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李汉秋]传统节日是和谐社会的助推器

[李汉秋]传统节日是和谐社会的助推器

传统节日是和谐社会的助推器

作者:李汉秋  

来源: www.ccdy.cn 发布时间:2009-03-21 07:36




   
    胡锦涛主席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发掘民族和谐文化资源,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营造和谐氛围” 。

    传统节日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和谐理念。其体系的形成兼顾太阳、月亮、地球的运行规律,包含着天文、气象和物候的知识,体现了适应自然节奏、人与自然和谐的自然观,体现了天人合一、重视阴阳平衡、顺应自然而又有所作为的哲学观。节日活动因时制宜:春节迎新,元宵闹灯,清明踏青,端午备夏,七夕观星,中秋赏月,重阳玩秋。亲近自然,爱护自然,融入自然,万物共融。同这种自然观相协调,形成人与社会和谐的社会观。在节日里,通过礼节和仪式,营造普天同乐、与人为善的和气人际氛围,骨肉情深、天伦乐融的和睦家庭关系,体现人与人和谐的人际观、伦理观。传统节日所蕴涵的和谐理念、和谐精神,以及其所营造的和谐氛围,是构建和谐社会和促进世界和谐应当借助的巨大文化资源。

    天人和谐

    中华传统节日是在天人和谐的主导观念中氤氲化育成的。中华传统文化认为,人类是大自然所化生的,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几十万年的阴阳转化化育人类,人身上有着大自然的密码,人类和自然界有天然的统一性。《易传》就提出:“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人要与自然的“四时合其序”,要相互适应,相互协调。中华传统节日基本上是按天人和谐的精神设立的,与大自然的节律相适应。“节”是天地时气的交合之处,是“天地日月”的节奏,那么,也应当是“人”的节奏,是连通自然节律与人生节律的“节点”。大自然有阴阳,人也要讲究阴阳的消长平衡。这种理念明显地体现在传统节日体系的形成中。

    传统节日体系是传统社会人们生活的时间表,是按照自然的时序安排的,春播、夏耘、秋收、冬藏,各有当令节庆;劳作、休闲、观星、赏月,各有合令节俗,譬如过大年。自然经济时代人们的生活周期离不开自然的节律,地球上时序更新的周期大约360多天,这也就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周期——年。一年360多天周而复始,这是生活的一个自然段落。年终岁首是辞旧迎新、“天增岁月人增寿”之时,也是庆享一年成果、规划新年生活、燃起新的期望之时。年复一年的仪式,积累成“过年”习俗,不断积累文化内涵,形成年俗文化,反映出人们的生活愿景。其中充盈着对生活的愿望、理想和心理祈求,积淀着民族文化、民族心理、民族精神、民族情感。

    清明是在春分后的15日,公历每年的4月5日前后。“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亮,故谓之清明。”(《岁时百问》)我国大部分地区到清明时节,就告别严冬,迎来生机勃发万物生长的春天,这是农耕的重要时机,清明是提醒农民春耕春种的节气。大量农谚在提醒甚至告诫人们:“清明下种,谷雨栽秧”;“清明不撒种,哪有五谷生”;“种树造林,莫过清明”……为了顺应清明时节阳气上升、万物萌动之理,人们开展了多种多样的迎春健身活动,如荡秋千、放风筝、蹴鞠、拔河、斗鸡等等……

    阴阳和谐

    在中国古代阴阳五行的思维结构模式中,讲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阴阳和谐均衡。这也体现在传统节日中。清明寒食节原以祭祀扫墓为核心,上巳节原以迎春游乐为内容,两个节日一悲一乐,一阴一阳,居然能够合并成一个节。合并后的清明节在古人成为沟通生与死、阴与阳的一个大节,古人到郊外,一面祭奠亡人以通阴间,一面踏青健身以顺阳气。如明代《帝京景物略》:“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在扫墓纪念已故亲人之后,忘情于自然,这也是转换心情调适阴阳的一种方式吧。
端午邻近夏至,夏至是每年中白天最长之日,是阳极阴衰之时,根据阴阳平衡的和谐理念,需要扶阴抑阳。“水”属阴性,所以端午的许多活动都与水有关,意在增强阴的力量,冀求阴阳和谐均衡。龙舟竞渡和祈雨最初与祈求水神保佑有关;就是粽子,也与阴阳观念有瓜葛。粽子古称角黍,黍又称“火谷”,古人认为属于阳性,而菰叶生于水中,属阴性,以阴裹阳,象征阴阳和合,阴阳调和。许多地方端午节令食品有鸭、咸鸭蛋,那也是因为鸭子是水上动物,属于阴性。而冬至则相反,需要吃阳性的狗肉。节令食品都讲究阴阳调节,这里面大有学问,是很需要研究的、很需要开发的。中医特别讲究阴阳平衡和转化,讲究五行相生相克,讲究“天人相应”,这些都出于同一个思想体系。

    古人以阴阳来划分数字,一、三、五、七、九为阳数,“九”是最大的阳数,故九月九日是“重阳”。阳到最大时就预示着要转化,清阳之气逐渐消退,肃杀之气阵阵逼人,在阴阳转化中人们渴望祈福避祸,就要有节日,重阳节实际上是惜秋送秋的节日,人们喜欢佩插可以“辟恶气御初寒”的茱萸。

    人伦和谐

    和谐理念的落脚点当然在人类社会,在人际和谐。在西方,市场经济的资本原始积累,无情地撕破传统社会“温情脉脉的面纱”,把人际关系变成赤裸裸的现金交易关系,契约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然不同,但如果片面强调竞争,也就会像片面强调斗争一样,导致偏颇;片面讲经济利益、急功近利,就会造成只重金钱不重人,人情寡淡,社会风气浮躁,人情凉薄,失去温馨。中国人最讨厌“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传统节日重亲情、重友情、重人情、重人伦和谐、重人际和谐,这对预防和救治可能发生的上述社会病,是一剂良方。你看除夕,游子们不远千里,风尘仆仆,赶回家与亲人团聚。除夕之夜,合家围坐吃年夜饭,这不是单纯吃饭,这是合家团圆的仪式,是除旧迎新的典礼,是尽享天伦之乐的理想生活状态。元宵节后,劳作的劳作,外出的外出,在第一个月圆之时,人们把家庭的团圆扩大为全社会的同乐,营造全社会的人际和谐。

    人伦关系最重要的有三组:亲子、夫妻、师生。七夕节实际上是中国的夫妻节、情侣节。牛郎织女,男耕女织,夫妻和谐,爱情坚贞,终生不渝。我国政府已把重阳节定为中华敬老节,依此例,也可把七夕节定为中华情侣节。中国过去未有主题鲜明的母亲节,因此有人就过5月第二个礼拜天的美国母亲节。其实我们是最具孝亲传统的民族,汉朝的《韩诗外传》和刘向《列女传》就翔实记载孟母教子的故事,南宋的《三字经》就推孟母为贤母的代表:“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中国人有口皆碑。以孟母生孟子而成为母亲的日子,即农历四月初二,作为中华母亲节,是符合弘扬中华文化的需要的,是能促进人伦和谐的。从2007年开始,中华母亲节的活动已经开展起来,希望得到全社会的认同。同样,中华民族具有尊师重道的传统,孔子一向是“万世师表”,以孔子诞辰为中华教师节是顺理成章的事。把以上三大人伦主题节日建立好,必将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也为世界的和谐文化百花园培植一丛奇葩。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TOP

传统节日,不仅有助于和谐社会建设,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作用更为直接:我想传统节日是服饰文化的集中展示时节,是传统饮食文化的特定展示时节,是民间仪式的集中展演时节……只要把传统节日那个较好的保护下来,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就有得希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