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冯骥才两会精彩言论(上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冯骥才两会精彩言论(上

冯骥才两会精彩言论


马知遥/编辑整理




冯骥才:今年两会我还提“非遗”保护


http://www.hm-3223.net 2011-3-4 15:38:00 来源: 编辑:李世兰
  熟悉冯骥才的人都喜欢称他为“大冯”。一是他个子高,一米九二的身高,作家群中数第一;一是他做的事儿令人尊敬,这个曾经在文坛炙手可热的作家在最近十余年间投身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俨然成了非遗保护的代言人。这不,临近两会了,在接受《中式生活》特约采访时,冯先生口中仍离不开非遗保护。
  世界级非遗保护名录,中国居第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词在十年前,对于大多数国人而言,还属于新鲜词。2001年昆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杰作”,实现了中国在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零的突破。当年,这个消息很少有人关注。
  2010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俨然已成为一个热词,并创造了响当当的世界第一,在世界级非遗保护名录数居世界第一,在全球213项名录里,中国以28个项目位列第一。
  冯骥才介绍,我国在2006年6月份公布的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518项,2008年公布的第二批“非遗”项目510项,目前,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经审批完毕,接近300项。我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总计将达到1400项左右。
  从十年前少有人关注至现在的硕果累累,作为国家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的冯骥才应该骄傲才是,但是他在谈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个问题上,每每忧心忡忡,充满焦虑。
  “中国近几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成绩大家也有目共睹,但是,现在的很多非遗保护,也陷入了一个怪圈,很多地方政府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时非常积极,做了很多工作,但一旦申遗成功,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认定后,地方政府的政绩完成了,反而没人去对这些项目进行管理和保护,这种做法是非常令人担忧的。”对此,冯骥才流露出他惯有的忧患意识。
  在上一年的两会上,作为政协委员,他专门对此写了一个提案,即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设立黄牌警告与红牌除名机制。冯骥才委员对国家目前申遗的速度比较满意,但有的地方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产业化经营,不但起不到保护的作用,反而是一种伤害。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应该是长期的,这是祖宗留给我们的无形财富,要好好保护。”这也是他这几年来一直在努力做的事情。但相对于中国丰厚的非遗资源,冯骥才常常表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进行的还是太慢了。
  抢救古老文化刻不容缓
  天津人提起冯骥才来,更喜欢称他为保护古城的大英雄。1994年,大冯在报纸上看到了天津市要大规模铲除老城、改建新城的消息。这意味着拥有着6万年历史的天津城、义和团重要的塘口、五四运动的遗址,包括中国最早的电报局,还有地域文化里面数不尽的财富都将灰飞烟灭了。大冯急了,“所以当时我就自己拿出一笔稿费来,请了七八十个人,有历史学家,有建筑师,把整个老城考察了一遍,然后全部都拍下来。那次我们用一年多的时间,拍了3万多张片子,然后,择出2000张印成画册。从市委书记、市长开始,到各局局长,每个人送一本。最终,我们的努力有了结果,天津市委决定留下这笔巨大的文化财富。”这是冯骥才保护非遗的开始,此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从天津辐射到全国,他开始做抢救中国古老文化的事情。
  目前在民间文化保护与抢救工程第一线的工作人员,主要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成员,全国及地方协会有近万人,其中很多人都是搞民俗学、文化学、文化人类学的学者,“唯有对中国古老的文化有发自内心的热爱,才会把这项艰苦的工作坚持下来。”冯骥才说。
  冯骥才自诩为“丐帮的首领。”2003年的一个雨夜,冯骥才为了抢救年画古版,与十几位专家一起踩着泥浆,淋着雨水忙上忙下,那一次,冯骥才差点冻感冒,其他人都穿上了县里预先准备的雨靴,唯有他的脚太大,最大的雨靴比他的脚还小五公分,他抓起两个塑料袋,套在脚上,就钻到雨地里去了,尽管辛苦,不过看到抢救出来的年画,还是欣喜万分。
  冯骥才和他那些同样对古老的文化有着深厚情结的学者同行们一天天,一年年地坚持着。尽管非遗的保护渐渐被众人所熟知,但数量庞大的古文化常常陷入没有资金支持的境地,因而,在文化保护工作中,学者们常常会自掏腰包,“我把那些热爱民俗文化的人放到了一个被动的局面中,他们都是被我的话感动了,一起和我来做事,从没问过钱的事情,全部靠自己的热情,靠个人掏钱来做这个工程。”冯骥才曾经动情地说道。他自己,也常常为了保护文化遗产,画画画到手肿,为的是有资金去做更多的事情。
  保护非遗,咋做都值
  有人问他,为了保护文化遗产,自己付出那么多精力与金钱,值得吗?大冯觉得这个问题简直没必要回答,“当你看到你的母亲病了,你会不闻不问,不管不顾吗?现在,我们祖国的文化出了毛病,我们意识到了,就要去挽救她,怎么会有值得不值得的想法?”
  偶尔他也会感叹,自己现在用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时间少了,文化保护工作耗费了他大量的精力与时间,但是想一想,他和其他专家的努力让中国的古老文化得以保持,并延续下去,那一点点遗憾又不算什么了。“一个作家,总要有点社会担当的。精卫填海最后是吐血而死,但它的身上能够体现一种精神。” 冯骥才说。
  至今,让冯骥才印象最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他2003年2月18日倡导发起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此工程被列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施项目,计划历时10年,用文字、录音、摄影、摄像等现代技术立体地记录中国民间文化,还将大批搜集和收藏中国民俗代表性实物,建立中国民俗图文资料数据库,命名一批文艺之乡,确定并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一批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2009年初,该工程启动编纂“中国民间四库全书”,《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中国歌谣全书》、《中国谚语俗语全书》和《中国民间史诗叙事诗全书》。均采用按县分类方式,原则上每县一卷,小部分将两县一卷,每卷30万字左右。目前,全国共有2800余县,算下来,“四库全书”总卷本有近万之多,总数字约8亿4千万,属当今世界最大的编纂工程。

冯骥才与杨柳青年画艺人王学勤交谈
  冯骥才举了一个例子,山西的民俗产品布老虎。几年前,他在在山西某地看到布老虎,看到有五六百种,有公考虑、母老虎,有蝎子布老虎,有蝴蝶布老虎,非常神奇,各有各的特色,今年,他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开了一个座谈会,请来了几位剪纸艺术传人与大学生做现场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有一个来自山西的人带来了他们那里的布老虎,大小不一,好几个,但是仔细一看,这些布老虎的神态,表情全都千篇一律,没有一点变化。原来粗狂的,纯朴的,个性的东西全都没有了,这引起了冯骥才的深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终其原因是保护其本真性,个性,民族性的,如果失去了这些,变成了流水线,脸谱化,那还有什么意义呢?
  这也促进冯骥才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中国文化的记录中去,对很多古文化的原始性要做一个记录,保存档案,明年,他会把中国的古村落好好地排一排,做一个文字,影像记录。“为它们建立档案。”冯骥才说,他没有说出来的担忧是,在现代化迅猛推进的当下,不知道多少古村落会消失在铲车下,他要赶在被拆掉之前为它们留下记录。
  冯骥才的另一个隐忧是:大量的文化遗产没有专家支撑。“比如说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加起来1400多项,据我了解,其码三分之二的文化遗产后面没有专家,只是传承人自己。任何文化都分为两部分,一种是精英文化,一种是民间文化。精英文化就是经典的,民间文化需要专家帮助支持,如果没有专家支撑的话,传承人自己并不知道它的重要性。”冯骥才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特征是,有些技艺,手艺,如果没有继承人,传承人,会随着现有传人的离世而丢失,它与自然遗产还不同,自然遗产是常年不动的,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保护不到位,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消失,因此,需要有专家,学者告诉我们,它们的价值在哪里,应该怎样保护,但是现在的专家支撑太少了。”
  冯骥才先生最想把春节这个中国最隆重的节日变作非遗。“春节是我们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春节,旧的日子过去了,新的一年要来到了,人对于生活所有的期盼,祝福,愿望,都要放在这里面,通过福字,红灯笼,鞭炮、来等民族形式表达我们中华民族对人间的梦想。”冯骥才说,“它是全世界华人的节日,春节的主题是理想化的,祥和、顺利、丰收、幸福,家里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着所有的中国人走去。”
  冯骥才强调,一个民族不应该只有GDP,还应该有DNA。而民族的DNA,就是文化。

  冯骥才简介:全国政协常委,著名作家,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原载于《中国红木古典家具》杂志2011年第一期,作者:海珍)

冯骥才委员:莫让“非遗”保护变成“面子过程”
作者:史竞男 崔清新
来源:新华网  2011-03-04 10:46:00
  新华网北京3月4日电 “中国剪纸是不是世界文化遗产你知道吗?”“中国书法是什么时候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非遗’保护究竟是谁在保护?在哪里保护?用什么方法保护?”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抛出了连珠炮似的提问。
  自2006年起国家设立“文化遗产日”以来,全社会对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包括法律保护、名录保护、传承人保护、博物馆保护、教育保护、假日保护等在内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已经初步建立。“但‘非遗’保护依然存在很大的问题,目前对‘非遗’的保护并不理想。”冯骥才委员说。
  在他看来,近年来各地兴起“申遗热”,个别地方政府“重申报”却“轻保护”,“非遗”保护已进入一种怪圈。
  “现在已有很多文化遗产进入国家保护名录,然而文化遗产一旦被发现、认定,就很容易陷入政绩化、产业化、同质化的怪圈。”冯骥才委员认为,当前文化遗产保护存在多种怪现状,一是文化遗产申报与地方官员政绩挂钩的现象非常普遍。二是很多文化遗产被产业化,这其实也是一种“异化”。“我们很多传统文化都是传统手工业性质,如果不按照原有的产业性质发展,而是作为文化资源去追求利润最大化,这样就变质了。比如皮影、剪纸等等,原本是手工制作,现在为了赚钱变成用机器制作。农耕时代的手工文明变成了工业时代的机器文明。”三是文化遗产进入市场后,还会出现同质化的现象,失去自己的特色。
  “这些都是对文化遗产的伤害,我认为我们的文化遗产保护出现了新一轮的‘破坏’。因为保护文化遗产的目的是保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这样背离了保护的初衷。”冯骥才委员说。
  冯骥才委员呼吁,文化遗产保护不能沦为热衷于“铺张”和“造势”的“面子工程”。政府部门作为文化遗产保护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担起责任。
http://www.cs.com.cn/xwzx/16/201103/t20110304_2798476.html

冯骥才:文化产业化是对文化的无知
2011年03月05日07:53城市晚报闫纪杭我要评论(1)
  ■本报特派记者 闫纪杭/报道 赵禹/摄
  本报讯 “文化产业化”在当今已成为发展文化的潮流,但在全国政协委员冯骥才眼里,文化产业和文化产业化有着根本的区别。昨日,冯骥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文化产业是现代社会的新兴产业;而文化产业化是对文化的无知。
  当代文化没有高峰和结构
  温总理说过,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那么,什么最能体现中国人的人文形象和国家形象?冯骥才认为,归根结底还是国民的文明程度和素质修养。这次“两会”他最关心的问题是“我国文化没有清晰明确的发展战略”,中国当代文化最大的问题就是文化没有高峰、没有立体结构,文化是扁平状,像张饼摊在那里。而另一个问题是,在各地方,文化被政绩化,人们不是把文化变成产业而是将其简单地推向市场赚钱,“如此做法最终会毁掉我们的文化”。
  

文化产业化是对文化的无知
  在冯骥才眼里,文化产业和文化产业化有着根本的区别。他解释说,文化产业是一个确定化的概念,是个名词。而文化产业化则是动词,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能做成文化产业,比如诗歌等高雅艺术就不能被产业化。“现在全国各地都在提文化产业的问题,好像文化产业搞起来,文化就能好起来了,这是非常荒谬的提法,也是对文化的无知。”
  http://news.qq.com/a/20110305/000398.htm
  

冯骥才:城市文化悲剧正向农村转移
  
  http://www.cyol.net 2011-03-08 11:03:27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讯(记者 王晶晶) 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2015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将由现在的47.5%提高到51.5%。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作家冯骥才表达了他的担忧:城市的文化悲剧可能正在向农村转移。今年,他在递交的提案中呼吁,加强对古村落和古村落文化的保护。
  
  冯骥才介绍,古村落是中国文化的根植所在,目前全国有230万个村庄,普查显示,依旧保存与自然相融合的村落规划、代表性民居、经典建筑、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村落,现在还剩两三千个,而在2005年时,这个数据还是5000个。
  
  “这是未来10年中国文化最大的问题。”冯骥才说。在他看来,古村落的加速消失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城市化加速;二是土地成为地方政府发展GDP的资源;三是房地产开发在城市中已很难寻求到空间,于是向农村转移。
  
  去年,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曾公开表示,非常反对“旧城改造”这个词,这个词是没有文化的反映。而“旧村改造”这个新词现在又开始流行了。
  
  “我们应该吸取城市改造的教训。城市在改造前,政府从来没有认识到文化的个性和特点,没有确定哪些能动、哪些绝对不能动,从来没有尊重过城市文化。这一轮把600多个城市都搞成一个样子,政府没有考虑过文化个性、没有考虑城市的历史文化遗存和脉络。现在,在城市中犯过的错误又要到农村中去了。”冯骥才说。
  
  对此,冯骥才建议,通过四种形式加强对我国古村落的保护:一是分区形式,保持原有古村落不变,在旁边建设村民居住生活的新区,保留古村落的原汁原味;二是民居博物馆形式,把分散的经典建筑和文化要素向一处集中,以集聚效应加强保护;三是景观形式,在保留古村落架构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加固、整修或开发,部分可用作旅游资源;四是原生态形式,彻底保持当地的原生态生活。


冯骥才:参加两会总时长超过一年
www.eastmoney.com2011年03月07日 15:23李慧光明日报

政协常委冯骥才:文化遗产保护不能沦为“面子工程”
2011年03月09日09:13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杨菁 胡亮 欢迎发表评论0 字号:      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疾呼——

  实习生 杨菁 本报记者 胡亮

  城市改造中残剩无多的历史街区被开发成商业风情街,很多古村古镇被大举招商;现实中的名人故居里摆的是毫不相干的旧物,影视剧中的历史名人则被改编得荒诞不经。

  今年全国“两会”,长期参与相关田野调查的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针对上述借文化谋利而导致的中华文化粗鄙化现象,疾呼文化遗产保护不能沦为“面子工程”,并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策划]两会代表深度解读国民幸福 聚焦两会专题 传张大中任国美董事长
奥巴马提名骆家辉为驻华大使 物储局:我国石油储备量达30天 富豪捐款2亿提最苛刻要求高清:那些有关两会的珍贵记忆 郑磊:我对张大中接掌国美有话说 和讯网新闻中心诚聘编辑   冯骥才指出,文化谋利问题的真正要害在于,“不是拿文化赚钱,而是靠糟蹋文化来赚钱”。

  在冯骥才看来,真正强大的文化一定又精又深。当下充满谬误、以假乱真的伪文化正在使我们的文化变得粗浅、轻薄,有害公众的文化情怀和历史观,也伤及中华文化的纯正及传承。

  虽然“任何事物进入市场,都不免受到市场规律的制约”,但冯骥才坚持认为,“文化直接影响着社会文明与全民素质,不能为了畅销、票房、收视率,为了利润的最大化和"疯狂的GDP",而放弃文化固有的尊严”。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主任的冯骥才始终坚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要保护它的原生态性,“保护是要放在第一位的,开发是第二位的”。然而从目前的申报情况来看,工艺类、饮食类成为热门的申报项目,地方政府往往更看重申报非遗带来的经济效益和政绩成果。

  近日,《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三审表决通过,令一直主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冯骥才大感欣慰。他评价,《非遗法》具有积极意义,首次确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法律地位,使政府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保护人的角色和职责更加鲜明,有助于提高全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非遗保护体系日益健全,如何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政绩化”、“被产业化”的问题,更显得任重道远。专家学者的任务也并未就此结束,而是仍要坚持“站在时代的前沿思考,感知文化的痛点”。冯骥才建议专家学者们坚持田野工作,认识民间文化最原汁原味的样子。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当自始至终都有科学的保护和合理的规划,应建立长期的监督机制。提高审批门槛,制定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黄牌警告与红牌除名制度,是冯骥才将继续关注的重点。


文艺界政协委员冯骥才称“文化”难以被打造
2011-03-09 08:09 来源: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北京3月9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打造文化这个词恐怕是非常不科学的,到底是罗马的歌剧院重要还是帕瓦罗蒂的歌剧经典重要?到底是维也纳的歌剧院重要还是莫扎特和卡拉扬重要?”
  在8日上午的文艺界政协委员联组讨论会上,冯骥才委员对一些地方着力打造文化的行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振兴当地经济,弘扬地方文化的初衷是好的,但这种“打造”还是造不出文化来。打造这个词儿的本意是制造,制造出优良的工业产品和商品。
  纵横点评:如果非要把文化和市场联系起来,那么文化就是历史在不经意间留给后人的一笔永恒的财富。它绝非钢筋水泥外光怪陆离的涂抹,而是时间和心灵在润物细无声中的酿造,将残破的古迹延展成丰腴的故事,将斑驳的片段勾勒出岁月的履痕。



冯骥才:文化政绩化产业化阻碍全民文化自觉
2011年03月09日 14:34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程行欢、张演钦、许琛、鲁钇山

  羊城晚报北京讯 特派记者程行欢、张演钦、许琛、鲁钇山报道:在8日全国政协小组讨论会上,文艺组的委员们就文化体制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向出席会议的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建言献策。
  “发言的都想长一点,都希望讲得全面一点。”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音乐学院院长金铁霖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时说,委员们就目前文化体制内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必要的建议和意见,“有些话题讨论得很激烈,问题也很尖锐。”在这次政协会议上,金老关注的是艺术教育方面的内容。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在发言中内容劲爆,他认为,文化作为一个影响民族更深刻更久远的精神内涵,目前从国家的文化自觉,转移到全民的文化自觉中,有两个阻碍,一是文化政绩化。“一些地方官员为了追求政绩去打造文化。”因此,出现了很多假大空现象,而文化的发展应该符合特定的规律,“把文化事业给文化人来做,政府给钱就行了,只有文化人才知道怎么去做”。
  另外一个阻碍是文化产业化。他觉得,文化产业和文化产业化不是一个概念。有些文化是永远不可能进入产业的,但现在把这个名词变成了动词,形成一个非常大的误区就是只有进入市场的文化才有用,这是对文化的一个很大的伤害。因此他认为,“文化产业化是一个贬义词”。
  对于一些可以进入市场的部分,也需要有原创性,才能吸引消费者。“《阿凡达》一出来,吸引了很大的市场。它有原创。”他肯定了从广东走出来的喜羊羊:“它成功是因为原创性,符合市场的需求。”
  冯骥才的观点也得到了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画院院长许钦松的认同,他也认为,文化属于精神领域的东西,具有个性化和主观性,不能完全走产业化的道路。



冯骥才:中华民族最深的根不在城市 而是在农村  

来源: 人民网   作者: 鲁婧    发布日期:( 2011-03-09 ) 我要评论  

       人民网北京3月8日电 (记者 鲁婧) “中华民族最深的根不在城市,在农村”,“如果一个民族农村的文化没有了,我觉得文化的根基本上就没有了”,在谈到中国古村落保护的时候,全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显得忧心忡忡。

  保护古村落刻不容缓

  近些年,中国古村落迅速大量的消失,在当前农村城镇化进程发展过程中,如何保护古村落、保护古村落遗留下来的历史文化积淀显得刻不容缓。

  中国有将近五千年的农耕社会历史,有的村落有上百年甚至上千的历史。在社会转型时期,我们遥远的“根”:大量的历史文化财富大部分散落在这些古村落里,冯骥才说,古村落是中华民族最深的根植所在,大量的历史文化财富蕴含其中。如果一个民族农村的文化没有了,那么文化的根就基本上没有了。冯骥才提出,希望国家能够下决心,对中国古村落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调查,依靠专家调查,由专家确定哪些重要的古村落需要保留、传承下来。

  古村落被旅游开发 面目全非

  冯骥才讲到,这些年做了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抢救,一个个整理出来,变成国家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的原始环境和它本身所附带的载体就没有了。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保护”,比如说长城,长城不坏,就是保护住了,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保护文化遗产的原生态,如果这个外在的环境没有了,如民族歌舞不再是在村落里表演,而变成在社区的小院里,那这个就完全不是原来的感觉了。

  物质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冯骥才说,最近十年,古村落快速消失,只有极少数被当做旅游开发项目保留下来,但是被旅游开发过的古村落也已“面目全非”。一个村落进入旅游开发程序后,是按照商业规律来进行改造的,符合商业运作规律就被保留下来,相反,如果不符合商业规律的就被忽略,文化被肢解,不再是本来的面貌。古村落如何被合理保护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议题。

  解读《非遗法》 需明确“执行”和“责任”细则

  谈到刚刚出台的《非遗法》冯骥才认为,这对于保护我们国家的文化遗产和文化财富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具有很鲜明的意义。但是,对于首部《非遗法》或许在概念、学理,特别是可操作性方面,应该还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比如明确《非遗法》的具体执行和监管部门等,还期待有关部门尽快制定相关细则。  

  高大魁梧的身材,目光炯炯有神。谈话间,声音沉着而有力。3月4日,在政协分组讨论的间隙,冯骥才委员接受记者采访,一谈起两会,便滔滔不绝。
  1983年就当选为政协委员的冯骥才,对两会有着特殊的感情:“28年了,两会已发生很多变化,比如会期从最初的17天缩短为12天,再缩短为现在的10天。28年了,我参加两会时间总和已超过一年。”
  作为著名作家、文学家和艺术家,冯骥才在两会上更注重思考国家战略层面的问题。用他的话说,那就是“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思考问题。”正是站在这样的高度,他提出有关国家文化战略的设想,他用10年到15年时间对民间文化进行普查,为抢救和保护民间文化奔走呼吁,倾尽全力。
  “向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思想和建议,是政协的重要职责。”冯骥才说,我们欣喜地看到,近年来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视野越来越开阔,参政议政的深度、广度和力度增强了。委员们更加关注国计民生,提出更多有针对性、前瞻性的意见。“比如,我们的经济富起来了,但是未来我们要富到什么地方去,这是我们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我们应由此更深入地聚焦科学发展,更广泛地热议民生建设。”
“国家的软实力,体现在社会文明的程度和知识文化的力量。”冯骥才说,知识分子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思想,他期望各界精英能够在两会上提出更加具有思辨性、建设性的提案议案,为促进社会发展更加和谐,促进人民生活更加2011全国两会:冯骥才委员递交提案建议加强



文化遗产保护 留住我们的古村落
2011-03-07 16:27:51来源:今晚报


简要内容:冯骥才委员就文化遗产保护提出自己的见解。今年冯骥才递交的提案,重点关注城乡和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呼吁加强对古村落和古村落文化的保护。今年冯骥才递交的提案,重点关注城乡和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呼吁加强对古村落和古村落文化的保护。
  
  天津视窗3月7日电:出席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的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参事、全国文联副主席、天津市文联主席、今晚传媒集团高级文化顾问冯骥才,今天(7日)上午向大会递交提案,建议加强对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落实对古村落的文化保护,从文化层面进一步提升我国的软实力。
  古村落数量“缩水”快
  冯骥才委员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总理深刻诠释了文化的本质意义,我认真学习用心领会了。的确,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所在。作为一名文艺界的委员,我深感自己责任重大。
  今年冯骥才递交的提案,重点关注城乡和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呼吁加强对古村落和古村落文化的保护。冯骥才说,古村落是中国文化的根植所在,目前全国有230万个村庄,普查显示,依旧保存跟自然相融合的村落规划、代表性民居、经典建筑、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村落,现在还剩2000―3000个,而在2005年时,这个数据还是5000个,这主要是由经济利益驱动与无序开发造成的。
  四种方式保护古村落
  冯骥才建议,文化的事要按照文化的规律办,应尽量降低盲目城市化、无序开发给古村落及古村落文化造成的负面影响。建议通过四种形式加强对我国古村落保护:第一是分区形式,保持原有古村落不变,在旁边建设村民居住生活的新区,保留古村落的原汁原味;第二是民居博物馆形式,把分散的经典建筑和文化要素向一处集中,以集聚效应加强保护;第三为景观形式,在保留古村落架构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加固、整修或开发,部分可用作旅游资源;第四是原生态形式,彻底保持当地的原生态生活。
  推动“口头文学”资料库建设
  近年来,冯骥才委员出席全国“两会”递交的“紧急抢救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文化遗产的产业开发要通过专家审定”、“为国家非遗名录制定黄牌警告与红牌除名条例”等提案均被采纳,并引起广泛关注。下一步,他将继续关注推动文化建设,通过自己的努力进一步推动国家“口头文学”资料库建设,加强史诗、叙事诗、神话、传统歌谣等民间文化的搜集整理,力争在五年内,完成总规模八亿四千万字的“口头文学”资料库建设,确保濒危民间文化的存留与传承。
来源:今晚报



记者提问 “瞄准冯骥才”
2011年03月10日16:03来源:《法制晚报》 作者:王永生
  本报讯(记者 王永生) 今天举行的政协委员谈文化建设记者会一开始,记者就轮番向冯骥才发问。一口气回答了4个问题后,冯骥才终于忍不住了,“发布会不是我的专场,现场的委员都是"大家",有问题可以问问他们。”
  韩红在现场对冯骥才说:“今儿大家都是奔着冯老师来的。 ”冯骥才说:“我已经有准备了。”
  冯骥才在记者会现场 摄/记者 吴海浪



冯骥才:文化产业化很荒谬 政府从没提过此词
2011年03月10日 15:38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龙露
  委员上午就文化建设集体答记者问

  本报讯(记者龙露) 今天上午10时,一身深灰色便装的全国政协委员韩红走进梅地亚宾馆两会新闻中心,和冯骥才、姜昆、吕章申、龙瑞、尹力一同回答了与文化建设相关的问题。

TOP

TOP

“世界级非遗保护名录,中国居第一”——说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面子话。

其实听silver老师回顾那次申遗的事情,是没想到韩国印度后来只申报那么几项。不确切的情报给了我们申报那么多项目的勇气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

回复 3# 的帖子

你认为印度和韩国的文化遗产应该比中国多还是精???怎么还需要中国面对他们缺席的情况下产生了“勇气”? 申报是为了保护和抢救,如果把那当作面子,你可就太偏离了我们申报的初衷了。愿为讨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