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民间文学210课堂第五小组(卢爱华)

如果要将地名研究和当代实际联合起来,其实很多地名早已失去了当初的传说意义,很多就仅仅只是一个地名存在于地域规划图之上。要怎么把这些老地名的发展沿革同我们的当代现实联合起来,并对其作出符合现实意义的探索研究,是我们要关注的问题。著名的传说一般都会留下丰富的旅游资源,但著名的毕竟是少数。我们是应该侧重于研讨几个著名地名还是广撒网面向整个地名领域……

TOP

是要通过对这些地名的调查研究来总结出武汉性格或者其他吗?

TOP

关于武汉文化。
武汉市历史悠久,据黄陂墙体广告了解,北效黄陂县有近几年才发现的盘龙城遗址,是距今约3500年前的商代方国宫城。三国时期,在武昌和汉阳筑有江夏和却月古城,唐代已是著名商埠,明清时为全国“四大名镇”之一。     
在中国近代史上,三镇遍布革命胜迹,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首义于此,现存有起义门旧址,武昌阅马场的红楼是当时的指挥中心,现存有孙中山的纪念铜像。   
历史上武汉最负盛名的景点有: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国家级风景区东湖,以五百罗汉、玉佛及悠久历史著称的归元寺,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古琴台等。
武汉是“水城”,江河湖泊纵横交错,水域占市域面积四分之一,武汉有3500年文明史,特别是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武汉也是“钢城”,新中国第一座自己兴建的钢铁企业———武钢,效益雄居全国第二;武汉是“车城”,神龙轿车驶入家庭,声誉日隆;武汉还是“桥城”,坐拥大小桥梁1200多座。  这些,都令武汉充满诗情画意和文化魅力。 武汉的历史画卷中记载着不朽的文化。这里有“盘龙文化”,件件殷商青铜器皿,展示着当时制造业的巅峰水平,开启江城文明之光;这里有“知音文化”,高山流水,琴台知音,千古佳话,铸就武汉人重情、践诺、守信的品质;这里有“木兰文化”,木兰替父从军,巾帼不让须眉,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爱国传统和尊老美德;还有萦绕于斯的荆楚文化、黄鹤文化、东湖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等,都浸润着这里的一草一木。武汉的历史和文化,就物化在这残垣断壁、亭台楼阁与山川湖泊之中。 武汉内蕴的城市精神,不断升华着文化的境界与品位。这里有“首义精神”:武汉人敢为天下先,打响了推翻两千多年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制国家的第一枪,其爱国、民主、拼搏和创新精神永远激励后人;这里有“二七精神”:作为“二七”工人运动的发祥地,施洋、林祥谦等烈士血沃江城,先烈们坚定的革命立场、勇气和大无畏牺牲精神,锻造了武汉人钢铁般的意志和品格;

TOP

地名是城市的纪念册,一个地名,或许附载着一个古老的故事,或许镌刻着一件不凡的历史,或许彪举着一个杰出人物,或许蕴含着某种意义。因而,地名成为反映城市品格的特殊信息系统,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 

TOP

回复 34# 的帖子

地名是个纪念册,这个比喻好恰当,当人们在翻阅这个城市的历史的时候,每看见一个地名,都像是在翻阅纪念册中的一页,充实而圆满。

TOP

回复 31# 的帖子

可是我觉得文化这种东西是会深入人心的,即使现在的人已经不知道某个特定的地名的来源、传说,即便这个地名,这个地方已经不在了,人们依然会从世代相传的精神文化中汲取到其中的营养成分,就像是我们现在,如果不去查资料不去刻意了解,有谁会觉得孝道是儒家文化给我们强化的观念,而非所谓的本应如此、理所当然?也许这个例子不是很准确,但是我想说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谁潜移默化的,具有延续性的,即使某个具体事物不在了,它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依然可以延续的。

TOP

回复 34# 的帖子

点赞!好棒的比喻!

TOP

武汉的地名大概有这么几类:
    ①因特征事物命名的地名:最能表现武汉地形、地貌和街区的特征,如三眼桥、姑嫂树、双洞门、鼓楼洞、月亮湾、三层楼、六角亭、铜人像、笼灯堤等。它们形象生动,上口易记,富于独创性和乡土特色,因知名度较高而往往成为区片名称,如六渡桥、司门口、堤角、单洞门。 
    ②富含时代特征的地名:它们传达出武汉城市功能的历史变化轨迹。例如在汉末三国两晋时期,产生了大量的城垒、军港和与军事人物有关的地名:偃月垒、夏口城、诸葛城、梁废城、锁穴、铁门关。与关羽有关的卓刀泉、洗马长街、藏马洞、关帝街、磨刀石;与鲁肃有关的鲁山、鲁山城、白马洲、鲁肃湾等;与黄盖有关的黄军浦等。这充分说明了当时的武汉具有军事城堡的重要功能。明末清初以后,武汉出现了不少因行业命名的地名,如筷子街、玻璃街、板厂街、打扣巷,说明了当时的城市手工业已经兴起发展。清末民初产生的一些地名还体现了武汉是万商云集之地,如药帮巷(河南药材行)、万寿宫(江西馆)、福建街(福建公所)、宝庆码头(湖南宝庆会馆)、广东巷(广东公所)、安徽街(安徽会馆)等。由此可见当时武汉商业经济生长以及海纳百川、容纳四方的开放性。产生于大革命 时代、辛亥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的许多地名,如中山大道、黄兴路、民主路,起义门、首义路、彭刘杨路,张自忠路、陈怀民路、郝梦龄路,有力地证明了武汉在近代以来各个革命时期所起的中心地位和作用。 
    ③历史遗留:许多地名证实着武汉的地理变迁。如“汉阳”,证明了汉水曾经改道,“新河”分明是一条人工河,“辛安渡”说明这里曾是古渡口,“口”印证着这里有一座特殊的桥,它处在河的入江口处,“黄孝河路”证明了有一条消失的河。这些地名告诉了我们,什么叫沧桑之变。 
    ④富含故事、名人轶事、风物传说的地名:宝贵的地方文化遗产。如鹦鹉洲、知音路、舵落口、骡走庙等。还有一些因谐音和雅化而变化多端的地名,如八吉街、谋知巷、半市街、时人馆等,它们深藏的内涵往往变成了一些“地名之谜”,这就更会引发人们考究的兴趣了。
    我个人觉得第二个很有趣诶,从地名来看武汉市城市功能的变化轨迹……

TOP

不过城市功能变迁这个问题似乎太侧重历史而不贴近当下?
引用:
原帖由 辛辰 于 2014-11-13 22:01 发表
武汉的地名大概有这么几类:
    ①因特征事物命名的地名:最能表现武汉地形、地貌和街区的特征,如三眼桥、姑嫂树、双洞门、鼓楼洞、月亮湾、三层楼、六角亭、铜人像、笼灯堤等。它们形象生动,上口易记,富于独创 ...

TOP

好像对当下有影响的就只有几个旅游景点和商业中心?如果只挑著名的研究会比较简单,虽然也没什么新意,所以我还是比较偏向旅游资源。广撒网的会不好做吧

TOP

关于刘谦定

在网上找到了一个武汉的民间文保人士的事迹
         武汉曾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战时首都”,当年全国军民同仇敌忾“保护大武汉”的壮举,在中华民族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也留下了无数的可歌可泣的民族抗战故事和抗战遗址。然而,由于日军的占领与破坏,加上近年来肆无忌惮的胡乱开发,武汉的抗战遗址已经屈指可数。
  2007年年初,一处重要的抗战遗址——武昌千家街冯玉祥将军旧居,被揭开了瓦,整栋大楼即将被拆除,刘谦定立即予以制止。但是正在拆房子的人根本不听劝解,为了阻止住拆房者的脚步,他赶忙将这一消息报告给了媒体,然而媒体的到来似乎更加惹恼了拆迁单位。他们驱赶采访的媒体记者和市民,有关部门也认为这栋房子作为冯玉祥旧居证据不足。
    
    听到这,爱老房子如命的刘谦定可是着急万分。为了说服市里面留下这处老房子,他赶忙搜寻富有说服力的证明材料。刘谦定先找到了《武汉市志·人物志》,上面说冯玉祥将军是1937年11月30日到武汉,而且住在哪住在武昌千家福音堂住所从事抗战宣传活动。为了更准确地证明这段历史,刘谦定又找来了更为翔实的历史资料。在政协北京文史资料中,有一篇冯将军的女儿所写文章。其中有一段话写到:“1938年春季我到了武汉,父亲比我先到武汉,我们家住在武昌千家街福音堂。”除了这些文字材料,刘谦定又找来了1936年的武汉市地图,上面清晰的标注这这栋建筑正是当年冯玉祥将军居住的福音堂旧址。
  刘谦定确认这一处正在拆除的老房子非同寻常,它原是外国传教士建造的,距今有将近100年的历史了,像这样的建筑抗日战争以后在武汉三镇就没有再建造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里还曾经住过历史名人冯玉祥,可以说着栋房子的一砖一瓦都具有纪念意义,是一处老房子极具历史价值,应该被好好保护起来。
    此事引起了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的重视,为此专门作了一期专题节目,将此事作为民间保护历史文化遗址的范例,为此类问题的评判作出了一个直观的回答。
   在节目中,着名学者毛佩琦教授指出:我认为这个房子属于有保存价值的旧居。因为按照文物保护法规定,凡是有重要纪念意义、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的建筑、古建筑、不可移动文物都要作为文物保护起来。像冯玉祥先生在芦沟桥事变以后来到武汉就在这里参加抗日斗争,所以这个住址应该算有纪念意义的旧居。即使房子没有任何名分,但凡是有纪念意义的有历史价值的不可移动文物都在保护之列,不在于它是否已经被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与否。节目主持人撒贝宁也指出:“如果一个城市失去了它的历史,建再多的高楼也是苍白的。”
    目前,两年已经过去了,冯玉祥抗战旧居虽然没有完全得到恢复,但是也未遭到进一步破坏,其主体建筑仍然完好,成为一个民间人士保护历史文化的见证。

TOP

  一个人推动一片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修缮保护

昙华林位于老武昌城东北角的一片街区,留下了大量的明、清和民国早期的江夏民居及欧式风格的历史建筑,这里也留下过大批历史人物的足迹,特别是武昌首义有关的很多着名人物,在此地都故居和故事,武昌起义时的第一面十八星旗就诞生在这里。而且,这里也是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源地之一,是中国第一个现代公共图书馆诞生地。
   刘谦定昙华林情节可以追溯到上学的时候,他的母校文华中学创办于1871年,原址就在昙华林。从2000年起,刘谦定开始了对昙华林地区历史资料的系统收集整理工作,房子是什么时候造的,面积多大,以前住的什么人,现在什么情况,都进行详细纪录,还绘制详细的区域建筑分布图。找同当地老人谈话的过程当中,刘谦定常常刨根到底,收集到这些第一手史料与统计数据,形成了关于昙华林的珍贵资料。
  这时发生的一件事,民国第一清官——石瑛先生故居突然遭到拆毁,刘谦定立即出面制止,引起多方关注,最终把已经拆了半层按原样恢复,如今这栋漂亮的小洋楼已经成为文物保护单位。这件事也让刘谦定意识到历史文化遗址保护的紧迫感。
  2003年初,刘谦定申请提前退休,他就开始致力于推介宣传昙华林街区的行动。他不断请朋友到昙华林看老房子,也请来媒体帮着宣传,在这样不断的推动之下,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关注,也引起了政府官员的关注。刘谦定成为了昙华林的专业导游,让来了的人们在历史的震憾中惊奇的意识到,武昌城内居然还藏着这样一片宝地! 
   刘谦定在全面调查梳理历史资料的基础上,提出建立涵盖面积达1平方公里的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议,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经过专家论证以后,于2004年最后定夺,被武汉市政府正式纳入2005——2020武汉城市文化发展十五年规划。直接影响政府对50多栋老建筑实施保护,其中挂牌保护15栋,政府昙华林又投了上亿元的资金。
   现在,昙华林历史街区已经整旧如旧,武汉市民、专家学者、外地游客纷至沓来。昙华林,已经成为武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一个闪亮的名片。

TOP

看了这个也觉得还有一个方向就是做对如今的民间民俗文化 的保护现状的分析。。。貌似也是可以的

TOP

我们如果做城市功能那一方面会涉及到一些跨学科的问题吧,对于城市规划方面,大家毕竟都不太熟悉

TOP

看了大家整理的资料和发言。
我觉得貌似历史神话传说要来的详细、有趣一些,但是如果真的走旅游景点这个主题,的确会有和其他小组撞车的可能。
而仅仅依靠一些地名来推测武汉人的性格特征也有些牵强。。。
所以我比较赞同鹿越同学的想法,对城市文化民俗建筑的保护现状的研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