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华中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协会——民间故事

华中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协会——民间故事

今天是华中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协会民间故事板块开辟的第一天,欢迎大家及时关注。为了辅助协会内部大型活动——家乡非遗展的举办,决定明见故事板块的第一期内容以地区和民族为主。

TOP

民间故事第一期:(蒙古族故事)马头琴的由来

马头琴被称为“草原之宝”大家有没有对它感到一丝丝的好奇呢?今天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有关于马头琴的民间故事。

   传说,马头琴最早是由察哈尔草原一个叫苏和的小牧童做成的。苏和是由奶奶抚养大的,婆孙俩靠着二十多只羊过日子。苏和每天出去放羊,早晚帮助奶奶做饭。十七岁的苏和已经长得完全像个大人了。他有着非凡的歌唱天才,邻近的牧民都很愿意听他歌唱。

  一天,太阳已经落山了,天越来越黑。可是苏和还没有回来。不但奶奶心里着急,连邻近的牧民们也都有点着慌了。就在人们十分焦急的时候,苏和抱着一个毛茸茸的小东西走进蒙古包来。人们一看,原来是匹刚出生的小马驹。苏和看着大伙惊异的眼光,对大家说:“在我回来的道上,碰上了这个小家伙,躺在地上直动弹。我一看没人收拾它,怕它到了黑夜被狼吃了,就把它抱回来啦。”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小白马在苏和的精心照管下长大了。它浑身雪白,又美丽又健壮,人见人爱,苏和更是爱得不得了。

  一天夜里,苏和从睡梦中被急促的马嘶声惊醒。他想起小白马,便急忙爬起来出门一看,只见一只大灰狼被小白马挡在羊圈外面。苏和赶走了大灰狼,一看小白马浑身汗淋淋的,知道大灰狼一定来了很久了,多亏了小白马,替他保护了羊群。他轻轻地抚摸着小白马汗湿的身子对它说:“小白马呀!多亏你了。”

  一年春天,草原上传来了消息说,王爷要在喇嘛庙举行赛马大会,因为王爷的女儿要选一个最好的骑手做她的丈夫,谁要得了头名,王爷就把女儿嫁给谁。苏和也听到了这个消息,邻近的朋友便鼓动他,让他领着小白马去参加比赛。于是,苏和牵着心爱的小白马出发了。

  赛马开始了,许多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扬起了皮鞭,纵马狂奔。到终点的时候,苏和的小白马跑到最前面。王爷下令:“叫骑白马的上台来!”等苏和走上看台,王爷一看,跑第一名的原来是个穷牧民。他便改口不提招亲的事,无理地说:“我给你三个大元宝,把马给我留下,赶快回去吧!”

  “我是来赛马的,不是来卖马的呀。”苏和一听王爷的话,顿时气恼起来。我能出卖小白马吗?他这样想着,不加思索地说出了那两句话。

  “你一个穷牧民竟敢反抗王爷吗?来人哪,把这个贱骨头给我狠狠地打一顿。”不等王爷说完,打手们便动起手来。苏和被打得昏迷不醒,还被扔在看台底下。王爷夺去了小白马威风凛凛地回府去了。

  苏和被亲友们救回家去,在奶奶细心照护下,休养了几天,身体渐渐恢复过来。一天晚上,苏和正要睡下,忽然听见门响。问了一声:“谁?”但没有人回答。门还是碰碰地直响。奶奶推门一看:“啊,原来是小白马!”这一声惊叫使苏和忙着跑了出来。他一看,果真是小白马回来了。它身上中了七八支利箭,跑得汗水直流。苏和咬紧牙,忍住内心的痛楚,拔掉了马身上的箭。血从伤口处像喷泉一样流出来。马因伤势过重,第二天便死去了。

  原来,王爷因为自己得到了一匹好马,心里非常高兴,便选了吉日良辰,摆了酒席,邀请亲友举行庆贺。他想在人前显示一下自己的好马,叫武士们把马牵过来,想表演一番。

  王爷刚跨上马背,还没有坐稳,那白马猛地一踹,便把他一头摔了下来。白马用力摆脱了粗绳,冲过人群飞跑而去。王爷爬起来大喊大叫:“快捉住它,捉不住就射死它!”箭手们的箭像急雨一般飞向白马。白马虽然身上中了几箭,但还是跑回了家,死在它最亲爱的主人面前了。

  白马的死,给苏和带来了更大的悲愤,他几夜不能入睡。一天夜里,苏和在梦里看见白马活了。他抚摸它,它也靠近他的身旁,同时轻轻地对他说:“主人,你若想让我永远不离开你,还能为你解除寂寞的话,那你就用我身上的筋骨做一只琴吧!”苏和醒来以后,就按照小白马的话,用它的骨头、筋、尾做成了一只琴。每当他拉起琴来,他就会想起对王爷的仇恨;每当他回忆起乘马疾驰时的兴奋心情,琴声就会变得更加美妙动听。从此,马头琴便成了草原上牧民的安慰,他们一听到这美妙的琴声,便会忘掉一天的疲劳,久久不愿离去。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民间故事第二期:苗族舞蹈跳月

传说从前贵州省平塘县姑鹿(地名,今新塘乡)这个地方有一家苗族,父母早已双亡,只留下兄弟二人相依为命。哥哥叫巴卡,十九岁;弟弟叫巴母,十六岁,兄弟俩聪明、勤劳,很受大伙喜爱。每天,哥哥上山打柴,打得的柴除烧用外,余下的挑去卖钱,买回油盐;弟弟下到河沟捞鱼虾,除了吃的外,余下炕干也拿去卖,换回所需用品。兄弟俩的日子过得还不错。
  聪明勤劳的哥哥巴卡,每次砍成柴捆好后,找来一些竹子和芦苇,坐在一块大青石板上做管子吹玩。他将一节竹管的一头,用刀削成一个斜口子,把一片芦叶嵌夹在斜口上,用嘴向管子吹气,发出十分动听的嘟呜声。他每次上山要柴后,就要做一只芦管来吹玩,因此青石板上留下不少大小不同、长短不一的芦管。后来,他一个个地拣起来吹玩,发出高低不同的音响。于是,他想把这些长短不一、大小不同的芦管集中起来吹,让各种各样的声音都同时发出来。他天天想呀,想呀,有一天砍柴时,他砍了一棵泡桐木,发现这桐木中心是空的,终于想出一个办法:在桐木的一头从边上钻几个孔直通中心,将大小不同、长短不一的芦管插入孔中,然后用嘴对着一头吹。这样一来,果然同时发出了几种声音。巴卡回到家又精心研制,做成了一把“金芦笙”,能吹出各种优美动听的曲调。每当巴卡吹响这把金芦笙时,远近村寨的男女老幼都来听,就连天上的飞鸟也要飞落下来听。
  离姑鹿不远的大山洞里,住有一只大虎猫(当地对虎的俗称)。它十分凶恶、贪馋,想把巴卡占为己有,天天为它吹芦笙作乐。于是,虎猫变成一胖女人来到巴卡住处,见门锁着,就翻墙跳进屋,看到炕上有不少的干鱼,赶忙狼吞虎咽地吃起来。这时,巴卡和巴母开门进屋看见,巴卡上前质问:“你为何乱进我家偷吃干鱼?”虎猫嘻皮厚脸地说:“我不仅吃鱼,我还要跟你成家呢!”于是,虎猫一把将巴卡拉出门直往山上走。弟弟巴母着慌,忙追上去拉哥哥。他俩的气力哪能胜过虎猫呢?结果,巴卡硬被拉去啦!突然,弟弟巴母看到胖女人的裙子下露出一截尾巴,这才知道是个虎猫。他迅速到各寨邀约人群,带上弓箭戈矛到山上寻找。从十月找到冬月,找呀,找呀,不知翻过了多少高山,穿过了多少密林,还是找不到心爱的巴卡。直到冬月的第一亥日,他们找到下羊场的山头上,有一只干兰鸟在树上对大伙叫道:“格咧咧、结结巴都”(苗语音译,即在茅草蓬里)。他们照此寻去,果然在一蓬大芭芽草的背后发现一个大石洞,见那虎猫正在洞里守着巴卡。于是,大伙用箭将虎猫射死,救出了巴卡。巴卡见到弟弟和各寨的亲人们,高兴得拿起金芦笙吹奏起来,大伙围着巴卡共同起舞作乐,庆贺他们的胜利团圆。
  从此,姑鹿一带的苗族,在每年阴历冬月的第一亥日,都要集中到下羊场这个地方载歌载舞聚会,逐渐成为当地苗族青年男女交际、找朋友的重要方式,人们称之为“跳月”,也叫“找哥哥”。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回复 3# 的帖子

TOP

民间故事第三期:壮族民间故事——“三月三”的传说

  居住在桂西一带的壮族,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家家户户都用嫩绿的枫叶、红兰草等煮成的红、黄、蓝、紫、白五色的米饭,人们在门楣上和房屋周围插上一枝枝枫树叶,在村头寨尾搭起布棚,在布棚下摆上五色的米饭等供品,男女老少围着布棚唱歌,赶歌迂,老年人还把染色的熟鸡蛋装在小网兜里,挂在小孩的胸前,男女青年在赶歌迂时,还要“碰蛋”。壮族三月初三为什么有这种习俗呢?
  相传,很久以前,状乡有个叫韦达桂的人,在一个土皇帝手下当臣相。达桂年纪不大,但学识渊博,才能过人,而且,十分关心壮族人民的疾苦,皇帝给他的俸禄,他都拿回乡分给百姓,自己两袖清风,一无所有。有一年,状乡大旱,乡亲们求达桂向土皇帝奏明免皇粮,达桂跪奏道:“状乡百姓颗粒无收,吾伴千岁前往视察。”达桂伴驾来到状乡,只见田土龟裂,禾穗枯焦,一群群面黄肌瘦的百姓跪在山道上告苦。达桂跪下说:“千岁亲见,万望免粮。”土皇帝无奈只可免去状乡皇粮。打那以后,他对达桂恨之入骨,可是鉴于达桂的声望,又找不出什么岔子把他除了,因此施出毒计,阴谋陷害达桂。
  一天,他把达桂唤道跟前:“达桂,你向来很能干,现在想叫你给我办件事”达桂听了,就知道土皇帝不怀好意,但他还是从容地说:“请千岁道来。”土皇帝半眯着眼说:“我正在建一座楼阁,缺少瓦片,听说状人皮能防寒防暑,防水防火,经久耐用,我要你在两个月以内给我弄900张状人皮当瓦片用,到时重重有赏,如果完不成,定要从严惩罚。”达桂轻松的答道:“到时就请千岁亲自到城门下点货验收吧。”
  一个月过去,达桂没有动静,五十九天过去了,达桂依然没有动静。限期到了,达桂才召集900个壮家大汉,每人带上一斤糯米,一斤米酒,一斤胡椒面,来到皇城脚下,架锅煮糯米饭,煮辣椒菜汤,一个个脱掉上衣,光着膀子,坐在城门下饮酒,喝辣椒汤,吃糯米饭。正当个个酒足饭饱,满头大汗淋漓的时候,土皇帝坐着八抬大轿赶到了。达桂连忙上前施礼道:“货物已经给千岁送来了,可是这帮贱骨头张张皮都是漏水的,能用吗?”土皇帝下轿一看,一个个黑里透红的皮肤上都是湿漉漉的,象是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臭气扑鼻。土皇帝用手捂着鼻子,皱着眉头,后退几步道:“又漏水又臭,不能用,不能用。”说完,调转轿子回宫殿去了。
  一计未成,又生二计。快到清明节了,土皇帝又把达桂换到跟前,装着十分诚恳的样子:“达桂,你向来很聪明,现在我有一件事非要你去干。”达桂一听,就知道土皇帝又怀恶意,但达桂好不畏惧地说:“请皇上明说。”土皇帝眯着眼睛说:“清明节我需要一个象宫殿后面那座大山一样重的猪头来祭祖,你给我在一个月内弄来,到时重重有赏,过期误了大事要从严惩罚。”达桂十分轻松地笑道:“好办,好办。”
  二十天过去,达桂没有动静,三十天过去,达桂依然没有一点动静。限期过了,土皇帝派兵来抓达桂,达桂扛着一杆大秤和兵差一道去见土皇帝:“皇上大人,壮家比山头还要大的猪头多得很,就是不知道宫殿后面的大山有多重,请皇上用这杆秤去称一称,我好回去把猪头抬来。”“这。。。。。。”土皇帝哑口无言了。
  土皇帝见达桂聪明过人,留在宫殿里是祸根,非得除掉他,因此有想出一条毒计。一天,他把达桂叫到跟前:“达桂,你向来聪明能干,再过一个月就是皇后坐月了,听说壮家的公鸡蛋很有营养,你给我在二十天内弄490个公鸡蛋来,到时重重有赏。”达桂满口答应。限期到了之后,土皇帝派兵去抓达桂,达桂连忙施礼道:“非常对不起,我扶起正在坐月子,按照壮家的规矩,我得照料七七四十九天以后才能出门,到时我会给皇上送去公鸡蛋的。”兵差大喝一声:“天下男子怎么会生孩子?”“男人不生小孩,公鸡怎么生蛋?”兵差无言以对。只好回去报告皇上,皇上大怒,下令捉拿达桂。
  壮家百姓闻讯立刻送达桂到山上的枫树林藏了起来。皇兵上山搜索,重重包围,只见山林里有剩下的糯米饭,就是不见人,皇上下令放火烧山,这天正好是三月初三。皇兵走后,乡亲们上山在一棵合抱不过来的枫树洞里找到了达桂的尸体,大家含着眼泪把他埋葬了。男女老少在坟前放声痛哭。哭呀!哭呀!泪水洒在坟上,坟上顿时长出了一棵棵嫩绿的小枫树,一丛丛翠兰的红兰草。为了纪念达桂,乡亲们又在墓旁边建造了庙宇,名曰:“达桂堂”。因为达桂生前喜欢喝酒,吃糯米饭,用喝酒、吃糯米饭的方法战胜了皇帝,后来又因为拿不出公鸡蛋而被害,所以,到了三月初三这一天,状乡家家户户都拿着米酒、糯米饭和熟鸡蛋到达达桂墓前祭奠。正当人们陷入哀思时,天空突然雷声大作,从庙堂里冲出一条五色大蛇,这条大蛇向乡亲们点了点头,就直奔宫殿把皇帝给咬死了。
  从那时起,桂西一带壮族人家为了纪念达桂,年年到三月初三这一天,村村寨寨都搭起大棚,因为传说在外丧生的亡灵不能进家,因此人们只好在布棚下摆上五色糯米饭等祭品供祭达桂的亡灵,在布棚周围唱起赞美和感谢达桂的壮欢。一代传一代,就形成了现在赶三月三歌迂的习俗。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民间故事第四期:苗族古歌

  苗族古歌是苗族古代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史诗。它的内容包罗万象,从宇宙的诞生、人类和物种的起源、开天辟地、初民时期的滔天洪水,到苗族的大迁徙、苗族的古代社会制度和日常生产生活等,无所不包,成为苗族古代神话的总汇。
  
  古歌主要分为四部分:《开天辟地》、《枫木歌》、《洪水滔天》和《跋山涉水》。其中,《铸日造月》提到冶金技术,反映青铜文化打下的烙印;《砍枫香树》描写里老断案,展现部落联盟时期的社会管理机制……整部史诗以口传心记为传承手段,全诗属五言体结构,押苗韵,长达一万五千余行,塑造了一百多位有名有姓的人物,并充满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诗中大量运用比喻、夸张、排比、拟人、反问等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地反映了苗族先民对天地、万物及人类起源的解释和人们艰苦奋斗开创人类历史的功绩,充满了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
  
  其中尤以王安江歌师为代表的“王安江版苗族古歌”为经典之作,他用大半个人生,以乞讨为生,追寻苗族的古歌旋律,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被人们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守望者。
  由于苗族历史上没有自己的独立文字,因此,《苗族古歌》的创作与传承只能靠历代人口口相传。
  
  古歌大多在民俗活动如“鼓社祭”、婚丧仪式、亲友聚会、民间节日中演唱。演唱者多为老年人、巫师、歌手等,通常以比赛的形式进行,可以几天几夜地连续表演。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出版了古歌的苗文文本,有节选本,也有全本。值得敬佩的是,古歌中表现了苗族万物有灵、生命神圣、众生平等、人与自然共存共荣的哲学思想。
  
  由于受到现代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冲击,苗族古歌已濒临失传。以台江为例,在全县13万苗族同胞中,能唱完整部古歌的已寥寥无几,只有二百余人能唱一些不完整的古歌,而且都是中老年人,传承古歌较多的老人年事已高。如不抓紧抢救保护,苗族古歌这一民族瑰宝将最终在世间消失。
  
  古歌虽然在苗岭深山代代相传了几千年,却一直藏在深山人未识。新中国成立后,田兵、唐春芳、今旦、马学良等民俗学家经过反复搜集、整理,于上世纪末出版了不同版本的苗族古歌。
  
  台江县为了将"苗族古歌及古歌文化"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于2001年成立了"台江县苗族文化保护委员会暨申报世界遗产委员会"。通过几年的努力,台江县已收集到的苗族古歌有5大组、近6万行、近30万字,编写、出版了以苗族古歌为主的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本《苗人的灵魂--台江苗族文化空间》一书。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民间故事第五期

经歌俗称为“唱经”、“跑经”,是带有宗教色彩的一种民间歌曲。其演唱的场所为寺庙、广场或家庭庭院等地,含有一定的宗教色彩。周口民间经歌是以边歌边舞的形式进行,歌者边舞边唱,唱词带有浓重的地域文化和佛、道宗教色彩,传统经歌大多以歌颂伏羲、女娲为主,其舞蹈形式称为“担花篮”(又称“担经挑”或“履迹舞”),是以担花篮诵经文进行的一种奇特的原始巫舞。如今,在以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太昊陵、西华女娲城等为代表的庙宇群内外广泛地存在着“经歌”的演唱和表演。
   周口地处黄淮腹地,共辖淮阳县、鹿邑县、西华县、项城县等八县一市一区,历史上曾五次建都,四次封国,皇而帝,帝而王,分封则国,统制则郡,南北迭辖,州县兼置,始终是豫东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相传6500年前,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在此定都宛丘,创下先天八卦和龙图腾,创华夏民族远古之文明:制网罟,教民渔猎,开畜牧业之先河;画八卦,分阴阳,奠定中国古典哲学之基础;造土损,制琴瑟,始有中华之古乐;定姓氏,制嫁娶,革除原始社会之群婚习俗;以龙纪官,号曰“龙师”。5000年前,炎帝神农氏继都于太昊之旧墟,易名为陈,尝百草艺五谷,开创了中国农业的先河。3000多年前,周武王封舜后妫满于陈,建陈国。公元前196年,以陈在淮水之北,改名淮阳。所以说,淮阳是姓氏文化、农耕文化、八卦文化和龙图腾的发源地。同时,这里也是道家文化的发源地。春秋时期我国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百位历史文化名人之一的老子和宋初著名学者、道家修士陈抟,均诞生在这里。被称为“天下文官祖,历代帝王师”的孔子,曾三次来陈,在这里著书讲学长达四年之久,为儒家学说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孕育了周口民间经歌,成为周口民间经歌生成和发展的重要文化环境。
  周口民间经歌内容丰富,既有世代延续、 历千年不衰传承下来的传统经歌,又有增添了时尚气息,融入了新表现形式和内容的现代经歌,充分体现了以农耕文化为核心的地域文化个性,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展示了民众宗教性的精神特点。如《女娲歌》中“……有了天有了地没有人烟,上天神留下人祖兄妹二人。他兄妹下凡来万古流传,眼看着一场大祸就要来临。多亏着白龟仙苦难相救,无奈何昆仑山滚磨成亲。日月长生了儿女百对,普天下咱都是龙的子孙。天下人咱都是一母所养,讲三纲论五常哪有远人。” 讲述了伏羲、女娲繁衍人类的传说;《十炷香》中“二炷香分出了阴阳两章,上有天下有地中有人皇……这八卦和九宫分出四象,天与地地与天一并所装……东有木西有金并交所行,这水火分南北上下运动,聚一处还到了土中相生……自无极化皇极太极生产,分两仪和四象顶地立天…..”,以通俗易懂的唱词,不仅唱出了中国传统文化“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自然哲学理念,同时带有浓重的道教的宗教色彩;像《孝道功世文》、《劝世歌》、《醒世歌》等则充分体现了儒家“礼”、“德”的思想内涵,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  
  周口民间经歌的表演一般在每年农历二月二日至三月三日的太昊陵庙会,以及每月的初一、十五日在太昊陵和女娲城,表演者大多是五十至八十多岁的老斋公(老年妇女),三五成群(规模大的可达二十人以上),肩担经挑,边唱边舞。经歌唱词通俗明白,语言节奏自然鲜明,朗朗上口,你唱她和(合),体现着强烈的纯朴性、民族性和本土性。经歌的语言形式非常讲究,每句的字数和中国传统格律诗的字数保持一致,歌词大多为七言或五言,十言一句的也占大量比重,歌词以押韵脚为主,且大多是后句押前句,句句押韵,听起来和谐优美。也有歌词是只押偶数句,环环相扣,再配以旋律,悠扬悦耳。经歌的语言风格以“简单”、“朴实”为主,抒发人们强烈的爱憎感情,词语文白夹杂,因是方言演唱,所以具有独特的地方语言特色。因为周口民间经歌的表演方式是边歌边舞,所以其舞蹈形式――“担花篮”也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担花篮”是原始巫舞遗风,是一种巫女降神的舞,舞蹈动作表现的内容为俗信崇拜,一是歌颂图腾标记――龙,二是歌人祖伏羲和女娲的功德,三是谢大地的赐予,四是生殖崇拜。动作表现的是模拟对象和模拟过程,动作多与伏羲、女娲的神话传说相联系,体现了原生态的舞蹈艺术特色。如“剪子股”,一人打经板,三人表演担花篮,担花篮者肩担经挑,两臂平伸,两手半握经挑两头,以“十”字路线为中心,一人在前,两人随后,穿插而过,走成一个剪子股形路线、背靠背,使背后下垂的黑纱相互交汇象征伏羲、女娲交尾状。“蛇蜕皮”,一人在前,三人(包括一个打经板)朝一个方向沿履而舞,然后每两个从中问交叉而过,节奏慢时,步履像蛇在蠕动,节奏快时,又像蛟龙盘旋,相互追逐,表现了伏羲、女娲人首蛇身的形象。

TOP

回复 7# 的帖子

一是歌颂图腾标记――龙

图腾一词慎用啊,这个词源于奥基布瓦印第安语(密歇根-苏必利尔湖区),主要指动物始祖与人类的血缘关系并将其作为徽记加以崇拜,并且伴随一系列禁忌。(龙不是图腾)参见施爱东《中国龙的发明》、叶舒宪《熊图腾》

太昊陵的经歌,参见杨利慧等:《现代口承神话的民族志研究》

TOP

回复 8# 的帖子

谢谢您的提醒,我们会及时改正的,同时也期待您的继续关注,让我们一起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有什么宝贵意见,欢迎指出。

TOP

第六期民间故事

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如蒙古族原生态的音乐就有“长调民歌”、“短调民歌”、“呼麦喉音”、蒙古舞、马头琴等;鄂温克原生态音乐有民歌、舞蹈、器乐等;满族音乐有著名的民间乐器“八角鼓”、摇篮曲《悠悠扎》等作品;还有鄂伦春族民间音乐、舞蹈等。这些民族音乐穿越了数千年的时光,成为流淌至今的中华民族音乐的血脉,成为我国传统音乐的精髓。这些原生态音乐在传承中不断发展变化,但始终保留了最为原始的艺术魅力,具有独特的艺术个性,备受世人的喜爱。这些原生态音乐发展到今天,已经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要么后继无人,要么人文生态环境受到了人为的破坏,要么因为进行所谓的变革创新而其原有的本质,从而加速原生态音乐的消亡。所以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挖掘、保护与传承这些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
  一、重视北方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艺术的挖掘与保护工作
  北方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一块瑰宝,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积淀,不断地发展、传承与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展示了中华民族传统音乐中色彩斑斓的民族、艺术特色,尤其是原生态民歌激起了人们对少数民族的热爱和关注。这些原生态的民族音乐是我国民族音乐创作的源泉,它因为失去扎根于深厚的民族“土壤”而成为“草根”阶层的文化艺术。随着二十一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剧,原生态少数民族音乐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如今这些原生态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日益失去了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逐渐趋于弱势与消亡。因此进行及时的抢救、保护这些原生态音乐,已经迫在眉睫。为弘扬北方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使其长盛不衰,就必须采取一定措施,加大原生态音乐的挖掘、保护工作力度。内蒙古自治区以“歌的海洋、舞的故乡”而著称,在其广阔的草原牧区、大兴安岭林区都保存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这些民间音乐都具有原生态的性质,包括蒙古族音乐、鄂温克族音乐、鄂伦春族音乐、达斡尔族音乐等,这些民族民间音乐在全国都享有盛誉。近年来,蒙古族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的保护工作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重视与大力支持,民族地区高校也参与了原生态音乐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在音乐专业声乐、器乐、舞蹈音乐等教学中安排了一些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教学内容。当地政府在一些少数民族大型节日活动中,安排了一些原生态音乐表演活动,如蒙古族的那达慕、鄂温克族的瑟宾开幕式演出,都运用了原生态音乐歌唱或舞蹈,很好的传承和保护了这些原生态的民族民间音乐。
  二、保护北方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的个性特色
  北方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群众用劳动和智慧创造的一种艺术形式,是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作出来的,是他们智慧的结晶,有着极强的艺术生命力。然而,随着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审美取向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原生态音乐的艺术特色与精神内涵在保护与传承过程中,都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响。面临世界多元文化的冲击,我们如何积极保护这些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的原生态音乐;面对在困难中求生存的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我们又如何应对这种新时期的挑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研究课题。作为北方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具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风格纯正、原始粗犷、不经任何艺术加工提炼、也很少受外来音乐文化影响,如蒙古族的长调、短调、呼麦等民间音乐。这些原生态音乐通过世世代代口耳相传传承下来,与北方少数民族特定的民俗习惯、生活生产方式浑然一体,具有少数民族的生活化、乡土化的艺术特质。这些原生态的民歌、民乐、舞蹈等都是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在劳作和休息时哼唱的小调或表演的即兴舞蹈,是他们感情、情绪的宣泄,是在非常自然的状态下发生的音乐音符。因此我们在对这些原生态音乐进行保护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它们原有的艺术个性,保持那种最原汁原味的民族性、乡土性,不能损害其最初的精髓。这些原生态音乐一般不适合改编成现代舞台剧表演,因为那样就会加入了很多的非民族特性的修饰,艺术性虽然提高了,但是破坏了原生态音乐的味道,得不偿失。既然是原生态音乐就应该放在原产地保护和发展,因为原生态音乐离不开养育它们的文化土壤。即使推上现代化的舞台也一定用“原生态”的歌手,不加任何商业化的修饰与加工。其实那些进入商业化市场操作的舞台表演和比赛的所谓原生态音乐,严格地说,已经丧失了原生态的味道与艺术个性,对于原生态音乐的保护与传承都极为不利。当然也有做的比较成功的范例,如著名鄂温克音乐家乌日娜导演的音乐舞剧《熬鲁古雅》,很好的利用了舞台剧形式保护和传承了鄂温克原生态音乐。原生态音乐的保护与传承在唱法、风格、语言、服饰、唱歌环境等都提出了特别的要求,最终能保住其原生态的艺术个性特色,才是真正地做到了传承,否则就是对原生态音乐的破坏。
  三、保护北方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的生态环境
  北方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产生于北方这块肥沃的土壤,来源于这里世世代代生活着的各族群众的生产与生活,经历了千百年风风雨雨的洗涤冲刷,保留下许多音乐经典,这些音乐自然天成、纯洁质朴、粗犷豪放,是一曲曲人间天籁之音,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音乐的灵魂。正是因为这样穷乡僻壤的幽静之地,才会酝酿出如此纯正的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原生态音乐,这种原汁原味的民族民间音乐极富民族风情和韵味,是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传达出他们真正的思想感情。因此原生态音乐离不开它的出生地,离不开养育它的家乡。我们要想保护好这些原生态音乐就必须去保护好它的生态环境。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为土生土长的原生态音乐具有独特的本土地貌特征,这些依附于北方少数民族地域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原生态音乐,一旦离开了原产地生态环境就会发生变质,虽然音乐还是原来的音乐,但是所蕴含的民族文化意蕴就有所不同了。如蒙古族长调、短调就离不开美丽辽阔的大草原,熬鲁古雅人的舞蹈离不开兴安岭大森林。这些纯天然的生态环境要得以妥善的保护,最近几十年来,由于旅游业、采矿业的开发与兴起,人为的破坏了草原与森林环境,给当地牧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对于原生态音乐的保护与传承也起到了一定破坏作用。因此我们要想让原生态音乐生长在属于自己的生态空间里,让它持久地“活”在北方民众的生活中,就需要很好地去保护它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还要给原生态音乐一个自由的人文环境发展空间,不去过分地宣传,也不要毫无原则的“溺爱”。近年来,有些组织总是想办法举办一些原生态音乐大比拼,或则把原生态音乐推上现代化的舞台进行展示,当然对于宣传这些民族民间音乐有一定的益处,但是已经改变了它们本身的生态了。   
        四、保护与传承北方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的措施
  关于原生态音乐的保护一般采取“博物馆”式的静态保护、“民族传统文化传习小组”的方式、“原生态歌手”到现场演绎的方式。这三种保护方式各有利弊:“博物馆”式起到了抢救性挖掘工作,但是保存下来的音乐只是“死的”音乐,因为不是真正的传承,仍然无法保证原生态音乐的生存;“传习小组”的保护方式保证了原生态音乐的“活的”形态,但是过于束缚年轻人,还会遇到许多诸如组织、人选、资金的困难;“原生态歌手”舞台展示或赛场演绎的方式能够极大激发广大群众对于原生态音乐保护热情,但是这种方式往往使得这些演绎的所谓原生态音乐变味了,严格来说不能算是保护原生态音乐了。无论保护方式利弊如何,总比没有任何保护好得多。如果我们只是被动的保护原生态音乐还是不行,只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传承,才是最好的保护措施。
  1.激励原生态音乐艺人培植更多的新人。原生态音乐艺人生活在本民族的大地上,他们承载着本民族文化艺术最为精炼的文化信息,他们身上体现着各民族人民的生存智慧。随着现代发达的传媒兴起,原本相对封闭的较为原始的生活状态被打破了,淳朴自然的原生态音乐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对于内蒙古这块相对安宁的生态环境,还保留着一些原生态音乐艺术,靠的就是那些原生态音乐艺人们还在不断传承着,然而对于很多年轻一代和孩子们,已经很少人喜欢这些原生态音乐,他们不在传承本民族的音乐。岁月无情,随着老一代民间艺人一个个相继老去,不少优美动听的原生态民歌、舞蹈等随之消亡,这是中华民族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因此,我们当地政府相关文化部门要积极行动起来,组织一批原生态的老艺人培育更多的下一代原生态音乐传人。给以他们资金上的扶持、生活上的帮助、精神上的鼓励,积极挽救原生态音乐艺术。
  2.加大本地区中小学和高校原生态音乐教育力度。原生态音乐不能仅仅靠那些老艺人的传承,还要在当地的中小学和高校开展原生态音乐教育,不断拓展原生态音乐教育的空间,开拓原生态音乐教育的资源和手段。如蒙古族原生态的长调、短调、呼麦都可以引入音乐教学课堂,既培养了少数民族音乐歌手又能很好地传承了原生态民族音乐。把原生态歌唱方法引入本地区艺术高校的声乐课堂,培养更多的原生态新歌手,形成一种少数民族高校的声乐教育的特色。在保持原生态音乐前提下,借鉴一些美声唱法的歌唱技术,对蒙古族长、短调进行一定的创新,既保留长调、短调、呼麦的特殊技巧,又提升了演唱水平。培养出来的歌手们既能演唱中外艺术歌曲,也能演唱本地区本民族原生态民歌,从而弘扬蒙古族地区各民族原生态音乐。本地区高校要积极引进原生态音乐教师,增强原生态师资力量才能保证教学水平。在招生工作中尽量招收本地区少数民族学生,他们从小耳濡目染本民族音乐文化艺术,对原生态音乐有着深厚的感情,基本功也比较扎实。
  3.把原生态音乐原汁原味地搬上现代化舞台。中央电视台于2006年举办的青年歌手大奖赛,把原生态民歌歌唱推上了舞台,很多原生态歌手演唱的民歌受到了观众的喜爱。由著名鄂温克族艺术家乌日娜导演的原生态歌舞剧《熬鲁古雅》演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部歌舞剧以诗化的音乐语言,以原创的原生态的器乐、民歌、舞蹈向世人展现了鄂温克驯鹿、狩猎生产生活场景,展示了鄂温克人聪明智慧、坚毅正直、勤劳质朴的品格,歌颂了他们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的信仰,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原生态精神追求。这台歌舞剧利用现代化舞台很好的传承了鄂温克民族原生态的音乐、民歌与舞蹈,也激发了熬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传承民族文化艺术的信心。
  总之,这些北方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保持着人类原初生命情调,呈现出质朴、生动、粗犷的鲜明特色,它们是历史赐予我们的“精神植被”,是中国多元文化艺术之根。我们只有很好的保护和传承这些原生态音乐,我们的精神家园才不会那么荒芜。

TOP

第七期民间故事

高山流水,琴弦知音。流传近千年的伯牙子期的知音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可从2006年国家级“非   遗”评选以来,家喻户晓的知音传说却一直未能打上“国字号”标识。
   原来,相对于民间技艺或是歌曲之类的“非遗”来说,民间故事更多是大家口口相传,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传承人,有人称民间文学是最难保护的“非遗”。比如知音传说,此前就只有冯梦龙《警世通言》中所载《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详细记载了故事的地点“汉阳江口”,但这本小说合集带有虚构性质,“汉阳江口”可能只是作者为这个故事安插的一个地点。文本的缺乏,成为知音传说一再落选国家“非遗”项目的原因之一。
  转机出现在去年,华师民间文学研究生王源,在完成学位论文时,在华师图书馆内发现了明代说书人的话本《贵贱交情》,书中详细记载了伯牙子期的故事以及地点,包括至今依旧存在的“汉阳”、“马鞍山”、“集贤村”等地名。冯梦龙《警世通言》初刊于明天启四年(1624年),而《贵贱交情》约在明万历年间(1610年前后)刊印,比前者早了14年。刘守华介绍,古时说书文本,基本上都是采集自民间故事,话本的出现,证实了在明代,知音传说就在汉阳一带的民间流传。
“三个地域性极强、流传极广的民间传说,集中于一个城市,在国内并不多见。”
   “这是城市精神的文脉!”对于知音传说成功申报国家级“非遗”,刘守华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在他看来,加上此前已经是国家级“非遗”的黄鹤楼传说和木兰传说,“武汉三大传说”的概念呼之欲出。“三个地域性极强、流传极广的民间传说,集中于一个城市,在国内并不多见。”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孙正国说,“武汉三大传说”概念,也已经得到了官方认可,这次申报成功,无疑成为提出这一概念的契机。
  孙正国提出,从这三大传说中,可以提炼出武汉这个城市千百年来历史发展延续的精神,“三大传说,代表了古人的三大基本理想,一是得道成仙,二是寻找知己,三是家国使命。可以说,民间文学是名副其实的中华民族‘根文化’。”
  申遗成功,影响的不只是城市精神。“三大传说”均有历史风物遗存下来,木兰山、黄鹤楼、古琴台等地点,如今依旧是人们旅游观光的去处。
  “很多人提到花木兰,未必能够联想到武汉。”
    对“非遗”的保护和开发,一直是萦绕“非遗”项目的一个难题。湖北省的”非遗“项目也不例外。
  专家们提及较多的一个例子是,早在1998年6月,美国迪斯尼公司就推出了动画片《花木兰》,最终在美国取得了1.2亿美元的票房佳绩。这个数字在如今看来都不算少。“但是,作为武汉民间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却在国内未能得到很好的利用开发。很多人提到花木兰,未必能够联想到武汉。”孙正国说。
  孙正国提出,利用故事本身的宣传,来打造旅游品牌,只是传统的方式之一,如杭州西湖依托于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之一的白蛇传,成为旅游胜地。当下更重要的是与时俱进,采用新的媒介来传播发扬民间文学,“美国的电影工作者,擅长从文明古国的传奇故事中寻找灵感、素材,这不仅使影片更富有历史文化的底蕴,其传奇性、生动性也使许多影片成为老少咸宜的流行文化精品。”
  据了解,日本、韩国等国家,十分注重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比如日本动漫中的很多形象都来自于民间故事原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