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非遗之一:龙舟说唱
龙舟说唱的道具——龙舟,一般长约60厘米,分上下两层,“上层是唐僧、孙悟空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形象,意为避邪”,下层是十名壮汉,名叫“扒仔”,他们都正在奋力扒龙舟。龙舟上面竖有两支小红旗,正反两面分别写有“乘风破浪、水上先行”;“家家迪吉、户户安康”等16字。龙舟下方有块布衬托,意为水面。整个龙舟由一支长约1米半的木棍撑起,走村过户唱龙舟时,艺人便一手持龙舟木杖,同时扣着小锣小鼓,边吟唱边敲打。
“龙舟”歌,俗称唱“龙舟”,以顺德腔为正宗,是粤剧、粤曲的一种曲牌,节奏自由,唱词基本为七字句。龙舟曲目多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再加上说唱人自己的艺术加工混合而成。
为什么这种说唱艺术叫做“唱龙舟”呢?因为龙有龙马精神之意,赛龙舟活动向来为珠三角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形式之一,因此,“唱龙舟”的老艺人都是手持一只龙舟手杖做道具。如今,“龙舟”同“木鱼”、“南音”一样已成为粤剧的曲牌名称了。
“龙舟说唱”始于清乾隆年间,一原籍广东顺德龙江乡的破落子弟首创了这种说唱体的“龙舟歌”。流浪歌者肩扛木雕龙,左手挂小锣小鼓,一边吟唱,一边敲打,很有一番韵味。这种说唱形式曾广泛流传于珠江三角洲乡镇,内容涵盖了众多广泛流传的古典民间故事与传说,被吸收成为粤剧唱腔的常用曲牌。
龙舟的传统曲目内容丰富,以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为主。如《八仙贺寿》、《仙姬送子》、《昭君和番》、《三聘孔明》、《凤仪亭诉苦》等,都颇受群众欢迎。辛亥革命前后,曾有所谓“社会龙舟”(或称“政治龙舟”)出现。这些作品。评述时局,抒发政见,对鼓吹革命,起过积极的作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社会龙舟庚戌年广东大事记》,歌中概述了辛亥革命前一年广东的政治事件,如抨击清廷的假立宪,揭发粤汉铁路经营的腐败、颂扬新军起义、讽刺议员包庇赌博、鼓动民众剪除发辫等等,从中可见作者的思想是相当激进的。此歌首尾两章,着重宣扬广东新军起义,鼓吹武装斗争,尤有积极意义,直接号召推翻清廷统治,这在当时是很有革命性、很了不起的。这些直接反映现实生活的社会龙舟,在新中国成立前的一段时间里,也曾出现过。抗日战争胜利后,广州地区的社会生活一度极为混乱,烟、赌、嫖等为害甚烈。当时有些作者,就曾写过“除三害”之类的社会龙舟,以警醒世人,具有良好的教育作用。
现在要继承发展“龙舟说唱”,既要保留传统的纯唱,也要发展好说唱。与时俱进,只有不断将时代信息融入“龙舟说唱”的内容,这一民间艺术才能传承和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