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俗:一种流动的文化
石家庄日报 2009 年 1 月 25 日
稿件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民间的艺术表演,是年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报记者 闫志国/摄
本报记者 龚鹏建/文
“唉,
年味儿越来越淡了”
家住省城的贾先生每年都要回藁城乡村的老家去过年,每次过年回来,他都会慨叹一番:“唉,这年的味道是越来越淡了……”
贾先生告诉记者,他的老家在藁城滹沱河北边的一座村子里,民风非常淳朴,许多过年的习俗辈辈相传,保存完好。然而最近几年,随着社会发展造成的各种条件的变化,使得许多传统的过年习俗被人们简化甚至抛弃。他感到惋惜,同时在感情上逐渐生出了一种“孤独感”。
“在前些年,一过腊月二十三,是村子里家家户户最忙乱的时候,也是人们感觉最为充实的一段日子,杀猪、煮肉、蒸年糕、做豆腐、炸丸子、蒸馒头、扫房子、贴对联……各类过新年的准备工作,会让人们一直忙到除夕夜。可是不管有多忙多累,人们却感到很快乐,很有意义。最近几年,村子里的人们在年前这段时间已经没有以前那么忙了,许多过年的食品人们不再亲自做了。现在,人们不再忙年,而是在等年,静候新年的到来。”贾先生说,他是一个恋旧的人,不愿意看到也无法接受现在年味越来越淡这种现象。“这种现象固然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有关,可是生活水平提高了,一些传统的美好的东西就应当退出人们的生活吗?我感到不理解。”
和贾先生一样,许多人都有同样的感受。已步入中年的王先生告诉记者,以前,他帮助父母在准备过年东西的时候,总觉得是一种难以言说的享受,可是现在不像以前那样累了,自己却觉得浑身不自在。“就以过年做豆腐来说吧,此前父母已经商定好了做豆腐的日子,那天一大早,我就把已经泡好的黄豆用水桶挑到磨房里去,磨好后,把豆浆放到灶上煮开,然后点上卤水,舀到一个能漏水的容器里,上面压上一块磨盘,就这样压上一天一夜,豆腐就做成了。(下转6版)
(上接5版)这个过程很累,却很期待融合在这累的过程里,让人感到很快乐,是一种享受。”
“原来人们在过年之前总觉得有做不完的活,现在过年之前却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家在农村的孙先生说,现在人们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过年没什么可准备的,没有了就去买”,这表明人们已经开始“坐享”新年了。
孙先生还说,在以往过年的时候,村里还要唱上几天戏,并请外地的马戏团来表演。“现在,这些都成了历史,人们除了相互招呼喝酒外,在正月里再也没有别的事情可做。另外,原来在过年时可以买到的一些传统的手工艺品,现在也不见踪影了……”
年俗,在发生变化
说起年俗,每个人都能说上一些:贴春联、挂灯笼、粘窗花、拜年、吃饺子、放鞭炮……有关民俗专家指出,经过历史的长河,在我国传统的春节中,年俗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文化形式,为传统的节日——春节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年”是春节的一个通俗的别称。追根溯源,中国的年是农耕文化的产物,古人以五谷成熟为一年,春播、夏耘、秋获、冬藏,农作物生长经历了一个周期,这就是一年。
“百节年为首,人们之所以把年看得如此之重,正是因为它是紧密伴随着人们的生活与生产实践从远古流传下来的瑰宝。它在历史的传承中,不断地被多种文化因素润泽渗透,同时,又不断地被过滤、筛选和沉淀,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从而在民众的心里凝聚成一种独特的文化意识,并固定成一种文化形态。”民俗学家李余亭说,年俗文化,是中国百姓精神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年的时候,人们通过衣、食、住、行、乐、游等种种生活方式和操作过程,寻求一种对人生的美好体验。“在这种体验中,人们有所乐,有所思,有所悟,使亲情、友情、乡情得到亲近和提升。”
然而,许多人对年俗文化的发展却表示了忧虑。他们普遍认为,在现代的年俗文化中,大量的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丧失。
“春节的高贵文化,正在向单一的世俗金钱文化靠拢。”这是一位民俗文化研究者表达的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现在人们的生活富裕了,过年的味道反而让人觉得不如从前了,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金钱文化的无情渗透。“‘手里有钱,不怕过年’是现在许多人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们已经简单地把过年和花钱画上了等号,认为过年所有的东西都可以用钱买到。于是,他们享受的不是过年的那种纯洁祥和的气氛,而是一种钱财充足之后的那种心理满足。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所有过年的内容都被简单化了,这也就是人们普遍感觉年味淡了的根源。”
民俗学家李余亭也说,现在人们过年的普遍感觉是累,同时也感到一定的空虚。“原来人们忙年,什么东西都要自己亲自去做,去准备,人们却不觉得累,现在什么东西都可以买到,人们不再亲自下手准备年货,反而觉得越来越累,这是为什么?”
究竟是为什么呢?“这表明,我们的年俗文化形态正在发生着变化。”李余亭如是说。
文化就像河流
是流动的
“年俗文化是我国民俗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它的确在发生着一些变化。”河北省民俗博物馆馆长助理随杰告诉记者,在我省的春节年俗文化中,一些文化形态现在的确是看不到了,严重地说可能已经“消亡”了。“就像年画、剪纸等手工艺品,现在我们虽然还能看到,但也在慢慢收缩,在以后可能就看不到了。所以,这些手工艺品已经被列入了国务院的‘非物质遗产’保护名录。”
探究起这些文化形态慢慢消失的原因,随杰认为,许多与年俗有关的手工艺品是长期存在于民间的,其传承形式是单一的,传承范围也是有限的,往往是父子相传。在目前的经济大潮下,这些手工艺品不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许多年轻人宁可到外地去打工,也不愿意继承老一辈的手艺,因而这种手艺就可能随着老一辈的逝去而消失。
“另外,这种手艺的消失与现代人的观念也有一定的关系。”随杰说,人们普遍认为,从事手工艺品生产的人往往地位比较低下,不受人尊敬,不如在单位上班那样“能在人前抬得起头来”,因此许多年轻人宁肯在城市里找一份普通的工作,也不愿意再从事手工艺品生产。
在以往的采访中,记者也曾经听到过一些民间老艺人的慨叹,他们伤心于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手艺就要在自己手里消亡,但又感到无可奈何。
“的确是这样,在以前,许多新年可以见到的东西现在已经看不到了,人们只能到记忆里去寻找它们的模样。”民俗学家李余亭说,他记得自己小时候过年可以买到一种胶泥制成的玩具,既可以作装饰品,也可以当笛子吹,做工很精致,他们那一带的孩子每年过年的时候都要买一个。可是现在过年的时候,却再也见不到这种玩具,他曾经刻意在年前转遍了家乡一带的集市去买这种玩具,最终没有买到。
“说起来,这也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因为文化发展的本身就像河流一样,是不停向前流动的。”李余亭说,河流在流动过程中水量会有所减少,同时也会有新的水流注入,充实河流。“年俗文化也是这样,一些文化形态在消失,同时一些新的文化形态也在产生。”
河北省民俗博物馆馆长助理随杰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她认为,现在人们感觉“年味淡了”是人们怀念春节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其实,现在的年俗文化中融入了许多新鲜的内容,像短信拜年、网上拜年等文化形态的出现,就是这种新鲜内容的代表。
另外,随杰认为,年俗文化融入新鲜的内容也与当地的地域特点有某种关系,如辛集市盛产皮革,现在一种名为“皮贴画”的年画品种出现在当地,这种“皮贴画”完全是用皮革的下脚料通过粘贴而做成的,反映了当地人的创新意识,成为了年画市场一道亮丽的风景,同时也为年俗文化注入了新的内容和形式。
年俗文化
应在继承中发展
年俗文化中一些文化形态的消失是不争的事实,而且随着时光的流逝,还会有一些传统的文化形态消失,成为人们的记忆。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对待年俗文化的发展,就成了摆在人们面前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郑一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年俗文化的变迁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有的年俗正在消失,而新的年俗也在不断出现。他认为,在一些相对闭塞的地区,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较小,传统年俗的变化相对较少。而在城市和相对开放的地区,由于现代文明的熏陶,年俗的变迁比较明显。
郑一民认为,整个社会已经步入了工业时代,人们的文化程度和生活环境发生了改变,思维也发生了变化。在这种情况下,适合农耕时代经济文化水平的年俗的消失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有人认为年味淡了,实际上,年味并没有淡,只是年俗的形式在变化,年俗的文化内涵并没有变。”
对于这一观点,河北省民俗博物馆宣教部的吴宁表示了赞同,他说,不久前,有人提出了“保卫春节”的口号,认为传统的春节文化已经丧失,需要全力去“保卫”。他认为这种说法有些“耸人听闻”,其实,消失的年俗失去的只是一种文化形式,文化的内涵依然存留。
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会长袁学骏也认为,在春节期间,整个中华民族祈愿富裕平安的文化氛围一直都没有改变,现在许多人认为过年过不出味道来,是以前人们过年时才能享受到的东西日常化的结果,这种变化是时代发展的体现。这种变化再大,春节表现出的尊老爱幼、养老敬亲的亲情观念却始终都不会改变。
人们都有一种怀旧的情结,总愿意把过去和现在相比较。“过年是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人人都要身临其中,因此人人都会用自己的感受去进行比较。”民俗学家李余亭认为,世界是发展的,我们的生活也是在发展的,我们应当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发展中的年俗文化。
“我所说的这种发展,是在继承中的发展,而不是抛开了继承而空谈的发展。”李余亭说,继承的发展就是要把年俗文化中那些传统的、精华的东西保存下来,使其成为进一步发展的根基。“比如我们年俗文化中的春联,只有汉语文化中才有这种独到的文字形式。春联要求对仗工整,上下联要严格平仄对照,贴春联的方式也是上右下左,横批也要与上下联内容相合。可是现在有不少人在写春联和贴春联时连基本的常识都不懂,常常是平仄混乱,上下联颠倒,内容俗套。这样对待春联的方式,我认为不是一种发展,而是一种倒退,是春联悠久文化内涵的丧失。”
李余亭认为,要让我们的年俗文化在继承中得以发展,就要在融注文化内涵上下工夫。“不论是贴春联,剪窗花,还是吃年夜饭,给压岁钱,逛庙会,祭神拜祖,无不体现着我们这个民族的纯朴和善良,对这些年俗文化,我们应当在继承其形式的基础上,融进我们现代社会的新内涵。”
“在融注新的文化内涵的同时,在年俗文化的发展中还应当探寻新的形式和新的载体。”李余亭说,年俗文化是一种独特的空间文化,不提供一定的形式和载体,是无法让人感知的。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年俗文化的感知需求是不一样的。“原来人们除夕夜就是放鞭炮或喝酒,现在人们都要观看‘春晚’,这就是新形式新载体的出现,同样使年俗文化得到了传播。”■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