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寄希望于民俗学的下一代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寄希望于民俗学的下一代

  从日本留学归来的北大王京博士,对中国民俗学网的赞誉是:“中国民俗学的网络建设绝对可以称傲世界民俗学界,再多的称赞也不嫌多!”(博客跟帖)
  网络的影响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网络带给我们学界的变化也是日渐凸显。尤其是对于下一代学生、未来的学者们,网络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我自己至今还不是很习惯于运用网络资料,还是喜欢捧着书本的感觉,但是也已经越来越感觉到网络的便利,感觉到网络对自己生活和学术的渗透。
  中国民俗学网开通一年来,总点击数达到740万次,每天的点击数在2万次左右。这一数字反映出学界对网站的关注程度,也可以由此推测网站会对学界产生的影响。
  我们的网站是依靠志愿者们的无私奉献才维持到今天的,今后网站的发展还是需要大家的持续努力和不断的坚持,坚持就是胜利。
  网站学术总监之一施爱东在我博客的跟帖中,对参加了2009年年会的网站志愿者代表说:“说不定十几年后回过头来,你们就会发现,因为叶老师和巴莫老师的邀请,你们成了最新一代民俗学者的‘一大代表’。”
  我们感谢网站的志愿者们,正是由于你们的努力和奉献,中国民俗学网才有今天的局面。
  在钟敬文先生为代表的老一代民俗学家的努力下,民俗学得以恢复和发展,有了今天在学界的地位。未来中国民俗学的发展尽管依旧艰难,依旧会充满坎坷,但是我们完全有理由寄希望于下一代民俗学人,寄希望于民俗学界的七零后、八零后。在我国高校中,现有民俗学、民间文学、少数民族文学的博士点十余个,硕士点四十余个,每年有大约二百名接受过民俗学及其相关知识系统训练的硕士、博士走向社会、走向研究岗位。他们将会有更加宽阔的学术视野,更加开放的学术心态,更加宽松的治学环境。
        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民俗学的未来充满希望。
附件:

01  [时间:2009-12-28 08:36]

02  [时间:2009-12-28 08:36]

03  [时间:2009-12-28 08:36]

TOP

早起的鸟儿有……

TOP

哇。。。。
叶老师寄予如此的厚望和鼓励,小的们,加油干!!!

TOP

看来得更加努力了,先把博给攻下来,自己基础还不够,还需要加强,多向前辈学习

TOP

回复 4# 的帖子

太阳,你没问题的。组织和个人都相信你

TOP

一个人在社会中找不到一个中心,就找不到自己。
春华秋实,一年以来,我们与网站一同感受,一同成长,见证了民俗学网的筚路蓝褛的历程,也感受了民俗学蓬勃兴旺的动力。
说实话,我们更多的是感激。
这是一个广阔的平台、深邃的空间,
在这里,我们付出,我们收获;我们相逢,我们相知,我们交流,我们成长……
看见了自己的“小”,看见了未来的天空,看见了寂寞路上的同行者。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民俗根脉,薪火相传。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

学子代代如潮涌!

TOP

回复 7# 的帖子

过来玩撒

TOP

行 这几天我们这活动较多
过一阵去

TOP

我们都在慢慢地老去,曾经“青年论坛”的一邦元老级学者都已经不再年青了,其中年龄最小的施爱东同志,也已经43岁了。
想想时间真的过得很快,曾经红红火火的青年论坛的青年学者,干不了几年就得退休了。
现代学术一日千里,惟有年轻才有希望!

前两年我们聚在一起时,还在感叹在我们这一辈坚实的“学术共同体”之后,更年青的学者们总是处于一种松散的游击状态,但是,这次南昌的民俗学年会,我们看到了一班团结的、充满活力的“80后集体”。
你们的出现,为民俗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让我们这些垂垂老矣的老青年学者看到了希望。
我的心情大概和叶老师、巴莫老师一样,这次南昌会议,最高兴的事,就是看到了你们的团结和成长!

TOP

各位老师是我们的好榜样,我们要好好学习的:)

TOP

呵呵,我们80后的がんばって!

TOP

民俗学专有词汇:童鞋们

童鞋是今年在民俗论坛上一个很流行的词汇,它展示了80后90后的活跃与可爱,同时也体现了前辈们年轻的心态,居然和我们这些童鞋能打闹到一块

建议在民俗学界把“童鞋”专门作为 青年学子的 符号代表;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鞋换旧鞋^^   鞋儿们 ,加油啊 ……[正好湖北话把 鞋念做:hai (孩)]

TOP

回复 10# 的帖子

我们会继续努力的,更要向前辈多请教学习啊

TOP

其实除了我们这群常常抛头露面的t管理员或者版主,还有更广阔的民间:那些沉默的大多数,那些潜水员们。
他们才是这个论坛的根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