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怀群)中国小吃·粘面卷卷《泾川小吃录》29
这是目前很难吃到的东西了,是即将失传的秋田雅品。
古时,泾川不产玉米,只产小麦、谷子、糜子、禾兆黍(现在叫高梁)、荞麦等五谷杂粮。小麦当初产量不高。为了粮田倒茬,促使耕作用工的合理性,多一半土地种秋田。一年四季,麦三秋七的吃着,吃秋田时间长久,人难免嘴馋,尤其孩子们女子们少妇们孕妇们更馋,或许就是某朝某代的巧妇们太馋了,将秋田里有特色的品种找出来进行研究,设计,合成,试验,提炼,反复修改,最后定型成今日的小吃。粘面卷卷就是其中一种。
先说粘面,粘面是糜面一种;泾川种植的糜子,碾成米叫黄米,做米汤米饭;磨面做黄黄,烙饼。另一种是粘糜子,和大米内的糯米一样,有粘性甜性,粘糜子碾成的米,或挪作装黄酒的酒米,或磨成面,在锅里烫了,然后擀成薄薄的饼状,薄如厚纸,摊在笼上,擦土食油,再上一层,上若干层后,卷起来,卷成筒状,摆顺入锅蒸。熟后,用刀从简的一端切起,两寸余处切一刀,将它拿起来就是卷卷,一层一层这么吃,面极粘,能粘住牙;极甜,有蜂蜜及谷类自带的一种原始天然甜味,没有人工造的糖的痕迹。一层一层剥着吃下去,油油的,是很雅的吃法,也是一种风度的体现和精神享受,女士们尤其青睐它,娃娃们高兴得直跳。卷卷切好存好,或赏月,或去田野,或劳作,上学,随身带了,早点用它很好,闲时打牙祭也可,招待贵宾有此物出现,客人会认为主人用最稀罕的食物招待了他,他亦是最稀罕之客了。
高粱面用开水烫了,揉成团,擀薄,一层一层擦上油和葱花,调合面,卷起蒸熟,切成一节一节,也是招待客人、改善生活的好吃食之一。
1992年3月19日午于泾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