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院校巡礼: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学科

院校巡礼: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学科

  

院校巡礼: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学科



 
  一、基本概况

  本院民俗学学科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学位授予权。

  学科专业研究方向及研究生导师:

  1、现代民俗学。主要研究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传承的民俗文化,包括民俗文化事象的类型和功能,民俗在民族传统文化向现代过渡中所发挥的作用等。同时研究民俗学者调查和分析现存各类民俗事象的方法论。导师:董晓萍教授(博士生导师)、刘铁梁教授(博士生导师)。

  2、历史民俗学。主要研究中国各类民间历史文献,包括中国历代搜集、记录的民间口头文学作品;以及对这些民俗史料进行理论的探索和阐明,对编纂和运用民俗史料的历史进行清理和论述等。具体分为研究中国民俗学和中国民俗学史。 导师:董晓萍教授(博士生导师)、赵世瑜教授。

  3、民间文艺学。主要研究民俗文化中的民间口头文学部分。它是一门相对独立的科学,研究民间文学的对象、性质功能、结构和方法等。导师:董晓萍教授(博士生导师)、刘铁梁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利慧副教授。

  主要参考书和期刊目录:

  序号 著作或期刊名称 作者或出版者 适用对象 备注

  1 诗经(国风) 朱熹注本或其它注本 博士 必读

  2 天问集纂 游国恩 博士 必读

  3 山海经校注 袁珂校注 博士 必读

  4 论衡校注 黄晖著 博士 必读

  5 风俗通义校注 吴树平 博士 必读

  6 太平广记 旧刻本或中华书局本 博士 必读

  7 乐府诗集(侧重歌谣部分) 旧刻本或影印本 博士 必读

  8 古谣谚 杜文澜编 博士 必读

  9 东京梦华录(外四种) 孟元老等 博士 必读

  10 顾颉刚民俗学论集 顾颉刚 博士 必读

  11 钟敬文民俗学论集 钟敬文 博士 必读

  12 中国礼俗迷信 江绍原 博士 必读

  13 金枝(中译本) (英)弗雷泽著,汪培基等译 硕士博士 必读

  14 原始文化(中译本) (英)泰勒著,连树生译 硕士博士 必读

  15 民俗学手册 (英)班恩著,有中译本,程德琪等译。 硕士博士 必读

  16 民俗学研究 (美)阿兰•邓迪斯著,有中译本,更名《世界民俗学》,陈勤建等译 硕士博士 必读

  17 民间故事论 (美)道森 硕士博士 必读

  18 社会学概论新修 郑杭生主编 硕士博士 必读

  19 文化社会学 司马云杰 硕士博士 必读

  20 中国文化史 张岱年主编 硕士博士 必读

  21 文化人类学事典 (日)祖父江孝男 硕士博士 必读

  22 当代人类学 (美)哈维兰著,有中译本,王铭铭等译 硕士博士 必读

  二、民俗学与社会发展研究所

  民俗学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继承钟敬文先生开创的中国民俗学研究的学术传统,在社会学一级学科下,建设民俗学国家重点学科和北师大特色学科,成为高校民俗学教学、科研、高级专业人才培养、社会公共政策咨询和国际学术交流的新型综合机构。附设理论民俗学研究室、民俗史志研究室、数字民俗学校级重点实验室、性别与发展研究中心和人类遗产学中心。

  在所长董晓萍教授的率领下,本所根据国际国内学术前沿方向,结合中国国情,完了成三大调整,一是在学科队伍结构上引进原结构缺乏的特色人才,在高起点上整合校内外科研资源,打造民俗学与相邻文科和可交叉理工科的互动环境。二是在研究方向上保持原有强项,同时根据中国现代社会城市化、多元性、高科技、公共政策化的进程,扩大学术领域,开拓现代民俗学(含中外民俗志比较)、历史民俗学(含中国民俗文献史研究)、数字民俗学(含技术民俗学)和社会性别学新方向。三是在人才培养上,将后研究生教育提前到当前教学中来,使后备人才树立学术理想,提高竞争能力。

  近年来,本所承担了多项科研课题。已完成“华北水资源与社会组织”、“世界大都市遗产保护资源网” 2 种,编撰“山陕六县田野访谈资料集” 18 册,出版“陕山地区水资源与民间社会调查资料集”丛书 4 种,“外国民俗文化研究名著译丛”,完成“转型期的民俗文化研究”省部级项目 1 种,完成《民间宗教学》、《社会性别学》和《社会性别与大众传媒分析》书稿 3 种,正在建设民俗图像电子典藏库 1 个。目前正在研究的课题有:中国民俗文献史纲要、清代民俗文献研究、现代民俗文化管理、北京寺庙碑刻与社会史、客家民俗志、中国民族民间文艺十大集成志书数字化地图与空间演示模型、节日传统与现代转型等。

  本所现有教授 2 人、副研究员 1 人、兼职教授 6 人。所长董晓萍教授的研究方向是现代民俗学、民俗学原理、民俗志学以及数字民俗学。已出版《华北民间文化》、《乡村戏曲表演与中国现代民众》等 25 种著作,先后获得国务院特殊贡献奖、民间文艺“山花奖”等多项奖励。萧放教授的研究方向是历史民俗学、岁时民俗研究。已出版《中国文化厄史》、《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等 15 种著作。先后获得民间文艺山花奖、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等奖项。朱霞副研究员的研究方向是技术民俗学、传统民间工艺和现代民间文艺学。著有《云南民族民间工艺技术》、 《 Land Policies and Land Management,and Land digredation in HKH Rigion, 》 等。兼职教授有:刘魁立教授,代表作有《刘魁立民俗学论集》、 《金枝精要》等; 李强教授是教育部首批跨世纪优秀人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社会学学科组成员。著有《 应用社会学》、《社会分层与贫富差别》;王邦维教授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外国文学学科组成员,著有《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校注》、《唐高僧义净生平及其著作论考》等;刘伯红研究员,在所内主讲课程《社会性别学与公共政策》、《全球化、女性学与发展》。

  本所积极开展对外交流,目前已举办“人类遗产学”和“性别 . 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等国际高级短研班 4 轮,赴英国、法国、印度、台湾等参加学术会议 5 人次。

  教师名录:

  董晓萍,女,1950年12月生,大连市人,汉族,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自1986年起,师从导师钟敬文教授攻读博士研究生,博士论文题目《明清民俗文艺学思想史略》。1989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兼任钟敬文教授学术助手。1994~1995年留学美国,博士后。1995年夏季芬兰约恩苏大学国际民俗学会民俗学高级培训暑期学校毕业。2001~2002年英国牛津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国际民俗学会会员。2001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现担任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教育部国家重点人文社科基地北师大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副主任、文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校女教职工委员会主任、北京市女教授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北师大数字民俗学实验室主任等职。主要研究方向:现代民间文艺学、应用民俗学。开设课程: 现代民间文艺学、田野民俗志、现代民俗学、全球化与民俗化。已出版学术著作《民俗学导游》(中国工人出版社,1995)、《华北民间文化》(合著)、《杨慎》(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世纪老人的话——钟敬文卷》(合著)、《乡村戏曲表演与中国现代民众》(合著)、《说话的文化》(中华书局,2002初版,2004重印)、《田野民俗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不灌而治—山西四社五村水利文献与民俗》(中华书局,2003)、《全球化与民俗保护》(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现代民俗学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译著《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到民间去—1918~1937年的中国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学运动》和《中国民众思想史论》等,编著《<三国演义>的传说》、《<水浒传>的传说》和《钟敬文教育及文化文存》等,参与编撰出版高校文科教材《民俗学概论》和《中国文化概论》,共出版著作25种,发表论文110余篇。 已完成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水资源利用的民俗传统与现代变迁》、教育部重大项目《中原民族志与下层文化建设》、教育部留学回国启动基金项目《华北民间社团思想》、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华北文化个体户的手抄本与表演》。

  萧放,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年6月获民俗学博士学位。1999年至2001年继续跟从钟敬文教授在北京师大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 2001年4月开始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民俗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民俗学会理事、副秘书长,《中国博士后》杂志编委,台湾《先秦两汉学报》编委。曾任北京博士后联谊会副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历史民俗学、文献民俗志、时间民俗研究、节日文化研究,中国文化史。开设课程:民俗学、民间文学、中国民俗学史。著作:《荆楚岁时记研究——兼论传统中国民众生活中的时间观念》(独著,中国民间文化探索丛书之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2;《从成年礼的传承变异看传统社会生活中的文化示范意义》,民俗典籍文字研究学刊第一辑 商务印书馆;古籍整理:《资治通鉴简注》(合注、第一署名),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6.7第2版;《二十五史精选》(明史卷主编),中国书籍出版社,1995,1;《白话二十四史?明史卷》主编 中国华侨出版社1998.7;《中华风云人物通览》(主要撰稿人),武汉出版社1996,12。 研究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传统节日与当代节日文化关联研究——民俗时间意识的传承与演变》、中国博士后基金课题《转型期的民俗文化研究》、教育部文科科研基地重大项目《中国民俗史纲要》子课题“岁时民俗文献志”主持人、教育部文科科研基地重大项目《中原民俗志》,主持子课题“山西民俗志”。


  朱霞,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技术民俗学、民间传统工艺。开设课程:民间文学概论、民俗学概论。著作:《云南少数民族手工造纸》,两作者之一,云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云南民族民间工艺技术》,两作者之一,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年;《土地政策、土地管理和土地退化》,合作,2001, Nepal. 英文专著;《云南民族科技》,两作者之一,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研究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云南少数民族工艺技术研究》;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中国民俗文献史》子课题 《工艺民俗志——以云南井盐生产工艺为个案》;国家文物局课题:《推进传统核心科技体系的科学化、现代化进程》。

  赖彦斌,文学院工程实验系列技术人员,工程师。2006年毕业于北师大文学院,民俗学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是文化技术遗产学,重点进行数字民俗地图研究,民俗基础遗产数据库建设中的GIS、GPS、FLASH和E—BOOK技术应用和标准建设,以及民俗学的数字课件开发。
  色音,蒙古族,文学博士,教授,民俗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原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室副主任。1996年4月-1997年4月赴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讲学一年。2003年12月以客座教授身份赴日本国立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工作一年,于2004年11月归国。主要研究方向:长期致力于民俗学、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研究与教学。兼任中国民族学学会副秘书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理事、中国民俗学会理事、中国宗教学会理事等职。著作:《东北亚的萨满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蒙古民俗学》(民族出版社,1996年);《神道教与日本文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蒙古游牧社会的变迁》(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等,译著有《北方民族与萨满文化》、《游牧世界》等4部。

  三、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

  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现设有三个主要研究方向:民间叙事学、民俗志学、历史人类学。三个方向彼此衔接,共同构成“民间叙事与历史记忆”的长远发展走向。所长刘铁梁教授在民间文学理论、民俗志学、村落考察等方面,多有创造性贡献,著有《“民间文学”的概念与 20 世纪中国的民间文艺学》、《民俗志研究方式与问题意识》、《联村组织与社区仪式活动》等论文。万建中教授是北京市跨世纪人才,长期致力于民间文艺学、民俗史和地方文化的研究,著有《解读禁忌——中国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中的禁忌主题》、《禁忌与中国文化》等专著。曾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国文联和民间文艺家协会“山花奖”。杨利慧副教授是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是教育部青年教师奖、霍英东青年教师奖及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的获得者,致力于神话学和民间叙事学的调查和研究,著有《女娲溯源》等。康丽讲师和岳永逸讲师也在民间故事的性别视角研究、村落庙会研究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兼职教授赵世瑜是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北师大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在明清社会史和民间文化史方面成果丰硕,在历史学和民俗学等诸多领域都卓有建树,著有《腐朽与神奇:清代城市生活长卷》、《眼光向下的革命——中国现代民俗学思想的早期发展,1918-1937 》等。

  近年来,本所承担并完成的国家级和省部委级科研项目有:日本学术振兴会项目“中国江南沿海村落民俗志研究”、中宣部委托项目“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中国民俗文化志区县本的调查与编写'”、文化部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北京商业民俗文化调查研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中国民间散文叙事的主题学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民俗史”之“民国卷”、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项目“现代民间口承神话的传承与变异”、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民间叙事的讲述与表演”、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中国的神话母题”等等。

  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现有在编教师 5 人,其中教授 2 人,副教授 1 人,讲师 2 人。另有兼职教授 1 人。

  本所还承担了全校和文学院本科生的民俗学、民间文艺学和神话学等课程的教学任务。

  成员:

  刘铁梁,男,1946年1月生,辽宁省绥中县人,汉族,教授,博士生导师。1979年入北京师范大学读民间文学专业研究生,师从钟敬文教授。1982年获硕士学位并留校工作至今。曾任中文系民俗学教研室主任,现任文学院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兼任清华大学等高校客座研究员或教授。是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全委会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人类学会理事,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国际民间叙事文学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民俗学理论、村落民俗志、乡村民间自治组织与仪式行为、民间文学研究等。田野研究的地点主要在浙江省和河北省农村。合作出版著作、教材等7种,发表论文40余篇。曾主持有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中国农村变革中的民间文化”和北京市科委的应用项目等,参加有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多种教学科研项目,连续13年参与5项中日联合民俗学调查研究项目。多次出席国际学术会议和两岸学术会议。曾在2001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997年和2001年两次获北京市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

  万建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6年-1999年7月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获民俗学博士学位,师从我国民间文艺学及民俗学界的泰斗钟敬文教授。 1999年6 月毕业后留校任教。主要研究方向:长期从事民俗学和民间文学学科研究,在中国民间口头叙事文学、中国民俗史 、民俗学及民间文学理论等领域较有成绩。曾经担任的社会工作:中国民俗学会和中国俗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多所大大学兼职教授;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府特约监察员,民革北京师范大学主委。开设课程:民间文学概论、民俗学概论、民俗学导论、民间叙事学等。已发表学术论文 120余篇。著作:《民间文学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版);《中国神怪故事集成 ——<搜神记>》(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搜神记>的神异世界》(台湾大村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中国生育文化大观》(主编之一,百花洲文艺出版社);《解读禁忌-中国神话、传说和故事中的禁忌主题》(商务印书馆);《禁忌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中国历代葬礼》(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研究课题: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 “中国民间散文叙事文学的主题学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间文学的生活属性及其理论建构”。2001年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百人工程",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杨利慧,1994年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民俗学专业),1996年北师大中文系博士后出站留校工作至今。主要研究方向:神话学、民间叙事学、民间文学基本理论、民俗学田野作业的理论与方法。开设课程:民间文学概论、神话学、民间叙事学、民俗学田野作业的理论与方法、当代世界民俗学导论(双语)。著作:《女娲的神话与信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12月;《女娲溯源——女娲信仰起源地的再推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金猴献瑞》(第2作者,十二生肖文化研究丛书之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11月。研究课题:主持教育部2000年“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项目:现代民间口承神话的传承与变异;主持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民间叙事的讲述与表演;主持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博士点基金项目:中国的神话母题;参加国家社科基金八五规划重点项目:古代东方文化的曙光——中原神话文化价值论析。

  康丽,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民俗学专业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民俗学、民间叙事学。开设课程:民间文学概论、口头传统与性别研究——从社会性别看民间叙事。著作:《民间文学概论》、《口头传统与性别研究——从社会性别看民间叙事》。研究课题:《中国巧女故事叙事形态与民间女性观念研究》(北京师范大学青年教师基金项目)。

  岳永逸,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民俗学理论、宗教民俗学、都市民俗学、传说学、民俗志学。开设课程:民间社会制度研究;北京民俗文化;当代文化人类学专题;宗教民俗学。著作:《天桥说唱艺人大家庭式的师承》,2001年音乐学年度丛书《音乐文化》,中国艺术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合译《种族、语言与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田野逐梦:走在华北乡村庙会的现场》,广西人民出版社;《飘逝的罗衣》,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3。研究课题:参与台湾国科会基金项目,“中国传统底边社会研究”、中宣部委托项目“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台湾国科会基金项目,“中国传统底边社会研究”。

转自:湖南社会学网

[ 本帖最后由 穆昭阳 于 2009-12-30 08:35 编辑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