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阳,不能遗忘的名字
郧阳,一个在现实中消失了15年的地名,近来再次受到关注。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提速,古郧阳的中心——郧县又将有部分土地被淹,一批文物古迹离开我们的视野。为此,十堰市和郧县加快了对郧阳文化的挖掘与整理。7月底,记者专程赴郧县,请教专家,探访现场,以期让读者对悠久神秘的郧阳文化有所了解。
500多年前,鄂西北曾是省级特区
傅广典,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知名的地域文化研究专家。几年前,他成功挖掘并推“火”了房陵文化,使它成为鄂西生态旅游圈的一颗明珠。今年,他开始研究郧阳文化,一番对比后得出结论:“从某种程度讲,郧阳文化比房陵文化的历史积淀更为深厚”。
郧阳文化内涵丰富,读者会对哪些感兴趣?“先从对近代影响较大的抚治文化说起吧。”傅广典告诉记者,500多年前,鄂西北以郧县为中心,曾经是一个省级特区,并存在了204年之久,跨越两个朝代,成为一个独特的政治与文化现象。
“这段历史很长时间不为人知,直到前几年《郧台志》在台湾被发现后才浮出水面,也算个新闻吧”,他风趣地说。《郧台志》由明朝人裴应章主编,据其记载,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朝廷在郧阳府建立抚治,辖8府、11州,共60余县,辖区横跨今天的鄂豫陕渝4省市。明朝的行政区划最初只有南北两京及13省,后又增加了一些与省平级的抚治特区,或在一省之内,或地跨数省,郧阳抚治即属于后者。
为什么在郧阳设这样一个特区?主要是为处置进入荆襄山区的大量流民(移民)。以郧县为中心的鄂西北地区一直是犯人流放和北方农民南下的重点地区。如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濮恭王李泰就被流放郧县,从宋末到明初,大批北方农民为躲避战乱进入荆襄山区,到明成化年间人数达150万以上。而朝廷对这些流民多次采取驱赶和杀戮的办法,最后引发大暴动。1476年,山东巡抚原杰上奏,提出善待流民,让其落户垦田纳供。朝廷采纳了这一建议,决定建立抚治,并任命原杰为首任郧阳巡抚。
据记载,前后有120任巡抚在此坐镇,稳定了地区局势,带动郧阳文化进入最辉煌的时期。当时的郧阳古城同时驻有县衙、府衙、抚衙和行都司(相当于今天的县、市、省、军区)四大军政机关,是鄂西北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郧阳还是汉江最大的商埠,汉江上下三千里的关中文化、汉中文化、荆襄文化、南阳文化、江汉文化等在此交会、融合,形成了在全国地域文化中颇具影响力的大郧阳文化。
后来清政府取消了郧阳抚治;上世纪50年代,为修建丹江口水库,郧阳古城永沉水底;1994年,郧阳地区与十堰市合并,郧阳这个地名也消失了。
“郧县人”是中华民族始祖之一
“郧阳文化的研究不应因行政区划变化而中断。”傅广典强调,郧阳文化的最大特点,就是延续性——从人类起源一直到现代,这片地域证实了“人类没断代,文化没断层”,堪称“人类通史地域”。
1989年,郧县出土了100万年前的“郧县人”头盖骨化石,震惊了世界。而在其周边,还发现了75万年前的梅铺猿人,50万年前的白龙洞猿人,5万年前的黄龙洞猿人,形成较为完整的古人类进化链。进入新石器时期后,这里的文化积淀更是脉络清晰、环环相扣。最典型的就是辽瓦店子遗址,它的文化堆积层从新石器时期起,历经夏商周直至明清时期,持续不断,没有缺环。其文化的完整性不仅国内少见,在世界上也罕有。
郧阳文化为何具有如此特点?“与这里独特的地域有关”。傅广典介绍说,人类文明都是大河文明,汉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条大河,具备了文化孕育的基础;郧阳属秦巴山地,有相对宽阔的冲积平川,秦岭、巴山阻隔了北寒南热,使这里成为最适合人类生存的地域。“郧阳文化的研究结果表明,汉江和黄河、长江一样,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而‘郧县人’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