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樊前锋]陈埭,有一段属于回族的传奇

[樊前锋]陈埭,有一段属于回族的传奇

陈埭,有一段属于回族的传奇

□ 樊前锋 文/图







  福建泉州晋江市陈埭镇清真寺修建于1991年12月,当时陈埭镇的回族群众已经相当富裕了。此前,由于种种原因,陈埭回族的礼拜场所三易其地,甚至在新中国成立之前还被迫隐瞒其宗教信仰,尽管如此,他们的回族情怀却一直存于心间。


  他是当代泉州地方史上的一个符号

  两鬓斑白,有些耳背,75岁的林士秋先生已经明显老了。他每天走在陈埭镇的街巷上,看着身边林立的鞋厂,心中最多的是宽慰。1979年,他在自己低矮的民居里,用一台缝纫机、一把剪刀、一把锤子,做出了今天“鞋都”陈埭的第一双鞋子。

  “第一双鞋子是在模仿中做出来的,在模仿中创新,就是突破。”林士秋坦率地讲述着自己的起家之初。

  林士秋终究是要被浓墨重彩写入泉州地方史的。因为,他是陈埭历史上的一个符号,是一个在陈埭经济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人物。

  1979年之后的日子里,林士秋的鞋子开始供应上海,销量日渐看涨。1984年,林士秋与朋友联合组成了洋埭服装鞋帽厂。当时的厂房算得上是最早的现代化厂房,而公司当年的年产值达500多万元。

  整个陈埭人都心动了,他们纷纷加入制鞋的行列,陈埭鞋业由此进入了一个全民作业的时代,并延续到今天。

  林士秋当年的洋埭服装鞋帽厂,几经沉浮,如今已经发展成为达利鞋厂和鳄莱特轻工发展公司,达利鞋厂由林士秋的大儿子经营,“鳄莱特”则由二儿子打理。

  29年前,林士秋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致富的路子,而在其10多年后,一个叫丁志忠的年轻人延续了这种辉煌,也带着自己的“安踏”从小镇走向了世界。继而,陈埭的七匹狼、爱尔达、三兴、恒强、金载斯、国际鞋服、奇尔诺、别克等15家企业已经形成品牌效应,产品远销欧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了福建省出口创汇的著名企业。

  陈埭只是泉州市下辖的晋江市的一个小镇,却在1984年率先成为福建省第一个亿元乡镇。今天的人们习惯把这里称之为改革开放30年来泉州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这些属于陈埭的繁荣因子,都是回族及其他各民族群众所缔造的。

  小镇陈埭,是福建回族主要的聚居区,共有以丁姓为主的回族2万多人,他们的繁衍分布还延伸到了港澳台以及东南亚等地。

  陈埭镇最热闹的地方应该是岸兜村,村庄里街巷交错,人来人往,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干着与鞋子有关的活计。有的做着鞋帮、有的做着鞋底、有的做着最后的缝制加工。

  整个村子里,我感觉不到丝毫悠闲的气息。“一寸光阴一寸金”,这句古话被陈埭人诠释得淋漓尽致。

  “陈埭回族万人丁”的家园

  丁显操是陈埭镇回族事务委员会原主任。近10年来,他先后接待过无数个国内外的访问团,对于陈埭回族的形成发展有着足够的了解。走在陈埭的街巷上,丁先生向我不紧不慢地讲述着陈埭的过去与今天。

  陈埭在泉州湾的南畔,是一个很有人情味的地方。陈埭得名是因五代十国时,南唐观察使陈洪进率领军民在此围滩筑埭,于是后来的人们就把这里称之为陈埭。

  南方的雨说来就来,顷刻间街巷里就积满了雨水,一辆辆摩托车穿梭而过时溅起了水花。“摩的”在富庶的陈埭仍是最为流行的交通工具。

  陈埭镇清真寺不大,掩映在一片斜风细雨的绿树丛中。清真寺有点办公楼的味道,仅有的区分是建筑物上面蓝色拱顶与弯月,大殿面积只有325平方米。寺院修建于1991年,当时的陈埭回族已经创造了显赫的财富。清真寺隔壁还有陈埭民族南音社以及陈埭回族史馆。

  陈埭回族人家以丁姓为主,元代时来中国的阿拉伯穆斯林后裔,元朝末年为避免战乱而迁徙定居到此,在大海边上养殖农耕,开垦荒滩发展生产,“人文辈出,仕宦蝉联”,他们代代相传,已经在陈埭延续了600多年。

  “先辈们最初来到这个地方的时候,陈埭镇还是一片海滩,回汉两族围海造田,海退人进,才有了这个海洋边上的小镇。再后来,‘陈埭回族万人丁’就逐渐在这片土地上慢慢地形成了。”丁显操还告诉我,陈埭清真寺的边上有一个陈埭丁氏祠堂。这座建于明初、有近600年历史的丁氏祠堂是研究泉州古代海外交通史和阿拉伯人入籍中华的重要实物依据。清真寺边上居然有祠堂,这在中国回族中绝对是例外,这让我很是震惊。“几百年前,因为种种原因,陈埭回族隐瞒了自己的宗教信仰以及其族源。但俯瞰祠堂的建筑,却是一个大大的‘回’字形,以存其情怀。”1948年之前,陈埭回族曾以宗祠为隐形的清真寺进行宗教活动,还在这里秘密集会宣传抗日救国思想。而现在的清真寺就是宗祠过去的后厅。清真寺与宗祠的周边,分布着陈埭镇的7个回族自然村。

  丁氏回族史上的辉煌

  陈埭丁氏宗祠是一座古典的中国传统式建筑,四周有用水泥修葺的围墙。祠堂的门前是一池清凌凌的水。一个回族大家族600多年的荣耀都停留在了这里。

  丁显操说:“先辈中的确涌现出了一大批有为之士,比如近代史上中国第一位兵器制造专家丁拱辰,他是丁姓回族的骄傲。”丁拱辰是陈埭走出的回族男儿,出生于1800年,少年时期奋发读书,钻研天文学,曾经涉足吕宋岛和阿拉伯地区。鸦片战争爆发后,在林则徐等人的影响下,他从海外归来弃商从事兵器研究,最终完成了《演炮图说》、《演炮图说后编》、《增补则克录》、《西洋军人图编》等军事著作,并亲自领导铸造火炮40门。今天的人们习惯称其为“近代著名爱国军火科学家”。

  “其实,在我的先辈丁拱辰之前,回族人在元朝时就以铸炮闻名于世。”丁显操说这些都是有据可查的。“蒙古骑兵无敌于天下,不仅仅因为兵强马壮,还赖于火炮。1271年,元朝政府从波斯请来了制炮专家阿劳瓦丁,他在第二年制造出了火炮,奉旨在大都五门前试射成功。紧接着,元军就用这种火炮一举攻破了久攻不下的襄阳城。”

  在丁显操的引领下,我来到了丁拱辰的故居,这是一栋修建于清朝初年的房屋,砖木结构,占地面积258平方米,由门楼、厢房、前厅后堂组成,平面是一个口字型。正堂为硬山顶加两坯,抬梁式木结构,大都保存完整。这是晋江市1991年公布的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30年,陈埭是福建改革开放的缩影

  在陈埭的丁氏回族大家族,从小到大衍生为今日人文蔚起的群体,他们书写了当代经济界的传奇。回望从元末到今天,我们不得不说,陈埭回族发展的这个漫长过程,恰是回族家天下的演变过程。   

  雕梁画栋古色古香的传统建筑,这是陈埭回族人家房屋上共有的特点。陈埭回族丁氏家族的风雨600年,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却是一幅雪泥鸿爪的历史画卷。而今,我能看到的则是属于回族的上千家鞋厂,以及侨乡文化所产生出的巨大智慧。

  “野人怀土,小草恋山”。陈埭回族人自明朝中期起,就开始涉足出海洋务,如今足迹遍布世界各地者近3万人。身居海外的侨胞时刻心向祖国,情恋故土,大家经常组团回乡探亲寻友,并积极地为陈埭兴办公益事业,支持故乡的经济发展。

  陈埭丁氏回族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改革经验的模式,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据说,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领导和海内外经济学家不断来到这里进行考察,观摩。

  回乡陈埭,从改革开放到今天已经走过了30年的历程,这30年,是陈埭向海外延伸的30年,尽管身边的泉州——过去的“东方第一大港”已不复存在,但它留给了陈埭回族人商业意识,他们的举动也时刻备受海外陈埭丁姓回胞的关注。30年,是陈埭走向闻名海内外的品牌大镇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陈埭人艰辛且清晰的创业史,陈埭正是中国改革开放乡村变革发展史上的一个范本。

  陈埭回族乡亲富足殷实了,但那份感恩的心永远不变。1993年,援建晋江机场时,回族同胞以民间行为自发捐出427万元;1998年,宁夏南部大旱、“三江”洪涝发生后,陈埭回族乡亲捐款154万元。

  当然,陈埭回族的乡亲们并没有陶醉于今日所取得的丰硕物质上的辉煌。在陈埭这片阅尽人间沧桑却又充满着传奇的海埭上,回族乡亲在这个时代的大潮中继续引领着民族经济的发展,气势如虹。

《中国民族报》2008年11月11日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陈埭丁氏宗祠





  

  陈埭丁氏宗祠位于福建省晋江市陈埭镇岸兜村之东南,是福建省内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回族祠堂。2006年6月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考证,陈埭回族是泉州回族的一部分。他们是中亚的阿拉伯穆斯林于元朝时由苏杭来到泉州,在泉州居住几代后,与汉族及其他民族通婚,才融合成为回族的。元末,丁姓先祖赛典赤·瞻思丁后裔避居于陈埭。明初建祠,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毁于兵燹,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重建,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再修。

  宗祠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建筑形制别致,正中是四方形石砌平台,台上建祠厅,单檐硬山顶,抬梁式木构架,三开间。前为门厅,后有后堂,左右建廊庑,四周环抱,成“回”字形。外观建筑形式采用闽南民居“三开间双护厝”的形式,渗透伊斯兰教文化装饰风格,寓意独特,为宗祠中仅见。正门上为明代书法家张瑞图题写的“丁氏宗祠”匾额。祠内遗存多处阿拉伯文《古兰经》雕饰和清代重修丁氏宗祠碑一方。

  丁氏宗祠建筑的木作、砖作、石作、泥作,颇具匠心,令人叹为观止。雕饰技艺精湛,题材纹样丰富,彩绘艳丽多彩。宗祠建筑装饰木雕、石雕、彩绘所构成的优美的图案,从工艺手法,到图案内容,无不散发着汉族文化的魅力,而宗祠建筑上又深深刻上阿拉伯文化的烙印。

  “人文蔚起,代有簪缨”,陈埭丁氏回族繁衍成万人丁望族,明、清两代登进士者12人、举人者21人。数百年来,陈埭丁氏回族与汉族人民一起生活在陈埭这片土地上,共建家园。陈埭回族和汉族人民在文化上互相渗透,丁氏回族宗祠就是回汉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


《中国民族报》2008年11月11日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