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90后”:“七夕节”与“奥运味”交融
来源:新华网 2008年08月07日 06:59:56
(新华调查·七夕节)“80后”“90后”:“七夕节”与“奥运味”交融
新华网济南8月6日电(记者王志)8月7日,农历七月初七,是相传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作为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今年“七夕节”恰逢北京奥运会开幕前一天。记者为此走近“80后”“90后”年轻人,感受这一代人的爱情观,体味到的不仅有浓浓的“奥运味”,而且是他们将浪漫与奉献相融合的精彩。
奥运志愿者眼中的“中国情人节”
今年24岁的吴晓菲,是2008北京奥运会帆船比赛的唯一一名志愿者火炬手,7月21日她刚刚参加了奥运火炬“祥云”在青岛的传递。“七夕节”这天,她仍将忙碌在服务奥帆赛的志愿活动中。
“每年‘七夕节’都是在鲜花与浪漫中度过的,但今年为迎接奥帆赛,我和其他青年奥运志愿者共同度过,显得更有意义。能够服务于北京奥运会,是我作为志愿者一生的荣耀。我将用我的微笑和服务,更好地展现‘帆船之都’的美丽与热情,在光荣的奥运志愿者的事业中实现自己青春的价值。”吴晓菲对记者说。
8月9日,北京奥运会帆船比赛将在青岛举行,届时将有来自53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队参加比赛。和吴晓菲一样,选择以志愿服务北京奥运会这一特殊方式迎接“中国情人节”的青年人并不在少数。
来自中国海洋大学的19岁大学生刘新泉,就是近千名青岛市城市运行志愿者中的一员。一直到8月23日,他们都将为广大海内外运动员、游客提供信息向导、语言翻译、应急救护等多种服务。
据了解,青岛奥帆赛、残奥帆赛期间,将有2760名赛会志愿者、1000名城市运行志愿者和1万名社会志愿者服务于整个赛事。其中,绝大多数都是青春激扬的青年男女。“‘七夕节’不仅代表着美好爱情,更凝结着中国上下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值得不断传承和发扬。在这一天与亲密恋人单独度过,代表着个人间的纯真小爱;与万千名奥帆赛志愿者共同度过,则体现了人类大爱。”吴晓菲说。
传统“七夕节”尽显“奥运味”
浪漫“七夕节”,红豆寄相思。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相传到了“七夕节”这天晚上,天上的牛郎和织女在银河鹊桥上相会,倾诉一年来的思念之苦。
一直以来,送花、吃饭、看电影是很多青年男女过“七夕节”的“老三样”,但今年“七夕节”则不同,它和奥运会紧紧相连,可说是百年难遇。“七夕节”给奥运会增添了神奇祥瑞,也凸显出浓浓的“奥运味”。
今年26岁的高欣就职于济南市一家房地产公司,今年“七夕节”,她和男友选择到济南最繁华的泉城广场发放小国旗和奥运五环旗。“我们省去了今年这一天外出吃饭的钱,买了200面小旗,将在广场上向市民免费发放,在宣传奥运、欢庆奥运中见证我们的爱情。这将令我永生难忘。”高欣激动地告诉记者。
与奥运相关的纪念品,也成为今年“七夕节”很多青年人送给恋人礼物的首选。在济南贵和商场体育场中心店的奥运特许商品专卖店,与奥运相关的福娃、钥匙扣、文化衫、火炬形的别针、挂件等奥运商品都卖得很好。
正在给女友挑选“七夕节”特别礼物的刘新军对记者说:“2008奥运福娃是中国给世界人民精心准备的礼物,买下这样一套奥运福娃送给女友,挺有纪念意义。”
除了奥运礼物外,“七夕节”后便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很多恋人选择一起去北京旅游,共同见证百年奥运的辉煌,亲身感受北京奥运的气氛,同时也点燃了他们的七夕爱情之约。
传统文化与奥运精神交融复兴
与前些年“中国情人节”乏人问津,2月14日西方“情人节”受热捧相对比,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年选择在“七夕节”这一天与亲密恋人共同分享甜蜜的快乐和爱情的幸福。
为迎接“七夕节”的到来,北京世界公园近日开辟“中国传统文化体验区”,身穿各式汉服的爱好者和游人在这里抚古琴、下围棋、学书法、“斗巧”,体味中国传统七夕文化。同样,山东、吉林等地也都举办各种诵读经典、抛绣球、地方婚俗展示等各种节日庆祝活动,将现代的都市生活与传统文化紧密结合,让属于现代人的“东方情人节”更加韵味十足。 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所长叶涛认为,民俗不是一成不变的,民俗既有传承性,又有变异性:其表现形式随时在变,但其文化内核一脉相承。传统“七夕节”在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在与奥运精神交融中,更向世界展示出中国人浪漫多情、开放包容的一面。而远古牛郎织女的纯真爱情,人性的美好,以及人性真善美的回归,正是“人文奥运”的灵魂所在。
民俗专家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韵味和魅力的民族,牛郎织女的爱情,体现了中国人含蓄、质朴、纯真的爱情观和生活态度,融入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精髓。而在这个流传着千古美丽爱情故事的日子里,一大批“80后”“90后”的热血青年,在参与奥运、奉献奥运的行动中,表达着他们青春的情愫。这不仅丰富了“七夕节”的文化内涵,也是对传统爱情观的一种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