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新化汉戏
中国新闻网 2010年07月02日 17:05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锦屏县新化所是一个可以让人托付文化情怀的地方,在这个已有六百多年的屯堡故地,新化汉戏、新化舞狮、新化水龙依旧鲜活着古代军屯文化的余韵与沉响。
6月26日,新化所村举办民间文化传承活动,当地100多名民间文化传承人参加水龙、舞狮、汉戏等文化传承展示,其中有20多名农家妇女穿上古装戏服,走上舞台,表演了《醉打金枝》等汉戏传统剧目。这些屯军后裔,洗去两腿尘泥,端着各自从家中带来的或大或小、或方或圆的镜子,往脸上涂抹油彩,然后旦、末、净、丑迤逦登台。他们在锣钹激越的牵引中,在京胡锋锐的抒情里,舒展水袖,亮开嗓子,把一个个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从传说中推将出来。
舞台上,文戏、武戏轮番上演,随着演员唱、念、腾、挪、跳、打、挑、推、滚、醉等一系列戏剧动作的演进,急行处风雷迸发,尽显新化汉戏粗犷、豪放而火辣的风骨;细腻中忧思缠绵,再现新化汉戏温润、平和而深情的气韵。新化中学操场上,人头攒动,演员动情,观者动容。一个临时搭建的戏台,吸引了四乡八寨的3000多名乡亲,也招来了北京、湖南、江西和省内的60多名专家学者和摄影爱好者。
新化汉戏已有百余年历史。清末新化人闵大昆少时寓居黎平,随兄经商,往返于湘、桂之间。买卖之余,他一有空闲就到戏院看戏,边看边学。随后投师学艺,不到三年就学会了打鼓、拉二胡、唱、道白、画像、抄记台词等多种技能。而立之年,他在黎平创建“围鼓堂”,唱“龙凤呈祥”、“太君辞朝”等多种戏目。当时这种戏叫“神和”,又叫“汉戏”。不久闵大昆筹资组建“戏班子”,在黎平唱了一段时间,后回到故乡新化收弟子授艺,到靖州、通道、洪江、三江、榕江、剑河、从江、富禄、天柱、三穗、独山、都匀等地演出。新化汉戏愈唱愈好,名声也越来越大。上世纪五十年代,新化成立汉戏班子,共演出历史古装戏90多折,如“三气周瑜”、“三娘教子”、“渭水访贤”等传统剧目,同时还自编自演“送子参军”等现代话剧,深受广大群众喜爱。今年新化所村组建了近30人的业余汉剧团,购买了音响、乐器、服装、道具等物品。他们找来幸存的老剧本,利用农闲时排练,终于使汉戏《王府上寿》、《醉打金枝》、《绑子上殿》与观众见面。
在这个清凉的夏天,新化的传说故事因汉戏更加迷人。
作者: 杨秀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