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交城卦山庙会
每年端午节的交城县卦山庙会,是当地及周边县区的一种主要的民俗节日活动,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深远的影响力,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卦山庙会包括农历五月初五与初六两天,主要内容有:家家户户悬挂菖蒲、艾草,门窗上贴公鸡、蝎子剪纸;游城墙、游“百病”;佩雄黄香囊,上寨儿,逛狐突庙;给小孩涂雄黄,吃粽子和时令鲜果等;携棕子、雄黄酒、菖蒲酒,上卦山拜天宁寺,圣母庙“还花花”、游文昌宫、乔总兵墓等。庙会形式、内容、及活动无需谁来组织和安排,真正约定俗成,赶庙会的人数在十万人左右。香客们祭祀佛道儒和民间俗神,祈福禳灾、求子嗣、祛病痛、问功名及郊游远足。但是庙会中并不具体提到纪念屈原,也不是佛教的什么节日。直至今天交城、清徐、文水、古交等地风俗,凡是结婚,“拜帖”盒子(男女双方互投拜礼、宴请之帖的专用红漆木盒)里一定要有“艾枝”,这已是将艾枝的功用“全年化”、“多功能化”了。
卦山庙会的载体卦山,包括卦山天宁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圣母庙、文昌宫、石佛堂等庙宇,融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于一体。卦山庙会产生的时间大致在唐贞元(785—804)年间,以当时的佛教华严法会、道场活动为雏形;明代又有扩展,增入了以“昭济圣母庙”活动为主的民俗内容。卦山庙会最显著的特点是纯粹的传统文化庙会,完全没有后世插入的物资贸易内容,保持了旧时的传统。包容了宗教信仰习俗、祭祀节庆习俗、郊游远足习俗、生殖崇拜习俗、文化娱乐习俗、饮食风味习俗等,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浓缩。对促进文化交流、民族团结、社会和谐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