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持久之美:华夏文明的文化基因
伍立杨
中国新闻网-海南日报 2010-03-01 12:47:00
荣获“世界最美的书”称号的《诗经》版本。
《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作为中国文学的主要源头,受到历代读书人的尊崇。2月22日,由中国选送的古籍经典《诗经》在刚刚结束的德国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评选中一举夺魁。
这次中国获奖图书《诗经》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向熹译注,刘晓翔设计,因其典雅、质朴而创意独具,获得评审专家的青睐。新版《诗经》的获奖,中和了中西方共同的审美理念,即文字、图像的渊然和谐,设计的原创性和独到的想象力,历史积累体现的文化传承,其内容和形式高度统一,达到最为完美的有机融汇。
先民的歌唱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至春秋中叶约五百余年间的诗歌三百余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诗经》作为早期先民的歌唱,内容极为丰富,涉及神话与先民生命意识之起源,男女情爱,农耕生活,上古历法,征战宴饮,特殊自然环境描述,社会情感交流……实为古代文学的最重要的元典之一,包容着古代社会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承载着丰厚的文化传统。它作为中国文学的主要源头,受到历代读书人的尊崇,两千多年来,已成为一种文化基因,融入华夏文明的血液。
2月22日,由中国选送的古籍经典《诗经》,在德国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
”评选中一举夺魁。此次获得“世界最美的书”称号的《诗经》版本将305首诗经古今对照的新版形式,除了原诗以外,加入了经译、注释、韵读等重要内容,用色简洁,让古迹披上了现代清爽的阅读风尚。参加今年“世界最美的书”评选活动的共有32
个国家和地区,参评图书达634种,总数比去年略有增加。
人性美的天然流露
汉代解释诗经的论师为大小毛公,他们为诗经所写的序言,即为毛诗序。其所强调的是文学的政治与伦理价值,而其美刺观念、比兴诗学、风教美育,对于文学审美,具有经典的启发意义。当然也有人认为它某些论点牵强附会、捕风捉影。梁启超说:“而诗人讴歌,岂其于美刺仲、段、忽外遂无他情感?凿空武断,可笑一至此极!”(《梁启超国学讲录二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他甚至夸张地说,研读《诗经》者,应先将《毛序》撕碎后一把火烧掉。
非议者主要针对毛诗序中这样的言论“关雎,后妃之德也……是以关雎乐得淑女配君子,忧在进贤不淫色;哀窈窕,思贤才,而无伤善之心焉。是关雎之义也。”毛公认为,《关雎》一首是赞美后妃德行的诗。后妃即周文王的后妃。文王的爱人德行高尚,这一首诗赞美她的德行。实际上《关雎》乃是现存最早的爱情诗,它以抒情男主人公直抒怀抱为特色,从而为汉代以后逐渐形成的中国爱情诗的传统,即通过特定的意象隐示女主人公之情,以水鸟和鸣起兴、吟咏男女之间的恋情,即给人一种温暖和谐,人与自然无限亲近的感受。
《诗经》虽说在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之列,但它的文本本身则有大量美妙篇目。“十五国风”中,有关妇女爱情与婚姻的诗篇占大多数,尤对男女青年的爱情表达,极为充分。其方式,则辗转、复沓、哀婉、明丽,其表现,则执著、热烈、畅达,这在后来的儒家经典中踪迹难觅。在先秦时代,还是民族文化的幼年阶段,热烈中充溢朴素的张力和无边的激情,后世的道学家以为难以启齿的东西,正是诗集中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对劳动生活赞颂,洋溢着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对生命意识的咏叹。《诗经》作为我国诗歌的光辉起点,其中讴歌爱情的篇章尤显朝气蓬勃的生命力和妙趣天成的艺术性。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采薇》)……人与自然的融怡亲和,都是其基本倾向所在,也是后人耳熟能详,经常引用的篇目,不少篇章甚至被大众文艺形式所渲染、扩张、渗透,产生了新的含义,譬如琼瑶电影曾经风靡一时,她的作品就大量化用中国古典诗词,尤其和《诗经》渊源极深,琼瑶这个笔名的出处就在诗经中的《木瓜》“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她的小说《在水一方》,就是以《蒹葭》为全篇意境的底蕴。
草木精神的渗透
历代解释论说诗经的著作仅明朝以前就有五百多种。比较特殊的有一部近古日本汉学家的《毛诗品物图考》,编纂这本书的是一个日本人,叫冈元凤。他荟萃群书,择善而从,为的是使读《诗》者有所助益。天下之大、物象之繁,才构成了这个生机勃勃、幽秘万端的大千世界,就《诗经》一书所列生物择要而绍,也有近两百种,就《诗经》各句而引起,集、传、疏、证、图,各相补益,也可见出文化的积累。所以,清光绪丙戌年孟冬之月,翰林院编修戴兆春慨然为之序,他说:“溯流穷源,顾名思义,因形象而求意理,因意理而得指归。”这也就是很了不起的作用了。
《毛诗品物图考》,这本趣味盎然的小书,分七卷,细述草、木、虫、鱼、鸟、兽之名义,就《诗经》风雅颂、赋比兴六义所涉取的鸟兽草木,一动一静,一枯一荣,细悉纤秾,无所不至。翻开这本书,心眼也随之激活,山林沛然之生气,郁乎其间矣!他集释“投我以木瓜”这一句,引述《尔雅》、《图经》、《诗集传》等等,说它是“可食之物,实如小瓜,酢可食。”“其木状似柰,其花生于春末,而深红色,其实大者如瓜,小者如拳。”图案尤为兴味纡郁,线条饱满曲折,似见生物之蓊郁,绿可染手,又仿佛于深山大壑中行走,林木气息如药香,空翠润泽可湿人衣。品物之品,确可品出深郁的味道来,其释意,或直接,或参照,或互证,或模糊,或简略,或细密,然就图文并茂而言,却又是诗意的,活色生香的。
像“泛彼柏舟”这样的名句,一些人早在孩提时代就朗朗上口了,可是看了图考,又不免生发一种盎然的情味,晓得了所谓“柏”,是“木所以宜为舟也”,又晓得它“树耸直,皮薄,肌腻,三月开细琐花,结实成球,状如小铃,多瓣,九月熟,霜后瓣裂,中有子大如麦,芳香可爱。种类非一,入落惟取叶扁而侧生者。扁柏为贵,园林多植之。”此种诠释,说它有益人心世道,固无不宜;说它诗意盎然,令人生欢喜心,就更恰切了。作者又引述五、六种古籍,详辩“莎鸡振羽”之莎鸡这种小昆虫,把它和斯蠡、蟋蟀、纬车等小虫区分开来了,这样一来,泥土和花卉的气息就浓郁了,草虫的鸣声也似乎更丰富多样了。图案的作者,均不见注明,想亦是当时的画师罢,不少图案似出于一人之手,盖画风相近也。“鸳鸯于飞”一图,看到那种可爱可亲的水禽,令人生一种虽孤单却不冷落的心情。鲁迅先生说《花镜》《山海经》《毛诗品物图考》都是他少年时“心爱的宝书”,他很愿意看这种石印的图画。
喜欢这个书名。喜欢草木禽虫的情态。喜欢释意中自甘寂寞的心境。仿佛使人回到了西南部的深山,仿佛走进了动静交织,万类生动的大自然深处,在孤灯下,起来一种古旧的心情,思绪流逸了很远,一时竟回不到现实中来。
持久的美:形式和内容高度统一
最美的书,首先是指装帧、内页、版式、封面的整体设计之美,最重要的还是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使两者达到有机的融汇。
试想,一本平庸的、不入流的书,在技术上也可以做得清丽雅致、甚至富丽堂皇,但终究属于不伦不类,很难登大雅之堂,《诗经》作为千古绝唱,现在以现代理念包装出版,使内容形式产生高度统一,可喜可贺,封面为青黑色沉稳大气,套封高度在书腰三分之二以上,插取得宜,环衬是《秦风·无衣》的诗句,扉页是先秦墓葬出土的帛画。正文则采用双色印刷,清新、简洁,并采用不同字号对诗的原文、向熹的译与注加以区分……全书内容设计,审美信息丰富,丰繁而不杂乱,纸张、开本、版式,各类关键元素有机协调,既是随时可以欣赏的经典,又是赏心悦目的现代工艺品,书香墨香,古色古香,统一在现代的装帧技术中。
2007年度世界最美的书,系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装帧艺术家朱赢椿设计的《不裁》,该书采取毛边理念,需边裁边看,读者须在裁书过程中完成读书程序,书前环衬配有书签,可随手揭下当裁纸刀用,该书还镶嵌大量藏书票及原生态插图,使全书文字、装帧浑然天成为了一体。2006年获最美称誉的《曹雪芹风筝艺术》,则以精美的风筝造型与图谱,表现了曹雪芹风筝艺术的迷人风采。本次获奖的《诗经》,也遵循低调、不张扬的整体感觉,质朴、典雅,经久耐看,它显然与市面上流行的花哨图书拉开距离。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序言中说:“中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在德国老城莱比锡举办的当今世界图书装帧设计界最高水平的图书博览会,新版《诗经》的获奖,显然中和了中西方共同的审美理念,即文字、图像的渊然和谐,设计的原创性和独到的想象力,历史积累体现的文化传承,而这些同样建立在对质感与印制高水准要求的装帧艺术上,在根本上,它和《诗经》对大自然亲切的认同是一致的。
记者 伍立杨
链接
什么是世界最美的图书?
德国莱比锡每年举办的“世界最美的书”评选活动,代表了当今世界书籍装帧设计界最高荣誉,每年都会吸引世界几十个国家的图书设计艺术家参选,从1991年至今,约有180多种书获得了“世界最美的书”称号。
我国曾获奖的
“世界最美的书”
2004年金奖:《梅兰芳(藏)戏曲史料图画集》
2005年荣誉奖:《土地》
2005年荣誉奖:
《朱叶青杂说系列》
2006年金奖:
《曹雪芹风筝艺术》
2007年铜奖:《不裁》
2008年荣誉奖:《之后》
2009年荣誉奖:
《中国记忆———五千年文明瑰宝》
2010年荣誉奖:《诗经》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