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3月16日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3月16日第280期 作者:杨赛 刘维维
2月28日,中国建筑师王澍获得有“建筑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普利兹克奖。在此之前,中国著名建筑学家吴良镛荣获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两位建筑师在各自的作品中较多地运用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因此,他们相继获奖表明,中国传统建筑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关注和认可。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历史悠久,但在现代化建设中,人们难以在追求城市风貌的现代感和保存传统建筑风格之间找到平衡点。有人将重建的古建筑和仿古建筑视为传统建筑艺术与现代社会相对接的产品,然而,这些产品是不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和技艺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中国传统建筑如何“活”在当下?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中国传统建筑独树一格
中国传统建筑在构造上采用卯榫结构,卯榫具有很好的抗震作用。应县木塔不用一钉一铆,一千年来历经地震、风雨,屹立不倒。
考古资料表明,早在6000年前,浙江河姆渡文化的先民就已使用卯榫结构搭建房屋;良渚文化时,先民们已可以用完整的卯榫体系建造房屋。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认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传统建筑在营建方式、艺术形式和内部功能上形成了独树一格的完整体系”。
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与欧洲不同。欧洲是以个人为中心,而中国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家族为中心,讲究合家团聚、天人合一。另外,国内各地区之间的建筑风格也迥然不同。粉墙黛瓦是江南水乡文化的象征;吊脚楼、高翘飞起的檐角是湘西文化的标志;马头墙是徽派建筑的特色;四合院是京派的代表;陕西的窑洞,福建的土楼……北方、南方,高原、水边,各个民族的建筑存在差异,材料也不一样,有用木头的,有用竹子的,有用泥土的,有用石头的。这些建筑风格交相辉映,形成了中国建筑或宏观、壮丽,或纤巧、细腻的特点。
中国传统建筑使用的材料主要是土和木,土木建筑一方面是跟自然相结合,运用自然材料;另一方面,在构造方式上,采用卯榫结构,卯榫有很重要的抗震作用。因此,中国有很多古建筑留存至今。例如,山西应县木塔,建造于1056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塔,塔身未用一钉一铆,仅靠斗拱和柱梁咬合支撑,历经地震、战乱和风雨侵袭,屹立不倒。对此,阮仪三不无感慨地说:“从这上面我们就能体会到中华建筑的精彩!”
传统建筑价值应被充分认识
传承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在于现代人提高认识,洋为中用,古为今用。
王澍获奖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一时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阮仪三表示:“中国传统建筑的价值其实并没有被广泛认识。”在相对廉价、方便的新材料冲击下,很多建筑千篇一律,中国韵味十足的民居正面临严峻的挑战,颇具地方特色的建筑文化也在遭受被吞噬的危险。
2011年,山东东部沿海的海草屋曾一度成为人们热议的对象。海草屋是黄海海边居民的传统民居形式,它利用海草做屋顶,既生态又环保,体现了海边居民与环境的和谐相融。近几年来,随着现代建筑材料的普遍使用和海草数量的减少,海草屋面临着消失的命运。目前,山东省黄岛南部仅剩几十所海草屋。
2009年,记者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大肚川和二道泡两个村子调研时看到,这两个村子还保留着朝鲜族的民居特色,土墙、草顶,显得格外纯朴大方。然而,屋顶大多长满了杂草,不知道几年之后它们的命运如何?
在湖南张家界,有许多用黄土垒砌的房屋,黛色小瓦整齐地排列在屋顶,形成一道别致的景观。然而,这些传统民居也在被钢筋混凝土的建筑取代。阮仪三认为,彰显中国传统建筑魅力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提高大家的认识,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继承下去。对此,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罗哲文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说:“对于传统建筑的出路,应该充分重视教育、教化的作用,使人们认识到传统建筑的魅力所在。”
中国营造具有开放的胸襟
表面的刻意求新不可取,恰当的吸纳才是关键。
“西方建筑我们也是不排斥的。”罗哲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历史上,大约80%的中国建筑存在借鉴、吸收外国建筑风格之处,比如佛教的寺庙。”
西方的建筑理念于近代初传入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曾经出现“民族形式建筑”设计建造热潮,并涌现出一批优秀建筑,如武汉大学老建筑群,中西合璧,集古典与现代建筑美于一体,开创了新的建筑风格;另外,国家图书馆旧馆、河南大学近代建筑群等都是民族形式的集中体现。对于西方建筑中的精华,罗哲文认为,要“多挖掘、多宣传,充分吸收对我们有用的部分”。
可见,对于外来的建筑形式和理念,中国并不缺乏接纳的胸襟。不过,表面的刻意求新也不可取,恰如其分的吸收、利用才是关键。正如建筑学家吴良镛所说,改革开放以来,国外形形色色的建筑流派蜂拥而至,对我国的城市建设产生了很大影响,带来新鲜的同时,却因未被消化而破坏了我们城市原有的文脉和肌理。
传统建筑需在当代谋求生存之道
珍惜前人留下的遗产,但也要发掘遗产赋予我们的创造空间,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创造新的未来。
中国传统建筑在向现代转换、对接的过程中,变与不变、如何对接,一直困扰着很多人。从古建筑的拆除到复建,从仿古建筑的兴起到“假古董”的拆除,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到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从西方元素的引进到中国元素的发掘,均体现出中国古建筑文化的自觉。为此,有专家呼吁,彰显传统建筑的魅力,应该让传统建筑“活”在当下。
保留传统就是保留记忆。阮仪三告诉记者:“上海明确受保护的古建筑有632处,位居全国之首,但实际上,上海至少有1万处需要保护!”可见,我国对古建筑保护的力度显然还远远不够。
“将传统建筑文化和技艺运用于现代社会,或许是一个很好的方向。”阮仪三说,“王澍的很多作品体现了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元素的巧妙运用,这个思路非常好。把古代建筑中的精华吸收过来,然后运用现代手法进行演绎,我们都应该来做这样的事情。”无独有偶,同样获得过普利兹克奖的美籍华人贝聿铭也非常重视中国传统民居建筑风格在设计中的运用。在他的作品中,苏州博物馆是他的“收山之作”,其顶部设计来源于传统的坡顶景观,建筑色调采用江南建筑传统的黑白搭配。其传统建筑设计理念的巧妙运用,使苏州博物馆与紧邻的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的园林景观融为一体。
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内建筑师经历了从模仿到独立探索的阶段,对于民族特色的表现也经过了从一元阶段到多元阶段的过渡,并逐渐增强问题意识,表现中国自己的内容。对此,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徐苏斌表示:“对于历史遗迹首先要抱着尊重的态度,珍惜前人留下的遗产,但是也要发掘遗产赋予我们的创造空间,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创造新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