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块三、热干面的文化内涵
http://video.sina.com.cn/p/book/ ... 5/165260404744.html
视频:热干面反映武汉市民群体无意识(8分钟)
吕幼安:我觉得集体无意识,热干面就能体现。很多人到武汉来说,最开始吃热干面觉得没什么味道,后来再吃第二碗、第三碗,越吃越有味道,武汉市的饮食是非常便宜的,我看麦家写《风声》的时候,序言里写到,他在成都生活了十几年,觉得成都非常好,是一个享受的城市,我觉得武汉也是一个享受的城市,这个享受的城市,不是奢华的享受,是一个基本的民俗、民情的、温饱式的。原来武汉苦力比较多,因为是一个码头城市,一般起来早出晚归,不能把生活过得很精致,热干面是冷天也吃,热天也吃。假如我今天没有吃热干面的话,总觉得一天掉了什么东西,这恰恰是城市群居的集体的无意识。集体无意识是欧洲非常有名的学者从生态文艺的角度提出的。我们最近研究生态文艺,发现地域和人们关系非常紧密。散文家眼中的武汉风情,我觉得和武汉联系最紧。因为散文是一种生活化的记忆,抒情抒志,这是散文家的定位,很多人都写过热干面,我也写过,我每天要吃,必须要吃,你眼中的武汉风情怎么样,就可以从热干面写起,武汉的热干面非常粗糙,有本土地域的原因和地理的原因,是很多年养成的生活习惯所形成的。
刘醒龙:我写过一篇小说叫《城市演绎》,很多人看到这篇小说后,就说我一定要吃热干面。在小说里有一个小伙子、一个女孩子,女孩子是城里人,小伙子是外来人,每天这个女孩子躺在床上点名要哪一家的热干面,这个小伙子说为什么要那一家的,就随便买了一家,可她一吃就觉得味道不对。
热干面代表武汉人性格和文化的兼容并蓄
热干面已有上百年历史,清朝叶调元的《汉口竹枝词》中,记载的‘切面’就是热干面的前身。”20世纪初,食贩李包延续前人切面做法,将面煮熟沥水拌上香油等做成了风味独特的热干面。后有蔡明伟继承李包的技艺,反复改良,制作出技艺水平更高的“蔡林记热干面”。1997年后,该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王永中等人结合现代人的食味需求,拓宽了热干面的品种。 2006年,热干面就名列武汉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进入全国“十大名面”前三甲。2014年,武汉的热干面正式申报国家级“非遗”,在“蔡林记热干面制作技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书中,有句话形象地把武汉热干面和武汉人、武汉这座城市的性格联系在一起:“热干面与武汉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最能代表武汉人性格和文化的兼容并蓄,细腻而粗犷。”
董宏猷说,从全国地图上可以看出,武汉是处于北方面文化和南方米文化的分界线,所以,武汉小吃也以米和面为主,其中,热干面就是北方面文化在武汉的具体体现。另外,它还是南方甜文化与北方咸文化的分界线,因此,热干面既可以以咸味为主,也可以抓把糖放在里面吃甜的,味道也不错。同时,热干面可以干吃,也可以与其他食材加起来加汤湿吃;既可以素吃,也可以加肉荤吃。可以说,热干面就像武汉人和武汉这座城市的性格和个性一样,兼容并蓄,包容性非常强。
热干面还有个特点,就是分量足,这也是武汉人性格中做人做事实在的一种体现。上世纪初,靠着长江的武汉盛行码头文化,码头工人靠出苦力赚钱,养成了做人实在,做事爽快,过早也麻利的习惯;直到现在,很多武汉人过早还喜欢端碗热干面,边走边吃,风风火火。码头工人劳作时间长,需要一次吃得饱,热干面的分量足、价格低,正好顺应了码头工人的这一需求。
热干面之所以能风靡武汉三镇近百年,董宏猷还有着个人的独到见解。他说,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武汉人喜欢喝排骨汤,武汉人口味重,喝了汤体内酸性多,热干面是碱性的,吃了可以让酸性被碱性中和,达到健体强身的功效。因此,吃热干面,也是在武汉人生命和健康的需要。
谈到热干面的细腻这一特点,著名武汉文化名人何祚欢说,热干面很能代表武汉人的性格,热干面的外表是粗放的,似乎人人都可以做,但内核却是精致。这个精致就体现在做面的师傅,对作料的地道选材,以及做工的讲究。如果把热干面的工序进行解析,可以分为压面、掸面、烫面和加作料四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值得细细研究,反复琢磨,这样,一碗看似平常的面,才能做成一碗不平常的色香味诱人的热干面。
“我爱武汉的热干面,二两粮票一角钱。老通城豆皮闻名四海,小桃园鸡汤美又鲜。汪玉霞的月饼又大又圆,我一口咬了个大半边。啊,河南人爱大葱,四川人爱辣椒,要问武汉人爱什么?我爱武汉的热干面!”这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流传在武汉知青中一首著名的思乡歌曲《我爱武汉的热干面》,写这个词的,就是著名作家董宏猷。“那时,热干面就是武汉家乡的代名词,对它,打心里有种割舍不断的亲情和感情。”董宏猷说,他后来还写了诸多介绍热干面的文章和诗歌。
————摘自《武汉晨报》2014-2-18
热干面文化内涵在普通民众内心的缺失
在知识分子的作品中,我们能搜寻到热干面的踪迹。如方方、池莉、刘醒龙的小说,如方方曾写过一篇文章叫《武汉人过早》,刘醒龙的《城市演绎》。作家董宏猷1986《我爱武汉的热干面》,“我爱武汉的热干面,二两粮票一角钱。老通城豆皮闻名四海,小桃园鸡汤美又鲜。汪玉霞的月饼又大又圆,我一口咬了个大半边。啊,河南人爱大葱,四川人爱辣椒,要问武汉人爱什么?我爱武汉的热干面!”80后陈星宇的《过早歌》写到,“晨光铺满长江,黄鹤鸣钟三镇上回荡。码头千帆欢唱,蛇山之下百年户部巷熙熙攘攘。一日三餐里,那早点最重要,老人家常讲,那早上要吃好。天下美食客,南北好吃佬。都来这条巷子过早。来一捞,热干面,芝麻酱拌着麻油,黑黑发亮。”
吕幼安谈到,“热干面反映武汉市民群体无意识”。在知识分子的作品中,我们能感受到热干面对他们的重要影响,但从我们小组本次的采访调查来看,很少人知道武汉热干面的来源以及关于它的传说。两个外地人说:“我是从电视上知道武汉热干面的,来武汉旅游必须要吃户部巷的热干面,好吃不好吃不太清楚,只知道它很有名”,还有一个武汉本地的女士说到,“热干面我从小就开始吃了,热干面已经成为了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热干面申请国家级非遗,专家指出,要将热干面推向世界,必须抓住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但是我们的采访结果却不尽人意,“蔡林记热干面”的普通店员也不清楚热干面的传说,店内的顾客爆满,采访店内的顾客,顾客们对热干面的故事也不了解。我们看到,在蔡林记热干面门前的雕像前,游客们欢乐的拍照,采访的结果也是“不知道”。户部巷牌坊的右侧,我们看到了一个大大的宣传板,上面详细介绍了武汉热干面的文化,但是往来游客很少有人驻足看看这些文字。
任蒙说:“热干面在武汉有这么大的影响,历史渊源这么深,武汉也是一个特大城市,辐射力也可以,为什么饮食文化就没有辐射出去?不能说这个地方有热干面,那个地方有热干面,就说辐射出去了,热干面没有辐射出去,这是一个现实。”可喜的是刘海元将热干面制作成方便面推销了出去,但是热干面的现场制作却独独存在于武汉,兰州拉面走遍天下,任何城市可见,热干面就不是了。
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冯桂林称,文化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活的样态,中国饮食中包含的“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等文化内涵,有待进一步挖掘、提炼。“不要为‘申遗’而‘申遗’,而要更好地传承、保护、完善我们的优良传统。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委姚伟钧认为,中国应该向韩国、日本、法国等学习,赶紧申报、抓紧申报。他呼吁政府要给予高度重视。
[
本帖最后由 刘娟维 于 2014-12-5 22:00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