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袭事件中的“学术”悲剧
一句民俗语言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尤其遇上这个时代,八卦炒作当道,名人更难做,更可怕的是,一旦被名人了,被炒似乎是理所当然的福分。
可是,最近炒作汪晖先生,实在够无聊的。因为,事情的实质,不过是在所谓学术辩论伪装下的骂街。真正读书的人,谁敢否认汪晖先生八十年代以来的影响?吹毛求疵地拿放大镜挑出几个习作中的学术常识,就能获得起学风矫正者的道德高地?
不过,最荒诞的一点,是大多数如鲁迅所谓的那些伸长脖子的看客,根本就不知道被舆论斩首的对象究系何人。其实,不说普通网民,就是在所谓学界中人,真正愿意了解的又有几个?(很惭愧,四大卷的《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本人下几次决心都没看完。)
但是,推动炒作的,确确实实就是这些“不明真相的群众”。或许,正因为不明就里,才参与了一场“自以为是”的炒作。实际上,看看相关新闻下的评论跟帖,恰恰不是针对具体的人物,更不是具体的论题,而是针对一些标签:教授、专家、文人——可惜,这些词在这个时代,都不怎么褒义。
这才是最悲剧的地方。不明真相的群众表达的,不过是对这个群体的某种情绪。这次偶然地砸到了一个无辜的名字。
但是,一个具体的学者可能是无辜的,这个群体是否足够清白?这里还不仅仅是几个害群之马的问题。真正要问的,是这个群体的大多数,为何沦落到一个如此不堪的声名?如何与“群众”如此隔膜?
这是问题的实质所在。毋庸讳言,九十年代所谓的“学术”转向以来,不管出于客观还是主观因由,知识分子逐渐转入更加专门化的知识生产,当然无法简单评价这一转向,但从此这一群体逐渐丧失了与“群众”的沟通能力,却是事实。所谓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批评于丹讲错了论语有什么用呢?因为面对现实的诸多问题,我们表态的能力甚至不如韩寒们。
悲剧当然还没结束,也不会轻易结束;但到底如何收场,却肯定部分地决定于这些人在未来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