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故里踏响强劲文化足音
——广东省中山市建设文化名城纪略
本报通讯员 刘志巍 谢力生 本报记者 谢文 发布时间: 2008-11-12 04:59 来源:光明日报[/align
孙文公园
这是三次有力的文化脉动。
2007年1月10日,中共中山市委第十二次次代表大会正式提出建设文化名城的发展战略.
2008年2月29日 ,中山市以市委一号文件的形式,出台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文化名城建设的意见》,并召开建市以来最大规模的文化工作,做出全面部署。
2008年10月12日,中山市名人故居建设学习考察团启程,前往韶山、广安等6市,围绕如何做活名人故居文章,展开学习交流。归来月内,一份全面的调查报告形成,一个“共同打造中国20世纪三大伟人故里游精品线路”创意诞生。 三次脉动,清晰地传递着这座城市建设文化名城光荣与梦想的足音——传承文明,打造名城,为城市汲取前行的“软力量”。
八大文化工程
孙中山文化工程
整合中山市孙中山研究所、逸仙图书馆、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等资源,构建传统文献与电子数据相结合的“孙中山研究信息中心”。加强与孙中山基金会、宋庆龄基金会等机构的合作,创建具有城市特色的孙中山学术论坛品牌。
整合翠亨历史文化及旅游资源,加大孙中山故居及周边地区的规划和整体保护开发力度,扩大其景区范围。
历史文化工程
创建历史文化名城。全面启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申报工作,组织编制《中山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汇编《中山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建设重点工程名录》。选择一批历史艺术价值较高的不可移动文物,公布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产业文化工程
大力培育和发展电子游戏游艺、影视动漫、工业设计、演艺会展等创意产业。深入挖掘中山区域特色经济的产业文化,重点提升小榄五金、古镇灯饰、大涌红木家具、沙溪休闲服饰特色文化产业的内涵和价值,鼓励有条件镇区建设特色文化产业博物馆,鼓励有条件镇区开辟特色文化产业旅游线路。
民俗文化工程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上“博物馆”。规划建设中山民间艺术剧场,整合醉龙、飘色等民间艺术形式,制作一台适合市民和游客观赏的民俗民间艺术大型表演节目。
公共文化工程
构建公共图书馆体系,加快规划建设市新图书馆。在孙文西路、民族路、民权路等区域,建设博物馆群,建设中山名人纪念馆。建设城市文化电子票务系统,实施市内重点文化设施“一卡通”工程。
博爱文化工程
加大对慈善万人行的创新力度,形成有明显中山特色的博爱文化,将民俗文化、旅游文化、体育文化与博爱精神相结合,将各镇区的慈善活动纳入慈善万人行的整体规划。大力发展长者义工、家庭(亲子)义工等特色志愿服务队伍建设。
“三名”文化工程
凝聚一批名家,创作一批名作,培育一批名牌。挖掘名人资源,形成中山名人方阵,制定高层次的文化人才引进计划和政策,吸引文化领域的领军人物落户中山。扶持有条件镇区创建“中山民间艺术之乡”和“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
生态文化工程
培育生态文化,大区、古香林片区等6大旅游板块,努力将孙中山故居景区和北台景区创建为5A级国家生态旅游景区。全力打造温泉片区、南朗片区、南区片区、长江片区、城区片区旅游景区。
审时度势,中山以建设文化名城为长远计
中山,一座自然资源禀赋并不优越的小城,在改革开放30年的大潮中,却创造了经济社会迅速崛起的奇迹。几个短短的关键词,勾画出中山跨越式的发展轨迹:珠三角“四小虎”,中国最早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第一批“国家文明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城市制度竞争力、效率竞争力、增长竞争力前十……
跨入21世纪,在面对经济社会转型时代的前瞻思索中,这座城市的领导者们逐渐将目光聚焦到了文化领域--850多年的历史,孕育了包括一代伟人孙中山在内的几多风流人物,影响了中国近代史的进程,谱写了中国现代商业文明……中山确实有着太多太多的历史人文积淀。
铸造文化软实力,成为中山谋求新一轮城市竞争先机和优势的破题之举。2007年1月,在中山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上,新一届市委把“建设文化名城”战略正式写入了未来五年主要任务中。
文化建设,摆上了中山发展战略大局的显要位置;中山,迎来文化发展的又一个春天。
力主文化名城战略的中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根楷深知文化对中山的明天意味着什么:建设文化名城,是中山在新的起点上提高发展水平的战略选择。其目标是把中山建设成为孙中山品牌优势更加明显,历史文化底蕴更加深厚,城市人文精神得到较大提升,产业文化与文化产业长足发展,人民生活质量和文化素质全面提高,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伟人故里。
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启红在全市宣传思想暨文化名城建设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文化软实力的大提升。从近期看,必须紧抓当前文化建设的战略机遇,抓住一些有深远影响、能起辐射带动作用的文化硬件和软件工程,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全市文化工作会议上,市委副书记彭建文生动阐述了文化之于一座城市的影响力:文化决定着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潜力与后劲,决定着城市的历史地位,决定着我们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和生存质量。
这些真知灼见,被广大干群深刻记取,并形成全社会的高度共识,为中山的文化名城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中山文化如汤汤岐江,激荡出一连串新时代的强劲音符——
今年2月29日,《关于加快推进文化名城建设的意见》首次明确提出:2009年底前,完成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力争早日进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行列;“十一五”期间,全市规划投资100亿元以上加快推进孙中山文化、历史文化、产业文化、民俗文化、公共文化、博爱文化、“三名”文化、生态文化等八大文化工程建设。《关于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等10多个配套文件亦相继出台。
紧接着,中山市成立了市文化名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市委书记、市长分任组长和副组长;各镇区、各部门也成立相应机构,层层建立领导责任制、部门责任制和单位责任制。文化建设,渐成“一把手工程”。
随后,市文化名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关于贯彻落实文化名城建设目标任务的分工方案的通知》,落实了每一项文化工程目标任务的牵头单位和主要责任单位。
基层各级迅速动起来。市委宣传部制定了《2008年孙中山研究和资源利用工作台帐》,市文广新局委托编制的《139历史文化街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通过,市规划局制定完成了《中山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台帐。南朗镇把陈氏宗祠古建筑群修缮列入重要工程之一;三乡镇印发《建设文化名镇工作方案》,重点开发以郑观应故居为主的古村落文化、名人文化和古典家具文化;小榄、黄圃等镇制定了《建设历史文化名镇工作方案》;石岐区恢复和保护吕文成故居遗址纪念建筑、铁城东门古城墙遗址等文物保护单位……
一幅中山建设文化名城的生动画卷徐徐铺开,其发展脉络清晰夺目,催人奋进。
适宜居住、适宜创新、适宜创业的和谐中山
强势推进,中山文化名城建设呈现生动局面
文化名城建设无疑是鸿篇巨制,却往往须从细节着墨。
2008年11月2日晚,耳际仍萦绕着一周前维也纳童声合唱团天籁之音的中山人,又在中山市艺术中心大剧场欣赏了一场国家级的梨园盛会“中华之声——2008年名家名曲广东演唱会”。
“中山的文化味,越来越浓了。”一周内高品位的音乐会,让不少过足瘾的中山人如此感叹。
事实上,正是在百姓生活点点滴滴的细微感受中,中山文化名城建设,已呈现百花争春的生动局面:城乡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明显提升,历史文化保护工作有效推进,文艺精品创作成绩显著,文化产业长足发展,文化发展环境更趋优化,社会力量办文化积极性提高……
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山建设文化名城的重要基础。目前,中山已完成了《中山市第一批历史文化街区(名村)现状调研报告》、《中山市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前期研究》,《中山市历史文化名城规划》编辑工作亦已启动。
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某种意义上就是做文化的薪火传人。从有形的孙中山故居、郑观应故居、陆皓东故居、陈氏宗祠的保护,到无形的长洲醉龙、崖口飘色、坦洲咸水歌、小榄菊花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山一直在守护,守护着这座城市最具个性特色、最为珍贵的不可再生资源。
全面提高市民的综合素质,是文化名城建设的重要目的。值得骄傲的是,中山的文明建设硕果累累:慈善万人行、中山城市论坛、中山大讲堂、香山讲坛、中山读书月、社区文化艺术节、中山合唱节等文化品牌深入人心;24个镇区全部建成省“教育强镇”,24个镇区文化站全部达到省特级标准,“农家书屋”工程启动,中山市博物馆群、中山市第二图书馆等一座座文化“地标”将在城市拔地而起。今年8月,中山顺利迎接并完成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的复查,再一次印证了文化名城与文明城市的互动作用。
推进文艺精品创作,是中山市建设文化名城的重要内容。去年8月初由中山市委宣传部制定出台《中山市文学艺术创作精品工程项目扶持办法》、《中山市文学艺术工作者个人出版、展览和演出资助办法》及首次实施文化重奖等,进一步激发了全市文艺工作者实施“三名”工程的创造性。
试看——小品《永远的微笑》获全国曹禹戏剧奖;歌曲《女娲补天》、《大沙田的传说》获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优秀奖;中国诗歌学会在京为中山诗人丘树宏诗歌集《以生命的名义》举办研讨会,9月,该诗集又获中国2007年度最佳诗集奖;筹办“中山杯”世界华侨文学奖,拍摄、撰写电视专题片、专著《中山路》、《中山影杰》。
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是中山市建设文化名城的重要平台。2008年10月8日,第18届中国国际游艺机博览会暨2008中国(中山)国际动漫游戏游艺产业商贸洽谈会在中山市港口镇开幕。小小的港口镇,意欲打造全国最重要的动漫游戏游艺产业基地。
无独有偶,中山市小榄镇在10天后获文化部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小榄镇、港口镇,可谓中山市大力推进产业文化工程的窗口,从中,我们可以窥见中山积极发展一批特色文化产业强镇的版图:小榄镇的艺术品收藏和交易、三乡镇的古典家具、大涌镇的红木雕刻艺术、古镇镇的灯饰、坦洲镇的首饰工艺、沙溪镇的休闲服装文化、黄圃镇的食品文化、民众镇的水乡旅游文化等等。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的精妙,被这些岭南名镇演绎得淋漓尽致。
香山人文
大凡名城,因名人而彰显;大凡名人,因名城而传神。
中山,一座经历了850年风雨历程的南方小城。一方孕育了孙中山先生等众多名人的钟灵毓秀的热土,一个近百万中山籍海外游子魂牵梦萦的家园。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世世代代的中山人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这片人杰地灵的土地上,创造了奇迹,铸造了辉煌。 一个小县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内,竟然出了五位(孙中山、唐绍仪、孙科、王云五、吴铁城)总理级人物,这在中国近代史上实属罕见。有些人的名字已深深刻在城市的天空里,一提到他们,便能感受到人文传承的强大脉搏。
非完整版香山名人谱:
●孙中山——伟大的革命先行者
●郑观应——中国近代著名改良主义思想家、实业家
●唐绍仪——民国初期北洋军阀政府的内阁总理
●刘师复——中国近代无政府主义思想家、活动家
●杨匏安——华南第一位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家
●陆皓东——为中国“共和革命而牺牲者之第一人”
●杨殷——中共早期军事领导人
●容闳——中国近代留学生之父
●唐廷枢——“中国第一企业家”
●马应彪——现代中国百货先驱之一、先施公司创始人
●杨仙逸——中国空军之父
●程壁光——民国首任海军总长●郑玛诺——中国最早的留学生
●黄胜——中国近代印刷业开创者
●唐国安——清华大学首任校长
●郑锦——中国第一所国立美术学校首任校长
●苏曼殊——近代文学艺术家、翻译家
●萧友梅——近现代中国音乐教育的开创者
●王云五——文化巨匠、著名出版家、四角号码发明者
●吕文成——粤乐宗师
●阮玲玉——默片影后
●郑君里——中国早期著名电影导演
●黄苗子——著名漫画家、美术史家、书法家
●阮章竞——著名诗人
●方成——著名漫画家
●容国团——中国第一个乒乓球世界冠军
●苏兆征——中共早期工运领袖
●林伟民——第一届中华全国总工会委员长
|
突出品牌,孙中山尊为最独特人文资源
近代百年以降,中山人文炽盛,人杰辈出,领一时风骚。毫无疑问,孙中山先生是其中最宝贵、最有号召力、最具丰富内涵的精神财富和人文资源。
人文精神是文化的最高表现,对此有着深刻理解的中山市委、市政府,在制定文化名城战略时,旗帜鲜明地把孙中山文化工程列为八大文化工程之首,把做深、做透、做活孙中山文化,作为文化名城建设的核心内容。
如今,孙中山文化这一“文化基因”得以进一步激活,渗透到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领域,成为推动中山发展和人民进步的现实力量。今年5月18日,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成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之一,并实行免费开放。今年10月,中山主动约访韶山、广安,提出尝试建立“中国20世纪三大伟人故里联动机制”,打造新的文化旅游品牌。今年4月,中山市首组孙中山文化研究考察团,远赴美国寻找伟人的足迹,先后到了檀香山、芝加哥、华盛顿、费城、纽约、旧金山等城市,成为跨越国界的情感纽带、文化桥梁。
值得关注的是,从去年开始,中山市创造性地把孙中山诞辰日的纪念活动由一天延伸至一周,冠以“孙中山纪念周活动”之名。
今年的11月12—17日,孙中山纪念周活动更是成为城中文化盛事。7天活动,7天精彩,孙中山卫士长姚观顺文物捐赠仪式、孙中山研究和资源利用成果展、中山日报与孙中山创办的马来西亚《光华日报》签定合作协议、孙中山研究博士论坛、电视片《中山路》首映式、孙中山精神进课堂专题报告会、“以孙中山的名义”诗歌散文创作大赛。一批批至德宗亲追思而来,一位位专家学者寻道而至,一个个文化项目闪亮展示,一幅幅名人画卷缤纷展开。所有这些单一的文化元素,经由孙中山纪念周一一串联,遂成中山文化名城的生动读本,吸引着海内外中山人、外地人甚至外国人阅读。读懂了孙中山,就读懂了中山市,进而了解中山文化、文化中山。
难怪有人说,孙中山纪念周,是中山向孙中山文化、向名人文化“借智”之举,实为一次构思巧妙的“城市策划”,更是中山文化名城建设的“神来之笔”。
最重要的是,中山市通过大力推动孙中山文化工程,从孙中山先生敢为天下先、天下为公、博爱兼容的精神中汲取养分,构建当代中山人改革创新、开拓进取、包容和谐的现代人文精神。
这笔财富利在今天,亦将利在明天。
两年建设,全社会的文化自觉正在形成
中山人有一个越来越强烈的感受:文化名城建设两年,这个城市变了,变得书香馥郁,大气满城。 亮点一,文化活动层面更高、影响更大,形式日趋更丰富。
如果期待思想盛宴,中山人可与大师学者来一次学术经典交流。在“中山大讲堂”,王蒙、余秋雨、王东京、王珺、吴冠英等坐而论道,教化思想。如果醉心于琴棋书画,自有好去处:被誉为中国书法界最高级别的综合性展览、书法界“奥林匹克”的第九届全国中国书法篆刻作品展评选就在中山举办,大师毕至,翰墨飘香。对音乐爱好者来说,2007年的全国新农村建设合唱比赛仍余音袅袅,11月12日在中山举办的首届全国民歌合唱大赛将登大雅之堂。诗人作家更是活动不断,“中国诗歌万里行走进小榄”,“中山全球通杯.改革开放颂”全国诗歌大赛、全国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比赛、《中山赋》征文比赛……
群贤毕至,好戏连台。两年来,中山主办、承办的全国性全省性高水准的文化活动近30多场,远超往年。高层面、高水准的文化活动不但打造了如“中山大讲堂”等文化品牌,亦充分发挥了人文教化这一文化本义。
亮点二,文化交流视野更阔、范围更广,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文化名城不是“象牙塔”,中山建设文化名城的气度在于“走出去”的大气与胸襟。
从提出建设文化名城伊始,中山人就大步“走出去”,取经学习、交流合作。其足迹走过江南吴越名城、川湘伟人故里,远至大洋彼岸的檀香山、芝加哥。乘百集《海外中山人》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之势,最近又远赴南美,开始了南美篇的拍摄工作。 最为人称道的,是中山诗人在5.12大地震中所展现的悲天博爱的情怀、共赴国难的担当。中山市委宣传部联合中国诗歌学会共同主办“中国诗歌万里行抗震救灾志愿采风活动”,成为全国第一个到达灾区的诗人志愿者团体。还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共同主办了“以生命的名义——抗震救灾一线诗人志愿者报告会”,与中国诗歌学会、省文明办合编《以诗人的名义——八位诗人志愿者的七天八夜》诗集,同期举办诗歌觉醒与社会担当研讨会,反响热烈,影响很大,引起了广泛关注。中山诗群走向全国,成为备受学界关注的一种文化现象。 对家乡文化名城建设的精彩开局,一位资深的中山文化人高度概括道:文化综合实力明显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增强。
“中国诗坛首席评论家”张同吾则认为,中山的文艺创作、文化事业发展已走上一个新台阶,并已引起更广泛、更高层面的关注
。 事实上,中山文化活动与文化交流所展现的大气自信,折射出全社会的文化自觉正在形成。
有了自上而下的全社会文化自觉,中山文化名城就有了深深扎根大地的力量。
中山景观路——兴中道
后记
从2007年1月响起第一声号角至今短短两年间,中山市的文化名城建设已从最初的播种耕耘,进入了喜人的根深叶茂阶段。展望2009,我们完全可以乐观预测,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组织实施孙中山文化、历史文化、产业文化、民俗文化、公共文化、博爱文化、“三名”文化、生态文化等八大文化工程,将迎来一个收获的旺季。中山文化名城建设,亦将进入强势发展阶段。
青山不墨千秋画,碧水无弦万古琴。无比自信的中山人心中有一幅文化名城中山锦绣图:那是一座文化保护完善、文化设施齐全、文化活动丰富、文化产业兴旺、文化氛围浓厚、文明程度提升、文化精神彰显的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文化名城交相辉映的美好图景。她曾属于中山人的祖先,属于中山人的今天,并将属于中山人的未来。
百川汇流的珠江口,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山人早在800年前的南宋时期,就开始漂洋过海,与海洋文明碰撞融合。800年后的中山人扬帆文化海洋,“激扬新文化之波浪,灌输新思想之萌蘖,树立新事业之基础,描绘新计划之雏形”。(孙中山语) 岐江如书脊,两岸如扉页,中山,就如一本底蕴深厚的巨著,向人们述说着文化名城建设的壮丽篇章。
(本报通讯员 刘志巍 谢力生 本报记者 谢文)
[/td][/t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