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110课堂 民间文学 田盼 第二组

仙鹤献玉的故事

信宜的玉石为什么藏量这么丰富?这里有个故事。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德亮围(今信宜市金垌镇)到处都是山。山里有一座小村庄,村里住着一个孤苦伶仃的姑娘。这姑娘勤劳勇敢,聪明伶俐,生得花容月貌,且为人心地善良。
一天,姑娘上山打柴。突然天空乌云密布,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忽然“隆”的一声,从空中掉下一团白色的东西。她走近一看,“咦,原来是一只遍体受伤的白鹤”。她立即从身上撕下布块给它包扎。说也奇怪,刚包扎完,顿时风停云消雨散,山里恢复了平静。她用手摸了摸白鹤的心脏,它还在跳,于是,便立即取下头上心爱的珍珠,研成碎末,铺在伤口上止血。白鹤慢慢苏醒过来了,只见它睁开一双机灵闪亮的眼睛。从口中吐出一颗碧玉并说道:“善良勇敢的姑娘,如果你要什么东西,只要三呼碧玉,它就会帮你忙的,万一遇到危难时,只要四呼碧玉,它就会替你排危难。”说罢,白鹤化作一朵祥云,向西北方飘去了。姑娘又惊又喜,把宝玉藏进笼子里,并叫了三声,于是满满的一笼鸡鸭出现了。她把这鸡鸭分给穷人。接着她又把宝玉拿到谷围里,连叫三声,满满的一围稻谷就出现了。她又把这些稻谷分给了乡亲父老,以解除他们的饥馑。此后,凡是乡亲父老有什么困难,她都有求必应。乡亲们都尊称她为“再世观音”。
话说邻村有个无恶不作的村霸,花名叫作“大头蛇”。他听说这个农家妹美若天仙,早已垂涎欲滴,今又有那宝玉,就顿生歹心,带了家丁和豢养的狼狗去抢,妄想连人带玉占为己有。好心的村民传讯给姑娘,并放出看家狗去阻拦,让姑娘赢得时间,爬上了山头。村霸喝令家丁急起直追。眼看村霸越来越近了,她突然想起那仙鹤的话,急忙从怀里掏出宝玉,连呼四声,话音未落,一根大棒从天上飞打下来,“劈啪”一声,村霸脑袋便开了花。此时,被姑娘治好伤的白鹤领着六只白鹤从云端口含碧玉翩翩飞来,在云开大地上空盘旋三周,将碧玉撒播在云开大地上,欢叫三声,然后托着姑娘振翅离去。白鹤播下的碧玉,后来入地变成一座座蕴藏着碧玉的大山。

TOP

广东电白望夫山

电白县与阳江市交界之地,有一座望夫山,那里流传着许多动人的故事。
很久以前,那里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海边有个小山坡。山坡上住着一个勤劳的小伙子,名叫阿海。
阿海从小失去双亲,无依无靠,但他却在艰苦的劳动中练就了一身好本领。他能在水底里睁开双眼,是打鱼采珠的能手。
一天,阿海在海上打鱼时救起一位遇难的姑娘阿珍。这个姑娘是春山(即现在的阳春)人,只因恶霸要强占她为妾,她不甘受凌辱虐待,与其父半夜乘船逃跑。谁知中途触礁沉船,她有幸遇救,父亲却不知去向。
姑娘深感阿海救命之恩,阿海亦很同情姑娘的不幸遭遇。不久,这两个青年便结成了夫妻。
阿珍勤巧,阿海能干,生活过得很和睦。阿珍不但心灵手巧会持家,而且还是个好歌手。她常常自编歌仔,教阿海一起唱歌:
“茅棚一间网一张,粗茶淡饭几甜香!
妹不嫌哥哥爱妹,同喝粥水胜蜜糖。”
“哥哥唱歌阿妹编,哥哥打鱼阿妹藤。
哥妹合力勤快做,不愁吃来不愁穿。”
俗话说:好花难栽,好景不长。遥遥万里的皇帝,听说南海有珍珠宝贝,便派了个采珠使带着几千官兵,到沿海一带拉船抓丁出海,给皇家打捞珍珠。阿海也被抓走,阿珍哭得死去活来。但官兵如狼似虎,穷家妹有什么办法呢?阿珍一路送夫,一路唱着凄凉的歌:
“送哥送到漠江滨,泪洒江边雨淋淋。
大河水涨鱼分路,哥妹分路不分心!”
丈夫被押去出海采珠后,阿珍每天傍晚都站在小山坡上眺望,盼望着阿海快点回来。
然而,人间有恨,大海无情。日子一天天流逝,却不见阿海的踪影。半年后,一位逃跑出来的渔夫告诉她:阿海在采珠时,遇上了鲨鱼群,为了大伙,他勇斗鲨鱼,血把海水都染红了…… 阿珍听了晕倒在地,三天三夜吃不下东西。她爬到山坡顶上,面向大海,用沙哑的喉咙唱着:
“想哥日长夜更长,眼泪流了一筐筐。
若把眼泪当海水,海潮涨过漠阳江。”
唱罢,泪雨滂沱,大海咆哮。据说当天海潮大涨,漫过漠阳江,把好几船运送珠宝的官兵都淹没了。风雨过后,阿珍化作了一块挺立的石头。年长月久,这一带海滩变成了陆地,小山坡也变成了巍峨葱郁的大山,人们遂叫它为望夫山。

TOP

广东电白虎头山的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电白沿海一带风光旖旎,物产丰阜,人们男渔女织,过着世外桃源的生活。这里的南海岛上有一条高凉俚村,村里有一后生,因属狗,父母叫他阿狗。阿狗生得英俊伟岸,智勇双全,百般武艺,样样皆能.且他为人正直,乐于助人,深得乡民的爱戴。
传说海龙王有个女儿叫龙三妹,芳龄十八,天生丽质,聪明伶俐,因长锁宫禁,整天闷闷不乐。那天突然春心躁动,便偷出龙宫到海岸游玩。当时,正值阳春三月,南海岛上春光明媚。龙三妹游到南海岛时,便沉醉在美丽的景色里。忽然她看见一个后生捕鱼归来,全身洋溢着男性的青春魅力,简直令她惊呆丢魂,顿生爱心。她一经打听,得知他叫阿狗并有一颗美好的心灵,心想,今生今世能与阿狗生活在一起该是多么的幸福啊。于是,龙三妹借故认识阿狗。阿狗也为龙三妹的美貌和落落大方的言谈举止所倾倒。心有灵犀一点通,很快,两颗心就进发出爱的火花,他们谈世情,讲天理,越谈越投机。在一个风清月朗的晚上,他俩指月为媒,结为伉俪,并发誓:海枯石烂不变心。不久,龙三妹身怀六甲。
海龙王不见爱女,心急似焚,派出身边大将独眼龙带领一大队虾兵蟹将四处寻找。经过六六三十六天的查找,最后得知龙三妹已跟凡人阿狗结了婚,即回报海龙王。海龙王火冒三丈,即令独眼龙将龙三妹拉回龙宫。独眼龙带着虾兵蟹将来到高凉俚村,要村民交出龙三妹。村民不但不从,反而组织数条村的村民与独眼龙的兵将展开了搏斗。阿狗与独眼龙打了七七四十九个回合,不分胜负。这时,怒火中烧的独眼龙使出“震天术”。顿时,电白一带地动山摇,雷雨交加,冰雹不断。如此三日三夜,独眼龙再次威胁村民交出龙三妹,村民还是不从,并组织更多村民与其抗争。气急败坏的独眼龙心生毒计,使出绝招,口喷毒火。只见火光冲天,浓烟滚滚。龙三妹知道独眼龙的毒火会将在场的数千名村民烧死,而要镇住独眼龙喷毒火,则要男女阴阳结合。因此,她毅然吞下定身石,抱起丈夫向独眼龙方向飞去。很快两人着了火,像一火龙扑向前方。独眼龙被这突如其来的双飞人吓呆了。说时迟,那时快,阿狗将独眼龙扑倒在地,借助定身石的法力,阿狗夫妇将独眼龙打死了。但由于烈火无法扑灭,阿狗夫妇便成了一座小石山。从此,这里的乡民又得以安居乐业。人们为了纪念阿狗夫妇,便叫这山为石狗山。
1958年大跃进时期,省委书记陶铸前来视察检查,当他踏上石狗山时,看见群众造林有一股虎劲,加上这石山更象虎头,虎视南海,便提议将石狗山改为虎头山,并在山顶建了绿海亭。从此,虎头山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TOP

佛山盲公饼

盲人名叫何声朝,八岁时由于家贫患病,无钱医理,而致双目失明。十岁开始学卜易,学成后,就在本市教善坊口开设"乾乾堂"卦命馆,颇得当时一些人士信仰。生二子,长子名叫奋兴,字豫斋,次子名荫源;豫斋长大后在馆中侍奉父亲。由于问卜者多携带小孩,喧闹啼哭,影响工作。豫斋乃想出一法:用饭焦干磨成米粉,加上芝麻、花生,用生油和匀,制成米饼,称为"肉饼"。盲公饼其实并非盲公所创,而是其儿子创制的,由于购买者习惯了到盲公处买饼,并将饼称为“盲公饼”。 (现盲公饼饼印仍旧有肉饼二字)这样既可卖给问卜的人用来喂小孩,又可以多赚一些钱补助家计。由于制作别出心裁,甘香美味,价钱便宜,购买者日多。邻居为了获利,也仿制出售,但质量不及"正货",人们都拥向何声朝处买,向盲公买饼的人们都叫肉饼为"盲公饼",辗转相传 ,盲公饼遂由此而得名。在封建社会里,盲人最忌别人叫他盲公,因此百多年来,市场上盲公饼虽已名闻遐迩,但他的子孙后代,也不拿 “盲公饼”作招牌,而以合记肉心饼为名。直到1952年解放后我市参加华南物资交流大会,为了推销佛山土特产品,才正式定商标为盲公饼。

TOP

佛山南狮的民间传说一

乃源自广东佛山某地,每年除夕,必出现一头怪兽,头大身小,身长十数尺,眼若铜铃,来去如风,不断呼出年年之声。乡人故命其名为年兽。此年兽每年出现之时,不伤人畜,只到处嚼食田间蔬菜而去。乡民不胜其扰,乃召集村人,议定用竹篾纸料,依其形状,扎成兽头,涂以各色,再以各种布料剪成三角形状,制成兽身,两人持而舞之,再集乡民数十,携带向器,伏于田间桥下,候年兽出现时,群起击动向器,声震田野,果然掠走年兽,从此不复现矣!民因纪念纸扎头兽能驱走年兽,便每年制此种兽头,于除夕鼓舞,即与舞年,后经乡老们研究后认为狮子为兽类中之威武及瑞祥之动物,便将舞年改称为舞瑞狮。

TOP

佛山南狮的民间传说二

说是在清代干隆皇下江南时,梦见一头毛色五彩斑斓的瑞兽来朝拜。回京后,干隆皇命人照他梦中所见的瑞兽形象来扎制一只,每在节日及庆典时命人舞动,喻为国泰民安,太平吉祥。
  据古籍记载,狮子舞在早期中国社会已非常普遍,《陕西通志》记载:“杂戏起于秦汉,有鱼龙蔓延,高纽凤凰,象人、怪兽之戏。”而狮艺则成熟于南北朝时代。狮子舞在那时唤作太平乐,据唐书《音乐志》记载:“太平乐,后周武帝时造,亦曰五方狮子舞,缀毛为狮子,人居其中,像其俯仰驯狎之客,二人持绳秉拂,为戏弄文状。”而到了唐朝时更得到广泛的发展。据唐《乐府杂录》记载:“戏有五方狮子,高丈余,各衣方色,每一狮子有十二人,戴红抹额,衣划衣,执红狮子,谓之“列狮子郎” ,舞太平乐。”可知狮艺在当时已成为过年过节、行香走会中的必备节目。

TOP

先报到!

楼好高啊- -感慨一下

TOP

传统绿色食品“菠菠粿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节日,俗称“鬼节”。清明节前后,祭扫坟墓的人络绎不绝。他们返家时便在山上折松柏枝条悬挂大门口,以示已祭祀过逝者亡灵,亦称“压青”,福州人也叫“压纸”。福州的风俗,清明节家家户户都要用“菠菠粿”(又称“清明粿”)供奉逝者或鬼神,当然,也有人家自己动手包“菠菠粿”的。

  “菠菠粿”堪称“绿色食品”,它的制作过程十分简单。先用70%的糯米、30%的大米用水浸泡数个小时后,加入“菠菠草”(如图)磨成米浆,挤干水分后米团呈绿色,这就是做“菠菠粿”粿皮的原料。“菠菠粿”馅十分丰富,可用黑芝麻、花生粉、萝卜干丝、红豆或绿豆为原料,并拌以白糖和花生油等,吃时口感更香甜。粿皮包馅即成,在“菠菠粿”下垫一张黄皮果树叶,蒸二十几分钟即可,吃起来又甜又香。

  在清明节前的采风中,笔者在闽侯县沙堤村后街一农家目睹了主人包“菠菠粿”的全过程。当问起“菠菠粿”来源时,该村72岁的赵汝华老先生说:“前人做,后人传。”他向笔者讲了一则民间流传的“菠菠粿”故事。在很久以前,有一位既吝啬又怕鬼的老妪,每晚睡觉都会见到鬼神在眼前晃动,清明节更是胆战心惊。为此,清明节前,她特地请来道士念经驱神逐鬼。道士念经时,老妪正在蒸“菠菠粿”,不一会儿,蒸笼里“菠菠粿”香味飘出,道士念经时口水直流。半晌,道士见东家还没有上点心,闻着“菠菠粿”的香味实在难受,便打起“菠菠粿”的主意。他嘴里故意念着“鬼仔爱吃菠菠粿”等咒语。老妪听了怕得浑身发抖,赶紧捧上一盘“菠菠粿”跪拜供之。道士见状,暗自高兴,终于吃上“菠菠粿”了。趁老妪低头叩拜时,道士把整盘“菠菠粿”倒入道袍内的大袋里。老妪拜毕,见“菠菠粿”眨眼就消失了,便问道士是怎么回事。道士答道:“你家的鬼仔爱吃这粿,再来一盘‘褒褒鬼’(福州方言与‘菠菠粿’谐音)让它吃饱,便会离去。”老妪信以为真,连忙又给了道士一盘“菠菠粿”。

  在一旁包“菠菠粿”的中年妇女听后捧腹大笑,也讲了一则“菠菠粿”的故事。相传,古时候,清明节这天家家户户都会准备几碗菜肴供神灵求保佑,就怕挨饿的“鬼仔”(小孩)偷吃,因此,就想方设法先让小孩填饱肚子,以防他们偷吃上供的菜肴。大人就在菜园里摘来芝麻、花生、萝卜等做馅,再采“菠菠草”为染料,把米粉染成绿色的,捏成粿状给小孩吃饱。此招果然凑效,小孩越尝越香甜,就不再想吃上供的菜肴了。大人见之,认为此粿也能“褒褒鬼仔”。从此以后年年如此,后人就把这种粿称为“菠菠粿”。

  用“菠菠草”作为染料,大米为粿皮,萝卜、豆等为馅形成传统的“菠菠粿”,被百姓认可并流传至今,要感谢先辈为我们留下这绿色食品。如今,每年清明节吃“菠菠粿”的民俗被传承了下来,“菠菠粿”成为纪念逝者的重要供品之一,也为清明节增添了厚重的民俗文化内涵。

TOP

福州旧时的“敬字习俗”

旧时福州民间有一个习俗,每逢初一、十五日,就见有身背黄布包,手拿竹夹的读书人,在大街小巷走动,见有带字的纸片,就俯身夹入写有“敬惜字纸”字样的黄布包内,待黄布包装满字纸后,就送到邻近的“字纸炉”焚化。这种民俗,民俗学家称之为“敬字习俗”。

  晚清生活在福州的美国传教士卢公明,在其著作中,为我们留下了他视线所至的“敬字习俗”风情:城乡各类建筑物墙壁上都贴着写有“敬惜字纸”字样的纸条。家庭、商店、街边的墙上,常挂着字纸篓,人们把有字的废纸都扔在里面……无论繁忙的大街,还是偏僻的小巷,都能见到大大小小石砌的字纸炉。这些字纸炉大的像座小房子,或像一座小塔;小的通常砌在墙角,多半涂上鲜艳的颜色。

  由此可见,晚清时福州民间的“敬字习俗”十分兴盛。这种“敬字习俗”当然不是福州独有的,翻开闽省各地史籍,很容易检索到政府官员及民间士绅身体力行、乐此不疲推广惜字风俗的记载。福州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省垣,又是省级考试机构贡院所在地,敬字风气自然更为浓郁。

  敬字习俗到底起于何时,已无从稽考。据说,六朝时民间就有这种习俗,至宋初,敬惜字纸已蔚成风气。明时,更臻兴盛,且赋予因果报应的色彩。明学者刘宗周的《人谱类记》,记述了宋晋江人王易因有敬惜字纸的善行,儿子王曾因而得中状元的故事:“宋王曾之父敬字不倦,所见必收,净者洁物存贮,秽者香水清洗,或焚清川,或埋山麓。一夕梦见圣抚其背曰:‘汝何敬吾字纸,惜汝老无能为,当命曾生汝家,以光大门户。’果得一子,取名曰曾,官至状元宰相。”

  王曾父子的事迹,现难以考证其真伪,但可推论,在科举是读书人唯一出路的封建社会中,敬惜字纸可得获取功名的善报,是多么有吸引力,足以驱使社会各阶层都加入敬惜字纸的行列。在交通不便,文化相对落后的闽西北山区,不少宗族的族谱中就有敬惜字纸的祖训,每年七夕乞巧,还有焚化字纸,到河边送纸灰的内容。

  在福州也有“敬惜字纸,儿子高中”的故事。清时福州廖氏家族,是著名的书香门第、官宦之家,曾有过“五子登科,满门皆贵”的辉煌,其七世孙廖鸿荃高中榜眼。坊间把廖氏家族在科举场上取得奇迹,归功于六世廖陆峰一辈子敬惜字纸,至老不缀的功德。史籍载,廖陆峰出门随身带着小夹袋,途中遇有遗弃字纸,虽脏污也要捡拾起来,送到街头巷尾、桥畔路侧的“字纸炉”去焚烧。当然,廖陆峰还十分重视五个孩子的教育,孩子长成后,都送到当时著名的鳌峰书院攻读。

  到晚清,福州的敬字信仰更为普及,文人学士纷纷成立“朱子惜字社”,以推广“敬惜字纸”,还捐资在街头巷尾建造“字纸炉”,街上常见有人携布袋子,见有字纸,即拾入袋,送“字纸炉”焚之。一些商家还雇工四处捡拾字纸,以种福后代。许多没有文化的贫苦人家,为了子孙后代能有功名,也加入捡拾字纸的行列。

  当字纸炉里盛满纸灰后,有人主动前来用布袋装去,送到江边,付诸清波。社会名流、地方贤达兴致高时,还会举行送纸灰仪式,敲锣打鼓,送纸灰到江边,场面热闹庄重。

  科举制度废除后,敬字习俗逐渐淡化。字纸炉也慢慢从人们视线中消失了。福州城区20世纪50年代初,尚有字纸炉的遗迹可寻,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便了无踪迹。惠安县在最近的文物普查中,发现了两处保存完好的“字纸炉”,成为我省仅存的见证旧时“敬字习俗”的实物。

TOP

福州民俗演变于交替中

 千百年来流行于民间的风尚、习俗,基本反映出福州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传统习惯、道德规范和精神风貌,是闽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鲜明标志。从历史沿革的脉络看,福州风俗继承古越文化的遗风,大量接受古代中原文化的影响;同时又受到宗教特别是佛教和道教的影响;到了近现代吸收融汇海外文化习俗。

  在福州传统时令节俗中,迎春、迎年等生动体现了古越遗风的履痕;而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以及婚丧寿庆传统风俗中的合婚、定聘等和信仰民风中的关公诞、迎城隍、魁星诞、土地诞、鲁班诞等则明显来自中原文化的影响,是古代中原文化的活化石。

  福州民间对海上女神林默娘(即马祖,俗呼马祖)和对陆上女神陈靖姑(即临水太后陈夫人,俗呼临水奶)的崇拜和信仰,说明道教对福州民俗影响之深,尤其是数百年来在民间被尊为妇女、儿童保护神的临水奶,几乎深入到民间的家家户户。

  信仰民风中的观音诞、地藏王诞等等则充分展示了佛教的渗透。佛、道两教在福州民俗中间付受到信徒们的崇奉,往往一案同供佛、道两神位。相对而言,伊斯兰教对福州的习俗影响较小。

  近代以来,在福州的生活习尚中,也受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影响。圣诞节、情人节、母亲节等则生动地反映了福州人又善于汲收外来文化习尚的传统。

  所有的民俗,“都是前人做后人传”(福州俗语),我们一方面继承了先人的民俗文化遗产,一方面 又为下一代人创造新的民俗文化。加上当今包括民俗文化在内的 各种文化空前活跃,新旧民俗交替也不断产生。我们福州也不例外。比如:太平蛋越吃越小。因鸭蛋与 “压乱” 谐音,故福州人 称它为 “太平蛋” 。遇喜宴、生日、饯行、过九(虚龄遇九者)等,都要吃太平面。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胃口越来越小,面对宴席中的 庞然大物 太平蛋,感到 爱莫能吞 。为此,厨师们绞尽脑汁,最终以鹌鹑蛋、鸽蛋代之,这样既细雅, 又有原意,逐渐成为一种新俗。况且鹌鹑与安全谐音,颇有意义,很快被群众接受。

  泊来节入侵传统节。近年来,母亲节、情人节、圣诞节 等进口节 大有成为都市新潮之势。福州传统有个“拗九节”,已出嫁的女儿都要在正月廿九煮 “拗九粥”,趁早送回娘家孝敬父母。迄今福州郊县仍保持此俗,但城区的“ 拗九节” 却渐渐被“ 母亲节”所代替,一到这个节,花店生意就格外的好。在酒楼里也 可以看到为父母亲而设的宴席。此外,情人节、圣诞节也在入侵之中。最近福州大饭店拟在今年“七月七夕” 搞中国传统情人节活动,不知是否能逮住情人们的心。

  “长一位”要转正 。在传统的宴会上,最长辈者要坐“长一位”。以旧民居厅中(前厅)摆八仙(桌)宴为例,靠左边的为一桌,一桌左边靠里的为一桌一位,即“长一位”,只有年最长、辈份最大者才有资格坐。但现在“长一位” 转正了。不论什么样的居所,也不论八仙桌还是圆桌,凡居中一桌面对门口的当中一位为最大位 。坐最大位者,一为主人,二为职务最高者,三为贵宾中的“头人” ;按年龄、辈份坐“最大位” 的,只有家宴和乡俗活动才有。从左边一桌一位转到当中的“ 中” 一位 ,让年轻人容易理解,当然就要一转到底了。  

  回扣取代酒包。福州传统宴会有“ 挟酒包” 的习俗,即设宴者除让宾客吃得又饱又醉(福州俗)外,还让你带一大包酒包回去,让父母或妻儿共享,这在食品匮乏的年代是很有意义的。 但在 有钱日日节(福州俗语)的今天,酒包成了赴宴的累赘,带回去也没人吃,只好倒掉。为此人们想出许多改革的办法,先以铝桶、保温瓶等代替酒包,弄得常赴宴者家里此类酒包成灾。但酒包之俗又不可废,无奈之下,只好以现金回扣代之。现在赴婚庆喜宴,你送了大红包,东家回你小红包,内有10元、30 元不等,客人免了旧酒包的拖累,又有了可装入口袋的“ 酒包”,何乐而不为? 凡此种种,许多新民俗正在代替旧民俗,出现了新旧民俗互相交替、同时存在的局面,其中不乏带有革新意义的内容。

TOP

闽都风土人情

婚嫁

  旧时婚嫁礼俗繁琐。先是提亲,由男家提出,经女方父母同意后,取女方生辰八字请星相或算命的合婚。合婚成后议聘,聘金必以“三”字,因“三”与“生”谐音。男方择日定聘,俗称“下大帖”,将议定聘礼的一半送往女方家(俗称上半礼),并给女方长辈送见面礼。女方回送埘蜾,并将男方送来的礼饼、鸡、肉等分送亲戚。受礼者要于姑娘出嫁前送贺,称“添箱”。婚前一个月,男方送迎娶日期“红帖”,并送下礼,迎亲前一日,男方送礼书帖“过门担”;女家回礼鸡一对,用红绳扎鸡脚。结婚之日,男家备京鼓花轿,有媒人带领到女家迎亲。进门先“拜堂”后入洞房,新郎新娘并坐床沿,称坐床。新郎掀开新娘头上红缎,伴娘领唱揭盖喝彩:“揭盖揭得起呀,家产猛猛起呀;揭盖揭正中呀,四代两公孙呀。。。。。。”。饮合欢酒,称“合卺”。挑选一男孩在马桶小便,称“开桶”,取早生贵子之意。下午伴娘扶新娘新郎出厅叩拜父母、亲人长辈,受拜者要给新娘“见面礼”,多赠以金戒指、项链、手镯等,谓“见厅”。当晚宴席,上“太平燕”称“大菜”,新婚夫妇到各桌敬酒,对未曾叩拜的亲族要补行拜礼。客人饮宴要把全瓜(鱼)留给东家,表示对新人的祝愿:有头有尾、富足有余。婚后2日,由新娘之弟到姐夫家请“回门”。回门礼节与新婚典礼大体雷同。新婚夫妇多在酒席结束前赶回男家,新娘要下厨“试鼎”。

  寿诞

  男女登50岁谓“上寿”方可举行寿庆。未达此年龄的叫过生日。福州俗例,男庆九,女庆十,即男的提前一年寿庆。正寿前一天先做“暖寿”,用三碗寿面供奉祖先,做寿老人坐在案前让晚辈叩拜。正寿,张灯披红,由子女办寿诞请亲友。赴宴客人送红包、送寿烛炮、寿幛等。宴后有的还讲评话热闹。

  建房

  旧时建房,重在环境选择,讲究作北朝南,山脉来龙,左右“砂手”,明堂、横案、“布袋聚财”。破土、奠基、上梁,都要择取黄道吉日。上梁时,主人和全体匠人腰束红带,梁上贴“福星高照”或“万年宝盖”横批,屋架上挂彩旗。在涨潮或潮满时举行上梁仪式,谓“涨财水”。师父领唱上梁喝彩:“建万年宝盖,好呀!发百子千孙,是呀!喜招财进宝,发呀!迎福寿康宁,利呀!”上梁日,主人举办上梁酒宴请匠人师傅和亲友、帮工,并给师傅送红包,表示酬谢。亲友送烛炮,蛋面,镜框祝贺。

  生育

  “添丁发甲”乃一家之喜。女人怀孕谓“临盆喜”。第一胎生男生女都要向近亲和邻里报喜,分送太平面或染红的蛋。婴儿三日要沐浴,叫“洗三旦”或“汤宴之喜”,娘家要置办婴儿用的围兜、衣帽、摇篮、被帐、玩具和产妇坐月子用的鸡、面、酒等,以示祝贺。满月办酒谓“弥月之喜”,赴宴的人要送红包,外婆家送包、糕、蛋,取三者谐音“包哥太平”。小孩取名,多以族间辈序命名,有的则视婴儿出生“定时”的五行齐缺情况,选用“五行”所缺的字或偏旁弥补。

TOP

福州陈靖姑传奇

陈靖姑是福建民间普遍尊崇的一位妇女、尊称有临水陈夫人、倾天圣母等,俗呼娘奶、临水奶。据传陈靖姑于唐大历二年(762年),祖籍福州仓山下度,嫁于古田人刘杞为妻。相传靖姑曾赴闾山学法,一生"讲经行法,降妖伏魔,扶危济难",尤以"救产护胎"著称,年方24岁时施法祈雨抗旱,为民除害而捐躯于古田县大桥临水。死后受到人们的敬仰,成为"妇幼保护神"。

  陈靖姑自幼向往道教,一心想学法。传说龙潭角水下就是闾山大法院,法主许真君就是陈靖姑的师父。去闾山那里学得法术并获十部天书后下山,在她十六岁至二十四岁短暂的八年中,为地方除妖灭怪,特别保护妇女儿童,做了许多有益于人民的好事。陈靖姑的传说突出体现在她舍身祈雨的中。五代后唐天成三年,二十四岁时,福州地区久旱不雨,田园于裂,人民苦不堪言。这时已有身孕的陈靖姑,不顾个人安危,脱胎于家中,手执宝剑和号角,到龙潭角(今仓前路与江心公园之间江中)立于草席上祈雨,由于妖怪长坑鬼从中作怪,顿时风浪骤起,正当危急之际,其师父派来四仙女,化作四鸭姆,衔住草席,顺水漂浮至鸭姆洲。台江鸭姆州洲地名由此得来。但是陈靖姑早产身体虚弱,结果为民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清代道光年间诗人魏杰《鸭姆洲》诗,就是讲述这件民间传说的

  绿鸭滩头聚一丘,渔村蟹舍乐无休。

  路通河口水长绕,潮过江心沙不流。

  柏岭樵歌吟上下,钓台月色照春秋。

  当时祈雨钟灵地,仙女直连螺女洲。  

  陈靖姑师傅曾叮嘱她二十四岁时戒动法器,但却在明知自己未学护胎救产术带孕祈雨极可能遭遇不测的情况下,依然脱胎为之,并除妖降魔,终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靖姑三年学法将离开师父,尽管师父交待"此去万不可回头观望",但三年师徒情,使她仅仅走了二十四级台阶,便不禁回头再望师父一眼,从而注定靖姑二十四岁必有大难。    

  邑人感其恩德,建殿崇祀,古田大桥临水宫,就是专门为纪念和供奉陈靖姑而建立的。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 在古田临水祖宫正殿,有这样的一幅对联:我本无私,毕竟代天行化;人毋求媚,当思惟德是馨。临水宫太保殿明示世人:为人正直,见吾勿礼何妨?心存奸邪,任你烧拜无益。  

  抑恶扬善,是陈靖姑为人宗旨, 陈靖姑一生降妖服魔,杀刘阎王,斩雄孤怪,焚蝴蝶妖,到处扬善抑恶。靖姑救过无数善良的人们,但对欺压乡邻、霸财占色、阳奉阴违的罗源白塔寺主持铁头恶僧则毫不容情地将其诛杀。靖姑还曾巧妙地教谕一个伤害过女婿的老人,使其忏悔自新,在世上做了许多善事后才逝去。可见劝世为善,抑恶扬善乃陈靖姑之本色。

  在陈靖姑信仰中,保佑婴孩没有男女偏见。传说中世人皆从临水百花桥转世而来,请得红花到人间为女子,请得白花到人间为男子。陈靖姑与丈夫刘祀各有事业,靖姑忙时,刘祀帮之,刘祀忙时,靖姑帮助,互敬互爱,成为夫妻平等的典范。不仅如此,陈靖姑还严惩了一个苛待妻子的恶夫,使之成"蝉"(残)无妻,并解救保护恶夫的妻子另立家园。

  善有善报,在陈靖姑传说中有这样的故事:一家有长次二媳,大媳貌美人恶,次媳貌丑人善。一次,次媳受长媳欺辱不过,欲寻短见,朝天悲啼:"临水夫人,做女人为何这么难哪!"陈靖姑见状赠予两包沐浴的香灰,次媳洗后貌美,大媳见状抢来洗后貌变丑。陈靖姑信仰文化教化人们为人需良善。在临水宫太保殿神龛前的弧形对联这样写道:"临在上,质在旁,声灵赫濯;善必昌,恶必灭,赏罚分明。"

  陈靖姑的传说美丽、感人,经过千年的民间传颂,已成为海峡两岸甚至东南亚地区共同的民间文化现象之一。正如元朝进士张以宁在《顺懿庙》中写道:"英灵虽著于八闽,施及于朔南。"  

  古田作为临水祖宫所在地,是陈靖姑文化古迹的集中地,已历经一千多个春秋,临水宫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到临水祖宫观光、进香、考察、研究的人士纷至沓来。每年到古田临水祖宫请香、还愿、参观的信徒游客约十万人次。

  除临水祖宫之外,福州也有关于陈靖姑的古迹、文物,如福州下渡陈靖姑的娘家"十锦祠"、福州的"仓山下池(今工农路一带)有一座许真君祖庙,庙附近有一座旧木屋,当地老人说陈靖姑就出生在木屋里,故称祖屋。但以往传说都是说其祖屋在六一南路今鹤龄医院对面原"静庐"内。下池乡亲对此解释说:"娘奶祖居原在下池,后搬迁到静庐那边去。

  仓山陈靖姑传说遗址,除了上述下渡、下池、龙潭角外,还有长坑鬼的洞穴在长坑山(今福建师大部分校舍);今上藤路市二医院对面民居内的临水陈太后祖庙。

  农历正月十五为娘奶诞。旧时,福州城乡有很多奉祀娘奶的"临水陈太后祠"(俗称娘奶宫),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妇女们都到附近的娘奶宫进香请愿,祈求平安,未生育的已婚妇女则请"花"祈子。有的乡村在这一天(也有提前一天开始)拥抬娘奶銮驾,遍游乡境;亦有由其他乡村轮流留驾,若干天后再迎銮驾回宫;还有与其他神社一起迎游的,热闹的活动有时延续半个多月。

  近年来,陈靖姑信仰和社会影响不断扩大,陈靖姑信仰遍及福建、浙江、台湾等省以及东南亚各国,信仰者达几十万,目前,台湾有大小临水宫130多座。陈靖姑宗教信仰和民间习俗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TOP

福州传统宴会的礼俗和禁忌

福州传统宴会中的许多礼俗和禁忌,因都有一定意义,且并不繁杂,稍加讲究就能做到,所以现时进行了许多革新,这些礼俗和禁忌仍能保留下来,现举数例谈谈。

  语言上的客套

  设宴请客,客人来了,主人多说“劳驾,劳驾”,客人呢?遇寿庆抱拳说“拜寿”,时髦的说“健康长寿”;其他的喜庆均统说“恭喜”,唯丧宴,客人以肃然不语表示哀痛为佳,低头紧握主人的手,至多说一声“保重”,千言都在一言中,甚至“无声胜有声”。在宴会上,主人劝酒说“请重酌”,“没好菜,给侬骗啦”(因为收人家红包,只好谦说“骗”了);客人说“吃好了”,不说“吃完了”(不吉利)或“吃真饱了”(粗鲁)。

  宴中的待吃和不吃

  福州的寿宴和其他喜宴必有一碗太平燕。太平燕谓大菜,出大菜要放鞭炮,放过鞭炮还要等待主人敬酒,在这之前是不能动筷的。有小孩不懂规矩的,大人就会制止,这是待吃。不吃呢?不吃是最后一道“全头鱼”。全头鱼“有头有尾”且象征有余,岂能吃掉?不吃,最后由主人收起,作喜庆后期的“饭配”(下饭菜)或送邻里亲友共享。盘碗碟的重与不重。婚丧两种宴席,吃完一道菜,盘碗碟皆不能重迭,工作人员来收时也不能重,这是怕触“重丧”和“重婚”的彩头。除此以外,其他的大多可以重。不过依我看,现今实行计划生育,一对夫妇只生一个,按理“添丁”宴也不能重,但旧俗不管这一套。菜肴中宜与不宜。婚宴和添丁“弥月”宴等不能上鲳鱼,不论桔汁鲳、炖鲳都与“娼”谐音,故不宜,丧宴必须有一碗羊肉,俗称“羊肉袋”,因羊懂哺乳之恩,有跪着哺乳的举动,所以食羊肉表孝心。此俗实无道理,既然如此,丧宴不上羊肉才是呀!但是,祖宗教我们这样做,大家都这样做,谁敢去违反?喜宴要有一碗太平燕,这已是常识,现在的寿宴第一碗是纱线面,过去似无此俗。面与命谐音,吃炒线面象征长命,实也无可非议。“依奶”(母亲)不能“做八十”。福州有一句骂人的话叫“依奶做八十”,所以为母亲做生日不是七十九岁就是八十一岁;即使每年都做的,八十岁这一年也不做。这是为什么呢?首先,福州话中八十与“拔直”(死亡)谐音,做了八十便意味着“拔直”。其次,传说罗隐的母亲生前十分悍恶,死后被关入地狱,时年八十岁。入门之后,有个“下灶前”风俗。新娘到厨房,扎挂围裙,先烧柴火,后煮鸡蛋,伴房妈口唱:新人下灶前,家产层层“咸”(高)……这是一种示范性的仪式,新娘仅仅做个动作。到了第二日,也有在三五日后,新娘要下厨房做饭做菜,叫“试鼎”。所谓“试鼎”,就是对新娘的煮饭、炒菜、煎汤、炖鱼……烹调技艺来个“考试”。这时,母婆、婶婆、姑婆等亲戚长辈都来围观,可以提议这道菜怎么煮、怎么焖、怎么炊等;可以从持刀切菜,剖鱼削肉,到油盐糟酱等使用,进行考察和出题做菜。一般都含有辅导性,以期煮得好,炒得香。如果有一两位亲戚长辈故意出题,新娘就应有自己主见,不能听凭随便说的,免出差错。但作为新娘不便应嘴,采取“说的归说的”,而试厨技艺要有自己的本色。要是人家查问,便说“先试试口味,下次再按你的吩咐办”,或平和谦虚地应声“先吃吃看,以后再依你说的做菜”,避免“顶牛”,节外生枝。试鼎一般要试煮豆腐,佐以牡蛎、蒜。豆腐汤煮沸后,要调入稀淡的番薯粉,这一步非常关键。入粉太多,会把豆腐汤凝成块状的;入粉太少,豆腐汤不能形成羹状。新娘应沉着试鼎,免得慌张,造成咸酸苦辣甜五味失调。农家重视豆腐,这谐音“务”(有),好兆头;牡蛎,俗称“蛎仔”,谐音“弟仔”(小孩子);蒜,俗称“蒜仔”,谐音“孙仔”(孙子)等,这是喜家所欲的追求和期望。

TOP

福州于山:正月乡村的迎神活动

游神、迎神是福州乡村正月里举行的一种习俗活动,具有道教色彩。农历的正月初三至十五,便是游神的时间,成为乡村“做年”(春节)的重要活动之一。游神常以村为单位,有时数村联合,用敞篷大轿抬着当地供奉的神祗塑像,如泰山神、白马王、临水奶和各村单独供奉的主神、诸主神的部属,如孩儿弟、七爷、八爷和白须等竹制的“扎骨”神像,分别由人顶着,在锣鼓和鞭炮声中结队巡游村境,百姓夹道观看、迎接,场面热烈。

  旧时,福州东郊后浦村游神、迎神活动的规格和盛况,可列全东郊之首。该村始建于宋代,历史悠久,古风淳朴,祖庙里供奉着大王林千岁和女神后浦郎娘(简称“后浦奶”)的神像。林千岁系后浦村林姓村民的祖先,宋代人传说他很有才干,被某王认为义子,遂成“世子”,封千岁爷。世代后浦人都十分敬重崇拜这位始祖,并把他神化,尊为“大王”。

  后浦奶是女神临水陈靖姑手下三十六婆官中的一位,性情贤淑,心肠慈悲,庇佑村境的妇女儿童平安,有护胎救产、送生添丁、保稚佑童的无边法力,深受东郊几十个乡境百姓的信仰和膜拜。至今,后浦村庙中的壁画仍生动地描绘着她的功德。每年正月十一游“林大王”,十五游“后浦奶”,已成为后浦村的时俗,历世不衰,远近闻名。

  正月十一中午,后浦村祖庙里烛光摇曳,香火袅绕,鞭炮骤响,锣鼓喧天,一色古装打扮的八位男青年抬起“林大王”的塑像。留着青须、慈眉善眼、穿着龙袍的大王安坐在轿子上,一少女举着凉伞护驾。队伍出了庙门,开始巡游全村。前面锣鼓开道,“东忠境”彩牌紧随,“孩儿弟”跟着,十番尺乐队奏着乐曲,十几个踩高跷的男子倚着音乐节拍边唱 边走,并护卫着身后的“林大王”;“呼哄班”镇后,不时齐喊着“好啊”、“发财啊”、“风调雨顺啊”、“乡境平安啊”等吉语祥话,表达了全村百姓的祈愿。这长蛇般的队伍沿着村路迤逦前行,每到一个三叉路口,就有迎神、接神的案桌摆着,桌上放着水酒荤素,点着香烛。鞭炮燃起,道士念咒,祈求新春人寿年丰,全境平安。夹道观看的百姓在“大王”前的香炉里插上香烛,求得庇佑。孩童们跟着队伍穿插奔跑,兴高采烈。掌灯时分,林大王神像被游神队伍请进祖庙。

  正月十五游“后浦奶”的队伍游得更久更远。统一着装的八位女子抬着神像从庙里出来,五彩缤纷的仪仗紧随其后。秀丽端庄的“后浦奶”手握许多鲜黄鲜黄的油菜花,俯视着全村的芸芸众生。每游到一处人多的地方,只见妇女们手持香烛恭迎路旁,不一会儿她们便蜂拥到女神前。婆婆为儿媳取下一枝油菜花,新妇为自己取走一枝油菜花,祈求今年能生儿育女。这就叫“请花”。队伍游出村外,经过凤坂、连潘、后屿、茶会、竹屿、台头和鼎屿诸村,一路应接不暇。“后浦奶”把送生添丁的法力分赐给了沿途请花的妇女,为那些不孕或难孕的妇女带来了最美好的祝愿和希望,如果有的人今年不生育,明年、后年还要再向“后浦奶”请花,一直到能生育为止。

  十五元宵夜,游神迎神活动达到高潮。主神已安坐神位,几尊未进庙的小神分别由男青年抱着,从数里外的田头地边争着往庙里跑,最先到者会得到人们最多的祝福。等到所有的神祗都入庙安坐后,庙前焰火四起,锣鼓震耳,“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一直到深夜。

  福州游神迎神习俗,到50年代后渐废;80年代以来,包括后浦村在内的部分村庄又有所恢复,渐渐剔除掉其中封建迷信的糟粕,增加了道教文化和女神陈靖姑文化的内容。

  早年,福州还有许多迎神活动,如迎吴颜爷、迎泰山、迎城隍、迎尚书等。因此种活动封建迷信色彩浓厚,提高了认识的市民不予提倡,遂逐渐地淡化,唯春节期间被称为“迎年”的游神还能看到。笔者以为,作为民俗,作为庆春节或元宵的迎年活动如引导得当,是无可非议的。

TOP

回味无穷的闽江橄榄

橄榄是-种味道特别的水果,初吃时只觉得又苦又涩,而回味后却觉得清香、甘甜。 橄榄别称为“青果”。这是因为-般水果初生时是青色的,熟时变了颜色;而橄榄从生到熟。始终保持青翠的颜色。橄榄又称为“忠果”、“谏果”,这是因它先苦后甜的特别韵味有同于古代忠臣苦谏的性格而称名的。 橄榄还被称为“福果”。这是海外华侨起名的,既说明了福州历史上橄榄产量多,也表达了侨胞对乡土(福州)的眷恋之情。 “桃三李四橄七”,橄榄需栽培7年才挂果,成熟期一般在每年10月左右。新橄榄树开始结果很少,每棵仅生产几公斤,25年后才显著增加,多者可达500多公斤。每结-次果,次年-般要减产,休息期一至两年。故橄榄产量有大小年之分。福州橄榄品种很多,主要有檀香、惠圆、长营、羊矢等10余种。其中檀香橄榄碰牙即碎,清香四溢,食用最佳,适合鲜运外销;惠圆橄榄义名猪母榄、果大肉厚,适合加工成较高级的蜜饯系列产品;长营、羊矢橄榄产量多,可加工成五香橄榄、咸橄榄等产品。近年来福州的饭店酒楼中,把生橄榄捶扁,用红糟腌后上桌,风味独特,很受欢迎。福州橄榄产地主要分布在闽江下游两岸,以闽候、闽清两县的产量最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