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老师
学术沙龙不一定要解决问题,过程本身,交流本身,就很有意义很有价值。北大天文系教授,每周都让同学们在一起随便聊,什么都聊。在平常聊的过程中,反而天文和地理联系了起来,灵感就是在聊的过程中激发出来的。沙龙应该是轻松的。不要给老师学生有负担。想聊什么就聊什么。内容比形式更重要。平等的对话,大家畅所欲言,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气氛更重要。
我们看过很多田野调查的书,但是基本都说得差不多。但我认为田野调查应该更加强调差异性,比如民间文学的田野调查和民俗就不太一样,要强调差异性和独特性。我们总是在强调共性,实际上差异性更重要。差异性也表现在方法:比如家乡民俗,或者其他语言不通的。
田野调查到底要带什么工具,现代记录改变田野调查的方式。过去没有录音要拼命记,现在有录音,注意力就放在交流,可以多看多想,给自己的看和想提供更多空间。
举例,彭牧老师调查葬礼,有录像可以反复地自己看。她就说,葬礼本来是老先生主持,但某次刚好先生生病,让徒弟来,她就看徒弟举行葬礼的图像,发现他总是在捋胡须,这是什么意思呢?就问当地人,当地人也不知道,就问主持人,主持人就瞪大眼睛看着他,他也不知道什么意思;后来发现,他是下意识地模仿师傅。录像给我们提供了仔细分析的可能性。技术改变了田野的很多观念和效果方式。
怎么和人进行交流。对话实际还是要怎么把握对方的一些人际关系,调查者家里有多少人,亲属状况,建立一种关系。实际上,故事就展现在关系中,一个事件会牵扯很多人。我们过去注重事件,却没考虑事件的主体,我们现在的田野很少关注人本身,或只是关注在做什么。一个人的行为是牵扯很多人的,角色和角色之间是有关系的,有了关系结构就有故事了。很多矛盾都是在仪式中产生的。为什么仪式活动要吵架?关系没理顺,仪式是最重视关系的。乌丙安先生给我们举的例子“民俗事件”。仪式上老大要做上座,平时是按官位来的,可是把职位高的“老小”引到上座,老大肯定不干了。仪式是争话语权的,平时是争利益。要把人的关系结构放在首位,可现在的论文多是关注民俗事象,出现人物形象和人物关系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