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读《紫禁城》杂志,有康熙帝甲胄武器等图,一枪名曰“阿虎枪”,形制独特,不同于中国古代常见的样式,在枪头下缀有两个小棒,一直好奇,不知何用。
阿虎枪,见《紫禁城》2005年第6期《兵非善事不得已而用之:康熙皇帝与清代武备》
乾打猎所用的枪也如此,并有《乾隆刺虎图》为证,只不过在乾隆这一则材料中,这枪被称为“虎枪”。
乾隆御用“虎枪”
《弘历刺虎图》
《弘历刺虎图》中虎枪的细部,清晰可见枪头下的两个小木棒
近日读凌纯声《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一书,终于解开了谜团。
凌先生书中详细记录了赫哲人在上世纪30年代所使用的武器——“激达”的形制。书中记录说:“图128和129为激达之头,大小不一,最大者常39.6cm,小者长25.4cm,上嵌花纹。枪身扁平,头尖,两边有口锋,底成一圆锥管套在木柄上。管口的两边,有扁孔,各穿一皮带,带上扣一长8cm的木棒,因刺中熊的咽喉时,熊痛极常前扑猎户,有此二木棒,可抵住他的前窜。图130示费雅喀人手持‘激达’行猎之状。”(《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第93-94页,引文中所述各图见下)。
《松花下游的赫哲族》书影:滴达枪头
《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书影:《皇清职贡图》中的费雅喀人手持“滴达”
原来,这木棒是为了防止猛兽中枪后前扑伤人而采取的防护设置。在书斋里苦思难解的问题,其答案在古人寻常的狩猎生活中——这是汗与血结成的生活的盐。
赫哲语中称枪为激达,即满语中“gida”,满族萨满教神词中作“滴答”或“激达”。满语中冷兵器“枪”另有一单词“hanjun”,或是一指狩猎所有之枪(带有两支小木棒,枪尖呈琵琶状),一指通俗意义上征战所有之枪?
同时,《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一书中给出了乌苏里江流域赫哲人滴达枪头的细部绘图,上面有着精美的通古斯纹样。俄国画家巴夫里斯所绘制的那乃(赫哲)风俗画中,乃那勇士手持的“激达”上也有着精美的花纹。康熙的阿虎枪及乾隆“虎枪”的图片细部不清,但隐约可见,其枪头定也是绘制着这种精美的花纹吧。这些花纹,正体现了通古斯民族古老而高超的装饰艺术传统。
《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书影:乌苏里江赫哲人的武器,精美的滴达枪枪头
俄国画家巴夫里斯笔下手持“激达”的那乃(赫哲)勇士
关于清宫所藏之“gida”,估计“阿虎枪”与“虎枪”之变,不过是后人的讹误,清代这个东西应该是有定名的,或是二者之一,或是另有其名;也怀疑“阿虎枪”和“虎抢”是否就是同一把枪,一会儿被忽悠成康熙御用,一会儿又被忽悠成乾隆御用——不知故宫究竟收藏了几支这种“gida”?
满洲、赫哲、费雅喀均为肃慎族系民族,女真后裔,有着相同的文化传统(费雅喀人归入沙俄后改称“吉利亚克”,后称“尼夫赫”,尼夫赫语是一种孤立语言,不属于通古斯语族,但许多词汇与通古斯语族相似,文化传统也与通古斯族系相近,清代将其归入三姓地方管辖,称其为库页费雅喀人,与赫哲费雅喀人并列)。这一共同的文化基因,虽经满族入主中原,至康乾之世百余年,仍可从一小小的“激达”上,得以寻踪。由此也可知,不通览北方民族,难以做通满学。同理,这也许正是季羡林能提出与众不同的“大国学”的奥义所在。
感谢凌纯声先生,为我们留下的这本如此翔实的民族志(大概也是至今中国唯一一本科学翔实的民族志?)。这本《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和史禄国先生(谢尔盖·米哈伊洛维奇·希罗科戈罗夫 Сергей Михайлович Широкогоров)对北方通古斯民族的有关著述,都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或者说,辛亏有了凌先生的这本著作,才让我们在俄国人类学家史禄国面前,不至于过分汗颜(作为中国人,仍然汗颜,仅非“过分”而已)。
说到这里,扯句闲谈,若说康熙乾隆爷孙二人刺虎均用“gida”,那么雍正刺虎靠什么呢?有图为证:
《胤禛行乐图》之“持枪击虎”
话说这叉子柄上并无那两只木棒为支撑,因为这三尖叉的两只短刺,已经起到了防止猛兽近扑的作用了。(或许这正是人类发明了尖枪的同时又发明了叉子的原因之一?)
[
本帖最后由 长白恒端 于 2010-10-4 02:06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