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2012年05月14日 16:39 来源:新京报
罗锦鳞
梁培恕
本月,出版机构世纪文景迎来自己的十岁生日,昨日他们以一场“传家与守望:父亲梁漱溟、罗念生”的主题活动拉开他们的庆生序幕。在活动现场,罗念生之子罗锦鳞和梁漱溟的儿子梁培恕、梁培宽畅谈与父亲有关的日子。
■ 文景系列活动提示
●五月,赴日本约会京极夏彦等作家;
●六月,“回归古典”;
●七月,与作家约会台北,以及举办“当我们谈科普时我们在谈些什么”;
●八月,谈论当代艺术中“废墟中的瞬间”;
●九月,举办主题活动“今天我们来读一首诗”,和“中国社会的根本问题”;
●十月,谈谈“这个年代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学”以及“德国思想在中国”。
罗锦鳞
父亲全集差点放弃
在活动现场,罗锦鳞回忆了90年代初,家里想要出版父亲全集时的艰难:找到了出版社,但是出版费却要自筹,60万元的大数目,他们硬着头皮接下来。后来,因为资金问题正要停止时,遇见了文景的总经理施宏俊,才有了后来的出版机会。
“老一辈的学者,是我们这代人没法比的。”罗锦鳞说,父亲一天到晚就是趴在桌子上做学问,也不爱玩,《俄狄浦斯王》就是他在油灯下翻译完成的。罗念生有个学生翻译了和英格丽·褒曼相关的书,结果家里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罗锦鳞就去问他的父亲,你怎么不翻译些那样的书。“我父亲很严肃地跟我说,你这样说不对,这样的书很多人都能翻,用不着我,我翻那个,其他的就耽误了。”
罗念生的最大愿望是翻译《伊里亚特》,但一直认为自己水平不够,过了几十年才开始翻译,却生了病。“他在医院里跟医生说,能不能再给他一年的时间,但是命运却不给他时间了。”文革时随时面临被抄家的危险,罗念生却还是每天做翻译,他说,“今天不来抄家,今天就还得翻。”曾经不理解父亲的罗锦鳞多年后也走上了研究希腊戏剧的道路,他说后来他明白了,父亲一辈子做了一件好事,就是把希腊文化带到了中国。
梁培恕
人类需要认识自己
梁漱溟的两个儿子梁培宽和梁培恕都到了活动现场,已为父亲写过两本传记的梁培恕说,自己刚刚开始动笔,写第三本和父亲有关的书,名字叫《人类需要认识自己》。
梁漱溟一直觉得现在人类对自己的认识不够,他也一直都在回答心与身的关系,这两者也是东西方文化研究的不同方向,他试图在两种文化之间搭一座桥。也因此,梁培恕有写这样一本书的想法,他表示,自己是冒着丢脸的风险在写,自己不够了解,但还得硬着头皮上。因为“他已经走了,我们需要把他的呼吁再喊一遍”。
本组稿件 新京报记者 姜妍
摄影/新京报记者 孙纯霞