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最近大家都看到了什么好书,获得了什么好信息

最近大家都看到了什么好书,获得了什么好信息

拿来一起晒晒吧。

比如当你把个人的喜悦分享给大家时,喜悦就成了好几个人的,甚至几百人的。
比如你在线写了一篇得意文章,却因为电脑故障,丢了,好不沮丧,说出来,大家也会和你分担。

我说一件喜事。因为对昆曲的喜爱,和晓龙随便说了几句,晓龙就慷慨地把他珍藏的青春版《牡丹亭》送我了,而且是当时就打了快递电话。让我感动。
可是夺人之美,又让我惴惴不安啊,,,,,,,,,,

TOP

哈哈哈,马老师不必惴惴。但是这个广告在这里一做,我私藏的那点东西都要散尽了。
在线写文章却丢了,不就是我嘛。。
鉴于马老师的新兴趣,我就分享点东西吧。
1.张继青老师的传记《青出于兰——张继青昆曲五十五年》,大家如果喜欢青春版的杜丽娘(沈丰英),那么应该要知道这个杜丽娘的师傅是张继青老师。在送给马老师的碟里有我千辛万苦淘换到的张老师主演的戏曲电影《牡丹亭》,南京电影制片厂1986年拍的。那时候张老师还年轻,身段也好,嗓子正在好时候,把个大家闺秀的娇羞演得淋漓。这个戏曲电影现在不难找了,出版社在广大戏迷的召唤下重新出版了,可以买到了,不想买的可以到土豆去看,有人上传了,就是效果要差一些了。




张继青,女,上海市人,原名忆青。江苏省苏昆剧团国家一级演员。

  1938年生,工闺门旦,先学苏剧,后得昆曲前辈全福班老艺人尤彩云曾长生的教授,在传统技艺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52年参加苏州民锋苏剧团。1956年入苏州市苏剧团。后任江苏省苏昆剧团演员,江苏昆剧院副院长、名誉院长,中国剧协第三、四届理事。1958年后,专工昆剧,又得到沈传芷姚传芗、俞锡侯等名家的指授。她戏路宽广,正旦五旦六旦均佳。1979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第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代表剧目有《牡丹亭》、《朱卖臣休妻》等。1984年获第一届戏剧梅花奖


  其所扮演的《朱买臣休妻》的崔氏、《牡丹亭》的杜丽娘、《渔家乐》的邬飞霞、《长生殿》的杨玉环、《白蛇传》的白娘子、《窦娥冤》的窦娥、《关汉卿》的朱廉秀、《蝴蝶梦》的田氏,以及《跃鲤记·芦林》的庞氏、《西游记·认子》的殷氏等一系列人物形象,都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其中尤以“三梦”:《痴梦》、《惊梦》、《寻梦》著称。她的表演含蓄蕴藉,唱腔刚柔相济,韵味隽永,吐字归音,圆润可赏。曾获首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曾出访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芬兰等国,并多次受邀请赴台湾讲学。


2.纪录片《昆曲六百年》

【内容简介】
   每个民族都有一种高雅精致的表演艺术,深刻地表现出那个民族的精神与心声,希腊人有悲剧,意大利有歌剧,俄国人有芭蕾,英国人有莎剧。他们对自己民族的“雅乐”都极端引以为傲。我们中国人的“雅乐”是什么?是昆曲
  诞生于明朝嘉靖年间的昆曲至今已有六百年多历史,被誉为世界戏剧的三大源头之一,中国戏曲的“百戏之祖”。它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说,中国人的音乐韵律、舞蹈精髓、文学诗性和心灵境界,尽在昆曲之中?
  电视纪录片《昆曲六百年》以再现、记实、动画等影像手段勾勒高雅经典的昆曲与沧海桑田的昆曲史,还原其历史与现实的真实处境。在昆曲的前世今生里,探寻民族艺术形成、发展、生存的土壤,在昆曲的大美至美中,重拾中华民族传统美学,重树中华民族传统自信。
  本片共八集,单集片长为三十八分钟。
  项目介绍:
  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授予世界不同地区的19个文化社区和文化表现形式以“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昆曲(Kunqu Opera of China)赫然在列。作为中国最古老和最有影响力的戏曲剧种之一,昆曲拥有600多年的历史,流布广远,被称作“百戏之祖”。虽然近些年来政府和有识之士为昆曲的振兴多有作为,但和很多古老的传统艺术形式一样,昆曲几乎成为遗忘在博物馆的“活化石”。纵向上看,昆曲曾经拥有的长达两百年的全民性痴狂在中国文化史上成为尘埃一页,已有的辉煌被湮灭;横向上说,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像昆曲这样代表民族文化的高雅艺术失去了应有的地位和认同。
  清末民初的戏曲大师吴梅在《中国戏曲概论》开篇即说,乐府亡而词兴,词亡而曲兴。戏曲一脉贯承中国文学传统,是中国文化中已经深入民族性格的一部分。而昆曲则在600年间上承宋金院本,下启今日各地剧种,是中国戏曲艺术最高的典范。600年来,昆曲在音乐和文学上的成就早有前人总结,而随着东西方交流的兴起,近世学者更是关注她所形成的东方表演体系。这种表演体系是独特的,也是博大精深的,足以让每一个中国人去了解、去赞叹、去骄傲,也足以让我们拿起摄影机去纪录、去表现、去宣传。在某种程度上,昆曲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戏剧史,对昆曲的纪录,就是对中国戏曲的纪录。
  纪录片《昆曲六百年》用电视手法来全面而又细致地表现中国的昆曲艺术,使中国文化中最精致最高雅也最独特的一部分传诸广远。电视之为工具,不仅在宣传一时,也应为文化的薪火作历史的传递。在昆曲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的时间里,已经有昆曲大师相继凋零,随之而去的,除了他们经历和见证的历史,更有他们身上几十出戏。舞台的灯光还在,但传来的已是隔世之声。如果我们不抓紧时间用胶片或磁带进行纪录,恐怕我们的后来者所能纪录的会更少,而到了我们的后代,舞台也许会更空旷。
  纪录片《昆曲六百年》展示昆曲600年的历史以及博大精深的艺术体系和卓越的艺术魅力,更有现实最新发生的事情涉及国内、港台以及海外等地,内容涉及历史和当代。在节目形式上力求丰富并有所突破,具体形态体现为动画、访谈、空镜、再现、纪实等等。这是国内第一部全景式展现昆曲的古今全貌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力求以影像的记录与呈现去探寻一个民族的艺术精神,恢复中国人“对于传统美学的自信”。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这是在昆曲最为衰微的时候昆曲艺人由衷的慨叹。我们在此阐述对大型纪录片《昆曲六百年》的创作构想,唯愿沟通彼此,达成共识,以期身体力行,以昆曲为契机,共同担当复兴民族传统文化之责任。
  
【分集介绍】
  第一集 前世今生

  艺术即生活,生活即艺术。几百年前,诞生在江南的昆曲和园林一样,都是当时中国人精心营造的艺术生活典范。昆曲的产生与流行得益于明朝中后期的经济繁荣,在清朝的康乾盛世达到巅峰。因此它也被称为“盛世元音”。在那之后,昆曲的命运与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曾经的“盛世元音”在近代逐渐衰落,一度从舞台上绝迹。时间进入21世纪,当我们拭去岁月的烟尘,昆曲的光芒是那么夺目、耀眼。2001年,昆曲成为全世界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全本《长生殿》、青春版《牡丹亭》和《1699桃花扇》的上演,都成为轰动一时的文化事件。本集试图从昆曲的前世今生里,探寻民族艺术形成、发展、生存的土壤,在昆曲的大美至美中,重拾中华民族传统美学,重树中华民族传统自信。
  
第二集 迤俪之声起江南

  昆曲发源于苏州昆山地区。明朝嘉靖年间,昆曲的前身昆腔逐渐在吴中地区流行开来。以 “乐圣”魏良辅为代表,众多民间歌唱家潜心钻研这一新声。魏良辅对过去两百年间的昆曲演唱技巧进行了整理和总结,建立了昆腔的歌唱体系,昆曲“水磨调”由此问世。公元1543年,是昆曲发展史上非同寻常的一年。这一年,魏良辅写成了《南词引正》,确立了昆曲的正声地位。同一年,昆山人梁辰鱼创作完成了《浣纱记》,第一部专门为昆曲创作的传奇作品诞生。昆曲传奇的问世,加速了昆曲作为一个剧种的形成。万历年间,家庭昆班开始大量涌现。在江南园林中,一个个昆曲舞台一步步被搭建起来。点点滴滴的戏曲元素加入进来。配器有简单到齐备、表演从无到有、行当从少到多、舞台从简陋到富丽堂皇。昆曲最终“粉墨登场”。

  第三章 不朽传奇(上)

  在昆曲艺术到达鼎盛之时产生的《牡丹亭》已经成为中国文学和戏剧的不朽之作。作者汤显祖和英国的大文豪莎士比亚一样,都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戏剧家之一。在这两个东西方戏剧家身上有着太多的巧合,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汤显祖的《牡丹亭》都是列入世界文学宝库的瑰宝。因昆曲而生的昆曲传奇最终超越昆曲本身,为中国戏曲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一批最为经典的剧目,并成为中国人乃至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加拿大人史凯蒂,15年以来毫不间断地研究《牡丹亭》,写成了一本《牡丹厅》演出史的专著,包含了在中国的演出史,在海外的演出史,以及改编成歌剧版的演出史。青春版《牡丹亭》的上演,让今天的观众为四百年前的梦境感动,剧中的至情超越了不同政见,不同人群,不同年龄以及不同时代。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感时伤春时,仍然喜欢轻叹一声:“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说的是戏中词,道的是人间情。

  第四集 不朽传奇(下)

  明清之际,朝代更替,整个国家动荡不安。相对北方而言,南方社会较为安定,经济也未受到很大的破坏。尤其是南明定都南京以后,北方的文人学士纷纷南迁。明末清初的昆曲不仅未受到明清易代的影响,反而又有很大的发展,职业戏班大为增多。苏州甚至出现了戏曲演员的行会组织:梨园总局。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昆曲作家的创作开始更多取材于现实题材。江山不幸诗人幸,秉承昆曲传奇“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传统,大量寄托亡国哀痛和民族感情的作品纷纷问世。以李玉为代表的苏州派作家创作了大量具有强烈现实性和时代气息的作品。公元1699年,康熙三十八年,孔尚任经历二十年苦心经营、三易其稿创作的《桃花扇》终于写成。此前,洪升的《长生殿》已轰动曲坛。“南洪北孔”为昆曲传奇的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南洪北孔”开创了历史剧如何表现历史生活的新局面。中国进入了古典生活的最后华美一页:康雍乾盛世,昆曲也迎来了最为辉煌的时代。

  第五集 璀璨“折子戏

  康熙年间,“折子戏”的演出成为一时的风气。而到了乾隆年间,“折子戏”已经成为昆曲演出的主要形式。清政府对于词曲创作的干涉,是康熙朝以后传奇创作迅速衰落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传奇作品创作日渐凋零的同时,昆曲的演出市场却日趋繁荣。折子戏的出现,是昆曲艺人根据市场需求,对传奇脚本做出的最大胆、最彻底的改变。站在戏馆舞台上的艺人,显然比在富人的家宴上,有了更大的发挥和创作的空间。“折子戏”经过一代又一代艺人千锤百练的演出,每个细节都得到了加工和改造,趋于完美。昆曲由此建立了相当完备的表演程式。昆曲表演艺术发展到了它的巅峰时期。昆曲中的众多经典曲目也通过折子戏流传下来。璀璨辉煌的“折子戏”,为中国传统戏曲的继承和发展奠定了最为坚实的基础。

  第六集 百戏之母

  昆曲已经传播到了全国各地,并影响到了这个社会的每一阶层。从观众的需求出发,昆曲本身在发生着一些入乡随俗的变化。康熙年间,各种地方声腔也已在各地蓬勃兴起,如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调、二簧调,统谓之乱弹,即所谓“花部”。与“雅部”即昆山腔相对应。新兴的京剧渗透着大量的昆剧艺术元素。京剧从昆曲中继承了一批演出曲目,基本沿用了昆曲的行当和表演体系。不仅仅是京剧,此后兴起的众多地方戏种如越剧、川剧、黄梅戏等,也和昆曲有着深厚的渊源。昆曲衰落了,但中国戏曲却迎来了最为繁荣的发展时期。昆曲为中国戏曲贡献了完备的舞台艺术体系、经典的曲目、顶尖的艺人,功莫大焉。昆剧称为“百戏之母”,正源于此。

  第七集 一脉相传

  历经数百年的昆曲从清末进入了她六百年历史中最困难的时期,昆曲几度浮沉,命悬一线。光绪年间,昆剧开始没落。北京和南方各地的昆班力量渐次瓦解。然而,昆曲似乎一直受到文化人的偏爱。他们敏锐地关注着昆曲的兴衰,在发展中鼓吹,在困境中坚守。就在一百年前,当昆曲最为衰弱的时候,正是蔡元培、吴梅这样的大教育家和国学大师,把戏曲教育引入北京大学,在大学讲堂里唱起了昆曲,维系着昆曲的一线生机。1921年,昆剧传习所在苏州创立。昆曲传习所培养出来的传字辈艺人在最艰难的时候传承了昆曲艺术的薪火,延续了昆曲的历史。

  第八集 昆曲归来

  新中国“百花齐放”的文艺方针,给了昆曲艺人们崭新的艺术生命。1956年4月10日,浙江昆苏剧团排演的新编昆曲《十五贯》正式在北京的广和剧场上演。5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了社论《从“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谈起》。这篇社论的发表,正式宣告昆曲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956年是昆曲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年。各地的昆曲演出团体也纷纷成立。昆曲这支兰花,在百花齐放的大环境下悄然绽放。这些新建立的剧团,后来都为昆曲的延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文化大革命的暴风骤雨几乎将昆曲这支兰花连根拔起,但它挣扎着、顽强地活了下来1982年,在苏州举行的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昆剧会演上,国家文化部提出了昆曲工作的八字方针:保护、继承、创新、发展。国家、剧团和民间的曲社几股力量共同推动着昆曲的复兴。昆曲,这份古老而又年轻的文化遗产,把过去和未来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世界和中国紧紧联系在一起。
  
【导演阐述】
   2001年,当昆曲成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时候,很多人开始去关注和探究中国古老的昆曲艺术。那时的昆曲是寂寞和凋零的,和中国很多古老和传统的艺术形式一样,是遗忘在博物馆的“活化石”。昆曲艺术在本世纪最初这五年在某种程度上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有着600多年历史的昆曲在当今日渐发达的经济环境下呈现出颇让人欣慰的景象,这和政府的文化机构和一些有识之士不遗余力地大力抢救和保护有关。昆曲曾经在长达两百年的时间里被全民集体性痴迷着,而现在,像昆曲这样代表民族文化的高雅艺术失去了应有的地位和认同。
  为此我们对昆曲开始了数年的密切关注。作为纪录片工作者,我们一直在思考用电视手法来全面而又细致地表现中国的昆曲艺术,使中国文化中最精致最高雅也最独特的一部分传诸广远。最终在2005年底纪录片的制作被提上日程。
  本片由江苏省苏州市政府投资,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与江苏电视总台专题部联合制作,制作周期历时近两年。本纪录片为讲述中国昆曲历史与艺术成就的大型电视纪录片,长度八集,片名为《昆曲六百年》,每集依照内容各有分集名称。
  
《昆曲六百年》的下载地址:http://www.verycd.com/topics/156714/

此外,备受争议的于丹教授曾以“游园惊梦”为题,与央视马东合作做过一个共7期的节目,就是介绍昆曲的。
下载地址:http://www.verycd.com/topics/221938/


青春版《牡丹亭》貌似也可以下载了,但是很大,下起来有些慢。所以还是建议买DVD收藏,就是银子稍微要得多了些。


3.关于昆曲的书,看过几本,像骆正的《中国昆曲十二讲》、张琴的《蓝花布上的昆曲》、刘建春的《中国昆曲地图》等,可以对昆曲有些了解的。
4.还有一个备受诟病的《牡丹亭》的版本就是在林肯艺术中心演的陈士争导演的那个版本,舞台上的流水和大鸭子伪装鸳鸯也就算了,剧情、剧本都狗血得可以,白白糟蹋了演员,不过,老外反响不错,很像他们的舞台剧。另外,梅兰芳先生也演过杜丽娘,说实话,我对一个老爷爷演并唱的杜丽娘不是很来劲,不美不说,唱得似乎也不是那么太好听。或许是我欣赏层次还不到吧。

TOP

青春版《牡丹亭》DVD、VCD,我可以出借,供你们去盗版。
青春版《牡丹亭》的文字版——《姹紫嫣红牡丹亭》,是北京贝贝特出的,我可以送小马、晓龙各一本。捎带各一本《中国昆曲十二讲》,也是贝贝特出的。

TOP

回复 3# 的帖子

哈哈哈,好好好,还是叶老师好啊。。。
青春版的《牡丹亭》我正版盗版都有了,倒是文字版的那个我还没买,在图书馆看过的,喜欢的。
《十二讲》俺已经有了,不过要是叶老师签名本的话,我就一并要啦。。。最好每本都有叶老师签名。叶老师请放心,保证N年后您不会在旧书摊上看到签给我的书。
知遥马老师,赶紧地,一起感谢叶老师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叶涛 于 2010-3-23 21:53 发表
青春版《牡丹亭》DVD、VCD,我可以出借,供你们去盗版。
青春版《牡丹亭》的文字版——《姹紫嫣红牡丹亭》,是北京贝贝特出的,我可以送小马、晓龙各一本。捎带各一本《中国昆曲十二讲》,也是贝贝特出的。
吼吼,果然好事连连。。。。。。。。。。。。我要我要一定要,尽管《中国昆曲十二讲》俺已经买了,但还是要,要叶老师签名的。意义非凡。

TOP

温总理给青春版《牡丹亭》两位主演的回信

TOP

温总理的题词

温总理在给两位主演回信的同时,还题了这个词。偶有幸在苏昆见到过真迹,嘿嘿。

TOP

等我淘到了好东西再回送啊

TOP

了解昆曲,对我帮助最大的是这两本书:《昆剧演出史稿》,陆萼庭著,赵景深校,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昆剧发展史》,胡忌、刘致中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版。前者是昆曲史的名著,注重从演出角度谈昆曲发展,摆脱了过去专重文学的弊端;后者是“中国戏曲剧种史”丛书的一种,面面俱到,可做全面了解。
我更喜欢读艺人们的回忆录。当年写《中国京剧习俗》时,资料来源主要就是艺人的回忆录。昆曲方面,像周传瑛的《昆剧生涯六十年》、王传淞的《丑中美》、华传浩的《我演昆丑》这批传字辈艺人的回忆著作,都值得一读。另有一本石楠写的长篇传记小说《从尼姑庵走上红地毯》,是写梁谷音的。这次在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也邀请梁谷音来做讲座,兼表演,可惜比我早了一个月,没能听讲。
我最初接触昆曲,还是上大学时从电视上看的《游园惊梦》,正是晓龙并不欣赏的梅兰芳和俞振飞合作的,后来还看过俞振飞言慧珠夫妇的《游园惊梦》。《十五贯》自然是看过的,但印象并不深。这两年,白先勇和北京贝贝特合作,他的著作都在贝贝特出版,青春版《牡丹亭》在北京演出时,也就有了近水楼台之便。青春版在北大演出时,连看三个晚上,颇为过瘾。

TOP

引用:
原帖由 笛威辛亢 于 2010-3-23 21:58 发表
哈哈哈,好好好,还是叶老师好啊。。。
青春版的《牡丹亭》我正版盗版都有了,倒是文字版的那个我还没买,在图书馆看过的,喜欢的。
《十二讲》俺已经有了,不过要是叶老师签名本的话,我就一并要啦。。。最好每本 ...
哈哈,签名也轮不到我。我试着给你们要作者签名本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叶涛 于 2010-3-23 22:22 发表
了解昆曲,对我帮助最大的是这两本书:《昆剧演出史稿》,陆萼庭著,赵景深校,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昆剧发展史》,胡忌、刘致中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版。前者是昆曲史的名著,注重从演出角度谈昆曲发 ...
我这里有几本《昆曲与江南社会》也是贝贝特出品的,《昆曲与明清乐伎》加上叶老师推荐的这几本,定有收获

TOP

回复 9# 的帖子

《昆剧演出史稿》看过,好像我还有电子版的
先多谢多谢叶老师啦~~!!!

TOP

昆曲的书没怎么关注过,在网上下了《牡丹亭》看了,当时去武大演出的时候也是三晚一连三场,可惜一票难求啊,只留了报纸做的特刊,确实很美 。马老师说的好书,最近看了不少,自己觉得好的想买,只是囊中羞涩,就成天在中国图书网淘。现在在补考古学的知识,也在看一些民俗学的论文。先修炼

TOP

所有的好消息,都是修炼中得到的。。。。。。。。。。。。

TOP

一大早就收到了晓龙速递的青春版《牡丹亭》和老版《牡丹亭》。太好太好,各有风味。到现在还没看完呢。大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