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民俗专家张仲病逝 被誉为天津文化"活字典"

民俗专家张仲病逝 被誉为天津文化"活字典"

民俗专家张仲病逝 被誉为天津文化"活字典"

人民网·海南视窗 2008年09月17日07:39




张仲在春节期间为群众讲解年俗文化(曹铭摄)




  
  冯骥才与张仲相交30多年,在生活中,两人是好友,在事业上,他们是知己。因此,张仲的辞世令冯骥才万般悲痛:“他的离去,让我从情感上难以接受,心里有一种‘空落落’的感觉。”
  
  当之无愧的天津民俗大家
  
  张仲是天津人,回族,1930年生。解放区华北大学毕业。曾任天津日报主任编辑。是天津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天津地方志编委会顾问、天津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文联委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张仲作为天津民俗学研究大家,60年来他始终致力于民俗学和天津市井文化的研究,对天津地方民俗民情可谓了如指掌。去年冬天,张仲获得了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民间文艺成就奖”。
  
  冯骥才说,作为天津民俗大家,张仲当之无愧。“关于老天津,无论什么问题都问不住张仲,方言俚语、民俗典故、街道巷里、五行八作乃至不起眼儿的一些小物件,只要是有特色的,有历史的,拿到张仲面前,他都能将其中的来龙去脉讲个清清楚楚。”然而,张仲却带着他满肚子的天津掌故与学问,悄然离开了我们,享年78岁。
  
  《口述天津》成为遗憾
  
   “我一直想着为仲老做件事情,本来应该是在今年完成的,就是做一个张仲的口述史《张仲:口述天津》。但是因为今年初,他的胃口总是不好,要住院治疗,这件事就放了下来,我们还商量等他出院后再继续,但没有想到,他的病灶突然转移了,跟着迅速恶化,无法救治,口述史也成为我的特别大的一个遗憾。”
  
  冯骥才说,张仲是天津地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位学者。这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博学强记”,还有他对天津文化是一位“活字典”式的人物,在他的身上,天津的文化是活的,他对天津文化深入细微的把握与了解,是任何人无法替代的。所以,冯骥才一直惦念着这件事情,希望自己做口述史的研究生,能够完成这本预计在40万字的《张仲:口述天津》的工作。
  
   “张仲对天津的了解太广博了,但是他的年岁大了,只有用口述史的方式,做完整的记录。这样一本大书,才能体现他真正的学识与价值。但是,现在这一切都晚了,他把这些东西都带走了。他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默默耕耘荣摘“山花”
  
  冯骥才忘不了好友张仲最光彩的时刻。去年,在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民间文艺成就奖”颁奖仪式上,满头白发的张仲走在红地毯上,是那样的精神矍铄,是那样的谦和慈祥。这也是作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的冯骥才为友人感觉最为高兴的时刻。
  
   “张仲在民俗学界默默耕耘,我一直希望用一种方式,使他得到民俗学界的认知,将他的成就与价值体现出来,张仲能够得到中国民间文艺的最高奖,我作为朋友做了该做的事情,他当之无愧。”
  
  张仲著作颇丰,著有民俗学专著《中国人的头发与脚》、《天津早年的衣食住行》、《古玩商的生意经》等。他创作的反映天津风土人情的小说《古董张》、《龙嘴大铜壶》、《舍哥儿》,曾荣获中国大众文学奖及鲁迅文艺作品奖。作品曾在海内外转载,《龙嘴大铜壶》还被改编为话剧、电视剧,深受老百姓喜爱。作为好友,冯骥才讲,在自己有关地域文化小说的创作过程中,也同样得到过张仲的很大帮助。
  
  贴心好友文化知己
  
  不仅是在文学创作上,在中国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上,张仲也是冯骥才一直的支持者,他们共同做过多项大规模的城市历史普查,可以说他们将天津的街道走遍了。就在张仲病重期间,他还念念不忘与冯骥才约定下的很多文化工作。“仲老的离开,我觉得自己痛失一位贴心好友,文化知己,对于我们天津来讲,失去了一位在文化上有作为的前辈学者。两天来,我心里一直在想,还能为仲老做些什么,虽然他已经故去了。”
  
  年轻学者应努力赶上
  
  冯骥才说,因为张仲的离开,作为其参与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成果——《中国木版年画集成俄罗斯藏品卷》、《中国民间美术集成天津卷》的编撰工作也受到了影响。“张仲的离开,让我们损失了一位天津地域文化研究的主将。天津民俗学研究队伍可以说是很薄弱的,年轻学者们应该努力赶上来,只有这样,我们的遗憾与损失才会少一些。我们也不能不把关注的目光放在年轻一代学人的身上。”(今晚报/高丽)


来源:中新网     编辑:胡 蝶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仲老病逝 津门追思(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20日10:11  每日新报

  
冯骥才在追思会上发言


  2008年9月13日,老报人、津门杂家、民俗大家张仲因病医治无效,在津逝世,享年78岁。昨天下午,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天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天津日报报业集团等联合主办的张仲先生追思会,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举行。冯骥才等多位与张仲相交超过30年的老友及近百位文化界人士和张仲家人共同出席了追思会,追思会通过深情追忆仲老的生前轶事,既肯定了仲老作为老报人、津门杂家、民俗大家的贡献和地位,又寄托了大家的追思和惋惜之情。


  张仲是土生土长的天津人,1984年,54岁的他调入天津日报文艺副刊部,为《天津日报》创办高品质高格调的《满庭芳》倾注了全部心血。他在天津日报社工作的这段时间,也迎来了他文学创作的高峰期,他的天津风土人情小说《古董张》《龙嘴大铜壶》《舍哥儿》曾荣获中国大众文学奖及鲁迅文艺作品奖。其中,《龙嘴大铜壶》还被改编为话剧、电视剧,深受读者和观众的喜爱。同时,作为天津民俗研究大家,60年来他始终致力于民俗学和天津市井文化的研究,对天津地方民俗民情了如指掌,著有民俗学专著《中国人的头发与脚》《天津早年的衣食住行》《古玩商的生意经》等,被行内人尊称为“天津乡土文化的活字典”,并在去年获得了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民间文艺成就奖”。张仲生前治学不为名利,为人谦逊耿直,热心公益勇于奉献,对待后辈更是悉心传艺提携,赢得了和他交往过的人的一致尊敬和爱戴。

  与会发言者多是和张仲交往匪浅的文化名人,他们分别讲述了自己和张仲交往的点点滴滴。追忆老友说到动情处,即便年过七十的老人也哽咽泪盈,现场十分感人。冯骥才与张仲倾心相交30多年,张仲的离开令冯骥才一时难以接受:“他走了,从个人情感上说,我少了一位导师、知己、参谋、支持者,有一种‘空落落’的感觉;从文化情感上来说,天津民俗文化少了一个活化石;他走了,这座城市的一部分记忆也走了,这种遗憾和损失是无法弥补的。”

  “关于老天津,无论什么问题都问不住张仲,方言俚语、民俗典故、街道巷里、五行八作乃至不起眼儿的一些小物件,只要是有特色的、有历史的,拿到张仲面前,他都能将其中的来龙去脉讲个清清楚楚。”张仲是当之无愧的民俗大家,他在天津民俗文化方面浸淫之深、积累之久,无人能出其右,连冯骥才当年创作津味小说时都曾请教过张仲。然而他却带着那些鲜为人知的天津掌故和学问离开了,这让冯骥才遗憾万分,“他和一般科班出身的学者不同,在他脑子里有这座城市细节的每一个画面,他对天津文化深入细微的把握与了解,是任何人无法替代的。他是这座城市的记忆,是一座富矿,亟待开采。抢救民间文化,其实同时也需要抢救老一代的专家学者,有时候,走了一位老学者,就等于我们没了一块文化。我一直想做一个张仲的口述史《张仲:口述天津》,本来计划今年完成的,但是年初他住院了,这件事就搁置了,我们还商量等他出院后再继续,没有想到他就这样走了,他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冯骥才说,因为张仲的离开,作为其参与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成果——《中国木版年画集成俄罗斯藏品卷》《中国民间美术集成天津卷》的编撰工作也受到了影响。“张仲的离开,让我们损失了一位天津地域文化研究的主将。在追思他的同时,我也希望年轻学者能继承他的学术精神,只有这样,我们的遗憾与损失才会少一些。”

  新报记者 仇宇浩

  摄影 新报记者 段毅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