撷取民间文化的珍珠
文:向小佳
出处:光明日报 2006年11月
今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计分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十个种类518项。在中国民间文化的宝库中,这些尚是有限的一小部分。中国缤纷绚烂的优秀民间文化,就像无数粒璀璨夺目的珍珠,洒落在祖国广袤的土地上,从北方到南方,从黄河沿岸到长江流域,为中国人民的生活增添着色彩和光泽。
《中国民间绝景》(丛小桦、马建河著,山东画报出版社)便是两位有心的作者撷取祖国民间文化的珠粒,串联成美丽珠链的一本书。南北两卷共介绍了30种民间文化形态,如江西南丰傩舞、浙江温州档龙、温州苍南木偶戏、温州乐清细纹刻纸、河南马街书会、陕西凤翔泥塑、河北蔚县剪纸、河南浚县泥玩等民间艺术形态,黄河上游羊皮筏子、黄河水车、山西绛州澄泥砚、浙江泽雅古法造纸、福建土楼建造、西藏芒康井盐等民间工艺形态,河南浚县社火、陕北婚俗、浙江蒲城“拔五更”等民间风俗形态。地域上则辐及了甘肃、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山东、江西、湖南、浙江、福建、贵州等省,沿着南、北两条风景线,为读者呈现了一幅视野开阔、缤纷多彩的民间文化图景。
两位作者都有报社工作经历。北方卷作者丛小桦就是一名出版有多部文学作品的写作者,一名有作品获得全国及省部级奖励的摄影者,一名足迹遍布大河、长城内外,有多次行旅壮举的行走者。近年来他怀抱了解母亲河的热忱,致力于黄河流域民俗民艺民生的调查与摄影,本卷书便是他“走黄河”成果的一次梳理与提炼。这本关于黄河流域民间文化的著作,包括了对民间文化形态鲜活的现场描摹、相关工艺及艺人的介绍、包含在这些事物中的民间意念的揭示、历史渊源的简洁爬梳,以及对民间文化形态现状的反思等内容。真切的现场感与隐含在字里行间的审视与思索构成了本书生动而深沉的品质;二百余张现场拍摄的图片,在资料价值以外,也展现了作者宁静深沉的艺术品格,是本书的另一重要价值所在。南方卷作者马建河先生长期从事新闻摄影工作,人文地理领域一直是他摄影工作的兴趣点之一,在《中国国家地理》、《中国民族》等报刊发表有许多作品。南方卷的内容构成与北方卷相仿,现场感的偏重可能更大些,摄影图片是一种更为活泼、鲜艳的风格。将两卷书对照阅读,两条大河的不同文化、中国北方与南方文化的微妙之处会让人心领神会。
民间文化有一种奇异的魅力,因为它们来源于最真实的生活,具有生活所独具的润泽与温暖,蕴含着劳动人民朴素而生动的审美情感。阅读《中国民间绝景》,不仅让人领略了祖国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更能领会到源远流长、至今仍在深远地影响着中国人心灵与社会的民间文化传统,而这,正是中国文化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们认识华夏文明奥妙的一把钥匙。
原文链接:
http://www.yuedu.org/thread-4138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