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祥:近百年来德国人的国家认同
中国新闻网 2010年08月26日 16:5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报》总第117特别策划“全球视野下的国家认同”文章之一。
尽管还存在原东西德人之间的隔阂,但是1990年再统一的德国,是得到绝大多数德国人的高度认同的,因为她实现了200年来德国人对自我国家的三大要求:她是一个统一的、在国际上有较高地位的民族国家,一个民主、自由、法治的国家,一个经济高度发展同时又基本保持着社会平衡的国家。
一个国家是否得到其国民的认同与支持,能否做到长治久安,取决于这个国家能否良好并持久地保障其国民的根本利益。在民族国家与物质文明的现代,国民的根本利益首先是不受外族的侵略与欺凌,生命安全不受威胁,民族尊严不受践踏;其次便是经济的发展与民生的保障。另外还有政治文明、公民权利与社会公平,等等。可以说,20世纪德国历史经历的几度国家兴衰,无不验证了这一点。
在20世纪初,1871年成立的德意志帝国进入鼎盛阶段,经过30多年的努力,德国在经济、军事与科学技术上都获得了迅速的发展,迈进了先进国家的行列。德国人的国家认同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不仅表现在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对带有封建残余的现有政治制度的认同上,而且表现在国外德意志人向祖国的回流上。一战爆发前,德意志帝国是一个很成功的民族国家。她让德国人在欧洲列强面前扬眉吐气,感到自身前途一片光明。然而帝国主义扩张政策又让德国陷入了一战战争的泥潭。到1918年11月,当败局已定,继续作战就意味着自身的灭亡时,暴动与革命便是人民的本能选择。帝国被抛弃,魏玛共和国应运而生。
魏玛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1848年革命失败以来德意志民族的民主自由之梦。然而,在民族与民生方面,这个共和国却让德国人极其失望。因为继承了帝国战败的遗产,被迫接受了屈辱的《凡尔赛和约》,共和国被许多人看成是民族耻辱的象征。1929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更使共和国雪上加霜。当民主制度无力解决经济危机,希特勒利用政治制度的缺陷攫取政权的时候,民众没有站出来捍卫共和国,相反,他们涌向了那个向他们承诺解决失业问题、重振民族雄风的独裁者。
从国家认同的角度来看,在1933—1945年间,至少在1938—1940年间,德国人对自我国家的支持程度在德国历史上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民众对希特勒的疯狂追随有着很实际的理由:他不仅解决了经济与失业危机,而且为德国人洗刷了一战战败以及《凡尔赛和约》带来的耻辱,德国在外交与军事上捷报频传,有望成为欧洲乃至世界的霸主。国家与人民达到了高度的“合拍”,然而纳粹德国是以侵略与奴役他国作为本国发展基础的,是无论如何不能与国际社会“合拍”的,是注定要遭到反击乃至被打得粉碎的。
二战结束后,由于美苏冷战、以及德意志民族内部阶级、思想文化斗争的影响,德国分裂为东西德两个国家。也可以说,这是两种国家制度在竞争德意志民族的“认同”。尽管东德后来自动放弃了民族的代表权,自称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社会主义民族”,而西德坚持自己是原德意志民族国家的历史继承者,两个国家在捍卫德意志民族的根本利益(首先是德国的再统一)上,其实都是无能为力的。可比较的领域主要是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准。西德的民主与自由虽然也是不可忽略的优势,但仅此是不可能获胜的。德国学术界的多数观点认为,甚至西德人对民主制度的认同,不是出于对它本身的热爱与信仰,而是来源于市场经济的成功加之社会保障政策带来的社会公平。是民生问题的解决为民主制度“收买”了民心。在解决民生问题的基础上,民主自由的存在才显得“锦上添花”。与西德相比,东德经济落后,政治僵化,人心向背也就不言而喻了。
尽管还存在原东西德人之间的隔阂,但是1990年再统一的德国,是得到绝大多数德国人的高度认同的,因为她实现了200年来德国人对自我国家的三大要求:她是一个统一的、在国际上有较高地位的民族国家,一个民主、自由、法治的国家,一个经济高度发展同时又基本保持着社会平衡的国家。在此以前的国家模式之所以会失败,都是因为未能找到一条良好并持久地实现本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发展道路,或在实现本民族利益时忽视了对其他民族根本利益的尊重,或在实现民主自由权利时忽视了国家管理的效率,或者在追求社会公平时忽视了经济效率。有些片面的模式,或许在短期内有“良好”表现,但却不能“持久”。至于目前的德国是否能够继续得到绝大多数国人的“认同”,仍然要看她是否能够持之以恒地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能够继续维护好德意志民族的根本利益。毫无疑问,在国际金融危机尚未平息的今天,已经成功运转60多年的联邦德国政治制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艰巨考验。(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景德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