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古诗,最好不要以清明节为噱头
中国新闻网 2010年04月01日 16:18 来源:荆楚网
我们熟知的杜牧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首诗学界基本上肯定这是一首伪诗,第一,他很可能不是杜牧写的,第二,很可能不是为清明写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施爱东博士今日做客人民网《金台会馆》时指出。(3月29日《人民网》)
闻此消息,不禁想起前些年,一些专家“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情形:《常回家看看》是歧视女性、李清照其实很好色、本山大叔的一句玩笑话“屁精”竟也有“侮辱同性恋”之嫌。倒不是笔者迂腐保守,接受不了新生“学术成果”,可怎么想都有些雷人的这些专家解读,着实让我们这些“知道分子”闹心。
专家教授走穴、创收早就不是什么新现象,让昔日拘囿于书斋的“深不可测”的学问普及到广大百姓的平民视野之下,又能让知识分子银根稳健,做学问无他物之虞,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但专家毕竟是专家,既然掌握了话语权就应该出语谨慎、言之有据,至少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为了制造噱头、营造买点、刺激眼球,就不惜放下“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学者戒律,而信口雌黄、胡诌是非、虚张声势。看着媒体为自己“漫不经心之言论”争得面红耳赤、剑拔弩张,偷着乐地坐收“名利双赢”的渔翁之利,这样的“学者”并不在少数。
动不动就拿“贾宝玉是同性恋、武松好好色”这样的“蒜皮”之事,说得唾沫横飞,恨不得整部《红楼梦》都是“同性恋”的糗事,恨不得整部《水浒传》都讲武松对潘金莲的性变态。这样的“噱头”学者、炒作学者,出卖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研究对象,出卖的还是学术应有的严谨踏实的品质。
值清明节来临之际,学者不谈清明文化、传统,不谈当下用“二奶”“豪宅”祭拜的恶俗之风,却质疑起“清明时节雨纷纷”的真伪来,笔者颇为不解。我无以知晓这一论题在唐诗研究领域到底有多重要,对于这首已流传一千多年,大多数人耳熟能详的古诗,其作者是不是杜牧或者后两句是不是跟清明有关,似乎并不重要。
再说,目前学术界对这一问题本身就各执一词,并无统一定论。所以,我觉得作为研究者,最好不要以清明节为噱头,又将“半成品”的“学术成果”洒向大众。既然他们对这一问题的论证也只是止于“基本肯定”的程度,那么为什么不让我们相信《清明》所带给我们的美好印象是真的呢?比之让大众少一次无谓的“观念撕裂的阵痛”,急着发布“并不成熟”的学术假设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作者:王艳春
-------------------------------
“专家”挨砖头又一实例,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