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民间文学210课堂第四小组(高松朝)

《中国山川名胜传说故事》中的黄鹤楼传说03

老汉接着饼,二话没说,狼吞虎咽一下就将饼吃了。老汉吃了饼,喝了茶,气色好多了。他站了起来,捋了捋白胡子,爽朗地笑起来,说:“太婆,好心得好报,贫汉送你一件东西。”说完就在茶馆墙壁上画了一只黄鹤,然后从怀里掏出一只短笛,送给张太婆,吩咐她说:“太婆,你家只要吹响笛子,墙上的黄鹤就会下地跳舞。”
张太婆接过笛子,转眼之间,老汉就不见了。张太婆仿佛做梦一般,忙揉揉眼睛,只见墙上栩栩如生的黄鹤和手中的笛子,老汉不知去向。张太婆好奇地吹了一下笛子,只见墙上的黄鹤抖动翅膀,“扑”地一下飞到地上,翩翩起舞。
从此,到茶馆喝茶的穷苦人就边喝茶边看黄鹤跳舞,一天的劳累也烟消云散了。
黄鹤跳舞的信儿传到一个财主的耳里,他眼珠子直打转儿,心里打起了算盘:要是把会跳舞的黄鹤搞到手,跳一次舞就可以赚好多元宝,岂不是一本万利吗?想呵想呵,他眼前一会儿是黄鹤婆娑的舞姿,一会儿是白晃晃的元宝在打着圈儿。想到这,擦了一下口边的涎水,坐上轿子朝小茶馆奔去。
“喂,老太婆,我家里不见了一只黄鹤,听说飞到你这儿来了。”财主被钱迷了心窍,他听也没听清楚黄鹤跳舞是怎么回事,就自作聪明地行起诈来。
“你家的黄鹤是个什么样?”张太婆看见财主如此无理,生气地反问。
“啊……啊……”愚蠢的财主一下被问住了,支吾了一下,胡诌起来,“嗨,黄鹤嘛,不就是长得一身白羽毛的黄鹤吗?”
“哈哈……”周围看热闹的穷人们捧腹大笑起来。
“反正这黄鹤是我的。”财主恼羞成怒,仗着自己有钱,索性耍起赖来。

TOP

《中国山川名胜传说故事》中的黄鹤楼传说04

“好吧,你有板眼就拿去。”张太婆指着墙上的黄鹤,轻蔑地说。
财主一下傻了眼,这是壁画,哪是什么黄鹤。壁画的黄鹤只能看又不会跳,不会跳就生不了财。于是他夹着尾巴,在众人的嘲笑声中悻悻溜走。但是财主并没有死心,他派人暗地打听,终于搞明白了这其中的奥秘。他眼珠儿一转,决定向县老爷gaomi。
“嘻嘻!”县老爷听说黄鹤跳舞的事,乐得嘴巴笑到了耳根。他想,要是将壁画献给皇上,保准升官发财。于是他打起了虎头牌,撑起了大红伞,坐上官轿,朝小茶馆奔去。
“喂,老太婆,你将壁画献给皇上,就会享受荣华富贵。”
“我不稀罕什么荣华富贵,我只要我的黄鹤。”
“老太婆,你敬酒不吃吃罚酒。当今的天下,天是皇上的天,地是皇上的地,你窝藏皇上的珍宝,该当何罪?”县老爷大吼一声:“来人呀,将壁画取回府!”
差役们一拥而上,拆墙的拆墙,掀瓦的掀瓦,将小茶馆画着黄鹤的整块墙搬进了衙门。
县老爷将壁画供在上房,高兴得手舞足蹈,摆上了酒席,请来了地方的官绅名流,让大家也开开眼界。这天县衙门张灯结彩,吹吹打打,官绅名流鱼贯而入。大堂上县老爷穿着簇新的官服,晃着乌纱帽,满面春风地说:
“诸位士绅、同僚,今天请各位光临敝衙,观赏黄鹤跳舞。”
来客们个个摇头晃脑,鼓起了眼睛,盯着壁画,以先睹为快。

TOP

《中国山川名胜传说故事》中的黄鹤楼传说05

县老爷得意地拿起了一管用湘妃竹做成的笛子,对着壁画吹了一下,黄鹤没有动。县老爷鼓起腮帮又吹了一下,黄鹤依然没有动。县老爷额头上沁出了汗珠,使劲地再吹了一下。
“动了,动了,”一个老掉牙的绅士尖叫起来。大家忙把眼睛瞪得溜圆,可是黄鹤依然立在墙上一动未动,原来是老绅士眼看花了。
“为什么不动个?”县老爷气得一把抓住了财主的大襟领口,质问说,“你不是说黄鹤一听笛声就跳舞吗?”
“大人息怒。黄鹤只听老太婆的短笛才会跳舞。”财主哆哆嗦嗦地说。
“混蛋!你为什么不早说?”
“大人,我刚说到黄鹤跳舞时,大人就急得上轿去了。我还以为大人知道哩。”财主哭笑不得。
“来人呵,快把老太婆给我抓来!”县老爷命令道。
捕快去了一会,回来禀道:“大人,老太婆不知去向。”
满堂的宾客面面相觑,窃窃私议着。
县老爷脸红得象猪肝,令差役用油漆涂掉黄鹤。说来也奇怪,油漆涂了一层,黄鹤就跳了出来,再涂一层,黄鹤又跳了出来。县老爷狂喊:“将墙拆毁!”
此时,天际飞来了悠扬的笛声。黄鹤一听到笛声,眼珠儿一转动,展翅飞了下来,仿佛是嘲笑县老爷似的,翘着尾巴,跳起舞来。县老爷一看到黄鹤飞了起来,高兴得忙上前去抱黄鹤。但黄鹤径直朝衙门外飞去了。

TOP

《中国山川名胜传说故事》中的黄鹤楼传说06

“抓住它,抓住它有重赏!”县老爷也顾不得尊严,跳出了大门。官绅名流和差役捕快听说有重赏,于是掀桌的掀桌,踢凳的踢凳,哗哗啦啦跟着黄鹤追去。
黄鹤飞到街上。县老爷跳掉了乌纱帽,跟着喊:“抓住它!”
黄鹤飞上了黄鹄山。县老爷跑掉了朝靴,拼命地喊:“抓住它!”
黄鹤飞到小茶馆。只见白胡子老汉吹着笛子,黄鹤飞到老汉身边,老汉跨上黄鹤飞向了大江。县老爷气喘吁吁地赶到江边,声音嘶哑地喊:“抓住它!”
江上波涛滚滚,笛声在江上飘动,老汉骑着黄鹤飞向了远方。天边飘动着朵朵白云,黄鹤消失在白云深处……
张太婆也被仙人接走了。
以后,人们就在小茶馆座落的地方建起了黄鹤楼。
                                                          田海燕 整理

TOP

黄鹤的故事与黄鹤楼
鹤类确定随音乐起舞,这并非神话,而是其本能使然。鹤的这一特性早为人们发现。先秦《韩非子》载:“师旷援琴一奏,有玄鹤二八来集,再奏而列,三奏延颈而鸣,舒翼而舞。”而汉代马融作《长笛赋》,更直接说道长笛一吹,能“仰驷马而舞玄鹤”。至于跨鹤成仙则带有几分道家情调和神话色彩。
乘鹤而去的仙人是谁,在民间传说和史籍记载中往往所指不同。《列仙全传》卷9记载了一个与《报恩录》相同的故事,但点明仙人是费祎。《南齐书•州郡志》亦云“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上也。”《太平寰宇记》卷112也说:“黄鹤楼在县西二百八十步。昔者费祎登仙,每乘黄鹤于此憩驾,故号为黄鹤楼。”其实,费祎为三国蜀将,并无关于他成仙的传说。倒是东汉的费长房有骑竹缩地之术,颇有点仙家味道,不知是否古人张冠李戴了。南朝梁代的任坊作《述异记》不同意前说法,他认为“驾鹤之宾,乃荀叔伟而非费文伟。”明清以来易费而吕,乘鹤而去的仙人又变成了时代稍后的吕洞宾。

TOP

其实这都是一种传说,一种附会。世上绝没有画鹤起舞,乘鹤登仙的事。这些故事,无非是教育人们知思而图报,聚财适可而止。最早的黄鹤楼似与黄鹤无涉,《元和郡县志》记载:“吴黄武二年(223年)城江夏山以安屯成,其城西临大江,西南角因矾为楼,故为黄鹤楼。”盖最初当为守军了望楼,因建在黄鹄矶上,原名似应为“黄鹤楼”,后来转为黄鹤楼。

TOP

来给大家猜一个关于黄鹤楼的谜语啦


黄鹤楼鲁班造,灵芝草被人偷;骑龙跨海由他去,八仙过海各自休。(打一字)

TOP

其实从这个谜面就可以看出来关于黄鹤楼的传说啦~~~~
鲁班神功造楼和吕洞宾骑鹤飞天都在这个谜面上有所体现。在我们平常生活中,有很多这种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被放到谜语对联等文化中一直传承下去,这样民间文学的内容才得以更加丰富。
这个谜面自然体现了鲁班神功造楼和吕洞宾骑鹤飞天这两个故事的深入人心

TOP

通过对身边的武汉籍同学的采访,很多武汉当地人根本就没有去过黄鹤楼。虽然从小在武汉长大,但是黄鹤楼从来都只是听说或者远远地看过,为何作为AAAAA景区的黄鹤楼对武汉人却如此没有吸引力呢?很多武汉本地人认为,黄鹤楼只是一座楼而已,高昂的门票其实并不值得一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管是名胜古迹还是自然风光,都在被最大限度的开发,作为各个阶层吸金的工具。其实,像黄鹤楼这一类的名胜古迹,它们更多的是中国文化的一种体现。从建筑学、历史学、文化学等方面来看,黄鹤楼都是这些文化的载体,我们需要看的不仅仅是这座楼的外表,还需要去体会这座楼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TOP

通过对身边的武汉籍同学的采访,很多武汉当地人根本就没有去过黄鹤楼。虽然从小在武汉长大,但是黄鹤楼从来都只是听说或者远远地看过,为何作为AAAAA景区的黄鹤楼对武汉人却如此没有吸引力呢?很多武汉本地人认为,黄鹤楼只是一座楼而已,高昂的门票其实并不值得一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管是名胜古迹还是自然风光,都在被最大限度的开发,作为各个阶层吸金的工具。其实,像黄鹤楼这一类的名胜古迹,它们更多的是中国文化的一种体现。从建筑学、历史学、文化学等方面来看,黄鹤楼都是这些文化的载体,我们需要看的不仅仅是这座楼的外表,还需要去体会这座楼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TOP

黄鹤楼介绍的补充说明1

黄鹤楼,即“天下江山第一楼”。地处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中国江南三大名楼之一。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传说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孙权为实现“以武治国而昌”(“武昌”的名称由来于此),筑城为守,建楼以嘹望。至唐朝,其军事性质逐渐演变为著名的名胜景点,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因此黄鹤楼是古典与现代熔铸、诗化与美意构筑的精品。

TOP

黄鹤楼介绍的补充说明2

黄鹤楼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长江南岸,相传也始建于三国,唐时名声始盛,这主要得之于诗人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诗句。黄鹤楼建在城台上,台下绿树成荫,远望烟波黄鹤楼
黄鹤楼
浩渺。中央主楼两层,平面方形,下层左右伸出,前后出廊屋与配楼相通。全体屋顶错落,翼角嶙峋,气势雄壮。宋之后,黄鹤楼曾屡毁屡建,清同治七年(1868)重建,但只存在了十几年。现仅留当时楼貌照片,已不是宋画在高台上丛建多座建筑,而取集中式平面,高踞在城垣之上,平面为折角十字,外观高三层,内部实为九层。下、中二檐有12个高高翘起的屋角,总高32米。

黄鹤楼坐落在海拔高度61.7米蛇山顶,以清代“同治楼”为原型设计。楼高5层,总高度51.4米,建筑面积3219平方米。72根圆柱拔地而起,雄浑稳健;60个翘角凌空舒展,恰似黄鹤腾飞。楼的屋面用10多万块黄色琉璃瓦覆盖。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黄鹤楼色彩绚丽,雄奇多姿。

TOP

黄鹤楼介绍的补充说明3

黄鹤楼主楼高49米,共五层,攒尖顶,层层飞檐,四望如一。底层外檐柱对径为30米,中部大厅正面墙上设大片浮雕,表现出了历代有关黄鹤楼的神话传说;三层设夹层回廊,陈列有关诗词书画;二、三、四层外有四面回廊,可供游人远眺;五层为瞭望厅,可在此观赏大江景色;附属建筑有仙枣亭、石照亭、黄鹤归来小景等。远远望去整座楼,形如黄鹤,展翅欲飞。

黄鹤楼
黄鹤楼

在主楼周围还建有胜象宝塔、碑廊、山门等建筑。整个建筑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黄鹤楼内部,层层风格不相同。底层为一高大宽敞的大厅,其正中藻井高达10多米,正面壁上为一幅巨大的“白云黄鹤”陶瓷壁画,两旁立柱上悬挂着长达7米的楹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愁。

二楼大厅正面墙上,有用大理石镌刻的唐代阎伯理撰写的《黄鹤楼记》,它记述了黄鹤楼兴废沿革和名人轶事;楼记两侧为两幅壁画,一幅是“孙权筑城”,形象地说明黄鹤楼和武昌城相继诞生的历史;另一幅是“周瑜设宴”,反映三国名人去黄鹤楼的活动以及节日。

三楼大厅的壁画为唐宋名人的“绣像画”,如崔颢、李白、白居易、陆游等,也摘录了他们吟咏黄鹤楼的名句。四楼大厅用屏风分割几个小厅,内置当代名人字画,供游客欣赏、选购。顶层大厅有《长江万里图》等长卷、壁画。

TOP

黄鹤楼介绍的补充说明4

黄鹤楼的形制自创建以来,各朝皆不相同,但都显得高古雄浑,极富个性。与岳阳楼、滕王阁相比,黄鹤楼的平面设计为四边套八边形,谓之“四面八方”。这些数字透露出古建筑文化中数目的象征和伦理表意功能。从楼的纵向看各层排檐与楼名直接有关,形如黄鹤,展翅欲飞。整座楼的雄浑之中又不失精巧,富于变化的韵味和美感。

TOP

黄鹤楼的文化底蕴

黄鹤楼濒临万里长江,雄踞蛇山之巅,挺拔独秀,辉煌瑰丽,很自然就成了名传四海的游览胜地。历代名士崔黄鹤楼
黄鹤楼
颢、李白、白居易、贾岛、陆游、杨慎、张居正等,都先后到这里游乐,吟诗作赋。古黄鹤楼“凡三层,计高9丈2尺,加铜顶7尺,共成九九之数。”新楼要雄伟多了,5层,加5米高的葫芦形宝顶,共高51.4米,比古楼高出将近20米。古楼底层“各宽15米”,而新楼底层则是各宽30米。因此,黄鹤楼不是修复,而是重建。它保留了古楼的某些特色,但更多的是根据需要和人们对审美观点的变化来设计的。李白在黄鹤楼为孟浩然送别并创作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历代名人在黄鹤楼留下了大量的诗歌、词作、楹联、碑记、文章,其中“对江楼阁参天立,全楚山河缩地来”的楹联较好地写出了黄鹤楼的气势。陈运和诗称“黄鹤楼,有一个腾空而起的雄姿,也有一个从天而降的气势”。

1927年2月,毛泽东考察完湖南农民运动后来到武昌,写下了著名的《菩萨蛮·登黄鹤楼》:“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而在辛亥革命武昌起义中,黄鹤楼(实为奥略楼)连同蛇山脚下的红楼,则为亚洲民主的开启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如今,黄鹤楼景区和辛亥革命文化区已经成为武汉的标志,旅游必到之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