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走访荆州汉绣艺人和我的学习刺绣课堂

走访荆州汉绣艺人和我的学习刺绣课堂

走近汉绣艺人张先松  
        2009年11月25日
11月23我打通了张老师的电话,在宜昌工作的张老师这几天回家了,于是跟张老师约好了时间,准备周三去他家拜访他老人家。
11月25日,星期天,因为今天上午没有课就按约定来到张老师家,由于之前的资料经整理后还有不明白的地方,需要向老师做进一步的了解。
来到张老师家,由于之前约定在先,老师已有所准备直接进入主题。了解老师的个人经历及家庭情况。
张先松出生于1941年,至1961年毕业进入沙市刺绣生产合作社,分别拜汉绣艺人李玉山门下学习汉绣设计和张济良门下学习盔头制作,之后又独立创作,设计很多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为汉绣的传承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现如今把汉绣的技法转移到国画上,从事国画创作:龙腾盛世,龙腾海天,四季腾飞,百凤长卷,百鹤长卷等 。近年来又创作汉绣作品:麻姑献寿,麒麟送子。
关于张老师的家庭情况:张老师的家庭属于重组家庭,25年前张老师的原配妻子由于患癌症去世后与现任妻子朱利民结婚,多年来生活一直很幸福,有三个儿子,家庭环境比较宽裕。
由于我对汉绣比较感兴趣,希望向老师学习,再向老师说明了我的想法后老师答应教我刺绣的基本知识。这一天我很高兴。

TOP

走访荆州汉绣艺人和我的学习刺绣课堂(二)

师傅给我上的第一节课——画“梅花”绣“梅花”
             2009年11月30日
今天(11月30日)我带着激动地心情,早早地准备好了刺绣用的材料((绣架,丝线,绣针。。。。。。)一路欣喜来到张老师家。经过多次来回于学校和老师家,跟老师谈话,了解老师的相关情况,这次老师终于答应教我了。
下午2:15左右我把准备的材料给老师看,老师教我怎样把绷子上好线,使绷子绷地更紧。老师没有自己直接给我上好,而是先做示范然后让我自己亲手实践。
开始以为是老师直接在绸子上画好画,然后叫我基本针法。。。。。。老师却说:作为我的学生,不仅要学会绣,还要学会画;现在跟我学习不懂的还可以问我,以后怎么办呢,只有你自己掌握全部的过程,才能独立的完成一幅作品,这才叫“刺绣”。
老师开始教我画梅花,首先是从梅花的基本构成将起,梅花的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及剖面图都一一讲清楚,花蕊,花萼的画法以及几朵梅花怎么组合,老师都讲的很清楚并给我做了示范。在画花中,每三朵花都以“品”字结构组合,花与花都要以曲线形式存在。不能是规矩的十字坐标型,这样就缺乏曲线美。之后,老师让我单凭想象画一株梅花,自己觉得怎么好看怎么画,我反复琢磨用了大约10分钟的时间画了一幅简单的图,之后经老师修改这幅画就完成了。
画完图稿,就开始绣了,这节课老师教我了最基本的针法,虽然绣法简单,但是绣出来的效果很好,梅花用三种不同的颜色,有一种立体感,色泽鲜亮。这朵梅花用了整整一个小时的时间才绣好,虽然动作很慢但是看到这朵梅花出自自己的手,那种心情是不言而喻的。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学习告别了张老师,站在4路公交车的站台上,那种往日的消沉早已飘然而去,有的是欣喜,是感激,是坚持,是信念。

TOP

走访荆州汉绣艺人和我的学习刺绣课堂(三)

临行宜昌前的拜访
2009年12月15日    晚 19:00——21:00
2009年12月15日,晚上7:00左右当我走到张老师家的楼下时,他家工作室的灯依然亮着,两位老人还没有休息,之前跟张老师约好,由于张老师的时间比较紧12月6号就去宜昌工作,就约在星期二的晚上去老师家拜访。来到他家,张老师的妻子在看电视,张老师在收拾东西,准备明天早上6:00中出发到宜昌。
在前两节课的学习中,我秀的梅花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二,今天这节课老师教秀梅花的最后两个技法,就是绣花蕊和打子。由于老师的细心教导,学的比较认真,这幅还未完成的梅花得到老师的肯定。花蕊使用黄色线来绣。从花心以发散式向外,要求是参差不齐,显得贴真,自然;打子也就是我们平常看到的花蕊上的花头,用大红色线来绣,根据花蕊的长短来确定其位置。再绣梅花的过程中,对针法的运用主要有平针,套针,缠针,打子等,整体效果明显,逼真。
再向老师了解其相关资料的过程中,对老师的相关作品做了进一步的统计和整理。

TOP

荆州汉绣艺人张先松历年的作品及获奖情况

获奖作品:1980年:设计制作“楚都绣屏”包装获一等奖;
         1980年:设计创作“楚都绣屏”(凸绣园龙屏)获省工艺三等奖;
         1981年:“楚都绣屏”由省工艺推荐参加重庆全国包装装潢展览会;
         1981年:设计“凸绣寿星屏”获省旅游品评选会优秀旅游品奖;
         1981年:创作工笔花鸟画“牡丹”“月季”“仙鹤”三幅作品参加沙市——益阳联展;
         1981年:创作工笔画“山花浪漫”“春苗茁壮”两幅作品参加市美术工艺作品展获三等奖;
         1982年:设计“旅游手帕”包装及产品:“长寿龟”包装,“果型首饰盒”“工艺小礼品”“精绣条幅包装”等六项在省获奖;
         1982年:创作工艺花鸟画:“水乡”参加沙市——渡口市联展;
         1983年:“脱胎成形玻璃钢占筑’装饰,获省新产品奖;
        1983年:“历金寿星壁挂”获省二轻新产品创新奖
        1983年:创作工笔画“害虫天乱”参见省科普画展
                创作“沥金装饰花”“水乡白鹭”“黄鹤楼”参加省陶瓷,装饰画展
                创作工笔画“栀子花”“月季花”参加沙市春节画展

TOP

第一次拜访张先松老师时的感想

第一次拜访张先松老师时的感想      
         访荆州“楚绣”传人——“张先松”老师

春天的脚步早已向我们走近,一切生命早已萌发,桃花,樱花早已开过,绿色的新芽早已钻出地面,冒出枝头装点着大地……..似乎寒冬的脚步还在迟疑,冬天的意味还没有完全散尽,留着一丝不舍在和春天亲近,呼吸着春天的气息。正值清明时节,“清明时节有逢雨,寒意渐退人亦暖”虽然有一丝寒意,相信这场春雨过后,将会正真迎来春暖花开的美好时节。
今天是清明节的第一天,天下着雨,一直到中午才稍停下来,我们找到了张先松老师的家,拜访了他老人家。张老先生是一位平凡的民间艺人,却有着独特的民间技艺——“楚绣”和不平凡的经历,以前听说民间艺人的生活条件很艰苦并不是很了解,今天正真跟张老师接触,听到他的讲述才体会到作为一个民间艺人的不易和他们对艺术的追求,人格的伟大。
张老师是上个世纪40年代的人,他听闻过抗日战争和国内战争的事情,这些年又外出各地参加过各地的展览会议,他是目前荆楚大地的楚绣的唯一的最后传人,为除锈的研究和流传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拜访张老先生时,他向我们讲述了自己有关“楚绣”的经历。张老师在年轻事对楚绣很感兴趣。为了学习刺绣,他经常去向别人请教,白天到一个老师那学习楚绣,晚上又到另外一个老师那儿学习其他针法,常此以来,就为成功的学习楚绣打下了很深的基础,得到了楚绣的真传。然而“留传楚绣”这一路坐下来却是艰苦的,楚绣在这一历程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作为楚绣的一支——汉绣,主要流传于荆沙,武汉,洪湖一带,汉绣以楚绣为基础,抗战时期,日军侵占武汉,汉口绣花街被焚烧,汉绣日趋凋零,技艺几近失传,这对于汉绣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然而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楚绣又遭到一次灭顶之灾,据张老先生回忆,文化大革命期间,民间的楚绣工艺品全部被烧毁,导致现在楚绣的前景岌岌可危。当我们问及楚绣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烧毁的原因时,张老先生告诉我们,文化大革命反:封,资…….就是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而楚绣的烧毁就跟这有关,因为在古代很多刺绣作品都是宫廷用服,戏剧用服,像“龙袍,凤袍…….”这些都是古代帝王的象征,而这些刺绣就是意味着复古,意味着维护封建主义,那是,张老先生是支部书记,不得不将这些绣品都烧掉,因此楚绣的命运被终结。这一作法在现在听来似乎是不可理喻,但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命令却足以成为封杀他的理由,让我们的楚绣几近失传。为了让楚绣留传下来,文化大革命以后,张先生个人也花了不少心血,为了传承楚绣,张老先生用自己的工资当路费去参加会议;在教授别人技艺时他不收钱,还把自己的工资拿出来买材料,给其他工作人员当工资补贴,就这样他培养了一批学生。然而长此以往,张老先生也承受不起这样的消耗,曾向政府提出申请,却没有得到重视,现在楚绣正真开始慢慢消失。张先生对楚绣的传承工作并没有放弃,他希望这项民间艺术能够得到政府的重视和保护,这种技艺能够传承下来。现在年近七旬的张老一边在进行对楚绣的研究,设计,一边在钻研国画仍在为我国的民间艺术工作奋斗着。
在我们向张老先生问及有关楚绣的渊源和流传时,他的回答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正真民间艺术家的艺术造诣。他并没有界定楚绣的起源,而是从艺术起源的角度给我们讲述了楚绣的起源。艺术是一个很遥远又很近的概念,可以说从人类诞生之日起就产生了艺术,刺绣也是如此。当人类进化成为人,人类穿衣,织布就是一种刺绣艺术,那麽刺绣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的起源。在后来的发展中,又有“闺阁绣……..”就是未出嫁的少女在家里作为自己出嫁时的绣品,这些刺绣在民间流传至今,成为中华史上一个活的瑰宝。

民间艺人在传承民间文学的过程中是艰苦的,他们花费了自己毕生的心血来传承着祖先的技艺,民间的技艺。他们仅靠一双手,一个信念去完成这伟大而又艰巨的使命。为了这项事业,他们舍弃了自我,舍弃了个人利益。为了记住中华民族发展的一个小小的印迹,拾起那曾被人遗忘的一片“落叶”,他们不为他求,抛开生命,舍弃物质享受。张老先生告诉我们,他认识一位民间艺术家,曾立志要访遍中国的56个民族,收集,整理各民族的资料。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骑着自行车,经常在野外风餐露宿几乎走遍了全中国。中国的56个民族中只有台湾的高山族没有到过,其他民族都曾留下过他的足迹,并收集整理了一万多件具有各民族特色的材料,物品…….其中有不少是“国宝”,为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了重要贡献。然而在踏遍祖国的过程中,他不知经历了多少的死亡门槛,与死亡擦肩而过。他走过原始森林,有一次在途中太累了,就靠在森林里的一棵树下睡着了,却不幸被一条毒蛇咬伤,幸好被当地的一位农民救了,才有一次活的了生存的机会。再多的坎坷,在多的波折,都无法阻止他的热血,他的民族使命。他收集的作品几乎全部成为国家的保护遗产,当不知情的人民把身边的文化丢其时,是这些民间艺术家用生命来拾起,来丰富中华民族的精神,中华民族的历史。

从张老先生那里,我们不仅了解到有关楚绣的历史,了解了很多民间艺术,更学习到了那些民间艺人为了传承民间艺术所做出的努力,付出的代价,作出的牺牲,看到了中国民间艺人在艰难的生活条件下为传承这一民间技艺所具备的一个中国人的精神,他们是平凡的,是最普通的,但是他们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对技艺的传授更是毫无保留的,他们有一颗平常的心,但是在他们的背后却用一颗平常的心做出了不平常的事。曾经的辛酸,困难与打击,他们用坚持用信念去征服,用技艺去成就去传承。
交谈时并没有感到一位艺术家的威严,完全是一个老人的回忆,一位老人诚心的讲述,能带给人心灵的震撼。他心灵深处一种对民间文学的热爱,对楚绣的执着,对生活的平静,对艺术境界的升华,一位真正的民间艺术家。

TOP

(*^__^*) 嘻嘻……辛苦了,我们一起努力,加油哦

TOP

汉绣荆州传承人的风范

琳琳是好学而敏慧的女孩,眼神里透出朴实与真诚的善良。这几个月,总算等到了汉绣传承人张先生的恩泽,你们看,一口气下来,张先生的大概风貌全上来了,好样的!
张先生是荆州著名的汉绣传承人,其风格内敛、大器、执著,这是我的基本印象。
另一方面,张先生还有着杰出传承人最优秀的人格风范:
独立、清雅、高贵!
爱我所爱,美人之美

TOP

谢谢老师!(老师在这里先做自我检讨,作为非遗一员,作为课题组成员在网上活动很少,没有起到带头作用,没有及时关注网上消息,是失职,今后定会改正.有时候有一些想法一直没有在网上向大家学习,没有好好用网上丰富的资源.)
从与张老师接触快有一年的时间了,在这近一年的时间里,去拜访过很多次,虽然这中间有一些小波折,但是,在11月分,总算得到老师的"认可"了,这一路走来觉得很丰富,很有意义.
张老师不大爱讲话,从这么长时间的接触,看到张老师是一个很朴素的人,在拜访过程中谈到有关"汉绣"方面的知识,他讲得很仔细,很投入,并给我提供了有关资料,为我资料的整理带来帮助.

TOP

回复 6# 的帖子

谢谢"溜溜",你也是呀!

TOP

四冬暖色更春意,一江夜色到天明

有人说,刺绣是女孩家的事,可我不以为然,我天生就是一个女孩性格,女孩喜欢做的其实我照样做得好,甚至更好。穿针引线并不是女孩的专利,张先松老师就是一个好例子,我们应该向他学习,只要你有能力,有耐心,我想这些事情是会做好的。不信你可以试一下。这个社会已经同化,很多事情是男女通用,没有谁规定不允许,那只是自己思想上的不解放而已,融入社会,传承文明人人都可以的。

TOP

呵呵.....是呀,以后有时间的话一起去拜访张老师吧!

TOP

回复 11# 的帖子

改天帮我绣点东西啦!张老师还做盔头吗?改天带我拜访一下啦!

TOP

好呀,没问题。
张老师目前没有作盔头,是在研究国画,画国画,主要以龙,凤,牡丹为主。下次去的时候联系你!(李玲玲)

TOP

呵呵........不好意思还.不知道你是哪位?

TOP

回复 14# 的帖子

我是刘仁,太不关心我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