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得名
孝感因董永孝行感天得名,是全国惟一一个以孝命名的城市。
孝感的前身名孝昌,以“孝道昌盛”而得名。南朝宋孝建元年(454年),孝武帝刘骏(430-464年)为弘扬孝道,析安陆东境置县,治今孝昌县花园镇中胡村北(澴河边)。
据史载,刘骏是宋文帝刘义隆(唯一被正史记载与生母乱伦的皇帝)第三子,字休龙,小字道民。初立为武陵王,驻西阳(今湖北黄冈东)。先后任湘、豫、雍、徐、兖、江等州刺史职。元嘉十三年(453年)文帝长子刘助杀父篡位,刘骏率部讨“逆”成功即位。为了巩固皇权,倡导孝行,改年号为孝建,并于孝建元年(454年)置孝昌县,以褒扬此地孝行之昌盛。据南宋地理学家王象之《舆地纪胜》云:“宋孝武帝孝建元年分安陆东境建孝昌县,因孝子董黯立名”。清康熙《孝感县志》载:句章(浙江慈溪县)董黯,亦尝流寓孝感,墓在邑北百二十里,唐吏部尚书徐浩题其碣曰:“汉孝子董黯之墓”;《湖北通志》亦载有“(董黯)后侨寓孝感,今邑北百三十里有黯墓”。
及至五代后唐时期,庄宗李存勖为避其祖父李国昌的名讳,于同光二年(924年)改孝昌县为孝感县,取董永、孟宗行孝感动天地之义(据孟宗哭竹“至孝之所致感”和董永卖身葬父、行孝感天的传说),并一直沿用至今。
孝感历史悠久。周为楚、郧、贰、轸等国地,且贰国、轸国、郧国均建都于此;秦属南郡;汉属江夏郡;南北朝属安陆郡;唐乾元元年(758年)属安州;宋建炎四年(1130年)属德安府;元、明因之,清雍正七年(1729年)属汉阳府;1914年属江汉道。1949年后属孝感专区,期间1959年一度属武汉市。1966年9月曾一度改名为东风县;1969年2月复名孝感县。1970年属孝感地区。1983年撤县设市。1993年6月成立地级孝感市,并设县级孝南区和孝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