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太和邀月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太和邀月

太和邀月
2010年是故博物院建院85周年、紫禁城落成590周年,在中秋节前夕,故宫博物院邀请作家诗人前去参观,并以“太和邀月”为主题向大家约稿。在中秋前夕,由紫金城出版社出版了一部有双重意义的《太和邀月——紫禁城诗文集》。中秋之夜,又在太和殿前广场上举办了诗会、歌咏活动,把中秋民俗活动演绎到了宏大而极致的境界,这无疑成为2010年京城中秋节最有亮点的一种过节方式。
鄙人因此再次参观了一次故宫,看了几个以前未开放的殿堂,并遵协办单位《文艺报》编辑部之嘱,写了一篇散文《中秋对月思》。如今收在了《太和邀月——紫禁城诗文集》这本书里。书出来了,得到一本留作纪念。


中秋对月思

刘锡诚



中秋节的月亮,在国人的知识和记忆中,大概是没有空白或缺位的。无论是皇帝臣子、富豪权贵,还是庶民百姓、贩伕走卒,男女老幼,也不论受过何等教育和何种背景,到了这一天,都会对月亮抱着一种与平日不同的、神秘的、甚至神圣的情感。这不是某一个人的独出心裁和胡思乱想,而是出自一个民族的精神认同,出自一种积淀既久的群体潜意识,出自一种普遍的信仰习俗。这种情感来自于对月亮的崇拜,来自于从远古起就逐渐传承下来的、甚至信以为真的神话传说。一年一度的中秋晚上的月亮,或晦或明,或阴或晴,都会给每个人带来各自不同的遐想和期待。——八月十五,是我们民族的月神充分显现的一个好日子。
我对中秋节的认识和观念,太半来自于童年生活的慷慨赐予。多年前曾写过一篇《明月何时有》,写自己对明月的渴望。从记事起到十八岁离开家乡之前,家境贫寒,由于常年缺少油水,患了夜盲症,从太阳落山起,便被黑暗包围着,甚至在皎洁的月光下,周围的事物也还是朦朦胧胧,影影绰绰,难见庐山真面目。但每到中秋节的晚上,全家总是照例在小小的天井里安放上一张平时吃饭用的小供桌,摆上一些刚从园子里摘来的瓜果等供品,祭祀“月亮嬷嬷”——学名说的“月精”或“月神”。祭拜月神,在村子里一般是女人的事,由母亲和姐姐操持。然后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坐在小马扎上,好奇地观赏和探究挂在天际的那一轮明月里的图画。老人们指点着说,月宫里有一棵高大的桂树,偷吃了长生不老药的嫦娥,飞到月宫里,变成了玉兔,被罚为西王母捣药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未有穷期,可怜见的!父母口头传递给我们的,当然不是唐人徐坚辑《初学记》引《淮南子》的“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娥(嫦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的故事,而是村子里世世代代口传的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的广寒宫里的美妙神话。我们孩子们举目远望着那轮遥不可及的茫茫夜空中的银盘样的月宫,对那个在桂树下劳作的玉兔,既敬畏又同情。显然,作为月精,与蟾蜍相比起来,玉兔与人的关系亲和多了,更招人同情。对于农夫村姑们来说,谁不知道蟾蜍就是河沟里的那些丑陋难看的蛤蟆呀。想必,从蟾蜍到玉兔的转变,中间一定是经过了漫长而又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最初的时候,蟾蜍在人们的心目中,也许并不是后来人们心目中的那个丑陋角色,宋代及其以前的铜镜图案中,就有蟾蜍为月精的形象,说不定就是某个古代部族或民族心目中月神的图腾影像,只要看看新石器时代陶器(如甘肃临洮、陕西姜寨)上的那些蛤蟆图像,就会明白这种推断并非空穴来风。不过,与人们祭祀的其他神灵不同,国人对月精的祭拜,似乎并没有什么功利目的,倒是多了一份温馨的同情和做人的训诫,如李商隐诗里说的那样:“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随着年齿的渐长,读书的所得收益弥补了儿时记忆和生活知识的不足和浅陋。诗人们的诗词,杂家们的志书,使我对中秋的认识逐渐全面而趋于理性。有学者说,中秋节起于唐代的赏月习俗,到宋代终于成为国家认定的节日。我对这种上层起源论或贵族起源论,多少有点儿怀疑,尽管看起来这样的论说很时髦。于中秋之夜,朱楼赏月(也叫玩月),把酒伤别,吟诗作画,果饼相遗,当然是远离了民众的文人雅士们的事体,大体上与普通老百姓无涉。但毕竟是诗人们给后人留下了咏唱中秋明月的千古诗句,让我们透过诗句体味着先贤们的悲悯情怀;毕竟是那些不思闻达的杂家们以自己翔实的文字记录下了人民大众在中秋之夜的祭月赏月实景,使我们可以复原真实的历史。
最近读到一份清宫的档案材料说:乾隆四十一年的中秋节,乾隆皇帝是在前往盛京(沈阳)祭祖的途中过的。苑洪琪《清代宫廷庆中秋》引乾隆中秋祭月档案如下:
八月十五日初酉,在莲花套大营西洋房东院内,坐西北、向东南设摆月光花插一个,挨插屏前,摆条桌二张,一字摆着。用黄缎桌套一个。安毕,茶膳房遂摆供一桌,十九品,摆三路。从怀里往外摆。月光码两边,供子母耦一对(用斑竹杆,上捆鲜花。捆在月光码插屏架上)。供桌后桌边上供黄豆角两把(高一尺五寸,挨着月光码供)。头一路(供桌后桌边)中间设斗一个,上供大月饼一个(重十斤,彩画圆光)。斗左边鲜果三品,西瓜一品。右边鲜果三品,西瓜一品。二路,中间设香炉一个,左边茶三钟,西瓜一品。右边酒三钟,西瓜一品。三路,香炉前,中间设檀香炉一个,炉左边,月饼一品二个(每个月饼重三斤),蜡台一个(此供子母耦,豆角,十斤重月饼,三斤重月饼,俱系随果报发来)。
万岁爷供前拈香行礼,还西洋房少坐。
酉正,小太监常宁传送上用黄盘野意酒膳一桌,十五品。用茶房紫檀木折叠矮桌摆。
总管萧云鹏用茶房如意茶盘请茶三钟、酒三杯。跪进,与上奠茶、酒,送焚化。毕,随撤供一桌。大月饼(十斤重)遵例收贮,除夕共进。随将三斤重月饼两个呈送。切一个,托一个,用金龙盒盛,送上进。毕,赏随营妃嫔等位。整个月饼果报来之日,随果报带进京去,交与养心殿内总管王成,赏京内妃嫔、阿哥、公主等位。
供前鲜果、西瓜、月饼赏给随侍太监等。
内廷对中秋祭月的仪式是非常重视的。这次乾隆皇帝赴盛京途中遭遇的中秋仪式,尚且如此隆重排场,何况在宫中的例祭呢。回顾乾隆五年的中秋日,乾隆皇帝在恭侍皇太后至西苑万善殿礼佛,再游南海灜台诸景时,写下一首打油诗:“金风玉露共徘徊,为奉慈母特地来。璧月圆时瞻月相,壶天深处是天台。香飘桂子堆金粟,酒献南山作寿杯。无限欢欣随辇道,人间端的有蓬莱。” 那“金风玉露共徘徊”、“璧月圆时瞻月相”的宫廷祭月赏月之举,实在不过是祈愿皇帝至尊、皇权永祚的一种形式而已。
每到中秋,人们总是争说苏轼祝愿“千里共婵娟”的《水调歌头》词,尽管这首词是抒发词人对兄弟的祝愿之情,但由于把人间的团圆情怀高度提炼和典型化了,才有这样的绵长的艺术生命。而今中秋,也许是面对时世的感怀和民众对“公平正义”诉求的认同吧,我却对(唐)曹松的一首绝句《中秋对月》涌动出一种别样的共鸣。他写道:“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古之皇亲国戚、达官贵人,今之富豪权贵,在中秋之夜固然举行豪华的祭月赏月活动,如上述乾隆四十一年之祭月赏月仪式,君不见,生活在草野中的普通老百姓也会以自己满意的方式,哪怕是仅仅供上几只从菜田里刚摘来的新鲜瓜果和自制的月饼,以虔诚的、悲悯的心情,来表达他们对托身(或献身)于月、从而使月亮成为圆月的嫦娥的同情,和对由于种种原因(如战乱、工作)而使亲人朋友间无法团聚而渴望团圆的祈望!而如今我国的探月工程,把宇宙飞船定名为“嫦娥”号,正是对传统“月神”观念的一种肯定和发扬。
“月精/月神啊!“不曾私照一人家”的月精/月神,无私地把她的皎洁的光芒平均地洒给普天之下的芸芸众生,一视同仁,无论是官家还是百姓,不分厚薄,并无偏袒。中秋满月所显示出的这种公平正义的平民精神,怎能不令笔者为之动容呢!
作于201083

附件:

TOP

从小也是边听着长辈讲着神话故事,边抬头看月里的阴影,试图辨认吴刚、桂树......
刘先生的文章唤起我们无尽的回忆!
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

谢谢木兰山人!

TOP

小孩时,父母教导不能在月圆时用手指指月亮,不然要被割耳朵的。

TOP

很熟悉

引用:
原帖由 后溪男孩 于 2010-12-23 08:01 发表
小孩时,父母教导不能在月圆时用手指指月亮,不然要被割耳朵的。
和我那一样样

TOP

俺小时候就被恐吓说不要被月亮晒到
因为晒太阳晒黑了还能白回来
被月亮晒黑了就永远也白不回来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改邪归正 于 2010-12-23 13:19 发表
俺小时候就被恐吓说不要被月亮晒到
因为晒太阳晒黑了还能白回来
被月亮晒黑了就永远也白不回来了
这是专门吓爱白的女孩子的

TOP

这是专门吓不听话的三更半夜往外跑着玩的女孩子的好不好

TOP

木兰山人、后溪男孩、改邪归正所提供的这些民俗事象,我已经忘记了,你们一提,竟然想起来,确实如此。我还写过几篇八月十五的散文,都没有写到这些有意思的事。年岁不饶人啊!谢谢诸位!

TOP

嘻嘻
小时候我奶奶经常那样子对我说
弄得现在我看到有人皮肤偏黑就会觉得是因为他们小时候晒过月亮的缘故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