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冯骥才:不要再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了

冯骥才:不要再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了

冯骥才:不要再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了

--------------------------------------------------------------------------------

广西新闻网 【时间: 2009年03月05日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作者: 文静 任明超 】【编辑: 蒙卫芝 】




    中国许多古村落正在遭受破坏性开发
 冯骥才:不要再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了

  “据我所知,江浙一带大部分沿海地区的村落建筑以及格局已经改了三四遍了:先盖个香港式的建筑,又改成美国式的,又拆了改成西班牙式的……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把自己本民族风格的村落拆了以后按外国形式盖的。更有甚者,上海郊区出现了英国式的小城镇,城镇中间还有一个丘吉尔的铜像!”

  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近一年来很担心,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将新农村建成“洋农村”,更有文化保护意识欠缺的官员,将一些有着典型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的古村落,建成商业化的村庄。为抢救中国民间文化遗产,今年两会上冯骥才提出了《关于建议文化遗产的产业开发要通过专家审定的提案》。   

  据了解,目前我国有200多万个自然村,并非所有都是古村落。古村落需要具备几个条件,一是物质文化遗产自成体系,有跟自然相融合的村落规划、历史街区,代表性民居建筑,一些公共设施,比如庙宇、桥梁、水井、戏台等大量历史文化遗存,同时,有比较鲜明的地域特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冯骥才认为,古村落是中国文化的根植所在。一旦古村落被确定为名村名镇,就会产生经济附加值,被资源化、商业化,面临千村一面的危险。在不少已经商业化的古村落,到处是新增加的旅游景点,各种民俗表演、民间歌舞项目繁多,小摊小贩们出售着进入产业化生产的民间手工艺品。

  “这些有商业卖点的部分被拉到前台,而‘没用的’东西,如少数民族的语言,民间文学、传说、歌谣等都扔在一边”,冯骥才说,这种随便改造文化面貌的行为,严重破坏了古村落文化的整体性。

  “文化遗产并非不能开发,有的开发是好的,也会给地方经济带来好处。但问题是文化遗产的开发跟地方官员的政绩、开发商的利益结合在了一起,结果对文化遗产造成严重破坏。”冯骥才认为,古村落开发必须要有规划,上级政府部门必须负责规划审批,承担相应责任。上级政府文化遗产管理部门可以组成专家组,对规划进行论证,在开发过程中,专家组必须进行监督。同时,政府不能把古村落交给开发商就完事了,当开发商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要请专家组分析解决。

  冯骥才提出,中国古村落保护可以有四种方式:第一为分区式,比如,丽江束河古镇,原有古村落保持不变,在旁边建设居住生活的新区,这样古村落的原汁原味就保持下来;第二是民居博物馆形式,把分散经典的建筑向一处集中,晋中王家大院就是这种类型;第三为景观形式,比如安徽婺源,其形象并非为了旅游而考虑,而是展示自己的特点,当然也可以作为旅游资源;还有原生态的方式,保持当地原住民的原生态生活,周庄、西塘就是典型代表。

  比如,安徽婺源的建筑属于徽派文化,“青砖灰瓦马头墙,肥梁胖柱小闺房”,房前有大片的水塘,屋后是蓝色的山,诗情画意,当地人引以为豪。这是婺源县政府部门请建筑师按照当地的建筑风格设计出几种房屋,只是在内部对卫生间等设施加以现代化改造,外形保持徽派风格。如果当地人想盖新房子,必须按照设计好的婺源式建筑来盖,这样的新房从外面看起来与当地文化相一致,保持了历史风格、文化特色的延续。浙江西塘,花了上亿元钱把所有网络、电线全部埋到地下,不但使古村落的设施现代化,更保持了其历史风格。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委员说,现在一些领导干部片面强调经济效益和当前利益,一味追求所谓政绩工程,随意破坏历史文化名城风貌,损毁文物建筑,破坏文物原生环境,侵蚀历史文化遗址,无限制地开发或破坏性地过度使用文物资源,给文物事业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损失。为提高地方政府官员的文物保护意识,张柏建议,尽快将文化遗产保护课程列入各级行政学院干部培训当中。

  “以前过分注意经济建设,文化遗产的损失巨大,现在遇到经济危机,又把文化变成经济的工具,继续拿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可能又进入新的一轮怪圈,产生的危害可能要10年以后才能看到。”冯骥才说。(记者文静 任明超)

TOP

武夷山:文化潮涌的经营路径

  元宵节过后,武夷山市委宣传部又在策划2009年第一场“浪漫武夷,风雅茶韵”茶旅营销活动,这一营销方式已成为武夷山最具品牌影响力的文化、经贸活动和品牌节事。

  刚刚结束的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大红袍”传统技艺成为此次仅有的两个参展茶项目之一。此前,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正代表中国乌龙茶制作技艺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由著名导演张艺谋、王朝歌、樊跃策划的“印象·大红袍”眼下已进入实施阶段。

  春节期间,正在以“拔烛桥”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田镇枫坡村村民,又整理发掘出民间传统元宵项目“蝴蝶灯”。

  上月底,上海同济大学教授王恺丰因着武夷山的文化魅力,带着千件古家具到武夷山落户,准备开办民间博物馆。

  在武夷山,从上到下、从城市到乡村处处涌动的是文化气息,每个主体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经营着武夷文化的每个音符,奏出一派和谐的文化繁荣乐章,文化已成为武夷山经济、社会发展最强劲的推力。

  <b>文化坐标下的品牌经营故事</b>

  船棺文化、闽越文化、朱子文化、柳永文化、茶文化、民俗文化等,汇成了底蕴深厚的武夷文化,山水之中蕴文化,文化之中育产业,在武夷文化的坐标上,茶文化便是武夷山水孕育出的龙头文化产业。但一直以来,武夷山在对外营销时,旅游和茶成为两张“皮”,各自描绘,这不仅增加了营销成本,也形不成声势。这种营销模式在2006年福州春茗会上被改写,武夷山市委、市政府提出将两者进行整合营销,打出了“浪漫武夷,风雅茶韵”节事文化品牌。从那时开始,“浪漫武夷,风雅茶韵”北上北京、上海、哈尔滨,南下广州、深圳、香港等地,足迹踏遍13个省的20多个城市,在营销地很好地让武夷文化火了一把,可谓是走一地,织起一个网络,搅活一片市场。

  谈起“浪漫武夷,风雅茶韵”首次走进福州,举办春茗会的情景,作为此次活动的总策划人武夷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郑春说:“为了将更多的文化元素融进此次活动中,我们在策划时不仅提出了包含旅游和茶的节事品牌口号,还将最具武夷地域特色的武夷角怪和大红袍设计成武夷蛙“休休”和红袍娃“康康”,作为贯穿活动的吉祥物,同时,在氛围营造上更加注重武夷文化的渲染。”其时,在美丽的福州西湖上,古朴竹筏泛舟西湖,古琴笙歌传唱茶文化,诗词吟诵细说大红袍,嘉宾们在品啜佳茗中,领略了武夷文化的无穷魅力,100多家参展商借机开展经贸活动。春茗会的成功举办,振奋了全国各地的武夷茶人,他们称,文化品牌的宣传迎来了大红袍名茶的春天。、

  随后,武夷山倾心经营着这一品牌节事。在北京,2006年中秋“浪漫武夷,风雅茶韵”走进钓鱼台、王府井、马连道、老舍茶馆,举办了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大红袍周”活动,文化成为整个活动的灵魂。一位北京市民在参加了活动后说,真没想到武夷山能拥有如此多的文化,是这个城市之幸。为奠定大红袍“国茶”地位,2007年10月10日,在故宫端门隆重举行“乌龙之祖,国茶巅峰——绝版母树大红袍入藏国博仪式”,使大红袍成为该馆入藏的惟一现代茶叶。2008年11月,在第二届海峡两岸茶叶博览会上,贯穿武夷山整个活动的仍是“浪漫武夷,风雅茶韵”,“文化武夷”沁入人心,不仅斥巨资建成了中华武夷茶博园,还设计出整个展会上最亮丽“文化武夷”展馆、平台。

  通过“浪漫武夷,风雅茶韵”这一节事活动,武夷山既纠正了市场上对6棵母树大红袍的错误认识,又推动了武夷山的茶文化旅游和秀美山水的推介。

  转眼,武夷山坚守这一节事文化活动已3年多,其所产生的效益是旅游人数从2005年的374万人次增长到2008年的565万人次,涉茶产值从4亿元到8.05亿元,茶农、茶企的直接经济效益每年以30%速度增长,茶已成为武夷山带动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

  在武夷山的文化坐标上,如果说节事文化是武夷山新打造的坐标点,那么系列“文化武夷”的品牌打造过程更是可圈可点。从2006年开始,通过文艺作品、媒介作用,武夷山先后推出了印象武夷、意向武夷、人文武夷系列文化活动,邀请中德画家画武夷,完成作品近500幅,参加国外艺术展受到好评;鼓励个人、团体、单位出版地方特色浓郁的武夷文化书籍100多部;通过邀请全国音乐作词、作曲家到武夷山创作武夷山歌曲30多首;为各类全国性文化赛事的举办和影视片的拍摄提供平台。所有这些文化品牌的经营,都促进了武夷文化的保护、挖掘、整理和传承。

  也正因为有了武夷山市委、市政府对文化品牌的悉心经营,无论是企业还是茶农,都开始注重自身品牌的文化经营,他们将自己产品融入武夷山的大文化中,增加产品的文化价值,如星愿公司欲建中华茗园,皇龙袍公司正规划建设茶叶博览园,文化已成为这个城市产业发展的支撑。武夷山市领导说:“产业发展需要文化延续生命力,而文化则需依附在产业上来彰显其价值。
文化产业上的软平台实打造

  把文化经营进人的素质提高,通过实实在在打造一系列塑造人的软平台,是武夷山实现和助推文化大繁荣的又一路径。

  2月25日傍晚,新丰街道洋墩村农民老林吃完晚饭就往村里的信息站赶,他说,自从这个信息站建成后,我常常上网看些法律知识和案例,懂得了许多农民工的维权知识。星村镇星村村信息站建成3年来,农民懂得上网淘宝、聊天、卖茶叶、看新闻了,打牌赌博吵架闹事的人少了,发展生产的人多了,乐于健身娱乐的人多了。星村村下派书记吴雄斌说:“信息站的建设,对人的思想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早在3年前,对如何推动农村文化建设,提升农民素质,武夷山就尝试将这项工作与信息站的建设结合起来,农民通过信息站“查信息、寻市场、找政府、问专家、学知识、有娱乐”的功能,先后投资2200万元在全市建成了71个农村信息综合服务站,每个站配有5-10台电脑、1台47寸液晶电视、1台触摸屏和1个LED显示屏,今年将完成所有村的信息站建设。与此同时,在信息站这一平台基础上,又建成了“中国农民网络图书馆”,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免费浏览国家图书馆、省图书馆电子图书、影视片和电子期刊,大大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武夷山因此成为“中国村络工程”首个国家级示范基地,“全国新农村信息化样本县市”,用武夷山市“数字武夷”办公室主任刘德水的话说,这就是“软平台实打造”的典例。

  武夷山是世界乌龙茶和红茶的发源地,茶文化历史悠久,茶已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产业。如何把这一“摸不着,看不见”的茶文化展示给游客和市民,打造一个可视性强的的茶文化平台成为关键,为此,武夷山投资8000万元,借第二届海峡茶博会举办之机,建成了占地10.3万平方米的“中华武夷茶博园”,把武夷茶文化浓缩进茶博园里,让人们在饱览武夷山水后有了直观了解武夷茶文化的地方。星村镇黄村村茶农范德兴告诉记者,如今每次有客户到厂里洽谈生意,他必定带他们到茶博园走走,不仅让客户对武夷茶文化历史了解的更清晰,对自身更好更全面地掌握茶文化历史也是个提升的过程。     而由张艺谋铁三角导演、眼下正在运作的“印象·大红袍”项目,更是武夷山在文化产业建设上的大手笔,通过把历史、茶文化、民俗融进武夷山水实景演出这个平台中,达到提升文化旅游内涵、扩容旅游景点的目的,该项目总投资达1.5亿元。在2009年的武夷山重点项目建设中,文化项目成为重头戏,总投资达10个亿。

  有人说,文化这个软产业谁能做实,使之转化为当地产业发展链条上的重要环节,谁就是成功的赢家,而武夷山正努力地成为这一赢家。

  <b>文化生态里的民生服务机制</b>

  武夷山一位老文化工作者说:“武夷山文化这几年能得以迅速繁荣,得益于市委、市政府一整套服务文化民生的长效机制。”

  对这点开办一分钱读书社已经10年的左国栋感触最深,这个发端于城区,却成为全国农村文化工作的典型,其实也是“文化下乡”的一种形式,也就是让城市的读书社与农村的读书点互动起来,让图书在整个武夷山流转。为巩固和占领农村文化阵地,确保“一分钱读书社”形式的长效,武夷山市采取“社点共补”的方式,由读书社在农村设点,提供轮换书籍。宣传部门对每个读书点每年补助600元,用于点上管理,并将新华图书销售延伸至村;对读书社、点则给予10万元的新书支持,作为读书社的农村轮换书籍,使读书点成为农民汲取文化知识的窗口。

  为保护、挖掘、传承、发展武夷山各类民间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山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措施,财政每年拨出专项资金作为文化发展保护、群众文化体育建设、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挖掘,除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成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眼下又积极申报世界“非遗”,还挖掘整理出拔烛桥、马仔灯、龙鲤戏等10项民间民俗艺术,划定了10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在全市71个农村信息综合服务站管理上,市财政拨出专款作为管理人员工资,由“数字武夷”专门管理,确保了信息站服务农民的长效性。

  创办了三年的“市民短信课堂”,围绕国学经典、利益规范、道德箴言等内容,建立市民短信课堂教材库,定时向手机用户编发短信,形成覆盖全市以提升人的精神素养为目的的文化教育新渠道。

  借力培养文化人才是武夷山借品牌吸引力促进文化发展的又一经营模式,即依托在武夷山举办的各类全国、全省学术交流、进修培训等契机,组织本土文化人才和群众参加学习培训;或邀请著名专家、学者到武夷山休闲度假之机,举办专题讲座、现场指导;或通过命名表彰、平台展示、奖励激励等形式培育、扶持文化人才成长,如今,武夷山的各类文化团体和专业协会达20多个。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基础,没有文化的旅游是缺少灵魂的旅游,在武夷山这样一个文化生态缤纷的世界里,文化不关注民生,缺少了百姓参与和百姓受益,也就失去了文化涵养人的意义。在武夷山的文化产业发展中,民生文化服务投入比例日益增长,这一经营文化品牌的方式,为武夷山的文化产业发展赢得了人的支撑,更赢得了文化繁荣的春天。(金文莲)


来源:人民网-地方频道 2009年03月06日17:3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