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昭曦 著:《巴蜀历史文化论集》
出版社: 巴蜀书社; 第1版 (2002年5月1日)
精装: 504页
开本: 32开
编辑推荐
巴蜀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是中国西部长江上游的古代文明中心。巴蜀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巴蜀文化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理论价值,而且对于继承发扬巴蜀文化优秀传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媒体推荐
后记
1998年,在有关单位和一些学者的支持下,我自选出版了《胡昭曦宋史论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现在又自选了《巴蜀历史文化论集》,并且有幸被列入“四川大学‘211工程’项目巴蜀文化研究丛书”。
我偏重于四川(巴蜀)地方史的学习和研究,是从1960年开始的。那时,我就读于四川大学历史系五年级,主修中国近代史专门化,一边进行课堂学习,一边参加《四川近代史》(教材)
的科研,写出了第一篇习作论文《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时期帝国主义对四川的经济侵略》 (刊登于《历史教学》1961年第11期—12期)。1961年大学毕业留系任教后,在校、系的关心帮助和业师蒙文通教授的指导下,我担任中国古代史通史课教学和重点进行宋史的研究。于是,我在科学研究上既偏重于宋史,又致力于四川古代史。
在宋史研究中,我大多是探讨宋代四川的一些课题。我认为,对宋史的研究应该既要注意到宋代历史的各个领域和方面,也要注意到宋代的各个地区。江南和四川是宋代社会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更应着重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全面地更为切实地认识宋代历史。我是任教于四川的宋史工作者,对四川的资料比较容易搜集,也比较了解四川的山川人文,更有责任为全国的宋史研究提供一些有关四川地区的资料、线索和认识。因而,我很注意把宋史研究同四川(巴蜀)古代史的研究结合起来,选择了一些宋代四川地区关乎全国性的、而史学界又研究较为薄弱的课题,诸如:王小波李顺农民起义、宋末四川宋蒙(元)关系、宋代蜀学、宋代四川科技文化发展以及宋代重庆城市发展、司马光诞生地、陈抟里籍、成都范氏家族、蒲江魏氏家族、绵竹张拭家族,等等。还在自己研究和吸取有关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写出了《四川古代史稿》中的宋元部分。
与此同时,我对四川(巴蜀地区)古代历史文化的一些问题也作过探究,诸如:汉晋至隋唐以后的氐羌,唐末、元末、明末和清朝中期四川地区的农民起义,四川书院史以及对新修四川地方志的一些认识,等等。
自1960年至今逾四十年,可以说我在巴蜀古代历史文化方面的学习和研究是锲而不舍的,已发表的论著虽谓粗浅,但能为学界提供一点资料、线索或参考,我就感到满意了。
在巴蜀历史文化的研究方法上,我重视广泛掌握文献记载(包括考古成果)和必要的实地考察相结合。1981年,《中国地方志》刊登了我的一篇短文《研究地方史要重视必要的实地考察》,表达了我对这种研究方法的认识。我认为“这就是古人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方法。文中写道:“必要的实地考察,对地方史的研究尤为重要。第一,现存文献资料多是全国性史籍,作者不可能对其重要记述逐一核查,其中或有缺略、含混乃至错误之处。这些问题,一部份可在地方性史籍中得到订补,但有的地方性史籍也未详载或本来就抄自全国性史籍,这就需要进行实地考察。如果各地都充分利用自己的方便条件,进行这项工作,将会大大有助于全国性历史的研究。第二,现存地方史籍,虽大多是当地人修撰,留下不少可贵资料,但由于作者的局限,在一些问题上或付之阙如,或语焉不详,或矛盾抵牾,或错讹杂见。这就既要继承,又要创新;既要运用,又要订补,也得进行实地考察。”这种实地考察,“必须在广泛掌握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自1978年至1983年的六年中,我同历史系的几位同事和研究生、本科生,带着文献资料中发现的问题,先后去四川省内近50个市、县开展了实地考察,后来写成的《四川古史考察札记》就是这些活动和心得的部分记述。原来打算至少要去100个市、县考察,然而1984年学校委派我兼任校研究生处处长(后改为研究生部主任),为了争取胜任这个新的、繁忙的工作,我停止了赴校外考察的活动。以后,一直兼任行政职务到1997年。行政工作和研究生教学任务的压力以及逐渐发展的高血压病,使我至今未能实现到100个市、县实地考察的计划。虽然如此,我从文献资料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中,获得许多收益,这可以从我的有关四川古代史的论著中明显看到。
收入本集的文章共33篇,文字有长有短,大多是正式发表过的,其内容涉及自汉代至近代巴蜀地区(今四川和重庆市)历史与文化中一些问题的论述和对有关著述的评论。
……
[ 本帖最后由 玉壶冰 于 2015-6-11 09:54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