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第二会场】东亚的民俗、人、物、知识与文化的交流与变容(二)

【第二会场】东亚的民俗、人、物、知识与文化的交流与变容(二)

会場:教師之家賓館多媒体(一)
主持人:Everett Brown 岳永逸
翻译:孙敏 中村贵


[ 本帖最后由 lishihu 于 2014-8-31 09:24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Hank Glassman:来自大陆的刻石和日本的墓、石佛:从伊派、大藏谈起

    十二世纪末期,日本的采石·石刻技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现有的研究可知,1190年代,为了重振奈良的东大寺,有数名中国石匠远渡而来。关于他们的活动以及遗物的研究,近十年来取得了惊人的发展。现在,已经累积了很多关于这些工匠们的行会、起源、组织以及他们留下来的作品的信息和资料。今天我的发表主要借助了这些丰富的先行研究和相关资料,我自己并没有提出特别的新的研究成果。但是,通过本次发表,希望能为推动石工艺物的研究献上一臂之力。具体来说,对跨越数个世纪的中世宗教文化中的石工艺产物——特别是五轮塔——试着确立它的历史地位。同时,探讨历经几世代渡洋而来的工匠们和宗教人士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在移居国的家谱关系。


[ 本帖最后由 lishihu 于 2014-8-31 09:24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松田睦彦:从中国传来的采石—从中世到现代的变迁
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
    本文拟通过对中世(始于12世纪末)至现代作为土木建筑、墓石等材料而广为利用的花岗岩的采掘与加工的现代技术的分析,为再现机械化以前的技术,提供一些可资参考的线索。同时,已融入现代工匠身体里的知识与技术等,对我们分析中世与近代的遗物也是适用的。因此,本文又拟通过这一途径,进一步考察作为历史资料的自然知性与身体机能的有效性。
1 由南宋传来采石技术
2. 现代的花岗岩采掘
    现代的花岗岩采掘已经实现了重大的技术革新。二十世纪初开始使用火药,1945年以后又渐渐导入了凿岩机、切削机、铲车、喷气式高温燃烧装置等现代化设备,现在连最先进的切断机械也用上了。
    现代的花岗岩开采的工作,除了喷射燃烧器的工作之外,工作过程中的对石的物理改变在机械化以前和以后都没有变化。基本的工作是在石头上开楔孔,将楔子打入石头中然后再切割,不同的仅仅是打眼是否采用机械化作业。特别是除了火药的使用,机械化以前,即1950年代以前的石材开采的景象,中世纪和近代的景象没有大的区别。也就是说,现代的石材开采作业工程和使用的道具等,有很多可以同中世纪以来的石材开采相提并论的。
3.现代石匠对石材的眼力。
    在这里特别想关注的是工匠对石头的自然感知和身体的技能,也就是看清一个一个的石头不同的性质,用这种感觉去工作的工匠的技能。更直率地说:①判断石头切割的方向;②再依据那个方向挖对应的正确的楔子孔,这两点是切割花岗岩最基本的要素。
4.作为历史资料的民俗学的有效性
    把石头作为历史资料处理是考古学很擅长的领域,但在本发表要表明的是生活在现代的匠人保持的知识或技能对解释过去的遗物也有很大的作用。今后,通过石头这个素材,考古学,文献史学和民俗学可以探讨确立共享的方法论,石头以外协作的可能性也有探讨的必要。


[ 本帖最后由 lishihu 于 2014-8-31 09:25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小池淳一:关于日用书,历书与民俗事象形成的比较研究的可能性
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

    本文要首先理清有关历法的书籍在日本的发展过程,考察其特征。具体研究对象为被称为大杂书、三世相的书籍。其次,思考这些书籍记载的内容与民俗信仰的关系。研究对象是三邻亡和土公神或曰金神这种事物。然后,认识以上考察结果,也将涉及对中日书籍与民俗事象关系进行解读的可能性。
    正如这篇报告的结语所言,这种考察将成为汉字文化圈民俗比较研究的一部分。进而,以书籍为媒介的文化交流的民俗学研究也可得到定位。
1.日用书、历书的发展:日本近代、近现代
《大杂书》的形成,包含了读者层的扩大、宗教性的消除、多样性的获得等问题。
《三世相》是日本接受中国的占卜书,进而与阴阳道结合形成的多种知识的载体。
日本的《大杂书三世相》受到中国文化的多重影响,显示了非常相似的发展过程。经过以上的讨论,可以明确,这样的生活日用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非常有必要被作为东亚汉字文化圈的问题来研究。
2.三邻亡和土公金神:历注的民俗信仰化
我想举出历注民俗化、特别是作为民俗信仰而发展的例子,考察其特征。
结语:
    本报告讨论了历书、日用书的形成和展开以及历注的民俗化这两个文化史的民俗问题,在这两个问题的讨论中都谈及,在日本与中国、乃至汉字文化圈中,广泛存在着共通的课题。这种共通课题显示出,对不仅仅是表面上的政治、外交历史或文物、儒教及佛教等传播和发展这种上层阶级文化交流的生活纬度的比较和发展进行追究,是很有必要的。
    本报告依据日本的书籍史和民俗研究的成果,介绍了日本记载历法知识的书籍的形成及其在庶民生活中的发展和浸透的相关事例。分析和理论化也是必要的,但当前的课题应当是广为探求中国及其他汉字文化圈中是否存在类似的事例吧。
    如开头所述,关于如何处理文字文化资料,日本民俗研究已经有了相当的积累。在此基础上,我想在具体事例的列举中,构想出中国及汉字文化圈的比较民俗研究。本报告是意识了到双方的互相靠拢,即汉字文化生发出的民俗研究的共同场域的日本方面迈出的第一步。


[ 本帖最后由 lishihu 于 2014-8-31 09:25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会场全景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田兆元:明清妈祖图像文献的东海海岛意象
华东师范大学
一、妈祖图像文献的性质
    言语、行为、物象三个层面,三位一体形成的图像的结构论。
    民俗的传承是表皮性的,而叙事则是深刻的。民俗的可视性需要阐发。
二、妈祖图像的的收集
    主要收集的传世的文献资料,出版丛书。
三、妈祖图像文献的记忆
    贤良港、湄洲岛,琉球,台湾澎湖。三个岛屿形成一种谱系,是一种帝国海洋战略的体现。
四、诸岛图像的再建构


[ 本帖最后由 lishihu 于 2014-8-31 10:52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中村貴:地方话语中的人物传说-江南地区春申君传说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

   本文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考察。身为楚国宰相的春申君,为什么其传说在敌对国的吴越地区流传。吴越地区,即现在江苏省中南部到浙江省北部地带,这一地域是江南地域的中心,吴越文化繁荣的地域。战国后期虽被楚占领,但汉代以后,这一地域仍被当地人称为“吴地”。因此,如果把研究范围限定在春申君传说的传承地域与传承内容,那么春申君传说在吴越地区流传的问题则不仅仅停留楚和吴的历史关系上,它还与江南地域和当地人们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以往的研究中多数是关于春申君的生平及政绩,传说内容和遗迹等的研究。关于春申君传说的产生、发展及流变的传承过程和传承媒介、方法及传承动力等研究付诸阙如。因此,本文根据历史文献,对春申君传说的传承过程进行追踪,解明春申君传说与江南地区的关系及两者关联的要因。
一、从历史人物到传说人物
    春申君传说最早产生于秦汉时期。对于这个时期的春申君传说的特征我们归纳为以下三点,即“编辑史实”、“传说的产生”及“传说的地方化”。
二、“春申君形象”的重构
    唐代,春申君传说的特征就是在诗人作品中出现“春申君”,并且他们对春申君传说的各种因素进行了重新解释,对这个实在人物进行了重新认识。
三、春申君传说的地方化(一)
    到了宋代,春申君因为和特定地域之间的不可割分的关系出现在了地方志中。地方志中的春申君传说可分为两种。其一,春身君的封土(呉墟)和相关遗迹。其二、作为祭祀对象的春申君。
四、春申君传说的地方化(二)
    明代由于大量发行了官方地方志,春申君的人物传说除了地方和民间的传承途径以外,又获得了官方的传承媒体。因此,有关春申君的人物传说及相关遗迹等“特定地区的歴史人物”、“特定地区的史迹”被盖上了公印,自然而然的成为了特定地区历史的一部分。。这一现象的出现对春申君传说的传播及传承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春申君被作为当地的历史人物,或被其他地区的人们认为那一个特定地区的历史人物而记忆并传承。
结语:
    春申君传说和江南地区的关系,或江南地区的春申君传说的传承、伝播的要因是与太湖水系及其水利等密切相关的。也就是说,由于春申君为当地治水,被当做对当地有贡献的人物所记载并传承。可是,只从这一点来说明春申君传说在江南地区的传承过程和传承要因并不充分。在江南地区,除了春申君以外,还有太伯渎(与呉太伯相关)、邗沟(与呉王夫差相关)、胥浦(与伍子胥相关)等史迹。从这一点来看,春申君传说和流传当地的其他水利传说一起,可以放在从大禹治水传说的谱系中。而且,象这种对历史人物的历史记忆,对象旱魃、水害那样的灾害记忆,对于探索江南地区春申君传说传承的过程及其动力等要因将起到很大的作用。


[ 本帖最后由 lishihu 于 2014-8-31 10:52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仲富兰:城市集体记忆与文化认同建构——关于非遗传承与社会环境优化的思考
华东师范大学
一、城市记忆与信息传播环境
城市的三种要素形态:物质形态、非物质形态、生态环境
城市记忆信息资源的类型,可以分为:
1)口语信息资源(如日常语言最终需要将口语信息资源用一定载体记载下来,转换成文本、文献);
2)体语信息资源(如舞蹈、服饰以及人的情绪);
3)文献信息资源(如图书、期刊、报纸、档案、图片等形式);
4)实物信息资源(如建筑物、历史文物、雕塑、模型等)
二、城市相关场所记忆的信息传播
    尽管一些记忆场所没能进入城市的档案馆或者博物馆,但正是它们构成了地域文化的多样性与认同性。如外滩“情人墙”
记忆场所往往是保留和繁衍集体记忆的地方,由于人们的意愿或者时间的洗礼而变成一个群体记忆中代表性的场所通常包括国家、民族、群体等三个不同层面。这些记忆场所可以是物质的或象征性的,也可以是功能性的,例如举行仪式/庆祝活动/公证契约的场所、圣贤祠、公墓、集市、码头、学校、有特殊意义的树木、有故事的池塘等。   
三、城市非遗传承与传播环境的三个关键性要素
1)“物质环境”的认知认同
2)“行为”的参与认同
3)情感与意义的体验认同
    以上三个传播环境的关键性要素,应该是相互关联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共同传播城市文化与城市精神。人类的记忆,习惯将事件与其关联的事物、场所集合在一起被保留下来。虽然,事件结束了,但是老建筑与空间场所将留住活动使用后的痕迹,使之具有永恒性与可体验性,积淀情感;而主题事件将市民与历史场所整合在一起,强化了情感纽带与城市记忆。从而比较完整地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社会环境。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