加热后食用。因为青团中的糯米冷却后容易反生,极不利于消化,而且其中的营养结构也会被破坏;二、最好与竹笋或马兰头一起吃,这些食物在一起吃可以加快青团的消化和营养的吸收;三、绝对不要和肥肉混吃,糯米这样的难消化食品如果与油脂混杂在一起则会加重肠胃负担,极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四、最好食用一些有助于消化的食品,如山楂等。因为这些食品可以减少肠胃道消化青团等糯米食品的消化负担,有利于青团在体内的吸收。
  清明节各地有不同的食俗:
  福建畲族清明乌稔饭
  “清明时节雨纷纷”,一俟雨停,提篮挑担祭祖扫墓的人就多了起来。闽、台两省祭祖扫墓的期限,从清明到谷雨,各县(市)有所不同。而闽东的宁德、周宁、寿宁等地祭祖坟,多是全族出动,近则由族里设宴宗祠,聚族饮宴。一时举族上下,男女老幼皆到,也算是闽东别具一格的大团圆。
  芥菜饭
  清明时节,闽东各地无论城乡,大多有吃芥菜的食俗。据说每年二月二吃了用芥菜和大米混煮的“芥菜饭”可以终年不长疥疮。也有在三月三,煮泥鳅面祭祖送人习俗。而且在这段时间里,在闽东许多城乡中还可以吃到一种富有闽东特色的食品,那就是春菊和金樱子花拌到磨好的米浆里,烙熟为时令小吃,这种小吃颇富乡野风味。
  乌稔饭
  另外,关于清明食俗,不能不提到畲家的“乌稔饭”,因为闽东是畲族聚居地。每年三月初三,畲族人家家户户煮“乌稔饭”,并馈赠汉族的亲戚朋友,久而久之,当地的汉族人民也有了清明时食“乌稔饭”的习俗。特别是枯荣县民间,每年都须用“乌稔饭”祭祀,可见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民族和睦相处的大家庭。
  据畲族民间传说:唐总章二年,畲族英雄雷万兴率领畲军抗击官兵,被围困山中,时值严冬粮断。畲军只得采摘乌稔果充饥,雷万兴遂于农历三月初三日率众下山,冲出重围。从这以后,每到“三月三”,雷万兴总要召集兵将设宴庆贺那次突围胜利。并命畲军士兵采回乌稔叶,让军厨制成“乌稔饭”,让全军上下饱食一顿,以志纪念。这“乌稔饭”的制作方法并不繁杂,将采摘下来的乌稔树叶洗净,放入清水中煮沸,捞掉树叶,然后,将糯米浸泡在乌稔汤中,浸泡9小时后捞出,放在蒸煮笼里蒸煮,熟时即可食用。制好的“乌稔饭”,单从外表来看,不甚美观,颜色乌黑,然而米香扑鼻与一般糯米饭相比,别有一番风味。而畲族人民为纪念民族英雄,此后每年的“三月三”都要蒸“乌稔饭”吃,日久相沿,就成为畲家风俗。又因闽东一带,畲汉杂居,人民历代友好相处,婚嫁频繁,遂使食“乌稔饭”也成了闽东各地各民族共同拥有的清明食俗。
  清明果
  每到清明,家家户户都要做一种叫清明果的食物,那是扫墓时用来祭奠先人的。但在我的记忆中,清明节的到来就意味着能品偿那青绿飘香的清明果了。
  清明果形状有些像饺子,但味却截然不同。清明果的皮是一种叫艾叶的植物做成的,艾,多年生草本植物,开黄色小花,叶小形如菊科植物,生得一篷篷,一簇簇的。每年清明前,女人们手提竹蓝,三五成群来到田野喜滋滋地采摘艾叶,青青鲜鲜的艾叶满满当当地堆在蓝子里,煞是好看诱人。艾叶采回家后,便开始了繁杂的制作清明果的工序,女人们又像摩术师,青青的艾草一转眼就变成美味可口的清明果了。
  小时候我就特别好奇,这明明是草,怎么就变成了后来的清明果的?外婆她们也懒得理我,就让我在边上看着,她们将艾叶捣烂与米粉搅伴在一起,那白色的米粉遇到绿绿的艾叶汁顿时变成碧绿色的粉团,鲜嫩欲滴,还是半成品就让我垂涎。准备好了清明果的皮子,馅也是很讲究的,条件好的人家更是花样繁多,制作精细。有熏肥肠伴芥菜末的,有豆腐干和着韭菜的,还有其他各类美味的搭配,但无论什么馅少不了辣椒粉,这样做出来的果吃起来才觉得够味过瘾。面和馅都准备完毕,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包果了,这包果和包饺子有异曲同工之效,但包清明果似乎更精致些,那褶折得就像花边一样,一个个碧绿剔透,可爱极了,看她们包清明果也是一种享受,就好像一件件艺术品从她们手中飞出。那一个个码放整齐的清明果谗得我只得咽下直流的口水,耐心地等待蒸熟的那一刻。
  年年艾叶绿,年年果泛香。乡亲们总也忘不了在城里的亲朋好友,总在清明时节给我们送来自己做的清明果,那亲情,那美味至今都难以忘怀。时过境迁,清明果已不再是单纯的清明祭祖的意义了,他含着浓浓的亲情,带着纯纯的乡情。如今,远离故土的我一想起那青青绿绿的清明果,便会从心底里涌起淡淡的乡愁和甜甜的回忆。
  又是一年清明至,由于工作原因我没能回到家乡给外公、外婆扫墓,但父母却捎回了家乡的清明果。见果如见人,我又想起了乡里乡亲亲亲热热在一起制作清明果的情景,那份融洽,那份自然,那份亲昵是那么温馨和美,但这些在都市里,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已很难找到了。只有这青青香香的清明果依然充满诱惑,依然耐人寻味。
  清明时节雨绵绵,艾果柔柔乡情牵,春风伴梦回家去,又见村头起炊烟。
  润饼菜
  每到清明时节,泉州人有吃“润饼菜”的食俗。据说,这是古时寒食节食俗之遗风。
  “润饼菜”的正名应该是春饼。清明吃润饼,不仅是泉州独有的,厦门人也喜好之。相传开这种吃法之先河的,是明朝总督云贵湖广军务的同安人蔡复一。当时同安属泉州府辖,因此这种吃法便流传开来,在闽南成了家常名品。不过,闽南各地的春饼形式相同,内容却有很大不同。
  泉州的“润饼菜”是以面粉为原料擦制烘成薄皮,俗称“润饼”或“擦饼”,食时铺开饼皮,再卷胡萝卜丝、肉丝、蚵煎、芜荽等混锅菜肴,制食皆简单,吃起来甜润可口。晋江的“润饼菜”却复杂许多,那包“润饼菜”的主料肯定是要多种多样,摆了满满一桌的。有这么一些主料菜肴:豌豆、豆芽、豆干、鱼丸片、虾仁、肉丁、海蛎煎、萝卜菜。还有一些配料:油酥海苔、油煎蛋丝、花生敷、芜荽、蒜丝。吃的时候必须两张“润饼皮”才能保证其不被丰富的内容所撑破。这种脆嫩甘美、醇香可口的美味,一般人2卷足矣。
  不过,据我所知,晋江的“润饼菜”并不是最复杂的;论复杂,应该是厦门为最。晋江用的主料厦门都有,此外还要加上笋、鱼、油酥扁鱼干、油炒韭,再蘸上芥辣、辣酱、甜酱,这才叫地道的厦门“薄饼”。
  如今大家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然而吃“润饼菜”的习俗依旧,这该是一种传承吧。
  青团
  清明缘何吃青团???上海人在清明前后有吃青团的食俗,这种风俗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周朝。据《周礼》记载,当时有“仲春以木铎循火禁于国中”的法规,于是百姓熄炊,“寒食三日”。在寒食期间,即渭明前一、二日,还特定为”寒日节”。
  ??古代寒食节的传统食品有糯米酪、麦酪、杏仁酪扬,这些食品都可事前制就,供寒日节充饥,不必举火为炊。
  ??现在,青团有的是采用青艾,有的以雀麦草汁和糯米粉捣制再以豆沙为馅而成,流传百余年,仍旧一只老面孔。人们用它扫墓祭祖,但更多的是应令尝新,青团作为祭祀的功能日益淡化。
  醴酪与环饼
  《荆楚岁时记》记载:「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邺中记》也说:「寒食三日作醴酪」醴酪是一种以麦芽糖调制的杏仁麦粥。一直到隋唐时,都还是寒食节的主要食品。另外,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还记载了另一种寒食节的食品─环饼。「环饼,一名寒具,以蜜调水溲面」。油炸至金黄色後即可食用,味道极为脆美,相当近似现在的点心。
  枣锢飞燕
  宋朝的清明节,除了街市上所卖的稠饧、麦糕、乳酪、乳饼等现成的食品之外,人家也自制一种燕子形的面食,称为「枣锢飞燕」,据说是从前用来祭拜介子推的祭品。明朝人还会留下一部分的枣锢飞燕,到了立夏,用油煎给家中的孩童吃,据说吃了以後,可以不蛀夏。
  青精饭
  陈元靓(约一二二五──一二六四)的《岁时广记》卷十五引《零陵总记》记载了另一种寒食节食品「青精饭」:「杨桐叶、细冬青,临水生者尤茂。居人遇寒食采其叶染饭,色青而有光,食之资阳气。谓之杨桐饭,道家谓之青精饭,石饥饭。」寒食清明染青饭的习俗似乎在南方较为流行。郎瑛(一四八七─ ̄一五六六以後,杭州人)的《七修类稿》卷四三就提到寒食节时吃的「青白团子」。这种青团子是在糯米中加入雀麦草汁舂合而成,馅料则多为枣泥或豆沙。放入蒸茏之前,先以新芦叶垫底,蒸热後色泽翠绿可爱,又带有芦叶的清香,是很受欢迎的清明节食品。
  子推馍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这个节气开始的那一天,就是清明节。清明节是流行于我国汉族地区和壮、朝鲜、苗、侗、仡佬、毛南、京、畲等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节日。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变暖,草木萌发,一扫冬日枯黄的景象。江南农谚曰:“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又说:“种树造林莫过清明”。清明,对江南农民来说,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忙时节。唐代诗人杜牧在《清明》这首诗里描写过的纷纷细雨,就是这大忙时节的催化剂。其实,在那时的雨雾中,不仅应该有欲断魂的路上行人和迎风摇曳的酒店幌子,更应有忙碌在田间地头扶犁耕作和弯腰插秧的农人。
  清明节,人们要扫祖墓,除杂草,培新土,祭祖先、悼亡灵。如今也是祭扫烈士陵园,进行植树造林,开展传统教育的日子。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寒食节不准动烟火,只能吃冷食凉菜,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贵族介子推。介子推,又名介之推,介推。他追随公子重耳(后为晋文公)流亡国外。文公回国后,重赏随从。介子推却未得赏赐,与母隐居绵山(即今山西省介休县东南的介山)。后来,文公要给他封官赐爵,他却坚辞不受。文公无奈,只得放火烧山,本想逼他出来,没想到竟把介子推母子烧死在山中。后因寒食和清明相连,逐渐合为一个节日,但节前蒸“子推馍”的习俗,在陕北的榆林和延安两地一直流传至今。
  “子推馍”,又称老馍馍,类似古代武将的头盔,重约250—500克。里面包鸡蛋或红枣,上面有顶子。顶子四周贴面花。面花是面塑的小馍,形状有燕、虫、蛇、兔或文房四宝。圆形的“子推馍”是专给男人们享用的。已婚妇女吃条形的“梭子馍”,未婚姑娘则吃“抓髻馍”。孩子们有燕、蛇、兔、虎等面花。“大老虎”专给男孩子吃,也最受他们喜欢。父母用杜梨树枝或细麻线将各种小面花串起来,吊在窑洞顶上或挂到窗框旁边,让孩子们慢慢享用。风干的面花,能保存到第二年的清明节。
  做面花是陕北妇女的拿手好戏。她们用自己灵巧的双手,能将发了酵的白面捏成各种形状的面花。工具只是梳子、剪子、锥子、镊子等日用品,辅料则是红豆、黑豆、花椒子和食用色素。蒸出来的面花栩栩如生,尤如艺术珍品,令人爱不释手,舍不得马上吃掉。
  “子推馍”和面花除了自己食用,还用来馈赠亲友。母亲要给当年出嫁的女儿送,称为送寒食。农村孩子给自己老师送,让离开家门独自在偏僻的山乡小村教书育人的园丁分享节日的美食。
  清明节寄托了我们对祖先的怀念,对烈士的敬仰;“子推馍”加深了人们温馨的亲情和真挚的友情。

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清明【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清明夜【唐】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清明日登老君阁望洛城赠韩道士【唐】白居易
  风光烟火清明日,歌哭悲欢城市间。
  何事不随东洛水,谁家又葬北邙山。
  中桥车马长无已,下渡舟航亦不闲。
  冢墓累累人扰扰,辽东怅望鹤飞还。

  清明日观妓舞听客诗【唐】白居易
  看舞颜如玉,听诗韵似金。
  绮罗从许笑,弦管不妨吟。
  可惜春风老,无嫌酒盏深。
  辞花送寒食,并在此时心。

  寒食野望吟【唐】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唐】戴叔伦
  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
  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
  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
  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

  寒食清明日早赴王门率成【唐】李峤
  游客趋梁邸,朝光入楚台。
  槐烟乘晓散,榆火应春开。
  日带晴虹上,花随早蝶来。
  雄风乘令节,馀吹拂轻灰。

  清明日【唐】李建勋
  他皆携酒寻芳去,
  我独关门好静眠。
  唯有杨花似相觅,
  因风时复到床前。

  湖寺清明夜遣怀【唐】李群玉
  柳暗花香愁不眠,独凭危槛思凄然。
  野云将雨渡微月,沙鸟带声飞远天。
  久向饥寒抛弟妹,每因时节忆团圆。
  饧餐冷酒明年在,未定萍蓬何处边。

  清明后登城眺望【唐】刘长卿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清明日曲江怀友【唐】罗隐
  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
  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
  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应寒食,遥望江陵一泪流。

  清明即事【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清明【唐】孙昌胤
  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
  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
  沈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
  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
清明日忆诸弟【唐】韦应物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
  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
  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长安清明【唐】韦庄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清明日【唐】温庭筠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
  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
  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同锦州胡郎中清明日对雨西亭宴【唐】张继
  郡内开新火,高斋雨气清。
  惜花邀客赏,劝酒促歌声。
  共醉移芳席,留欢闭暮城。
  政闲方宴语,琴筑任遥情。

  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唐】张继
  晚霁龙门雨,春生汝穴风。
  鸟啼官路静,花发毁垣空。
  鸣玉惭时辈,垂丝学老翁。
  旧游人不见,惆怅洛城东。

  江南清明【唐】郑准
  吴山楚驿四年中,一见清明一改容。
  旅恨共风连夜起,韶光随酒著人浓。
  延兴门外攀花别,采石江头带雨逢。
  无限归心何计是,路边戈甲正重重。

  清明【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寒食上冢【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宋】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清明【宋】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八声甘州【宋】罗椅
  甚匆匆岁月,又人家、插柳记清明。
  正南北高峰,山传笑响,水泛箫声。
  吹散楼台烟雨,莺语碎春晴。
  何地无芳草,惟此青青。
  谁管孤山山下,任种梅竹冷,荐菊泉清。
  看人情如此,沉醉不须醒。
  问何时、樊川归去,叹故乡、七十五长亭。
  君知否,洞云溪竹,笑我飘零。

  《百字谣/念奴娇》【宋】张倅
  榆烟新起,正清明节过,翠蓂九叶。
  欣会谪仙初度日,凤穴产真鸑鷟。
  心肠琅琅,文章锦绣,看镜期勋业。暂居马帐,后知有赖先觉。
  可想大器晚成,功名有志,未逊苏秦学。
  奈不在身先在子,果向秋风抟鹗。
  诗酒琴棋,风花雪月,养浩全真乐。
  寿觞五福,太公须遇文猎。
《卜算子》【宋】刘克庄
  已怪社愆期,尚喜巢如故。
  过了清明未肯来,莫被春寒误。
  常傍画檐飞,忽委空梁去。
  忘却王家与谢家,别有衔泥处。

  《采桑子》【宋】欧阳修
  清明上已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清江引·清明日出游【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TOP

TOP

清明习俗 你还记得多少

来源: 天津网-数字报刊

作者:刘彩霞    2011-04-03 06:58


  提到清明节,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祭扫,去寝园祭奠逝去亲人,其实清明节还有很多习俗,只是有的被人们渐渐遗忘。天津社会学和民俗学的专家表示,祭扫和踏青是清明的主要活动,但清明期间还有禁火吃寒食、断线放飞风筝、门上插柳等诸多民俗。

  1 踏青

  清明正是郊游好时光

  民俗学家宫桂桐介绍,古时清明前后的踏青也叫探春、寻春。清明过后草长莺飞,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今年清明节的三天小长假里,不少上班族在扫墓之余,打算携家人去短途旅行,或就近去公园逛一逛,踏青成了件最惬意的事。

  2 吃寒食

  现今人们并不重视

  记者调查发现,清明节是否禁火吃寒食在现今的人们看来似乎并不重要。据宫桂桐介绍,这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介子推而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的春祭都在寒食节,直到隋唐以后因寒食节距离清明节只有一天,因此吃寒食的习俗便融入了清明节。

  退休教师王玲告诉记者,为避出行高峰,她在清明节前就已祭扫完毕。清明节趁着儿女放假,全家人要聚一聚,开火做饭在所难免。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许多老年市民不会因清明节特意吃寒食,许多中青年甚至不知道清明期间要吃寒食的习俗。

  3 放风筝

  剪断牵线除病消灾

  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户外活动。在平津纪念馆广场、二宫、海河沿岸公园里,热爱放风筝的人都把风筝放到天空中争奇斗艳。老人孩子看着飞翔的风筝,收获着各自的快乐。甚至有人夜里放风筝,在风筝上或者拉线上挂电子灯,就像星星一样闪烁。

  “如果建议正在放风筝的人把丝线剪断,他们通常不舍得。”天津社会科学院专家汪洁表示,在清明习俗中,人们把风筝放上天后便剪断牵线,任风把风筝吹走。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且清明时不能去捡别人放掉的风筝,以免沾上晦气。如今,若剪线放飞,市民多有不舍。

  4 门上插柳

  为了辟邪保家人安全

  “清明门上柳枝新。”古时,清明有植树风俗,也有门上插柳枝的习俗。柳在人们的心中有辟邪的功用。古人为了保护家人安全,防止鬼怪侵扰迫害,便在门上插柳枝辟邪。如今,家家从平房搬进了楼房,没有了直接对外的门户。因此,清明门上插柳的形式渐渐消失。

  专 家

  民俗传承离不开民间沃土

  天津社会科学院专家汪洁认为,清明节的许多习俗渐渐弱化,甚至从人们的现实生活中消失了,可能是因为民俗活动的条件不具备了。在民俗的自然传承中,只有那些贴近大众生活,并与之思想行为密切相关的活动容易传下来。那些百姓认为可有可无的,对自身影响不大的,或如今条件不具备的民俗则会渐渐被人们遗忘。总之,民俗传承离不开民间沃土,也离不开百姓。为了将民俗文化元素更多地发展传承下去,社会有关部门有意地引导和组织,也能起到帮助弘扬的作用。比如,组织一些具有民俗特色的市民活动,在媒体上以多种形式做好民俗宣传等,都能对民俗传承起到助推作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