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稀有剧种承载着文化密码

稀有剧种承载着文化密码

消息来源:南方日报
南方日报讯(记者/郭珊实习生/唐蓓)
    提到稀有剧种西秦戏、白字戏、正字戏、花朝戏等,很多人都会觉得很陌生,这些颇具广东特色的稀有地方剧种正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面临“后继无人”的危险。为了展示广东特色剧种的艺术魅力,探讨传统戏剧的传承和发展问题,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和中山大学联合主办的“广东省特色剧种展演暨学术研讨会”日前在中山大学举行。

  本次展演汇集了西秦戏、白字戏、正字戏、花朝戏、白戏、木偶戏、皮影戏、傩舞、英歌等10余个广东特色鲜明的地方剧种。10月30日、31日两天,来自日本、新加坡、台湾地区以及内地几十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在中山大学齐聚一堂,展开了针对特色剧种的专题学术研讨。

  保留传统艺术特色

  中国有267个剧种,很多稀有剧种不仅样式丰富,而且个性突出,充满丰厚的文化内涵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在谈到传统戏剧传承和发展时,总会涉及“延续和革新”这对矛盾。以陆丰正字戏为例,它被称为“南戏遗响”,多声腔古老剧种“活化石”,那么像这样的剧种有没有变革的必要?

  广东艺术研究所所长梅晓等知名戏剧专家认为,对于稀有、特色剧种应当针对不同个案具体分析,“像对高州木偶戏等可以适当作一些变革,比如借鉴小品、二人转等表演方式,而正字戏等剧种就不应该有太大变化,尤其是要保留其声腔特色,这是区分剧种的重要标志。”

  梅晓表示:“过去我们拯救传统剧种的一大误区,就是仅仅着眼于剧团建立等表面措施,其实,稀有剧种更像一部‘活态词典’,承载着太多的文化密码,记录着稀有剧种及其流变地域的人文历史。将旧的戏剧面貌和体例丢弃,新的规则在顷刻之间又无法建立,这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

  正字戏传人彭秀英表示,正字戏光剧本就有2600多个,多数已经失传,当务之急是搜集整理剧本。“我们尽量挖掘整理传统剧目,现在最关键是要保留传统的完整性,创新相对而言是次要的,因为正字戏有它自己的艺术特色,特别是声腔特色。”

  民间剧团更需扶持

  从29日开始揭幕的全省稀有、特色剧种展演,还特别鼓励民办艺术团体、优秀民间艺人前来参加,这一举措获得了在场专家的一致好评。梅晓认为政府保护视野不应仅局限于正规剧团,因为像花朝戏、正字戏、白字戏、西秦戏等稀有剧种目前都只有一个专业剧团,因此要加大对活跃在乡村底层、与百姓生活关系密切的民间剧团的扶持力度。

  原广东省文联党组书记、剧作家陈中秋指出,我省有大量民间剧团,规模、投资不大,人也少,但他们仍坚持以演戏为生,为艺术倾注了自己的毕生心血。“我们也要充分重视这些民间团体,比如汇演、调研都邀其参加,在平时节庆活动中拨款给予赞助。”据悉,2007年6月在陆丰宣传文化部门的重视下,陆丰皮影戏停演10多年后恢复演出并参加国内大型文化交流活动,今年7月参加上海世博会“广东周”文化展演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好评。

  代代传承防止断层

  稀有剧种“传宗接代”问题也是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2006年6月,正字戏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正字戏作为广东省唯一代表,以优秀传统剧目《姜维射郭淮》进京参加中国“文化遗产日”珍稀剧种展演,受到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等各方专家的赞誉。


  “演出后,我们的演员们都深受鼓舞。”正字戏传人彭秀英告诉记者,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正字戏正逐步摆脱“青黄不接”的窘境,“很多老艺人的徒弟划分为多个年龄层,比如一位70多岁的老艺人,他的徒弟年龄段有40多岁的,也有50多岁的。我们还把训练和演出的剧目刻成光盘保存下来。”

  陈中秋说,“很多稀有剧种在世博、亚运都有安排演出,反响也不错,虽然很多时候仅靠卖票难以收回成本,但在传播岭南文化方面的影响远远超过了预期,这也充分说明了传承稀有剧种的重要性。”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